代永胜,李 聪 ,魏 鑫
(1.湖北工业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2.湖北工业大学 底特律绿色工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统计显示,2020 年我国处于职业转换过渡期的运动员有1 123 人[1],这一数字在东京奥运会和陕西全运会结束后会更加庞大,而在目前,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平均安置率仅为43%[2],超过一半的退役运动员仍未完成职业转换。2020 年8 月31 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印发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拓宽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教育系统的各类渠道, 这项举措不仅能够促进后备体育人才的发展,完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可更好解决退役运动员安置问题[3],帮助退役运动员进行职业转换。
国外学者关于运动员职业转换(Career Transition)的研究始于20 世纪60 年代, 自80 年代末至今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早期,退役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消极的、具有创伤性的一个生活事件。 现阶段学界普遍认为退役更是一种面对具有潜在积极或消极结果,在职业、财务、心理和社会生活领域进行的调整转变应对的过程。 新世纪以来,运动员职业转换的研究领域迅速扩展,如关注体育领域中的一系列转换——整个职业生涯;从生态学角度考察运动员和环境相互适应的发展过程; 考察跨国运动员职业与文化转换; 检验运动员职业转换援助计划效果等。 国内学者在上世纪80 年代后期开始关注运动员退役转换。 早期的研究关注于宏观政策分析以及微观退役运动员的特征及致因,但之后相关研究进展缓慢。 直到新世纪后,国内有关学者才将国外的运动员职业转换理论引入我国。 王进详细解读了退役理论的形成、过渡框架理论、运动生涯理论,以及退役过程理论在心理干预中的应用[4]。徐开春运用运动员职业生涯周期模型,以江苏省为例,对于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5]。
直到今日, 我国的运动员职业转换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国外该领域经过60 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因此,本文基于运动员职业转换模型[6],从时间维度视角下调查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的动态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
本研究的对象是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现状, 并进一步从时间维度细分为预先准备阶段、 需求分析阶段、 应对策略阶段、接纳过度结果阶段。
1.2.1 文献资料法
以 “运动员职业过渡”“运动员职业转换”“退役运动员安置”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发现关于“运动员职业过渡”的相关研究较少,总共只有15 篇论文,“运动员职业转换”也多为个案的实证分析,更多研究聚焦于“退役运动员安置”问题,结合本研究需要,共选择了核心期刊、被引较高的论文45 篇。 同时,查阅了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公开法规文件和各省市体育局关于退役运动员的相关文件。 研究宏观政策发展脉络,并分析其存在问题。
1.2.2 访谈法
访谈对象主要包括各类学校体育部负责人、 体育类高校招生就业负责人、湖北省体育局人事处相关负责人、各级各类运动队教练员和退役运动员,共计15 人。 采用面对面、电话或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访谈, 从退役运动员工作现状及职业过渡过程、学校对于退役运动员需求及要求、政府管理部门对于退役运动员职业过渡和安置的宏观政策等方面进行提问,部分访谈对象信息如下表1 所示。
表1 部分访谈对象信息
1.2.3 问卷调查法
为更好了解运动员自身想法,本研究邀请国家队教练、省队教练、高校体育院系院长进行网络问卷的发放和宣传,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85 份,如下表2 所示。
表2 回收问卷基本信息汇总表
受访者中94 人曾代表国家队参赛,166 人曾代表省市队参赛,14 人参与过职业比赛,另有11 人未参加过专业赛事,涵盖了运动员退役前可能所处的各类平台。 同时,实际受访者中包括女排奥运冠军张娜和众多知名退役运动员, 保证了问卷效度。 本研究分别在学校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传播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管理学领域邀请了5 位专家对问卷设计进行指导,同时对回收问卷效果进行评估。 在专家建议下,仅选取运动等级为一级以上退役运动员进行分析, 共253 份问卷数据。研究随机抽取了15%的样本运动员,在2 周后重新进行了测量, 并采用卡方检验对两次测量选项频率的分布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两次测量结果没有明显区别,因此,问卷调查结果具有较高信度。
运动员预先准备阶段对于运动员的职业转换起到了萌芽作用。 但由于运动员预先准备不足,加上目前对于运动员职业规划教育的缺失, 造成运动员在职业转换的第一阶段就无法形成良好的主观认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9%的运动员在现役时期就有了规划目标, 其他运动员皆是在退役后在才进行职业转换选择,有27%的运动员在退役后很久才做出选择。张雨薇(前中国艺术体操队队员)在接受访谈时说:“运动员时期没有想太多,因为并不是热门项目,退役后也不太好找工作,自己也思考了很久。 ”总体来看,退役运动员普遍存在因长期从事高强度的专业训练, 错过了最佳的学习时间的现象,同时,大部分运动员也没有明确规划,在心理上没有做好就业准备,自身的发展也没有准确的定位[7]。
总之,运动员在预先准备阶段缺乏职业规划,内外环境分析不到位,对职业转换造成一定影响,导致运动员在退役后对在自身需求与就业环境等认识不足, 进而在应对策略上趋向消极。
根据自身需求对有关系的内外部需求进行分析阶段,其实就是环境背景分析阶段。 运动员完成预先准备后,需要根据需求,综合考量个人以及现实环境背景,以为第三阶段做好准备。
2.2.1 运动员职业转换方向集中
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途径主要分为政策性安置和自谋职业两种,而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首要目标是到事业单位从事体育工作[8]。如图1 所示,超过一半的受访退役运动员正在从事专业教练、大中小学教师或公务工作,而这3 类工作均为有保障、有编制的岗位。 湖北沙滩排球队教练说:“队伍中大部分的人只要有机会就会选择留队任教或在体育局工作,因为项目普及度不高,出去也找不到太好的工作”。 但与之相对的,一些新兴项目运动员退役后往往不愿进入体制内。 湖北省攀岩队和滑板队的两位教练在接受访谈时表示,队内绝大多数运动员都没有进入编制,因为这些项目商业化程度较高,运动员可以参与商业赛事、获取赞助来赚的收入,并且相对自由。
图1 退役运动员现从事职业调查结果
2.2.2 运动员对自身内在条件分析不足
文化教育及职业基本技能的缺失是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的主要障碍[9]。运动员个人文化基础较弱,非专业技能较少,并伴有一身伤病,影响到再就业路径选择。 特别是在参与公开招聘考试时,文字能力差距明显。 研究还发现,获得荣誉等级越高、 学历越高的运动员退役后更可能从事教师行业, 与之相对, 运动等级越低的运动员退役后从事其他工作的可能就越大。 对于自身内在条件分析不足、自我认知不准确、自我需求不满足将直接影响退役运动员的职业转换。
2.2.3 运动员对现实环境背景不了解
运动员对于各类政策知晓程度差别如图2 所示,285 名退役运动员中,熟知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的仅占16%,不了解政策具体内容的有46%,还有38%基本不知道相关政策,明显表现出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宣传不到位的问题。 同时,对于进行了宣传的单位而言,宣传方式较为单一,通过对部分运动员的访谈, 他们了解安置政策的来源大多是教练口述或通过新闻了解,造成了政策内容的碎片化或传递上的不平衡、不对等。其次,运动员对于社会需求情况不了解。 目前大中小学虽对于专业体育教师都有需求,但能提供的编制却较少。湖北省2021年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中,市县中小学(不含武汉市)仅招聘体育教师96 人,武汉市各区单独招聘,这类招聘人数较多,但竞争激烈,更多是来自高校的师范生报考,运动员报考难度较大。 同样,湖北省在2021 年也启动了退役运动员专项招聘,但全省仅提供了66 个岗位。
图2 对于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知晓程度的调查结果
这一阶段退役运动员的应对策略主要有积极与消极两种态度取向, 其中积极应对取向可大大减少职业转换时间提高职业转换质量。 调查显示,有一半的退役运动员在该阶段有明显积极倾向, 具体而言, 有44%的运动员想要进行学历的提升,43%想要提升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同时,63%的运动员认为在现役期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很有必要, 也乐意接受相关培训辅导。 对于辅导内容, 运动员需求集中在就业渠道与政策、 专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提升3 个方面。 程晨接受访谈时谈到:“其实每一个运动员都想要提前规划, 因为大家知道退役后不好转换,但确实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来思考和学习。 ”
调查显示,运动员对于自身职业转换结果基本满意,并呈现出两个特点。 第一,总体来看,随着退役时间的增加,满意度逐步提升。 退役1~3 年的运动员对于职业转换的满意程度为61%,退役4~6 年的运动员满意度为78%,而退役超过6 年的运动员达到了91%的满意度。第二,运动员个人感受也会随着退役时间的增加而向好。 访谈中,退役时间较长的运动员在对自己职业转换全过程回忆时, 都谈到了在退役初期适应困难的问题,那时候他们也并不满意,但随着适应性的增强,职业满意度也在逐渐上升。 一名退役7 年的田径运动员表示:“刚退役时很不适应,在体育局做文字工作,以前没做过,电脑用起来也不熟练,后面自己慢慢学习,差不多过了3 年左右才适应,现在换了工作岗位,但是还在体育系统,感觉也都很好。 ”
针对以上4 个阶段中出现的问题, 应提前对运动员进行生涯规划与指导,提升他们的社会竞争力;保障运动员文化教育,创新教育形式,增强运动员内在需求动力。 各部门有效沟通,为运动员扩宽就业渠道,共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运动员的职业转换。
在运动员预先准备阶段, 要帮助运动员全方位提升社会竞争力, 提前进行生涯规划, 为后续的转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调查中, 有65%的运动员认为自己应该提升社会生存能力,而文化知识薄弱、非专业技能匮乏将会造成运动员进行职业选择时无法找到合适的岗位, 或难以融入社会大环境。 因此,要结合运动员的职业特点和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有针对性开展运动员非专业技能教育和培训, 并形成制度和长效机制。 同时,需要对运动员进行生涯规划辅导,调查中93%的运动员也表示愿意接受此类辅导。 不同项目运动员、不同等级运动员今后的安置路线肯定不同, 政策性安置需要极高的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 自主择业则需要极强的社会适应力和社会生存能力,做好生涯规划辅导,可以帮助更多运动员提前确定未来职业目标,更好地落实安置政策。
近年来,随着线上授课工具的运用,运动员的受教育形式也得到创新。 刘闯介绍:“学校会为现役运动员开设一些特定的线上课程,并和相关运动队做好沟通,选择相对固定时间进行授课。 ”此举较好地平衡了运动员训练和文化教育的矛盾,也保障了运动员教育的质量。 对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队员教育,王磊在访谈中介绍:“上午的课程,所有队员都和普通学生一起上课,下午因训练冲突的课程,学校也会利用周末或暑期进行补课,能够让运动员在规定学制内完成学业”。 只有接受系统、良好的教育,运动员才有足够的内在需求动力和能力面对转换发展,在第二阶段才能够客观、准确地对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
目前, 各省、 市体育局退役运动员管理大多由人事处负责。 史玉雄在访谈中表示:“政策上给运动员的就业选择很多,但落实这些政策需要体育、教育和其他一些部门配合,这些部门从属于不同职能单位, 沟通上难免会出现不畅”。 而早在2008 年就有学者建议建立一个由劳动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的纵向就业服务体系,在劳动和人事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经常和稳定的协调机制,避免多头管理,对退役运动员的相关问题统一解决[10]。 部门资源的整合不仅能够使沟通更加顺畅,也可在资源共享中为运动员转换发现更多机会。
《意见》明确提出要拓宽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教育系统的各类渠道,这不仅能为退役运动员转换教师发展提供便利,无形中也为退役运动员扩宽了就业渠道。 退役运动员可以通过专项招聘、兼职教师、俱乐部、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到学校体育教育中, 也可尝试进行自主创业, 结合教育部的“双减”政策,创办体育俱乐部,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进入中小学[11],形式更加灵活,岗位更加丰富,运动员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就业转换路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运动员的选材、培养方式都在不断变化,而退役运动员是否能够良好地进行职业转换,决定了他们退役后生活、工作质量。 相关部门要积极为退役运动员创造条件,从政策方面入手为运动员搭建平台;运动员也要提前进行职业规划,尽早确定退役后工作目标,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更多知识,全方位提升自我;社会各界形成合力,为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提供帮助,不断提升运动员职业转换满意度,促进体育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