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乾乾
认知是机体认识和获取知识的智能加工过程,涉及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精神、情感等一系列心理和社会行为。认知障碍指与上述学习记忆以及思维判断有关的大脑高级智能加工过程出现异常,从而引起严重学习、记忆障碍,同时伴有失语、失用、失认或失行等改变的病理过程。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认知障碍人数已达千万,其中多为老年人,并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攀升。
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治愈或逆转该病的解决方案,仅有延缓病情发展的药物。对于这一部分群体来说,当药物作用有限,非药物干预则显得尤为重要。非药物干预是指药物之外的其他形式延缓认知障碍的干预措施。在国际医学领域,非药物干预已被证实有效,可以预防、延缓认知退化,甚至恢复部分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照料认知障碍人士的家属中,有八成以上照顾者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因长期与认知障碍患者无法有效沟通,家属们常常感觉看不到希望,甚至感到绝望。社会工作个案介入的群体主要为认知障碍人士和照顾者,社工在此过程中提供的服务可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对有测量需求的认知障碍人群要慎重选择量表进行筛查,使用如MMSE(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画钟测试等进行筛查,但量表使用者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另外,量表仅能作为参考依据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在实际操作中,也许会遇到不少这样的情况:有的家属怀疑家中老人有认知障碍的征兆,想送医院进行评估,但老人不配合,无法直接对老人使用量表或其他直接作用于老人的方式进行测量。此时,我们可以使用网络在线测量问卷进行一些测试,如某官方网站上的《长者认知退化问卷》。这类问卷通常只需要熟悉老人的照顾者进行填答就可以做初步的筛查,但筛查结果的准确性有待考量,此类问卷的筛查结果仅可作为参考。如想要筛查出风险或得到诊断,还是需要到专科医院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
照顾计划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针对居住在院内的认知障碍老人进行的;此时,社工可以联同家人、护理人员、医生等跨专业合作,开展个案管理会议,讨论适合老人的照顾安排。另一种是针对居住在社区中的认知障碍老人,求助社工的多为家属,社工可与家属讨论目前适合老人的照顾安排,比如可以选择的照顾方式有哪些?是入住院舍,还是仍然居住在家中?家里的防跌设计如何?照顾者的数量是否充足?还有哪些人可以参与到照顾计划的讨论中?等等。
认知障碍目前尚不能治愈,但此类疾病可以预防和延缓,预防和延缓的方式包括坚持适量运动、认知训练、参与爱好兴趣活动、社交活动、保持心情愉悦、地中海式饮食、控制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等)。一般而言,对认知障碍老人,社工可以介入的部分较多的是提供认知训练、艺术治疗社交活动、娱乐爱好活动等。
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等疾病已被证实对认知障碍的恶化有影响,所以预防疾病和控制疾病对延缓认知障碍有重要的意义,社工可以介入的部分是协助照顾者为老人制订疾病管理计划。
认知障碍人群的发病时间可持续十数年之久,被美国称为全球最贵的疾病,因为它需要投入至少一个身体健康的照顾人力才足够。据不完全统计,80%的照顾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因此,照顾者的身心健康亦十分重要,只有照顾者健康,患者才能得到更好的照顾。社工在此方面可以为照顾者提供压力舒缓、喘息服务、情绪支持、资源提供与链接等,另外,笔者所在社区中遇到有些认知障碍个案是有暴力行为的,照顾者的人身安全也是社工需要特别留意的。
社工在介入认知障碍人群的服务中除了必须对认知障碍常识有必要的了解,还需要了解当地的各类资源情况,比如当地的院舍是否接纳认知障碍老人,费用和标准如何,有哪些院舍是可以入住的,入住的程序是什么;社区中是否有日托单位、有哪些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当地有哪些医院可以看诊该类疾病,应该看哪些科;政府对该类老人是否有政策补助等。熟悉了这些资源,才可以更好地为认知障碍人士和照顾者提供支持。在笔者接触的数十例咨询个案中,照顾者对认知障碍的常识通常已有很多了解,他们更需要的是社工提供这类有用的资讯给他们,可以协助照顾者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
目前,认知障碍人群逐年攀升,社工在非药物干预方面可以探索和开展的工作还有很多,上述内容只是提供了一个参考。认知障碍就目前来说是不可逆转的,所以为其提供延缓症状的服务时间通常较长,见效也较慢,因此,社工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要做好心理准备,避免给自己和服务对象带来太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