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长平
看了几集热播剧《女心理师》后,我无比羡慕剧中果敢冷静、英姿飒爽的女心理师贺顿,但这里还是忍不住想跟对心理咨询感兴趣的朋友唠唠我这个女心理师的几件尴尬事。
外地的一对朋友夫妇在闹离婚,闹得不可开交,一地鸡毛,双方信任瓦解。等他们从自己的婚姻大战中稍息片刻时突然发现他们刚读初中的儿子大变样了,一改开朗活泼爱学习爱运动的天性,每天放学回家就发呆,显得心事重重,同时又经常跟家人无理取闹且成绩直线下滑,父母这时慌了,想到了我。我平常跟他们家庭倒是一直有联系,在“和平时期”两家也带着孩子相互走动过,之前他们不时让我跟他家儿子聊聊天,跟孩子说我是心理师,懂孩子的心,而我也喜欢他家这个阳光的男孩子。
这次他们再次想到了我,立刻电话通知我,说这就要带孩子过来,让我看看孩子咋了。我一听,慌忙阻拦,“你们能先试着跟孩子交流交流,问问他的想法、感受吗?尤其问问他愿意来见我吗?”“我们一直在他面前说你这个阿姨最懂孩子的心理,他很佩服你的,一定会愿意跟你说心事,也会听你的。”“你们先试着问问他呗,但是要注意方式,别上来就说让我给他疏导心理啊。”不到一個小时,沮丧的父母回复我,孩子很果断地回绝了,任父母磨破了嘴皮,好说歹说。
果然在我预料之中,但是我也很想帮这个忧郁消沉而敏感的孩子,于是先安抚了父母,教他们一些跟孩子相处的技巧。然后在孩子生日快到来前,跟孩子父母商量后托人带去一个电子阅读器送给孩子做生日礼物,因为孩子家人一直不给他用任何电子设备,说是为了杜绝玩游戏、聊天这样的可能。我的本意是在尊重父母教育方式的前提下创造机会,引导孩子在电子阅读器上看一些心理自助的书籍。
但是尴尬了,孩子不仅拒收我的礼物,还居然这样回复:“我又没病,阿姨送我东西干啥?”哭笑不得的我感受到的是,在孩子心目中我是可以通过很多种接触方式窃取他内心秘密的“间谍”,他对我高度防备,甚至一反常态地拒绝我跟他的任何连接。我也明白了,依靠我的专业技术无法作为的事情还会有很多。
有位同学本身个性内向,近年来工作繁忙,家里各种琐事也多,工作后甚少出来聚会,但我跟她之前关系不错,成家工作后之间交流少了。一次在一个共同相熟的故人的葬礼上相遇,匆匆而别后,微信上她主动跟我聊了这位亡者的一些事情,我想这份分离的哀伤让她变得有诉说的欲望了;在我说出照顾好自己就是照顾好别人这句话后,她发出了大段的文字,低落的情绪满溢出来,说到自己在家庭方面的自责,说到对工作的恐慌,说到对爱人的亏欠,说到带孩子时的力不从心,然后说了一句,“其实我时常想跟你一起坐坐,说说心里话,可我又怕你职业病……”
唉,原来我心理师的职业身份让我变成了一个在某些人心中敬而远之的奇怪物种。对于这件事我非常想说的是,我在生活中也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了。你们有的烦恼我也有,我只是有可能会更了解一些普通人都有的伤痛而已。在诊疗场所之外,我不会时刻把自己当成专业人士,用“有病”的眼光高高在上地看待你们的。
好朋友陷入了情感危机,她跟我哭诉,言语之间充满了不甘、自责,痛苦,字里行间都是对他的愤怒、怨恨、指责,我被深深卷入。我是知道他们的感情故事的,我为好友同样感到不值,我的情感的天平明显偏到了好友这边,我无法中立,我心疼着她。我看到她吃不好、睡不好,还不愿服用我给她开的助眠药,我感觉她是在自我伤害啊,我能做的是陪着她一起“骂人”,狠狠地把对他的仇恨用言语的“子弹”喷发出去(当然,我是跟好友两个人,并没有面对着她的他真实开骂),把所有的前尘往事中一起回忆到的他的“不好”全拎出来,作为罪证把他推上道德的十字架,然后一起向他“开枪”。我还问她,“想旅游吗?想购物吗?想喝酒吗?我都可以陪你。”好友摇摇头,哭倒在我怀里。这样一段时间后,看到好友的情绪慢慢平静了些,我跟她说,“你觉得自己能过这个坎不?不能的话,去找人做做咨询吧。”
之后就是好友先是自己找了治疗师,然后把她的他也一起带去做伴侣咨询,再后来,就是两个人似乎都有了一些改变,在一起可以平和沟通,可以冷静地讨论婚姻留存的可能性。这期间,平静许多的好友笑话我,“人说靠山吃山,你这顶着治疗师头衔的闺蜜却让我在别处花了那么多咨询费。”我再一次尴尬了。的确,即使我再专业十倍,有些人我还是帮不了,有些情境我还是无法理性应对,因为在双重关系的前提下,我能做到的只能是像个朋友一样陪你哭,陪你“骂”,陪你度过困境,我跟你的其他好友一样,没啥特殊之处。
尴尬之事还有很多,总之,我这个女心理师没把自己看作超人,啥忙都想去帮,啥心都想去操,啥坚强都得去扮,我也只是个普通人。随着阅历的增长,我越来越能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意识到自己的不能,我也同样努力地带着生活带给我的各种伤痛在向阳生长。这才是我这个现实版女心理师的真实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