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芬芳,武青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儿科,上海 201299
儿童慢性咳嗽是临床儿科中常见疾病,咳嗽是该病的唯一或主要的特征,病程超过4周,通过胸部X线片没有发现明显不正常[1]。咳嗽为人体本能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咳嗽动作一方面能排出呼吸道异物,另一方面能避免停积分泌物于支气管或气管,但是长时间咳嗽能够扩散气管病变于附近的小支气管,病情严重时能使肺泡壁弹性降低,使患儿病情加重,精力日益损耗,最终对其生长发育产生影响[2]。祖国医学没有慢性咳嗽的记载,由于它容易迁徙,有较长病程,将它的范畴归属到“顽咳”、“久嗽”、“久咳”中[3]。该病在临床中有较高的治疗费用、较长的周期,同时疾病的迁徙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严重者会影响患儿的心理、生理健康,增加疾病治疗的难度[4]。麻杏二三汤不仅能够对“宣发肃降(肺主)”病变机理进行干预,而且还可有效控制慢性咳嗽中的关键致病因素“痰”[5]。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观察麻杏二三汤加减联合推拿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痰湿阻肺证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儿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治疗的156例儿童慢性咳嗽痰湿阻肺证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6];②符合中医痰湿阻肺证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7];③年龄2~14岁;④监护人知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支气管异物、肺结核等因素导致的咳嗽;②伴有肝、脑、肾、心功能障碍患儿;③对本次研究所使用的药物过敏的患儿。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78例。对照组中男性48 例,女性30 例;年龄2~13 岁,平均(7.48±2.15)岁;病程1~7 个月,平均(3.86±2.04)个月。联合组中男性46 例,女性32 例;年龄2~14 岁,平均(6.98±2.42)岁;病程2~7 个月,平均(4.03±2.17)个月。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推拿治疗。具体操作方法:(1)左右肺经推拿,使用食中指用力均匀的来回对左臂肘关节之下的肺经进行直推,保持5 min,拇指对太渊穴、经渠穴、列缺穴,每个穴位保持1 min;使用相同的手法对右臂肺经直推,并对右侧的太渊穴、经渠穴、列缺穴进行按揉,每个穴位保持1 min;(2)左右脾经推拿,使用食中指用力均匀的来回对左胫膝关节之下的脾经进行直推,保持5 min,拇指对公孙穴、太白穴、商丘穴,每个穴位保持1 min;使用相同的手法对右胫脾经直推,并对右侧的公孙穴、太白穴、商丘穴进行按揉,每个穴位保持1 min;(3)重点捏脊、按揉脾俞穴、肺俞穴,每个穴位保持3 min。联合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麻杏二三汤加减治疗,组方:麻黄8 g、杏仁8 g、炙甘草5 g、陈皮8 g、半夏8 g、苏子8 g、白芥子8 g、莱菔子8 g、生姜5 g。脾虚湿盛患儿加入8g苍术、8 g茯苓;痰重的患儿加入8 g前胡;痉挛性咳嗽的患儿加入5 g 全蝎、8 g 僵蚕。150 mL 温水浸泡30 min 后使用文火煎药,取液80 mL,之后再煎,取液70 mL,混匀两次药液,分4 次服用,2 d/剂。两组均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检测)方法 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1)临床疗效[7]: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为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控制为有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2)肺功能指标:选择肺功能检测仪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高峰流量(PEFR)、最大通气量(MVV)、动脉血氧分压(PaO2);(3)炎症因子:抽取所有患儿空腹静脉血3 mL,4 000 r/min 的转速保持10 min,后将上层血清置入EP管冷藏保存,选择ELISA 法检测两组患儿的白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E(I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5,P=0.017<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儿治疗后的FEV1、FVC、PEFR、MVV、PaO2比较 联合组患儿治疗后的的FEV1、FVC、PEFR、MVV、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的FEV1、FVC、PEFR、MVV、PaO2比较()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的FEV1、FVC、PEFR、MVV、PaO2比较()
注:1 mmHg=0.133 kPa。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IL-4、IgE、TNF-α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IL-4、IgE、TNF-α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儿的IL-4、IgE、TNF-α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IL-4、IgE、TNF-α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IL-4、IgE、TNF-α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慢性咳嗽为一系列综合症状,其病因比较复杂且未完全明确,致病因素不仅有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鼻炎、外胃食道反流与感染后咳嗽,还有过敏性咳嗽、嗜伊红细胞导致的支气管炎等[8-9]。中医理论中,儿童慢性咳嗽的范畴为脏咳、久咳,大部分为内伤咳嗽,外感风邪为其诱发因素,肺失宣降为发病的主要机制,长期咳嗽使正气耗伤,更易入侵外邪,造成反复咳嗽难以治愈,为本虚标实[10]。患儿肺气不行,长期咳嗽难以治愈,造成湿邪困脾、湿聚生痰,脾为肺之母,损伤脾胃,引起水土运化失司,痰湿滋生,使气机运行被阻碍,对肺发挥宣降功能产生影响,变为痰湿咳嗽[11]。
麻杏二三汤以甘草、杏仁、麻黄三拗汤来宣肺止咳,以半夏、陈皮二陈汤来燥湿化痰,以莱菔子、白芥子、苏子三子养清汤来降气化痰,合用三汤,发挥燥湿化痰、宣肺止咳的作用。区别三方证的关键为形成痰饮的病理基础,也就是湿-痰-饮-水的变化,生痰之源是肾、贮痰之器是肺、元阴元阳是肾,只有明辨形成四者的本质病理、脏腑归属与相关性,才可明确主要致病因素,做到辨证施治[12]。使用中药经方的关键是明确药方的方义、特点,其“证”需紧扣,实现方证最大限度的有机统一,“证”主要要素有脉象、舌苔、主症、次症、季节、性别、年龄等,清楚这些要素后,探索其内在联系,使“方、法、理、药”具有相对统一性、一致性,有法度的进行取舍、加减,进而提升疗效[13]。本研究中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使用麻杏二三汤联合推拿治疗的患儿于舌象、咳痰、咳嗽方面出现显著变化,同时疗程较短,也发挥了健脾、平喘的效果。
推拿小儿十二经脉能够加快上下沟通、脏腑内外联结、气血运行,此病发生于肺脾两脏,所以对脾经、肺经及对应腧穴进行按摩,能够对脏腑所属的病症进行治疗[14]。按照主治远近经络腧穴理论,对四肢肘膝关节之下的经络进行重点按摩,对脾经、肺经产生刺激作用的原穴、经穴、络穴进行重点按揉[15]。原穴可以通达三焦原气,对脏腑经络进行调节,进而抗御病邪、维护正气,经穴能够经主喘咳寒热,络穴能够使表里经脉沟通与里病及表、表病及里或者表里两经同病实施治疗。肺经络穴中包含列缺,使阴阳之气表里通行,邪气在表能利用宣散肺气的作用祛风解表,邪气入里时能利用表经之道使邪外出。肺经经穴中包含经渠,能够清肺降逆、宣肺理气、疏风解表。肺经之原为太渊,所以能使肺虚补,一方面能对肺气亏损进行弥补,另一方面使肺阴亏耗得到滋补,能够对肺虚、久病体弱进行治疗[16]。上述三穴不仅能使里之余邪清解,还能使上逆之肺气肃降,达到止咳的目的。脾经经穴商丘,能健脾化湿,脾之原穴太白,能和胃调中、清利湿热,脾之络穴公孙,使脾经之气运化,按摩三穴发挥运脾化痰的功效。
综上所述,麻杏二三汤加减联合推拿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痰湿阻肺证可显著提升疗效,同时能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及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