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市PM2.5气象输送条件及贡献源空间分布

2022-05-11 04:26曹青谷晓平张翅鹏陈贞宏吴哲红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源区安顺市安顺

曹青 谷晓平 张翅鹏 陈贞宏 吴哲红

(1.安顺市气象局,贵州 安顺561000;2.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3.贵州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贵州 贵阳550002)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1]。气象条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在本地源较少的情况下,污染物的区域传输成为影响地区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4]。国内外学者基于大气环流形势、污染物时空分布状况、气象因子构成及变化、化学组分分析等,运用HYSPLIT-4模式开展了相关研究,对某一区域典型大气污染物后向轨迹进行来源解析[5-9]。陈乃华等[10]利用全球资料同化系统数据和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式,分析了福建平潭各季节和臭氧超标日的气流后向轨迹;周述学等[11]对2013—2015年合肥市非降水日近地层(100 m)和边界层中上部(1000 m)高度轨迹进行聚类分析,为合肥PM2.5污染预报提供参考;罗彪和刘喧[12]运用后向轨迹模型,模拟了2014年合肥市的大气污染输送过程,得出不同季节SO2、NO2、PM10和PM2.5这4种污染物潜在源区和影响合肥市的主要气团来向;Liu等[13]对中国冬季常见的PM2.5污染事件进行研究,利用后向轨迹聚类分析PM2.5向中国长三角地区的输送情况;钤伟妙等[4]对石家庄大气污染物的输送通道及污染区进行了分析;李义宇等[15]分析了太原市一次重污染天气,表明本地污染源贡献更显著;Rana等[16]运用HYSPLIT-4模型对2013—2018年4月孟加拉国6个重要城市的PM10和PM2.5进行外来输送源解析,发现该国中部的城市(达卡、纳拉扬甘吉、加兹普尔)是污染输送最严重的城市,而该国东北地区的城市(Sylhet)是最轻的。

空气环境质量是影响贵州省安顺市旅游发展关键因素之一,虽然相较于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安顺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较高,但作为“康养福地”的旅游发展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更为严苛。研究安顺市大气特征,定量确定区域间传输贡献,相应成果不仅可以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数据支撑,也将为空气质量指数(AQI)预报与大气污染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贵州省海拔高度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走低,安顺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其城区位于安顺北部。6种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来源于安顺市生态环境局布控的4个空气监测站点自动监测分析仪,监测站点分别为伍家关站(105°57′38″E,26°15′40″N)、凤凰山站(105°56′27″E,26°14′35″N)、金钟山站(105°56′38″E,26°15′23″N)和娄家坡站(105°53′54″E,26°14′53″N),经计算得出每日AQI值,确定首要污染物。后向轨迹分析资料来源于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2015—2019年全球资料同化系统气象数据,该数据每6 h记录一次,即每6 h可分析出1条后向轨迹信息。

1.2 数据处理

1.2.1 后向轨迹及聚类分析

运用HYSPLIT模型进行气团的输送和沉积模拟[17],计算时间为72 h,轨迹起始高度为距离地面500 m。利用TrajStat软件计算每2条轨迹组合的空间相似度,对气团轨迹进行聚类分组,采用总空间方差(TSV)对分类质量进行判断。

1.2.2 潜在源区分析

潜在源区分析(PSCF)基于空间划分网格概率计算,表示经过某一网格的污染气流轨迹端点数(mij)与所有气流轨迹端点数(nij)的比值,即:

式(3)中,PSCF为潜在源分析,其值越大则说明该网格中污染轨迹经过的概率越高,该网格区域对受点提供外来输送的可能性越大。同时引入Wij(权重因子)进行数值修正,W(nij)计算见式(4),Wij的确定参考文献[18],修正后比值为WPSCF值[19-20]。

1.2.3 浓度权重分析

浓度权重分析(CWT)通过计算分析其对目标格网的污染贡献[21],引入τijl(轨迹l在网格(i,j)停留的时间)和权重函数Wij,见式(5)。

式(5)中,l为经过格网(i,j)的轨迹之一;Cl为轨迹l经过网格(i,j)时的PM2.5质量浓度;τijl为轨迹l在网格(i,j)停留的时间,用落在网格内的端点数来替代。

2 结果分析

2.1 安顺市空气质量特征

2015—2019年安顺市大气污染物特征统计见表1,以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为参考,除2016年以外,SO2在2017—2019年均未出现超标天数,年平均值和标准偏差逐年降低,与政府对燃煤、秸秆燃烧的管控措施有关;NO2和CO在2015—2019年未出现超标天数,年平均值远低于国家二级标准,标准偏差均较小,主要由于安顺市城区燃煤锅炉淘汰和清洁能源改造已于2016年底前基本完成;臭氧8 h浓度在2015年、2018年、2019年均出现超标天数,标准偏差在6种污染物中为最高,且O3小时平均浓度逐年上升,O3生成主要受汽车尾气、工业源VOCs排放和气象条件影响;PM2.5在各年均出现超标天数,最大值除2019年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3—1.3倍,PM2.5来源复杂,除受城市化进程影响外,周边区域传输也是原因之一。总体来说,安顺城区空气质量优良,6种污染物年均值远低于国家二级标准。

表1 2015—2019年安顺市大气污染物特征统计Table 1 Statistics of atmospheric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in Anshun from 2015 to 2019 μg·m-3

2015—2019年安顺市各首要污染物分布见图1,SO2作为首要污染物,其天数从2016年开始得到有效控制,2017—2019年基本未出现;2016—2018年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呈上升趋势,但总体超标频率、幅度均不大。与贵阳、六盘水相比,安顺城区臭氧平均浓度偏高,应引起重视并加强治理和预防[22];PM2.5在2015—2018年为首要污染物天数逐年上升,臭氧在2016—2018年作为首要污染物出现天数最多,PM2.5和臭氧是安顺城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结合超标的情况来看,PM2.5污染更为突出。

图1 2015—2019年安顺市各首要污染物分布Fig.1 The distributions of prim ary pollutants from 2015 to 2019 in Anshun

2.2 后向轨迹聚类分析

2.2.1 聚类轨迹分布

根据气象划分法,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2015—2019年安顺市四季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如图2所示,不同季节气流轨迹最终聚类的总类数不同。研究期内各季轨迹分布与安顺市高原季风气候、贵州四季风场特征[23]相对应,四季中占比较大的轨迹均为中长轨迹与较短轨迹,移动速度较快的长距离轨迹占比均小于10%;春、夏季中均有来自贵州黔南短距离螺旋转向轨迹,即春季轨迹E、夏季轨迹A,占比分别为35.60%、16.82%;春、夏季轨迹聚类结果相似,6个方向除长轨迹占比较小外,其余方向占比相当;秋季聚类轨迹共5类,来自偏西方向气团比例极小,仅为4.47%,其余方向轨迹比例差别不大;冬季聚类轨迹共4类,其聚类结果与安顺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冬季盛行东北风,来自东北方向移动速度较慢的聚类轨迹A 类达冬季轨迹半数以上。总体来说,贵州省内短距离传输轨迹是气团主要途径,长距离轨迹占比极小;春、夏季呈星形分布,秋季除偏西方向轨迹外,其余方向轨迹占比相当,冬季气团主要方向为东北方向(贵州省内),占比半数以上。

图2 2015—2019年安顺市春季(a)、夏季(b)、秋季(c)、冬季(d)气流后向轨迹聚类分析Fig.2 The results of airflow backward trajectories clustering analysis in spring(a),summer(b),autumn(c)and w inter(d)from 2015 to 2019 in Anshun

2.2.2 聚类轨迹浓度特征

为了解不同轨迹污染物浓度特征,以主要大气污染物PM2.5为研究对象,将其日浓度(安顺4个监测站点日平均浓度)加入到后向轨迹中,进行季节性聚类分析,统计每条轨迹污染物浓度特征。以国家二级标准(75μg·m-3)为阈值,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2015—2019年安顺市不同季节各聚类轨迹PM2.5浓度统计Table 2 Statistical results of PM2.5cluster concentrations in each season from 2015 to 2019 in Anshun

由表2可知,夏季无污染气团输入,ρ(PM2.5)仅为19.05μg·m-3。主要由于夏季植物茂盛,叶片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同时降雨充沛,对污染物有较好的湿沉降作用[24-26]。春、秋季有少许污染轨迹输入,路径均短,表明风速小、区域气象条件稳定,扩散稀释能力较弱。较长轨迹分别起源于印度境内,途经西藏、云南,因所经地区相对洁净,故长轨迹无污染气团输入。春季贵州东南方向是PM2.5的主要输送方向,秋季贵州南部、东北部是主要输送方向。冬季输送污染轨迹共91条,为四季最多,可能与冬季进入燃煤采暖期、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有关,短轨迹A、C近距离传输,移动速度慢,污染物易在安顺积聚,主要来自贵州东北方向、南方向。

2.3 污染日潜在源区及其贡献

2.3.1 污染日后向轨迹水平及垂直分布

计算2015—2019年安顺市所有PM2.5污染日(PM2.5日均浓度高于75μg·m-3)污染物传输路径及潜在源区,对研究期间共计39个污染日进行分析,对污染日气团输送轨迹聚类,分析聚类轨迹垂直方向上分布特征(图3)。由图3a水平分布可知,污染日PM2.5输送路径主要来自4个方向,其中轨迹B占比最高(51.28%),为近距离省内传输。结合图3b和图3c,轨迹A属于高空远距离传输,传输速度快且垂直方向上运动频繁[27],扩散条件好,PM2.5输送贡献少;主要传输轨迹B移动距离短,移动速度较慢,基本在880—980 hPa高度范围内移动,说明气团轨迹在监测72 h内一直在一定范围内缓慢移动,受山地地形影响,气团被山前阻挡,水平和垂直扩散条件均较差,有利于PM2.5的混合累积并随气团输送至安顺;轨迹D受山地阻挡,污染物在山前累积,由图3b和图3c垂直分布看,气团到达安顺逐渐下沉至地面形成污染。综上所述,来自贵州东北方向的轨迹B是安顺外来输送PM2.5主要路径,其次是来自广西、贵州南的轨迹D。

图3 2015—2019年安顺市39个污染日聚类轨迹分布(a)、聚类轨迹气压分布(b)和聚类轨迹三维分布(c)Fig.3 Distributions of cluster trajectories(a),pressure of cluster trajectories(b)and three-dimensional distributions of cluster trajectories(c)in 39 polluted days from 2015 to 2019 in Anshun

2.3.2 PM2.5潜在源区分布

计算2015—2019年安顺市所有PM2.5污染日潜在源区分析,WPSCF值分布特征见图4,WPSCF>0.9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贵阳整个地区、毕节织金、黔西、金沙、大方县、遵义仁怀、习水县、黔东南凯里、黄平、施秉、镇远、黔南龙里、福泉和四川泸州,污染输送以安顺东北方向区域为主,该地区主要受高原性季风气候和地形特点影响,在污染集中的冬季,盛行东北风易将污染物输送到安顺,受地形阻挡下沉积累。综上所述,安顺市PM2.5外来输送以东北方向为主。

图4 2015—2019年安顺市PM2.5污染日WPSCF值分布Fig.4 Distributions of WPSCF values in polluted days from 2015 to 2019 in Anshun

2.3.3 贡献源空间形态

PSCF法只反映污染轨迹在该网格出现概率,并不能体现贡献大小,因此,WCWT法更能区分出高浓度贡献的潜在源区,贡献源空间形态如图5所示,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安顺紫云、镇宁县、毕节织金、大方县,输送浓度在90μg·m-3以上;遵义仁怀市、黔南独山县、贵阳主城区和四川泸州,输送浓度为70—90μg·m-3。对比两种方法发现,WPSCF不明显的黔西南望谟县、贞丰县和安龙县,却处于贡献高值区域(WCWT>75μg·m-3),其主要原因为PSCF仅作概率计算,而CWT没有阈值设定,更能区分不同轨迹浓度差异,体现区域贡献分布[28-30]。

图5 2015—2019年安顺市污染日WCWT值分布Fig.5 Distributions of WCWT values in polluted days from 2015 to 2019 in Anshun

3 结论

(1)2015—2019年安顺城区总体空气质量优良,PM2.5和O3是安顺城区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从超标的情况来看,仅PM2.5在5 a间均出现了超标天数。

(2)春、夏季气团聚类轨迹呈星形分布,秋季除偏西方向轨迹外,其余方向轨迹占比相当,冬季气团主要方向为东北方向(贵州省内),占比半数以上;污染输送主要以秋、冬季为主,途经广西西北部、贵州南部和途经贵州东北部的聚类轨迹是安顺最主要的PM2.5污染输送通道。

(3)安顺市PM2.5超标日途经贵州东北部的轨迹是最主要的污染输送通道,该轨迹基本分布在880—980 hPa高度,其次是途经广西西北小部分、贵州南部的东南向轨迹,PM2.5外来输送以近距离周边地州传输为主,同时有一定跨区域污染输送,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贵阳整个地区、毕节织金、黔西等,潜在高贡献源区主要集中在安顺紫云、镇宁县、毕节织金等,与PSCF高值区略有差异。

猜你喜欢
源区安顺市安顺
安顺学院获批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三江源地区1961-2019年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安徽沿江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成因及其找矿意义
安顺市关工委到市民族中学看望赴京获金奖的民族合唱团同学们
绿洲荒漠过渡带涡动相关仪和大孔径闪烁仪的通量源区特征*
冬小麦蒸散源区代表性分析
乡村振兴·安顺宣言
安顺市第二十一届老年人运动会门球、乒乓球交流活动在普定县老年活动中心成功举办
安顺市 安顺市老年大学与市红十字会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情定安顺的“白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