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海贝之路”再认识
——以出土新石器时代榧螺科海贝为中心

2022-05-10 08:40范杰
海交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海贝距今宝贝

范杰

所谓“海贝之路”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一个命题(1)张朋川:《史前装饰艺术的作用与意义》,载《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第5期,第68—72页。敖兴全:《纪念三星堆考古发现60周年暨巴蜀文化与历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侧记》,载《文史杂志》1992年第3期,第27—28页。彭柯、朱岩石:《中国古代所用海贝来源新探》,载《考古学集刊》(12),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31页。陈雪良:《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44页。李凯:《先秦时代的“海贝之路”》,载《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146—150页。,用以阐述内陆地区所见先秦时期宝贝科海贝的传播路径和方式,相关认识可以归纳为东南、西南和西北三条“海贝之路”。其中海贝源于中国东南沿海的说法得到众多学者的支持。(2)刘斐:《中国货贝产于南海》,载《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第205—207页。钟柏生:《史语所藏殷墟海贝及相关问题初探》,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3年第3期,第687—737。刘光曙:《从云南出土文物看早期海贝的来源》,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第54—56页。[日]近藤乔一:《商代海贝的研究》,载《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389—412页。[日]木下尚子:《从古代中国看琉球列岛的宝贝》,载《四川文物》2003年第1期,第29—34页。但从目前的考古发掘资料来看,以宝贝科海贝为中心的东南“海贝之路”是难以成立的。(3)杨斌:《海贝与贝币:鲜为人知的全球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234—243页。

在广义海贝概念下,我们发现,榧螺科(Olividae)海贝是中国古代另一种重要的海贝,如安阳殷墟墓葬中有较多发现。(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1期,第27—157页。何毓灵、李志鹏:《殷墟出土骨角牙蚌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62页。有学者认为这类海贝已经产生了货币的含义。(6)朱活:《商币篇——兼谈建国以来出土的商代货币》,载《四川文物》1985年第1期,第5—11页。其实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东部和中部的部分遗址中就已经发现了较多的榧螺科海贝遗存。这不仅使探索东南“海贝之路”成为可能,也促使我们重新认识这一线路形成的史前基础与文化传统。

一、榧螺科海贝的发现概况

榧螺科海贝属腹足纲(Gastropoda),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螺体呈筒状或卵形,壳质较厚,因形似榧子而得名。螺壳表面平滑富有光泽,多有花纹。其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区的细沙和泥沙质海底,暖温带也有少量种类分布。从潮间带中、低潮区至深海都有发现。中国海域目前发现有30多种(7)郑小东、曲学存、曾晓起、李琪:《中国水生贝类图谱》,青岛:青岛出版社,2013年,第259页。,主要见于东海和南海海域,与宝贝科海贝分布海域大致重合。有少数种类,如伶鼬榧螺(Oliva mustelina Lamarck)(图1—a)和细小榧螺(Olivella fulgurata)(图1—b)可生长于黄海南部海域。(8)齐钟彦:《中国经济软体动物》,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107页。

a伶鼬榧螺 b细小榧螺

目前有7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至少60枚榧螺科海贝,主要见于南海沿岸、淮河流域、太湖流域、渭河流域和黄河下游地区。由于其中大部分未做具体鉴定,图片也不甚清晰,甚至未提供遗物照片或线图,因而此处用相对笼统的榧螺科海贝指代相关遗物。

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榧螺科海贝,出土于由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的海南三亚落笔洞遗址,距今10000年前后。其经鉴定为彩榧螺(Oliva ispidula),螺塔缺失,同类现象在遗址内并不鲜见,推测是取食时造成的,而非专门钻孔。(9)郝思德、黄万波:《三亚落笔洞遗址》,海口:南方出版社,1998年,第113页。遗址南距海岸仅15公里左右,该件彩榧螺应产于本地。

中山寨遗址裴李岗文化遗存M5出土榧螺10枚,原报告未辨明具体种属。出土位置基本都位于头部,其中有6枚含于口中,似有口含作用,或代表某种宗教含义。M5人骨基本完整,仰身直肢,头向西北。经鉴定,墓主为35—40岁的男性。除随葬榧螺外,还出土楔蚌2个。同时期还有3座墓葬,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向不一。中山寨遗址地处淮河支流汝河北岸,可分为五期。其中M5所在的第一期遗存属裴李岗文化中期(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一队:《河南汝州中山寨遗址》,载《考古学报》1991年第1期,第60页。,年代大致为距今7900—7500年。

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榧螺科海贝。前仰韶时期最多,分别出自5座墓葬,顶端螺塔皆被磨去,形成小孔,长2.7厘米。77M9墓主为女性,头左侧附近出土3枚榧螺。77M13墓主为男性,仰身直肢,口部出土1枚榧螺。77M14与77M13相邻,墓主为女性,其眼眶中出土1枚榧螺。77M10为一座5人合葬墓,随葬品皆位于墓主脚部,未见等级分化和从属现象。其中编号为戊的墓主为男性,随葬榧螺若干。77M18墓主为女性,出土榧螺2枚,但位置不明。前仰韶遗存年代距今约7000年左右。

处于仰韶文化早期的78M7,墓主为一儿童,骨骼保存完整,唯缺少手指骨和脚趾骨。眉心插有一根骨头。随葬品有陶器3件,其周身有642枚成串的骨珠,颈部附近出土1枚榧螺科海贝。其年代距今约6700—6000年。

另有F35出土3枚榧螺,长2.1厘米。从报告公布的照片可以看出,其螺塔被磨掉。F35位于第Ⅴ发掘区的东北角,打破F36。其年代处于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5500—5000年。(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北首岭》,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第74、112页。

相距不远的福临堡遗址也发现有榧螺属海贝出土。整个遗址可分为三期,但由于出土榧螺的分布单位和具体数量未作统计,尚不明确其出土单位和地层。整个遗址年代距今约5500—4800之间,出土榧螺的年代应处于这一范围。(12)宝鸡市考古工作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福临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222页。

江苏金坛三星村遗址M764出土2件海贝饰,未做鉴定。但根据发掘报告提供的图片,其整体呈弹头形,壳口狭窄,可以确定属于榧螺科海贝。其长2.8厘米,顶部螺塔已被磨平,可见一穿孔,应是为佩戴进行的加工。根据出土器物,三星村遗址的年代应处于距今6500—5500年之间。发掘者认为其有别于同期的其他考古学文化,将该遗址命名为“三星村文化类型”。(13)江苏省三星村联合考古队:《江苏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载《文物》2004年第2期,第18、25页。三星村遗址位于太湖平原西侧,距离当时的海岸线并不遥远,因而其榧螺科海贝很有可能是就近获得的。

大汶口文化王因遗址第③层墓葬M2575出土一组伶鼬榧螺,共35枚。其整体呈枣核形,螺壳为卷叶状,长2.5厘米左右。墓主为女性,除随葬榧螺外,无任何其他遗物。③层墓葬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年代距今约6200—5600。(1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88页。伶鼬榧螺分布北界可到黄海南部,因而M2575出土伶鼬榧螺可能产自邻近海域。

山东郭井子遗址龙山文化地层中发现了榧螺科海贝,距今4700—4000年左右。(15)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寿光市博物馆:《山东寿光市北部沿海环境考古报告》,载《华夏考古》2005年第4期,第15页。李慧冬:《海岱地区先秦时期贝类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山东大学201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8页。郭井子遗址位于寿光市卧铺乡郭井子村,东北距离莱州湾15千米,包含了龙山文化和周代贝壳堤。莱州湾并不适合榧螺生长,该遗址所见榧螺应是舶来品。

另外在小河沿文化大南沟遗址M27中出土一件海贝坠饰(图2—a),发掘者将其鉴定为榧螺科海贝。(16)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3—44页。但其螺体浑圆饱满,唇部有齿状突起,很显然不是榧螺科海贝,而是冠螺科鬘螺属海贝。该件遗物螺体右侧有一条发达的纵向肿肋,是沟纹鬘螺(图2—b)的主要特征(17)蔡英亚、谢绍河:《广东的海贝》,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0页。,其中短沟纹鬘螺(图2—c、d)在中国的分布北界可到渤海海域。(18)曹善茂:《大连近海无脊椎动物》,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第115—116页。李怡群、安宪深:《渤海西部海域海洋软体动物》,北京:海洋出版社,2018年,第19—20页。大连长岛吴家村遗址出土同类海贝。(19)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长海县文化馆:《长海县广鹿岛大长山岛贝丘遗址》,载《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第88页。大南沟遗址所谓榧螺科海贝,实为这件沟纹鬘螺,故不做探讨。

二、榧螺科海贝的传播

不难发现,大部分出土榧螺科海贝的遗址都位于内陆地区,可见新石器时代的海陆互动已经十分频繁。从年代上分析,其整体上呈现出两个基本特征。其一,由南向北的发展趋势已较为显著。距今10000年左右,南海沿岸便开始认识和利用榧螺科海贝。距今7900—7500年,淮河流域已经可以见到这类海贝。而到了距今7000年左右,西北地区的渭河流域开始将大量榧螺用于丧葬。稍晚,在距今6500—5000年则进一步向东扩展到了黄河下游和太湖流域等地区。再向北到达莱州湾沿岸时已到了距今4500—4000年的龙山文化中晚期。

据笔者观察,出土榧螺科海贝的尺寸大多在2—2.7厘米,考虑到螺塔有被磨平的情况,其最大者也不会超过3厘米。榧螺科海贝中体量相当且数量较多的种类,主要分布在南海和东海沿岸,黄海沿岸数量很少。因此从种群数量和获取的难易程度看,南海和东海沿岸更可能是内陆获取榧螺的主要来源地。这使其向外交换和流动的过程必然形成南早北晚的特点。

相关研究表明,落笔洞遗址与同时期华南地区的遗址有着相似的文化面貌和动物种群,琼州海峡至少在距今8500年才完全形成。(20)李英华、周玉端、郝思德、黄万波、[法]于贝·弗雷斯蒂:《海南三亚落笔洞遗址石器工业新研究——与东南亚和平文化遗址的比较》,载《考古》2020年第1期,第78页。这意味着距今万年左右,东南沿海地区便已经与内陆地区产生了文化交流和人群扩散,靠近东南沿海的内陆地区成为传播海洋文化因素的中转站。对于这一认识,可以从水稻、白陶和八角星纹的传播路径中得到进一步证明。

在距今10000年以前的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中游等地区中均发现有近栽培稻或古栽培稻遗存。到距今8000年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稻作农业,由此形成了较为强势的几支考古学文化。伴随着稻作农业的传播,这一地区的文化影响力也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展。同一时期淮河流域的贾湖遗址发现了稻作遗存,应当是向北扩展的结果。近期有学者提出的“江淮走廊”的概念,认为江淮平原一带可沿长江向西与鄂东的沿江平原沟通(21)张东:《江淮走廊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变迁》,载《南方文物》2020年第6期,第116—121页。,与水稻的北上路径不谋而合。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处于淮河流域的中山寨遗址,成为内陆地区最早出现榧螺的原因。

伴随稻作北传的还有白陶和八角星纹。目前已知最早的白陶和八角星纹发现于湖南中南部地区高庙文化,距今7800—6800年。在距今7000—6000年时,同类纹饰和陶器已经波及到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神墩遗址和潘家塘遗址。渭河流域的半坡文化零口遗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咸头岭遗址,也出现了八角星纹纺轮和白陶。东南沿海和北方内陆已经有可能出现间接沟通。到了距今6000年左右,稻作农业和八角星纹几乎同时到达了则更靠北的海岱地区。(22)栾丰实:《海岱地区史前时期稻作农业的产生、发展和扩散》,载《文史哲》2005年第6期,第41—47页。这些遗物从南向北传播的过程中,与榧螺科海贝有着几乎一致的时间节点。

此外,渭河流域有着长时间使用榧螺科海贝的传统,显然某些地区与榧螺产地形成了规模不大但相对稳定的“供给”链条。有学者提出,渭河流域的部分遗址中发现了大量裴李岗文化陶器。两地在时代上差异表明,是裴李岗文化中的一支向西迁徙的结果。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23)袁广阔:《关于裴李岗文化一支西迁的几个问题》,载《华夏考古》1994年第3期,第41—48页。考虑到中山寨遗址和北首岭遗址都发现了口含榧螺的葬俗,渭河流域前仰韶时期发现的榧螺很有可能是由裴李岗文化人群带去的。这一传统在渭河流域一直延续到了仰韶时代晚期。以上证据表明,当时存在着一条稳定且通畅的榧螺科海贝交流通道。

另一个特点是渭河流域和淮河中上游地区出土榧螺科海贝的年代,要早于更靠近沿海的黄河下游和太湖流域,且后两者都是个别现象。一般来说,邻近产地的地区,出土相应遗物会更多。如沿海贝丘遗址发现大量贝类,而邻近地区发现海生贝类的概率会更大。这一现象似乎与原始交换源自产品剩余的认识(24)[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2—163页。完全相反。

然而,某些稀有矿物的最先使用地区和产地相互分离的现象并不罕见,产地往往受到使用地的影响后才开始使用相关矿物。中国绿松石制品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裴李岗文化、大地湾文化及磁山文化。然而中国绿松石矿主要分布于陕西与湖北的交界处,新疆(25)栾秉璈:《新疆哈密黑山岭绿松石古矿山考察记》,载《中国宝玉石》2001年第4期,第66—67页。、安徽、青海、江苏、云南的个别地区也有绿松石矿(26)钟华邦:《中国的松石资源》,载《江苏地质》2006年第2期,第134页。。新石器时代晚期早段,随着半坡文化的向南扩张,位于绿松石产地的淅川下王岗遗址才开始出现相关遗物。(27)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淅川下王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51页。

辽西地区早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兴隆洼文化中便已经开始使用普遍呈黄绿色的真玉。据此,有学者提出辽西的玉料很有可能来源于辽东岫岩地区。(28)赵朝洪、员雪梅、徐世炼:《辽海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原料产地的初步探讨》,载《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三编(下)》,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630—643页。辽东则在距今7000—6000年的小珠山遗址,才发现了两件岫岩玉斧。仰韶时代晚期,辽东地区玉器开始增多,吴家村遗址采集到了具有红山文化风格的玉环,显示出红山文化对于辽东半岛的影响。

西亚对青金石和黑曜石的利用情况,与上述情况相类似。西亚并非青金石和黑曜石的产地,但其在距今9000年左右便开始对两者的追捧,远超生产黑曜石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和生产青金石的阿富汗地区。(29)刘昌玉:《从“上海”到下海:早期两河流域商路初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50—59页。这进而又催生了产地居民对于两种半宝石的开采和利用。

显然,产地和使用地并不是完全统一的,两者的分离意味着这类遗物最初很可能是专门用于交换贸易的产品。由于使用地对于这类舶来品的珍视,使其逐渐被赋予特殊的含义或价值。伴随着使用地考古学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拓展或人群的扩散,这种认识也逐渐波及到了产地,被全面或个别地接纳吸收。

在此基础上来观察出土榧螺科海贝,其在中山寨M5和北首岭77M13皆出土于口中,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口含礼俗相似。北首岭77M14则出现了“以贝示目”现象。部分墓葬中甚至只随葬榧螺科海贝。部分榧螺科海贝明显被赋予了更为特殊的文化内涵,而非简单的装饰品。黄河下游和太湖流域出现榧螺科海贝的时间,正处于庙底沟文化向周边扩张的时期。(30)刘莉、陈星灿:《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第201页。两地出现类似葬俗,很有可能是受到了中原地区影响。至于榧螺在两地“昙花一现”,而并未作为一种传统在本地延续,提示我们中原对两地的扩张过程中很可能存在人口兼并现象。如印第安易洛魁人就存在收养接纳行为或少量的人口兼并现象(31)[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北京:商务出版社,1977年,第129—130页。,虽然外来人口被很快同化,但可能仍保留了部分原有的习惯和传统。

显然,榧螺科海贝的传播并不是单纯地物质交换,同样也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向外扩展。由此在整体上形成了自南向北的传播趋势和西早东晚的现象。可以肯定,此时很可能存在一条传播榧螺科海贝的东南“海贝之路”。

三、榧螺科海贝的分布特征

榧螺科海贝主要分布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已经形成较为固定的地理分布格局。同时期的宝贝科海贝分布区域,则以西部地区的相关发现最多,其次是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榧螺科海贝与宝贝科海贝有着明确的地域差异。

具体来看,出土于西部的宝贝科海贝呈现出向西和向南的发展态势。距今5000年左右,宝贝科海贝最先出现于青海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1枚海贝,距今5000—4700年。(32)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载《文物》1978年第3期,第49页。其后在龙山时期,甘青地区出土宝贝或仿贝的遗址愈发密集。青海西宁朱家寨遗址出土骨制仿贝,其经历了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年代可能在距今4700—4000年之间。(33)裴文中:《史前时期之西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1页。青海柳湾遗址马厂文化墓葬出土42枚海贝,其中石贝23枚,距今4300—4000年。(34)青海省管理处考古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柳湾: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68页。青海宗日遗址出土海贝92枚(35)青海省文物管理处、海南州民族博物馆:《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载《考古》1998年第5期,第14页。,年代可能为距今5300—4300,或距今4000年以后。甘肃兰州花寨子半山文化遗址M48出土1件陶贝,距今4700—4300年。(36)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市文化馆、兰州市七里河区文化馆:《兰州花寨子“半山类型”墓葬》,载《考古学报》1980年第2期,第228页。兰州下海石遗址马厂文化墓葬M13出土1件海贝绿松石串珠项链,距今4300—4000年。(37)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兰州红古下海石: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62页。

地理位置更偏东的陕西石茆、寨峁(38)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神木县文体广电局:《陕西神木县石峁遗址韩家圪旦地点发掘简报》,载《考古与文物》2016年第4期,第20、23页。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神木县寨峁遗址发掘简报》,载《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3期,第3—18页。,山西下靳、陶寺(39)下靳考古队:《山西临汾下靳墓地发掘简报》,载《文物》1998年第12期,第10页。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临汾下靳村陶寺文化墓地发掘报告》,载《考古学报》1999年第4期,第463、481—483页。,内蒙古朱开沟(40)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274页。等遗址,基本都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龙山时代晚期或末期才始见宝贝或仿贝。甘青地区南部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出土10枚海贝,距今4500—4300年。(41)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昌都卡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47页。四川理县建山寨遗址采集的宝贝科海贝也大致处于这一年代。(42)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组:《四川理县汶川县考古调査报告》,载《考古》1965年第12期,第67页。

整个欧亚大陆中,目前考古资料已知最早的宝贝科海贝基本都发现于地中海沿岸及周边地区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到晚期遗址。如法国的拉杰里—巴塞(Langerie-Basse)洞穴、巴马—格兰德(Barma-Grande)洞穴(43)[瑞典]安特生著:《阿芙罗狄忒的象征》,陈星灿译,彭劲松校,载《南方文物》1992年第3期,第118页。以及以色列的斯胡尔(Skhul)遗址(44)Vanhaeren Marian,d'Errico Francesco,Stringer Chris,James Sarah L.,Todd Jonathan A.,Mienis Henk K.,“Middle Paleolithic Shell Beads in Israel and Algeria”,Science,Vol.312,No.5781,2006,pp.1785-1788.。这一地区使用宝贝科海贝的传统至少可以延续到距今6000年。距今8000—6000年,宝贝科海贝开始在中亚地区的哲通文化,印度河流域的梅尔加赫文化(45)[巴基斯坦]A.H.丹尼、[苏]V.M.马松著:《中亚文明史(第1卷)》,芮传明译,余太山审订,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第81—90页。(按照原书提供的英文版编者注,第一卷付印时正值苏联解体,因而全书沿用了苏联的说法。)以及伊朗高原(46)Helwing B.,“The Iranian Plateau”,in Daniel T. Potts,A Companion to the Archaeology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Chichester:Wiley-Blackwelly Publishing Ltd,2012,pp.501-511.等地区出现。这与中国甘青地区最早出现宝贝科海贝的年代基本能够衔接在一起。欧亚大陆各地海贝出现西早东晚的差异,应当是文化传播的结果。

东北地区目前可见三处遗址出土宝贝科海贝。吉林白城双塔一期遗存出土1件黄宝螺饰,距今10000年左右。辽宁牛河梁遗址发现了仿制宝贝科海贝的玉贝,距今5500—5000年。黑河地区考古调查中也采集到了同类遗物,调查者推测其年代与昂昂溪文化相当。(47)郝思德、张鹏:《对黑河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几点看法》,载《黑河学刊》1988年第4期,第89—90页。据研究,这一区域的宝贝科海贝不是来自于东南沿海,而是通过欧亚草原从印度洋沿岸获得的。(48)范杰:《牛河梁遗址出土玉贝的考古学研究》,载《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年第16期,第28页。范杰、田广林:《辽西新石器时代的海陆互动——以出土海贝为中心》,载《海洋史研究》第十七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340—342页。

东南沿海地区中,距今6000—5500年的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出土了宝贝科海贝。(49)福建博物院:《2004年平潭壳丘头遗址发掘报告》,载《福建文博》2009年第1期,第11页。广西冲塘遗址两座墓葬出土宝贝科海贝串饰,距今约5000年。(50)何安益、杨清平、宁永勤:《广西左江流域贝丘遗址考古新发现及初步认识》,载《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5期,第10页。香港马湾岛东湾仔北遗址第二期文化出土1枚虎斑宝贝,距今4000年左右。(5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香港马湾岛东湾仔北史前遗址发掘简报》,载《考古》1999年第6期,第6、14页。且不说其年代要晚于吉林白城双塔一期遗存,就距离而言,东南沿海距西部和东北地区也太过遥远。同时,其与西部和东北之间的广大区域皆尚未发现新石器时代宝贝科海贝,缺少过渡环节。因而很难证实此时内陆发现的宝贝科海贝与东南沿海地区存在必然联系。

巧合的是,三地之间的广大区域正是榧螺科海贝的主要出土地点。这种地区分布差异,进一步证实了两者来源不同的看法。两类海贝在各自区域内均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甘青地区自马家窑文化一直到汉以前均可发现大量宝贝科海贝。中原地区自裴李岗文化时期到仰韶文化末期的3000多年的时间内均流行榧螺科海贝。如此来看,地域的区分实际上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使用传统。童恩正先生曾提出我国东北到西南存在一条“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52)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载文物出版社编辑部:《文物与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17—43页。,两侧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与两类海贝的分布地域基本一致。可见该格局的形成并非孤例,并且有着更为宏阔的文化背景。

两类海贝的地域差异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出土榧螺科海贝遗址的年代明显要早于绝大多数出土宝贝科海贝遗址,意味着前者开始向外传播的年代要早于后者。但在距今5000年左右,西来的宝贝科海贝使用传统到达甘青地区,中原地区的榧螺科海贝使用传统对其影响有限。这就是为何仰韶文化向外扩张时,使用榧螺科海贝的传统只波及到了东部地区,距他更近的甘青地区反而不受影响。到了龙山时期晚期,榧螺科海贝已经在中原地区日趋弱势,而宝贝科海贝则强势进入晋南。这与分布于陕北、晋西北和河套地区的石峁文化的发展壮大并强势南下不无关系。

总体来看,东南“海贝之路”的开辟基本与宝贝科海贝无关,其实际上是新石器时代榧螺科海贝自东南向北传播的过程中形成的。殷墟出土了数量巨大的榧螺科海贝(图3)表明,商代很可能仍在利用这一路线获取榧螺科海贝。新疆罗布泊地区发现了距今3000多年的海菊贝珠子,其只见于我国东南沿海。(53)张玉忠:《从考古资料看西汉以前新疆与祖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交往》,载《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第61、63页。这应当是东南“海贝之路”在夏商周时期仍在使用的确证。至于当时是否以此获取宝贝科海贝,由于东南沿海地区基本没有发现同时期的相关遗物,我们认为这一可能性不高。

图3 殷墟出土榧螺科海贝

四、结语

一般认识中,宝贝科海贝是研究中国古代货币、计量、交通等问题的重要参照。《尚书·盘庚》曰:“兹予有乱政同位,具乃贝玉。”(54)[清]孙星衍著,陈抗、盛东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卷6,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36页。商代甲、金文中有大量关于赐贝的记载。《史记·平准书》:“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55)[汉]司马迁,(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442页。《说文解字》释贝曰:“海介虫也,居陆名猋,在水名蜬,象形。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56)[汉]许慎,(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卷6下,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29页。其中提到的“贝”皆被认为指代宝贝科海贝。但至少在夏以前,中国使用宝贝科海贝的地区仅限于西部、东北和南部沿海的个别地区。其来源途径很可能是向西从印度洋沿岸获得,而非中国东南沿海。因此使用宝贝科海贝的传统,应当是中国西北,乃至中亚、西亚文化因素。

东南“海贝之路”也不是因获取宝贝科海贝而开辟的。早在新石器时代,榧螺科海贝就已经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北传播了,同时期宝贝科海贝则主要出土于西北地区。可见东南向的“海贝之路”是由榧螺科海贝传播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此外,中国中部和东部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一直保持着使用榧螺科海贝的传统,并赋予了榧螺科海贝特殊的文化含义。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社会最初“以贝为宝”的观念,实际上源自早期对榧螺科海贝的珍视。其后,西来的宝贝科海贝逐渐占据了中原地区,并替代榧螺科海贝成为三代社会使用海贝的主要种类和“以贝为宝”观念的核心。殷商遗址出土的榧螺科海贝表明,当时东南“海贝之路”可能仍在使用。

新石器时代榧螺科海贝的传播和东南“海贝之路”的开辟,不仅重塑了传统认识中海贝的传播路径、分布格局和历史发展脉络。同时也证明,中国古代的南北交通和海陆互动格局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形成雏形。

猜你喜欢
海贝距今宝贝
距今1亿年的螃蟹长啥样
星月奇观
Stories of the Chime-bells—Unearthed from the Tomb of Marquis Yi of Zeng State
《海贝卡的小剧场》
小海贝
“神奇”宝贝
快乐宝贝秀
宁波风物志
快乐宝贝秀
《宝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