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美山
(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山西 太原 030024)
阅读推广成为图书馆的主流服务是过去20多年来图书馆事业的最大变化之一[1]。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作为全国阅读推广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民阅读”“书香校园”的浪潮中,把握新趋势、利用新技术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又行之有效的阅读推广活动。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体系也逐步形成,研究成果除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外,还有高水平的专著。
本文所分析的文献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源,时间跨度从2011 年至2020 年。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为篇名进行检索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梳理,最终获得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总库检索结果6 430 条,其中学术期刊论文5 657 条,占比87.98%;学位论文219 篇,占比0.03%(见图1),检索时间为2021 年10 月22 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成果遍及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报纸等,阅读推广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研究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并且研究体系日益完善。
图1 2011—2020年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文献数量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研究文献发文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学术期刊发文量由2011 年23 篇增至2019年1 120篇,学位论文从2010年0篇增至2018年突破50 篇(见图2)。这说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在前进的道路上,仍有许多尚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值得思考与进一步研究。
图2 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年度文献发表趋势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论文刊载量Top20 期刊共有3 006 篇,学术期刊共发表文献5 657 篇,约占统计文献总量的53.14%,数量略高于学术期刊总量的一半。其中,普刊有14 种,发文量约占Top20 期刊论文刊载量的76.88%;核心期刊6 种,发文量仅占Top20 期刊论文刊载量的23.12%。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成果表现出很强的专业性和专业认可度。然而,从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占比来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成果专业水平虽在不断提升,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研究的深度和聚集度。
2013 年,《阅读推广:理念·方法·案例》一书出版,这是国内较早系统地研究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专著;次年出版的《大学生阅读推广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地指导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开展;同年10 月,首届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启动,大赛促成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精编》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精编》两本书的问世。《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一书作为安徽省2017 年度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成果,作者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阅读推广研究综述、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发展趋势及策略。2015—2020 年,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组织编撰了五辑三十册《阅读推广人系列教材》,其中《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第二辑)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方法》(第三辑),收录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成功案例是全国高校图书馆员集体智慧的结晶,这充分反映了高校图书馆馆员对阅读推广工作经验的细致归纳和独特思考。
为实现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的价值和使命,王余光教授呼吁图书馆设立经典阅览室,集中展示经典文献,塑造阅读经典的氛围,依托经典阅览室举办经典读书会、讲座或沙龙等,围绕与经典有关的热点开展主题阅读活动。高校图书馆依托经典阅览室开展经典教育,可以根据不同院系的培养方针,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经典阅读计划,通过提供适宜的版本,为全校学生开设或协助开设经典教育课程,将经典阅读教育纳入通识教育体系等途径来实现。王余光等[2]从图书馆的人员配置、空间设计、书目选择入手,探讨了经典阅览室的建设策略,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推广提供了思路。高校图书馆在经典阅读推广实践方面也涌现出了一些典型案例。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北大读书讲座”,通过邀请各个领域颇具声望、有影响力的名家大师,树立较高的品牌辨识度,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赞誉。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方册精粹”和“书影随行”活动,围绕一个主题或作者,依托数字学习空间,将影片、著作、演讲、引读、读书会等相结合,推出了名著改编电影展播,从而拓展了阅读的维度。辽宁大学图书馆通过打造“中华传统经典立体阅读之旅”探寻经典阅读与立体阅读相结合的新模式,通过宣、展、旅、诵、阅、舞、荐、体、写、拍、演、讲、赛、问、论等15种形式,通过声音、颜色、光影、形象、触感等直观体验,实现立体化的流程和多样化的形式,让读者领略了传统文化和经典阅读的魅力。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经典“悦”读推广实践,通过融入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服务教学,设立专门课程实际指导学生阅读,打造假期品牌活动,多方探索有效的阅读推广途径。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展以中华经典为核心内容的“文华阅读季”推广活动,通过开展讲座、书法艺术交流活动、武术、民间艺术、“古典雅集”、碎片化阅读、视觉经典阅读等系列活动,引导大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激发大学生“爱经典、学经典、知经典”,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质量。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开展的“书与剧的碰撞,你与我的思扬”校园话剧推广活动,通过经典名著中静止的画面、无声的场景,对大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同时也获得了持久广泛的推广效应。湖南大学图书馆的“一校一书——经典、精读、经世”阅读推广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理念促进创新,采用“线上书目、线下阅读”“线下活动、线上参与”“跨媒体推荐、全媒体推广”的方式开展活动,大力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活动的宣传与推广,将阅读推广成果向社会展示,使阅读推广效益最大化[3]。
清华大学图书馆打造的“科学研究训练营”阅读推广活动,将科研训练与数字阅读相结合,通过举办兼具趣味性和专业性的信息寻宝大赛来吸引读者的关注,锻炼读者的信息获取、科研工具利用和文献写作等能力,同时提升了专业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创设了推广科普好书、促进科学知识传播、营造科普阅读风气的科普阅读网站,为推广科学知识开启了新的大门。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实施的“理大新生共同阅读计划”,活动发挥学生组织参与活动的能动性和自建作用,长期联合校内、外组织,活动效果显著。台湾地区图书馆界以“爱心女使”陈书梅为代表的阅读疗法,指出图书馆员除了扮演知识性图书资讯资源的传播者角色,还应该推广具有情绪疗愈效用的阅读素材,协助有情绪困扰问题的读者开展“疗愈阅读”[4],作为阅读疗法在实践运用中的一个缩影,为高校图书馆运用和开展阅读疗法提供了创新思路。武汉大学图书馆基于卡通形象“小布”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以其亲和力、表现力和鲜明生动的形象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眼球,已成为武大图书馆的虚拟馆员和形象代言人。重庆大学图书馆的“以书促评阅读”,创新性地构建了大数据驱动阅读推广的模式。该馆任务系统的书评中心模块是优秀书评发布平台,以积分制、评选阅读达人和每月书生、发布优秀书评、虚拟书友会+实体书友会、借书评论和借阅流程再造等激励措施,增加用户黏性,积累了丰富、庞大的书评数据,促进馆藏借阅量的攀升,引导读者的阅读行为,促进阅读推广[5]。
(1)一个核心,多元合作。基于共识或共利基础的多元合作往往会创造出“1+1>2”的效果。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与校内和校外机构的多元合作,从而实现共赢。高校图书馆可以联合的校内机构有学生工作部、宣传部、团委及学生社团、教务处、二级学院,此外还可以和学术名师、专家教授、辅导员、班主任、“学霸”团队有效合作。高校图书馆可以联合的校外机构有图书馆,如公共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省市级图书馆)、专业图书馆、机关事业单位图书馆、民营图书馆、私人图书馆等;还有出版社、期刊报纸杂志社、书店、图书公司等出版发行机构。此外,可以借鉴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联盟等校外机构开展阅读推广的经验,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拓展和创新活动。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手段,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阅读推广活动。
(2)创新推广模式,深化内涵建设。重庆大学图书馆杨新涯馆长提出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多媒体、大数据、流程再造、新媒体和游戏等是未来开展阅读推广的主要模式。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通过网站建设和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功能和社群功能开展阅读推广活动。高校阅读推广注重经典阅读的同时,还应拓展专业、研究学术的内涵建设,经典阅读是基础,专业拓展是主旨,学术研究是核心。高校阅读推广活动中推荐的书目要具备阅读价值和专业价值,要符合文化主流又能引领学术研究。
(3)阅读推广人团队建设迫在眉睫。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既要具备一般图书馆员的资质,更要具备一定的策划组织能力、编写推荐书目的能力、公关能力、书评能力等,是能够开展阅读指导、提升读者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专业馆员[6]。阅读推广人要突破原有的阅读推广模式的界限,不断创新、开放思路、勇于实践,从而实现经典阅读轻松化、专业阅读更深化、学术研究促进化,进而达到阅读推广的常态化发展、多元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高校图书馆要引导更多的师生走进图书馆,盘活图书馆的各类信息资源,创建个性化的校园阅读文化,打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