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考情居高临下,知走向有的放矢
——2022年新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方向预测

2022-05-10 08:12山东何传跃郗登武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学类主观题赏析

山东 何传跃 郗登武

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之后,语文教学、考试进入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的新高考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与考试迎来新的变革。随着越来越多的省份进入“新高考”模式,全国将全面推行新高考命题,因此,新高考试卷无疑是高考语文命题的“方向标”。

一、考情概述

新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文有何特色?命题有何特点?呈现何种态势?将有何种倾向?这些都是需要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的问题。笔者对近两年新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进行了整理:

时间卷别文本体裁作者2021年新高考Ⅰ卷《石门阵》小说卞之琳新高考Ⅱ卷《放猖》《莫须有先生教国语》散文、小说废名2020年新高考Ⅰ卷《建水记(之四)》散文于坚新高考Ⅱ卷《大师(节选)》散文双雪涛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文,向来以小说、散文为主。就近几年全国卷选文来看,选用小说的频率要略高于散文,但并没有出现散文轮空、多年缺席的情况。而就2020年、2021年新高考卷来看,2020年新高考Ⅰ卷和Ⅱ卷“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散文文本;2021年新高考Ⅰ卷选择了小说,新高考Ⅱ卷则采用了散文、小说组合。从选文的年代特征来看,2020年新高考Ⅰ卷的选文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知名诗人于坚的文化散文,新高考Ⅱ卷的选文是“80后”文学新人双雪涛的写人散文;2021年的选文分别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卞之琳和废名两位知名作家的文章。从选文主题来看,2020年新高考Ⅰ卷的选文《建水记(之四)》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选文《石门阵》体现的是革命文化的红色主题。两套新高考Ⅱ卷特色相近,都带有追怀往事的色彩,彰显出对纯真、自由、人性的呼唤。

除上述内容以外,笔者对新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考查特点也进行了整理:

时间卷别分值命题形式考查角度2021年新高考Ⅰ卷16分客观题主观题1.相关内容理解。(3分)2.小说艺术特色分析鉴赏。(3分)3.赏析作品写作手法。(4分)4.分析特定物象的内涵。(6分)新高考Ⅱ卷18分客观题主观题1.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3分)2.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3分)3.品味语言表达艺术。(6分)4.探究文本创作思想。(6分)2020年新高考Ⅰ卷16分客观题主观题1.相关内容理解。(3分)2.艺术特色分析鉴赏。(3分)3.品味语言表达艺术。(4分)4.分析双线结构谋篇技巧。(6分)新高考Ⅱ卷18分客观题主观题1.相关内容理解。(3分)2.艺术特色分析鉴赏。(3分)3.分析重要物象作用。(6分)4.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6分)

对比全国卷,从分值上看新高考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的分值有所增加;从考查角度上看,新高考Ⅰ卷和Ⅱ卷的共同特点,是客观题由综合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的一道题增至分别考查作品内容理解和艺术特色赏析的两道题,这使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考查更加全面,同时也对文本阅读提出了更准确、更精细的要求;从主观题设置来看,无论是写作手法赏析、物象内涵探讨、语言艺术品味、创作思想探究,还是谋篇技巧分析、物象作用分析、语句含意解读,命题均着眼于对理解、概括、分析、鉴赏、探究等阅读能力的考查,与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命题形式基本保持一致。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以往全国卷部分命题,如“民族脊梁”“冰山理论”等隐晦的“情境化”,新高考卷命题似乎更注重文本阅读直接的“情境化”,即命题“不打折扣”、不绕弯子,在命题指向和审题要求方面不设置障碍,更侧重对阅读能力的考查。

二、命题预测

“新教材”背景下的“新高考”稳步推进,无论新高考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形式怎样变化,考查的核心素养都不会有根本变化,但是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选文凸显文学性,注重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材仍将以小说、散文为主,区别于信息类文本阅读,以“阅读与鉴赏”为主要考查内容,选文凸显文学性特色。《课程标准》中对“阅读与鉴赏”的要求决定了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文在注重文学性、艺术性的同时,更注重文本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文学类文本选材多为人文情怀浓郁、思想内容深邃、表现手法丰富、文本价值取向与社会主流意识兼容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弘扬精神内涵价值,彰显传统文化自信,注重人性事理思辨,是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文的突出特点,这仍将体现在新高考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中。《课程标准》中指出,在阅读鉴赏中,“根据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戏剧类文本在新高考中还没有出现,但作为一种独特的体裁,戏剧有着较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而且也便于高考选材和命题。所以,戏剧在新高考试卷中“闪亮登场”的可能性也较大。现代诗歌因受阅读量限制,难以单独作为文学类阅读文本,但沿用2021年新高考Ⅱ卷的选文组合方式,在小说或散文文本后选取与之内容、主题等相关的现代诗歌,以“文本二”的形式出现也是很有可能的。另外,现当代知名作家的作品仍会是命题选材的“座上宾”,也有可能出现当下主流文化中有影响力的年轻作者或外国名家作品。

2.考查更多元,局部整体并重,凸显阅读素养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角度很多,小到字词、语句考查,大到结构、主题考查,命题或着眼局部,或着眼整体,微观与宏观兼顾,命题形式多元化。尤其是新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相关内容理解”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以单独客观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既可以着眼宏观设定,也可以立足微观来命制。客观题题量的增多增加了考查的广度与精度,为不同选项对应文本考点的多元化创设了平台。而就新高考卷的主观题而言,“赏析特定表现手法”“探讨特定物象内涵”“赏析谋篇技巧”等设题角度,都鲜明地体现出对能力立意、素养导向等方面的考查要求。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要求结合文本解读“门”的含义,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阅读感受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能力不同,作答的情况也就不同。总体来看,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会凸显五种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命题着眼于八个命题点:形象塑造、行文思路、主旨思想、语言表达、艺术手段、篇章结构、材料剪辑和环境描写。新高考卷无论选哪类文本,分值和题量估计都不会有大的变化,但强化选拔功能,注重阅读素养,体现多元考点的命题特点会更加明显。因此,除关注已经出现的考点外,材料组织、叙述方式、主旨探讨、题目分析等能较好体现阅读思维品质类的命题角度,则更需要重视。

3.命题更精细,因文设题,强化“文本情境”

“情境”是体现《课程标准》精神的一个重要概念:“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情境化”设题一度受到热捧,如2019年全国卷Ⅰ第8题:“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再如2020年全国卷Ⅰ第9题:“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从近两年新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主观题看,命题设置并没有延续上述命题形式,而是体现了明显的“因文设题”的特点。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新高考卷不再是按照某一种固定的题型来命题,绝大多数题目都是新鲜的、具体的,或者似曾相识又全然不同的,题目强调立足文本“因文设题”“以材设题”,更注重文本阅读“真实情境”的体验,较为有效地避免了“套路化”,既体现出命题更强的专业性,也彰显出追求“考试公平”的原则。

4.赏析是重点,评价探究类题型有望回归

从2020年的物象、双线结构、语言艺术的分析,到2021年语言表达、表现手法的分析,不难看出新高考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赏析类题型考查的比重较大。笔者认为,分析鉴赏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考查的有效方式,该题型仍将是新高考试题的重头戏。文学类文本阅读将更加注重较高层级的探究能力,如2021年新高考Ⅱ卷第9题:“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这道题考查探究作者的创作思想,值得称赞,也表明新高考卷已向探究能力的考查迈出了一大步。大到“主题思想”“谋篇技巧”,小到“语句内涵”“首尾设置”,探究题型设置方式多样化,尤其是“作者的观点态度”“文章思想内容”等考点近年也向“评价探究”方向转化。新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在凸显“因文设题”“具体化”的同时,很可能会推出更具“个性化”的探究类题型,以凸显“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

猜你喜欢
文学类主观题赏析
浅谈高中政治“认识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高考政治主观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文学类文本“文本二”的前世今生——“八省联考”卷《国文教员》点评题命意溯源
抓住文本细节,把握形象特征
——文学类文本人物形象概括
文学类
年度图书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例析诗歌鉴赏主观题解答五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