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大脑凸面脑膜瘤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2-05-10 12:49陈洪福张慧纪培志苗发安聂耳
智慧健康 2022年5期
关键词:锁孔脑膜瘤入路

陈洪福,张慧,纪培志,苗发安,聂耳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江苏 徐州 221000)

0 引言

大脑凸面脑膜瘤是常见的脑膜瘤类型之一,在患病后可对患者的脑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压迫,导致患者认知功能低下,因此需要及时对患者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1]。显微镜下锁孔手术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等优势,能够从小骨瓣及颅骨钻孔入路治疗,并可根据患者病情具体情况选择更合理的手术方案,从而达到最佳的病变切除效果[2]。该术式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开颅手术对疾病的损伤,保证了颅内压的降低效果,同时减轻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因此治疗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3]。对此,本次研究将本院收治的100例大脑凸面脑膜瘤分别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和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详见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7年1月-2020年1月治疗的大脑凸面脑膜瘤100例作为研究观察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男33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30~83岁,平均(56.39±2.57)岁。对照组患者50例,男35例,女15例,患者年龄为32~80岁,平均(56.37±2.56)岁。两组患者年龄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两组患者均经由临床检查确诊疾病;②无手术相关禁忌证;③位于大脑凸面镰旁窦旁;④手术开始前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内容并自愿加入;⑤患病前无认知障碍疾病者。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②未按照规定展开随访者;③在患病前即已发生精神障碍、认知障碍疾病者;④近期内采取过相关治疗者;⑤其他严重脑部病变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治疗方式为:在全麻后患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根据术前CT和MRI检查确定的肿瘤位置,制订手术方案切口位置,切口约6~8cm直切口,乳突牵开器牵开手术切口,骨窗直径大小3~5cm,常规显微镜下手术。

1.3 观察指标

大脑凸面脑膜瘤的临床疗效可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维度:显效-在治疗完成后临床检查相关指标均恢复至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疾病无恶化情况;有效-在治疗完成后临床检查相关指标均逐渐趋近于正常,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疾病无恶化情况;无效-在治疗完成后临床检查相关指标无明显变化,临床症状未消失,病情甚至逐渐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FACT-Cog评分:采取肿瘤认知功能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好。

ADL评分:采取日常生活功能量表,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术后再出血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计数资料(如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FACT-Cog评分、ADL评分)采用t检验,分别表示为(%)(),将所有数据纳入到SPSS 20.0中分析计算,如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分别干预后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可见,观察组患者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ACT-Cog评分、ADL评分对比分析

在两组患者分别干预前分析患者的F A C TCog评分、ADL评分可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两组患者分别干预后分析可见,观察组患者的两项评分提高幅度更大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ACT-Cog评分、ADL评分对比分析(,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ACT-Cog评分、ADL评分对比分析(,分)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

在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后分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见: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治疗的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n(%)]

3 讨论

大脑凸面脑膜瘤侵袭颅骨,骨膜受累后对大脑半球表面的压迫和粘连较为轻微或可由于肿瘤与脑膜的粘连更为紧密,而供血主要来源于脑硬膜[4-6]。近年来,随着显微镜技术逐渐广泛应用在临床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避免了以往常规手术治疗对患者正常脑组织造成的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更明显,拥有较高的治疗优势。显微镜下锁孔手术常用入路治疗方式,包括眉弓眶上、额外侧或翼点、纵裂及个性化入路等[7]。锁孔入路能够利用骨窗的优势增加手术时的术野,显微镜能够清晰显示颅内状态,避免对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因此也避免了对患者脑神经的损伤,可有效促进术后认知功能康复[8]。额外侧前颅底锁孔入路利用自然间隙准确切除肿瘤组织,较常规手术治疗效果更明显[9-10]。个性化手术入路根据术前患者头颅CT、MTA定位肿瘤位置,本研究采用个性化手术入路,根据患者镰旁窦旁肿瘤的位置选择直切口锁孔入路。认知功能是反映患者功能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患病后可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这可能与患者大脑皮质有一定的关联,而显微镜下锁孔入路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减轻对神经的损伤,术后患者神经恢复相对更好,因此改善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更明显[11-13]。此外,更有研究学者发现,锁孔入路的方式对于中小型脑膜瘤等的病变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14-15]。

本次研究表明,在两组患者分别干预后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可见,观察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表示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则更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这可能与手术创伤性小,对正常脑组织损伤更低有关。此外,本次研究中还发现,在两组患者分别干预前分析患者的FACT-Cog评分、ADL评分可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两组患者分别干预后分析可见,观察组患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该项研究数据表明,相较于常规干预措施,用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更有利于提高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认知其能力更快地恢复,并可有效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综上所述,在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采取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在疾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常规治疗措施治疗安全性更高,疗效更好,锁孔入路更能利于肿瘤全切治疗,且在治疗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锁孔脑膜瘤入路
侵袭性脑膜瘤的诊断及研究进展*
脑膜瘤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改良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 B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脂肪瘤性脑膜瘤相关研究进展
不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查出脑瘤怎么办
锁孔(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