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旭
摘要:该文评价了《口译过程研究:记忆机制与信息加工模型》一书的若干特点,描述了该书以当前口译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为导向,研究交替传译过程中记忆机制和信息加工过程的相互关系及运作机制,评价了该书综合运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及工具,尝试构建特色鲜明的英汉双向交传模型的创新路径,认为该书可为口译过程研究提供理論参照、模型对比和研究范例。
关键词:过程研究交替传译记忆机制信息加工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3(a)-0000-00
Research on Memory Mechanis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in Interpretation
LUO Xu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Tianjin, 3003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review the book Process Research on Interpretation: A Model of Memory Mechanis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written by WANG Fei. Focused on the core issues in the current interpretation studies, the book studies the interrelationships and operating mechanisms between memory mechanis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The multiple empirical approaches and tool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nal model are also evaluated. The book provides theoretical references, model comparisons, as well as research examples for the process research on interpretation.
Key Words:Process research;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Memory mechanis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口译研究中语言信息的记忆能力与处理机制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进入21世纪后,西方口译研究更注重口译加工过程,特别是口译认知机制与信息深层处理程序等议题[1]。相比较,国内口译学者主要关注口译教学和口译语料库研究[2],研究范围也已拓展至口译服务标准[3]、译员自我评价机制[4]等领域。在此背景下,王非著《口译过程研究:记忆机制与信息加工模型》基于多个被试群体的综合视角,尝试深入口译过程内部,探索交替传译中记忆机制与信息加工间的互动协作。该书以较强的问题意识为导向,在厘清先前口译过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锚定研究核心,随后利用跨学科、多维度的实证研究方法,尝试构建“短长记忆模式互动”“英汉双向交传兼顾”“串并加工机制共存”的特色口译模型,清晰描绘出体现口译认知过程整体性和互动性的“记忆与加工机制的互动发展观”。
1具有较强的口译研究问题意识
当前国内的口译过程研究在3个方面较为薄弱,有待进一步拓展:(1)口译记忆和信息加工之间的协调运作机制;(2)交替传译中的信息加工过程;(3)口译研究标准与方法的科学化与系统化。
《口译研究过程》作者敏锐地发现了上述不足。在意识到口译研究中缺乏大量的严格设计的实证研究之后,王非提出其核心认知问题:译员听到原语后,大脑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加工过程?该问题被进一步分解为以下3个具体问题:(1)口译过程中的记忆机制是如何运作的?错误记忆是如何产生的?(2)口译究竟是语言形式层面的转换,还是依托同一个概念层面的不同表达?抑或两者兼而有之?(3)译员的记忆能力与信息加工方式存在何种关系?[5]在理论回顾部分,作者全面回溯了口译记忆、认知、信息加工相关理论,尤其对以“脱离语言外壳”为核心的口译理论做了进一步探讨和延伸;在实证研究环节,作者以释意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记忆理论为基本框架,设计了科学、实际的研究方案并严格执行,力求回答以上这些关键性的问题。研究过程透过口译行为的操作层面,深入口译的信息加工机制和加工程序,详细解读了英汉双向交传中的记忆与信息加工机制,对口译过程研究和口译教学均具备较大参考价值。可以说,较强的问题意识保证了《口译过程研究》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性,纲举目张地描绘出一副英汉双向交替传译过程中记忆机制与信息加工的互动路线图。
2尝试构建具有口译研究特色的模型
近年来,口译研究领域的重点经历了从理论建构、文本对比到以认知过程分析为主的转变,其实质是完成了从“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的转变。口译过程研究集中于理解、记忆、认知、心理、译员等领域,相关研究者因精通某一特定领域,长期专注此特定对象,相关研究问题得到精深钻研,这是其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研究问题较单一、范围较封闭、重复研究等问题[6]。《口译过程研究》尝试突破单一视角、单一范围的局限,构建经典性与创新性并存的口译研究特色模型。在建构过程中,作者借鉴Pöchhacker提倡的“实证结合解释”(Empirical-Interpretive)口译研究范式[7],采用了“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口译实验”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口译记忆与信息加工研究”问卷调查表清晰、简洁且高度结构化,主客观问题及选项设置合理,增强了调查结果的可靠性;现场观察环节,作者采用了“三角测量”(triangulation)[8]的研究策略,除自然观察外,还对译员的口译表现进行了评估测量,并辅之跟踪访谈,最后还交叉比较了各类数据分析结果,提高了结论的信度和效度。最后,经过多次口译实验(包括一次历时一个学年的前后对比实验,以及工作记忆广度测量实验、译后再认实验、隐喻词效应实验,以及口译在线加工实验等),作者为模型构建提供了大量实验数据,使其研究在定量定性方面更有说服力。通过运用SPSS软件,有效检验了数据的科学性、系统分析了交替传译过程中译员工作记忆能力发展的作用、工作记忆的广度、信息加工方式、机制以及与工作记忆的关系,为最终的模型架构提供了真实有效的语料和数据。
至此,在构建模型的主干及分蘖完毕之后,各要素模块的整理、归类也基本完成。在本书最后一部分,作者进一步将研究结果凝练化、理论化,从而构建出其具有特色的“交传模型”。该模型囊括“两个方向”(英译汉和汉译英的双向翻译过程)和“三个方面”(信息的记忆机制、串行加工机制及并行加工机制)。该模型是对“串行/并行信息处理模式”,“工作记忆模型图”[9],“口译三角模型”(释意学派),“认知负荷模型”以及“口译记忆机制工作模型”的系统性整合和创新,同时加入了作者原创的“替代错误心理成因模型”[10]。
该模型较为全面、客观地描述了英汉双向交替传译活动中记忆系统和加工机制的协作机制。在理论层面上,该模型肯定了工作记忆能力对信息的整合和转化的监控和调节作用,同时也确认了口译过程中“非对称有限并行”加工模式的客观存在。教学层面上,该模型有助于教师评估学生的口译能力与表现。
3评价与思考
翻译传译认知过程研究是翻译学的最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该学科的发展方向[11]。《口译过程研究》在经典口译理论及认知心理学理论的观照下,对口译过程研究的实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审视,不仅是对先前记忆能力和信息处理机制的继承、整合与创新,更为后续口译过程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工具参考以及实操范例。针对当前口译过程研究取得的进展与面对的挑战,结合该书的观点和结论,我们可进行以下评价及思考。
首先,该口译过程研究模型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语言文化研究从本质上就具有多學科交叉的特质。不同学科的相互借鉴与融合,有助于深入揭示语言文化系统的运作规律,以及语言及认知之间的关系。《口译过程研究》借鉴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视角,成功解读了口译的记忆和加工机制。如实验1考察了被试在交替传译训练前后的错误记忆改善情况,当实验结论同实验假设出现偏差时(遗漏错误、侵入错误、移动错误显著改善,但替代错误无显著差异),作者结合心理学的“双向过程模型”(dual-process model)以及“信息提取心理过程机制”详述了原因,并在对错误记忆成因的推理后构建“替代错误心理成因模型”,阐明了替代错误出现时译员的基本认知过程。跨学科是该书的一大特色,也将在今后的口译过程研究中持续彰显。
其次,研究工具的更新将推动口译过程研究持续深化。21世纪以来,“翻译技术已经成为翻译领域不容忽视甚至难以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12]。《口译过程研究》借助较新的研究工具推动口译过程研究,如在实证环节借助Excel、SPSS、E-prime等经典软件执行实验流程,并收集、统计和分析语料数据,基本摆脱了“体悟式、感觉式、经验式”的角度,体现出较强的“系统性、全面性、专业性、验证性”13],研究结果也更科学、规范。
再次,科学的口译模型对口译教学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中国的口译教育经过近40 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着理念更新、方法升级、师资培养等诸多挑战[14]。《口译过程研究》提出的“交传模型”对口译教学评价理念及方法的更新有较强指导作用:在该模型指导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工作记忆能力评估其信息加工的整体水平与发展状况;根据其译语中遗漏现象的频度和特点,分析其遗忘应对机制的运作情况等;结合教学中的具体案例,给学生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此外,模型可为课程设计及教学方法的更新提供借鉴,而实证环节建设的语料库内容丰富,可为口译教材编写提供翔实参考。
参考文献
[1] Pöchhacker.F.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2nd edi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6.
[2] 张威,刘宇波.国内外口译研究最新进展对比分析——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学研究(2015-2019)[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44(2):86-98.
[3] 邢杰,何映桦.中国口译服务标准探索与展望[J].上海翻译,2021(5):72-78.
[4] 刘梦莲.基于译者能力发展的机助口译自我评价研究[J].中国翻译,2021,42(3):89-95,192.
[5] 王非.口译过程研究:记忆机制与信息加工模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6] 任文,黄娟.中国口译研究热点与趋势探析(2008-2018)[J].中国翻译,2019,40(5):37-47+188.
[7] Pöchhacker.F.Researching interpreting: Approaches to inquiry[C]//In B. Nicodemus & L. Swabey (Eds), Advances in Interpreting Research: Inquiry in Action.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11:264.
[8] 仲伟合.口译研究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9] Baddeley,A.D.The episodic buffer: A new component of working memory[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2000(4):417-423.
[10] 王非,梅德明.交替传译过程中的错误记忆现象实证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36(2):66-75.
[11] 苏雯超,李德凤,曹洪文.论口译认知负荷的眼动研究[J].外语学刊,2021(3):109-114.
[12] 傅敬民,谢莎.翻译技术的发展与翻译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15,166(6):37-41.
[13] 张威.中西口译研究的差异分析[J].语言与翻译,2008(3):33-38.
[14] 陈菁,吴琼.信息技术辅助下的中西口译教学:演变与展望[J].中国翻译,2019,40(2):68-7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