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丽菊 吴疆 汤伟 邢益阳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补肾升白方;雷火灸;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0--01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死亡率却逐年下降。乳腺癌治疗已进入“分类而治”的分子分型时代,初诊乳腺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已超过90%,大量乳腺癌患者通过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实现临床治愈。其中术后辅助化疗可清除临床难以发现的微小转移灶,是早期可治愈性乳腺癌根治性治疗的重要部分之一[1]。蒽环类药物是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基石药物。NSABP B-15研究确立了4周期EC方案在乳腺癌辅助化疗的地位,目前已成为全世界的标准以及目前最常用的序贯方案的基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EC方案有效率高,但同时存在高度的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FN)发生率高达20%,临床不但影响化疗疗程及剂量的使用,同时增加了感染死亡的风险。本研究旨在通过中医药的方法改善患者化疗后骨髓耐受性,使术后辅助化疗能够足疗程、足剂量的安全完成。
1临床资料
我们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符合临床研究纳入标准的60例采用EC方案术后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平均年龄43.34±9.56岁,平均体重59±6.78kg,KPS平均93.36±10.01分;对照组平均年龄41.87±4.82岁,平均体重62±7.26kg,KPS平均94.54±11.23分。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治疗前KPS评分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两组:EC方案化疗,q3w*4次。对照组每周期化疗后口服补肾升白方2周,日1剂,水煎400ml,早晚各200ml。雷火灸(足三里)3天,每日1次,每次灸30min。EC方案化疗,具体如下:表柔比星:60mg/m2,静滴,d1、环磷酰胺:600mg/m2,静滴,d1。化疗药物均为同一厂家。补肾升白方由阿胶(烊化)10g、鹿角片10g、白术10g、野菊花10g、大枣10g组成,上述中药产自天江药业。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低于正常数值,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按照5ug/kg皮下注射治疗。
3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 1)每周期化疗结束后D7、D10、D14查血常规。观察粒细胞缺乏、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发生率。2)记录整个治疗过程中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量。3)观察每周期化疗结束后D14患者体力状况,比较治疗前后KPS评分的变化,凡治疗后评分下降≥10分者为加重,评分增加≥10分者为减轻,增加或下降未超过10分者稳定,KPS下降率=加重人数/30。
所有数据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治疗前后均数用配对t检验。
3.2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4周期化疗粒细胞缺乏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4周期化疗粒缺伴发热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情况中虽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但治疗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使用总量及平均用量均少于对症组。在治疗前后两组KPS评分比较上我们可以看见治疗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KPS下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乳腺癌以EC方案为基础的术后辅助化疗是不同分型乳腺癌最常用的方案。而标准、规范的辅助治疗是延缓复发、减少转移、提高治愈率的关键。骨髓抑制是肿瘤化疗引起的最常见的毒性反应,其中以白细胞下降最常见。粒细胞缺乏可合并感染,重者致命。EC方案有高度的骨髓抑制,临床不但影响化疗的进行,还增加了感染死亡的风险。因此改善患者骨髓耐受性,使术后辅助化疗足疗程、足剂量的完成,是乳腺癌预后的关键因素。
化疗后骨髓抑制常有乏力、心悸气短等症状,属于中医“虚劳”范畴,其病机主要为脏腑气血阴阳虚损,复感邪气。化疗作为一种外邪、毒邪,使脾肾受损,脾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肾主生长发育及生殖,先后天之本受损,气血生化乏源、肾不能生髓,则发为虚劳。《景岳全书》云:“血即精之属也。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虚劳的治疗以“补益”为原则,重在补益脾肾,扶正祛邪。[2]本研究中补肾升白方治在补肾生精、益气升白,方中鹿角片补肾壮阳、益精生血,阿胶补血滋阴,鹿角片合阿膠,一阴一阳,阴阳互补,精血乃生;白术键盘益气,大枣补气生血,野菊花清热解毒。选穴足三里主要取后天补先天之意,有研究表明艾灸治疗能动员骨髓池中的白细胞释放至血液中,从而达到升白效果。[3]该研究由于入组病例数较少、观察时间相对较短,未能见到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粒缺伴发热发生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量情况中统计学上的差异,但可见治疗组存在降低粒细胞缺乏发生率、减少KPS下降方面有治疗优势。表明补肾升白方联合雷火灸该治疗模式有一定的升白作用。
参考文献:
1.石院凯,孙燕.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50.
2.陈绮华,等中医药防治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11):155-157.
3. 吴勇.隔物灸治疗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