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群 冯文静
关键词:乳腺纤维瘤;环乳晕切口术;并发症发生率;瘢痕评分;美观程度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0--01
乳腺纤维瘤为乳腺外科常见疾病,以单发性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好发于育龄女性。值得注意的是,虽乳腺纤维瘤为常见良性肿瘤,但仍存在癌变风险,因此,还需积极治疗[1]。纵观临床,针对该类患者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如放射状切口手术应用广泛,能有效切除瘤体,降低癌变风险。但不可忽略的是,该治疗方式切口较大,术后瘢痕明显,严重影响女性乳房外观,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2]。此次研究,为进一步探析乳腺纤维瘤治疗中环乳晕切口术应用效果,选取相应患者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1月-2021年5月收治118例乳腺纤维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年龄24~50岁,平均(37.65±1.35)岁,肿瘤直径1.00cm~3cm,平均(2.03±0.63)cm;观察组,年龄25~49岁,平均(37.60±1.40)岁,肿瘤直径1.10cm~3cm,平均(2.01±0.65)cm。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研究,签署《同意书》。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均确诊为乳腺纤维瘤患者[3]。(2)均接受手术治疗。(3)临床资料完善。
排除标准:(1)合并传染性疾病者。(2)肝肾功能异常者。(3)处于妊娠或哺乳期者。
1.3 方法
对照组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应用乳腺超声定位肿瘤,以患者乳头为中线,行放射状切口处理,沿大乳管走向充分剥离腺体与乳房表面皮肤及瘤体,瘤体完整切除后,应用电凝止血,选择可吸收线逐层缝合乳腺组织,常规放置引流管,加压包扎。
观察组环乳晕切口术治疗。采取全麻干预,指导患者处仰卧位,乳腺超声定位肿瘤并标记,以距肿瘤最近处乳晕边缘,采取手术刀以弧形方式切开皮肤,保障切口长度能通过术者食指(或等于肿瘤最小直径),便于瘤体完整取出。遂切开皮下组织至患者腺体表面,游离皮瓣到肿块边缘,针对浅表肿块,可将其及周围腺体推至切口处,沿包膜整体切除后,采取电凝止血。
1.4 觀察指标
(1)观察临床疗效。按照相关疗效评估标准进行临床疗效判定[3]。显效:瘤体完全切除,乳房形态维持良好。有效:瘤体切除80%以上,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患侧乳房有轻度变形。无效:瘤体切除率低于70%,瘢痕明显,患乳不对称。
(2)观察手术相关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
1.5 统计学分析
以统计学软件SPSS 21.0处理数据,计量/计数资料以(x±s/n、%)表示,用t、X2检验,组间差异显著为P<0.05。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94.83%)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观察临床治疗乳腺纤维瘤手段发现,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常用手术方式为放射状切口手术、环乳晕切口术,此次研究,即对本院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到上述治疗方式治疗,对其进行分析[4~5]。放射状切口术确定切口时,切口位置与患者乳腺导管平行,有效减轻对乳腺腺管损害,且手术视野较广,利于术者操作,能最大程度将瘤体切除。但需注意的是,该术式亦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即术中出血量较多、切口较大,导致术后瘢痕大、乳房外形美观不佳情况出现,年轻女性接受度较低。且最为重要的是,该术式术后切口感染、局部血肿、皮下瘀斑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进一步影响手术效果,增添患者痛苦[6]。
综上,环乳晕切口术在乳腺纤维瘤患者治疗中疗效较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利于患者术后更快恢复。
参考文献:
[1]李楠,王晖,胡学庆.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术的手术切口比较[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9,25(2):3.
[2]朱晓娟,赵华,徐祎,等.乳腺纤维瘤病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9, 35(1):97-99.
[3]王殊,谢菲.乳腺纤维腺瘤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6(7):752-754.
[4]杨阳,张茂红,孙丰华,等.微创切口不同术式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效果分析[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9,30(10):4.
[5]陈榕,陈国平,汪家航,等.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肿瘤杂志,2019,41(11):849-853.
[6]王敬敏,李潜,王雁.高频超声对乳腺纤维瘤及脂肪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0,23(3):3.
作者简介:赵群(1986.4-),男,汉族,山东泰安,本科,住院医师,初级职称,研究方向为乳腺甲状腺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