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国
2020年,南极大陆创下18.3℃的温度纪录,西伯利亚北极地区的夏季平均温度比正常水平高出10℃。2020年6月20日,俄罗斯小镇维尔霍扬斯克38℃的气温成为新的北极温度记录。2022年1月19日,世界气象组织(WMO)确认: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六个主要国际数据集统计,尽管全球平均气温因2020—2022年的拉尼娜事件而暂时降温,但2021年仍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七个年份之一。由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达到创纪录水平,全球变暖和其他气候变化趋势预计将持续下去。
全球气候变暖加速极端天气的发生
越来越多的数据为人们敲响警钟,全球温度上升加速了世界各地极端天气的发生,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影响人类健康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螺旋式影响。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0年气候服务状况报告》指出,由于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频率、强度和严重性增加,脆弱社区所受打击尤其严重。报告强调,减少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生态系统和经济影响,关键是将风险信息和预警系统相结合,需从预警转变为早期行动,加强各国政府抵御相关灾害能力,做好准备并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地点做出应对,这样可以挽救更多生命。世界气象组织将2022年世界气象日主题确定为:早预警、早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Early Warning and Early Action. Hydrometeorological and Climate Information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就是提醒要将灾害防御“关口”提前,及气象信息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
据统计,近30年来(1990—2019年),全球91.6%的重大自然灾害、67.6%的因灾死亡、83.7%的经济损失和92.4%的保险损失是由气象及其衍生灾害引起的。特别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更大,造成的影响更重,已经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的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发生的频率高,所造成的损失占到了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常见的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以及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水旱、地质、海洋、森林草原灾害等,涉及范围广,影响大。所以,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实践意义,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和财产损失,不断提高经济社会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和韧性,确保社会各项事业顺利推进。
气象事业服务经济发展护佑人民安全
在我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护佑人民安全福祉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以地面人工观测为主发展到“地—空—天”一体化自动化综合观测,初步建立了生态、环境、农业、海洋、交通、旅游等专业气象监测网,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综合气象观测网,有近7万个地面气象观测站,覆盖全国所有乡镇,建成了224部雷达组成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网,成功发射了19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8颗在轨运行,为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600多个用户提供卫星气象服务。“监测精密”为“预报精准”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气象预报业务能力大幅提升,建立起数值天气预报、智能网格预报、多领域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气象预报预测的准确率、提前量、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为“服务精细”进行很好的支撑。全国暴雨预警准确率达89%,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38分钟,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减小到70公里。2017年,中国气象局被世界气象组织认定成为世界气象中心,标志着我国气象现代化整体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早”是前提,“快”是关键,“准”是根本。2015年5月,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正式成立,建成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形成1个国家级,31个省级,358个地市级,2016个县级的“一纵四横”的预警发布业务体系。截至2021年底,该系统已经发布预警信息200余万条,其中气象灾害类预警信息占比96%,一个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全社会应急联动机制不断完善,服务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根据《WMO天气、气候和水极端事件造成的死亡和经济损失图集(1970—2019)》,1970年至2019年期间,灾害数量增加了五倍。经济损失增加得更多,达到了七倍,然而,由于早期预警的改进和减少灾害风险战略的强化,自1970年以来,死亡人数逐十年下降,从20世纪70年代的5万多人降至21世纪10年代的2万人以内。
全球来看,在过去50年中,热带气旋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其次是洪水,而干旱夺走了最多的生命,尤其是在非洲。由于气候变化,我们经常同时面临多重危险,它们对基础设施、农业、交通、能源和卫生系统产生连锁影响。2022年1月,太平洋岛国汤加境内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喷发并引发的海啸,除了物理破壞之外,还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通信中断、农业灾害、石油泄漏等一系列影响。2022年2月,马达加斯加遭受热带气旋“巴兹莱”袭击,狂风和暴雨带来的连锁反应引发洪水、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基于影响的天气预报和风险预警正在取代传统的天气预测,告知公众天气将如何变化,影响是什么,会有哪些灾害风险,该如何防御,以便人们能根据预警及早采取行动,对于拯救生命和生产生活至关重要。
早预警早行动 让生命更安全
全球来看,目前只有40%的WMO成员拥有多灾种预警系统(MHEWS)。我国在2015年建成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预警信息覆盖率和及时性得到大幅提升,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7月17日10点30分,湖南古丈县默戎镇防汛责任人收到暴雨红色预警信息后,迅速组织龙鼻村村民转移,11时50分龙鼻村排己娄自然寨因强暴雨出现山体滑坡,因提前转移群众160人,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2018年8月11日,北京房山区大安山乡,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接到预警信息后进山巡查,8点20分发现险情迅速采取应急措施,拦挡行人和车辆通过,10分钟后随着“轰隆隆”的巨响巨石从天而降,3万立方米山体滑坡瞬间吞没国道,而被及时拦停的15辆汽车、28名行人无一人一车遇险。2018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7·14”山洪泥石流灾害中,气象部门提前两天预报出强降水天气过程,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随后一路升级至黄色预警,并逐一叫应乡镇党委、政府及应急管理、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提醒强降水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在各级各部门联动下,有效避免芦花镇等地泥石流引发的人员伤亡事件,黑水县委书记刘云建评价:“气象预报越来越精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发挥的作用凸显。”
我国气象预警经验也得到世界气象组织肯定和推广,盛赞“中国为世界各国预警工作树立了标杆”。中国气象局、中国香港天文台共同建设全球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亚洲枢纽(GMAS-A),汇聚和发布亚洲区域各国的预警信息,共同提升区域防灾减灾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气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气象业务中不断应用,气象防灾减灾的效益和作用必将不断提升。
(作者为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副总师,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协气象科学传播专家)
责任编辑:尚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