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

2022-05-09 01:57陈敏杰曹燕
当代医学 2022年13期
关键词:放射治疗体位腹部

陈敏杰,曹燕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放疗室,江西 九江 332000)

放射治疗是治疗胸腹部肿瘤的主要方法,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1]。但是,治疗过程中对患者体位的固定要求较高,患者体位的固定,直接影响放疗计划的实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放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所以选择正确的体位固定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2]。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放疗设备及放射物理学不断进步,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如何正确应用体位固定技术,让摆位能更加保障放疗的精确效果,是当前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3-4]。与颈部及四肢肿瘤患者比较,胸腹部肿瘤患者因自身解剖特点的影响,如体质量、皮下脂肪厚度、腹式呼吸等,体位固定存在很大难度[5-6]。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 年 12 月至2020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9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 例。观察组男 27 例,女 18 例;年龄 35~74 岁,平均年龄(54.5±19.5)岁;肿瘤类型:肺癌11 例,胃癌 8 例,肝癌 6 例,淋巴癌 7 例,胰腺癌 6 例,食管癌 4 例,其他肿瘤3 例。对照组男21 例,女24 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5.5±19.5)岁;肿瘤类型:肺癌10 例,胃癌 9 例,肝癌 8 例,淋巴癌 6 例,胰腺癌 5 例,食管癌6 例,其他肿瘤1 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均符合腹部肿瘤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可长期追踪随访;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病变者;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器质性病变者;近期采用其他方案治疗者;放射治疗耐受较差者;术前存在严重并发症者;不愿配合治疗者;中途转院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软枕固定技术放疗。取模拟定位机床并让患者平躺于机床上,取软枕垫于患者头下,双手交叉放置于前额部位,双脚并拢,进行固定,针对难以固定的患者可选用沙袋以及胶带辅助固定,同时还需要使用三维激光定位灯帮助患者调整体位,使激光灯的正中线与患者体中线保持一致。

1.2.2 观察组 采用真空袋固定技术放疗。取模拟定位机床并将真空袋平放于机床上,将表面抹平后让患者取仰卧位,将病灶部位保持在真空袋的中心位置,患者双手交叉并放置于前额部位,保持舒适体位的同时使身体对称,保证呼吸均匀,并使用三维激光定位灯进行定位。适当调整患者体位,使其体中线与激光灯的正中线保持一致,将两侧真空袋竖起与腋中线高度一致,然后挤压真空袋,将患者的大腿外侧以及双手臂进行外展固定,若患者背部及两侧皮肤与真空袋充分接触,对真空袋进行抽气,直到真空袋变硬为止。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评价标准[7]。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及各项指征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及各项指征均有所好转;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好转,生命体征及各项指征未恢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T1[呼吸运动较小(呼吸肌收缩,肺活量最低值为男2 310 ml、女1 800 ml)]时、T2[呼吸运动较大(呼吸肌扩张,肺活量为男3 500~4 000 ml、女2 500~3 000 ml)]时,前后、左右、头脚方位的摆位误差[8]。患者每次治疗前均进行一次CBCT(南京普乐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PLX3000A,参数:曝光剂量为19.0~464.0 μsv)扫描,其固定方式、体位、扫描条件均必须与第1次治疗时相同,为确保摆位具有重复性,根据CT 影像资料,收集所有患者的左右、前后、头脚方向的绕轴旋转误差以及向上线性误差。③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肠炎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T1、T2时各方位的摆位误差比较 T1、T2时,观察组前后、左右、头脚方位的摆位误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T1、T2时各方位的摆位误差比较(,mm)

表2 两组T1、T2时各方位的摆位误差比较(,mm)

注:T1,呼吸运动较小时;T2,呼吸运动较大时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前后方向例数45 45左右方向 头脚方向T1T2T1T2T1T2 3.57±1.07 6.10±1.20 10.556 0.000 2.78±0.89 4.21±1.08 6.855 0.000 3.95±1.00 6.42±1.23 10.452 0.000 2.98±0.95 4.00±1.08 4.757 0.000 3.95±1.13 6.33±1.29 9.310 0.000 2.44±1.00 4.06±1.07 7.420 0.000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胸腹部肿瘤是临床常见的肿瘤类型,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肿瘤患者来说,放射治疗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精确放疗己成为放射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基本目标是对肿瘤靶区内进行合理精确的治疗,从而使放射线剂量最大限度的集中于病变部位,杀死肿瘤细胞,起到抑制肿瘤进展的效果。同时使肿瘤区域周边正常组织和器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放射线照射,从而增强肿瘤治疗效能。但放射治疗过程中对体位固定技术的要求较高,准确的体位固定可精确地定位放疗位置,进而达到精确治疗的目的,但是摆位误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放疗效果,所以在放疗中提高体位固定的精度至关重要。另外,在进行放射性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自主呼吸及膀胱充盈会影响治疗部位的确定,产生误差并加大误差值。有研究[9-10]表明,使用真空袋进行体位固定可最大程度上降低摆位误差的发生率,提高治疗的精确性,还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其中摆位准确性和重复性对保证放疗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障患者定位、验证以及每次治疗时体位的一致性,摆位的重复性,需要使用体位辅助固定装置[11]。

真空袋是一种腹部肿瘤放疗中定位和摆放的体位固定辅助设备[12],利用橡胶带或在塑料袋中放入塑料微粒球构成的装置。近年来,该方法在放疗辅助定位中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真空袋,同时使用前注意检查是否破损或漏气,抹平真空袋后平放在模拟机定位床上,患者平卧于真空袋上,使病变部位与真空袋中心位置基本一致,利用三维激光调整体位,保持体位中心与激光灯中心一致,避免身体扭曲[13]。然后抽取真空袋气体,直到变硬成型;同时在放疗中进行定位,确定照射范围并在患者体表、真空袋做好标记,以提高准确性、减小误差,进而提高摆位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增强肿瘤放疗效果,给肿瘤区域足够的精确治疗剂量,避免周围正常组织及器官遭受不必要的照射,对患者身体损害小,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T1、T2时,前后、左右、头脚方位的摆位误差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真空袋固定技术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小摆位误差,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与传统软枕固定技术比较,真空袋固定技术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的效果显著,可最大程度上减小摆位误差,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样本量少、样本选取不典型等,还需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规避不足,并进行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体位腹部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系列性科普
肺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及肺功能指标评估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