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SSAT 命题视域下历史人物诊断题的分析思考
——以两道中西文化使者“徐光启与利玛窦”试题人物选材为例

2022-05-09 11:44江苏陈小军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2年2期
关键词:利玛窦材料

江苏 陈小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2017 年起,清华大学每年都牵头组织,辅助大学和高中衔接的THUSSAT(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该考试的目的就是对优秀推荐生一检多认,就推荐学生的学校而言,THUSSAT 能帮助参试的高中学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就学生个人而言,THUSSAT 能科学的帮助学生自我诊断,帮助学生了解其学科知识能力掌握情况、成绩排在全国及省内的大致位置及入围高水平大学“强基计划”的几率等参考信息;就高校而言,从高校办学实践出发,能帮助高校尽早识别并关注学有所长的卓越学生。THUSSAT 历史命题的依据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和高校选才取向,针对来自全国各地优秀高中推荐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历史学科知识的考试。

2022 年不少被推荐报名的学生,很希望知道清华大学组办的THUSSAT 历史试卷考查依据是什么?试卷难度究竟如何?专家命题风格如何?现结合2020 及2021 年THUSSAT 历史题中的徐光启与利玛窦试题为例进行分析。这两道题均涉及“利玛窦西学”,且试题分值较高,2020 年徐光启与利玛窦“西学东渐”题赋分15 分,2021 年“利玛窦规矩”题赋分25 分。这两题涉及的历史知识在高中历史教材里相关的表述寥寥可数,可见清华大学主办方邀请的历史命题者对利玛窦在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高超造诣,以及对徐光启在中西文化碰撞、交流、融合史上的重要地位给予了高度关注和研究,命题者跳出历史教材另辟问题情境,别开生面,有利于选拔能力卓越的文科生。利玛窦和徐光启是明代两位有历史交集的人物,他们积极寻求儒学与天主教教义相契合的点,突破了当时士人盲目自大的封闭思维,开阔了国人的科学视野,为晚明中西文化交流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徐光启魂萦科学蓝图会通以求超胜的“西学东渐”之路

徐光启所处的晚明是一个全球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的时代。现行《中外历史纲要(上)》在“学思之窗”中讲述了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几何原本》的内容。在正文部分讲述了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农学的相关知识,在农学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身处明末乱世的徐光启,见到的明朝已是千疮百孔,犹如在惊涛巨浪中一艘颠簸不前、迷失航向的大船。但作为士大夫的他矢志不渝,深怀报国救民之心,在搜集整理前代农学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农田实践经验,并吸纳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经过数年笔耕,终成一部总结性的农学巨著——《农政全书》。对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徐光启一见如故,十分敬仰,他是位虔诚而不盲从的天主教徒,儒冠拜耶的原因是“从事西教,思窥其象数之学,以救汉宋以来空言论学之失”,也就是说引进西学以弥补儒学日益僵化的缺陷,达“国祚永万世之太平”。总而言之,天学的道德教化和西方科学技术是吸引他皈依的两个最主要因素。

1.扫描高考真题

例1.(2011·海南单科·5)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D)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分析思考】北宋灭亡,北方人民大批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地位。明朝北方用船运输棉花(原料)到南方卖,南方则用船运输加工后的布(手工业品)到北方卖,出现上述南北区域性商品交流的景象,说明南方的经济技术水平与北方比更有优势。明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棉纺织手工业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前提之一,A 项因果倒置,故排除。题干材料的历史信息不能体现B 项观点,C 项与史实不吻合,故排除。

例2.(2014·浙江文综·38)(节选)

材料二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有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2)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

【分析思考】“农业方面”可根据材料中的历史信息“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玉米、番薯”得知,说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一些美洲新的农作物品种引入中国,这些高产粮食作物的推广种植,使得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政府实行的老政策是重农抑商。

2.清华诊断真题

例3.(2020·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47)

材料一明朝士大夫徐光启立志传播与发扬的,不是宗教而是科学。徐光启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让大家都成为天主教徒。他说“欲求超胜,必须会通”。

材料二1607 年徐光启在家乡进行甘薯、棉花等的农业试验,写了《甘薯疏》等农业著作。1627 年徐光启完成了《农政全书》。该书“荒政”作为一目,有18 卷之多,为全书12 目之冠……使得《农政全书》成了一部名副其实的农业百科全书。徐光启认为,水利为农之本,他曾同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人一起翻译了《泰西水法》,介绍西方水利知识。

【分析思考】(1)占据史料,解释问题。根据材料一概括徐光启看待西学东渐的观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材料“他立志传播与发扬的,不是宗教而是科学”“欲求超胜,必须会通”可知,针对“天学”(宗教与科学)孰重孰轻,徐光启不只是西方宗教盲从的崇信者,他有着独道地见解,认为西学可以为我所用,要大力引进与介绍、传播与发扬的应该是经世致用的西学,而不是救赎身灵的宗教;其次研习西学、会通西学是为了迎头赶上、超越西方文明,多承教化的真正价值不外乎一可拯救国势衰颓的大明帝国,二可兼容并蓄,光大华夏传统文明。

(2)综合运用,评价历史。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光启的历史贡献。结合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指导的现实意义、程朱理学感召下儒家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再据材料可知,站在中西文明交汇点上的徐光启,平常很注重农业科学实践和实用经验积累;他系统总结并发展了中国传统农业,编写《农政全书》;接触西方水利科技,与利玛窦等人合作翻译《泰西水法》,推动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其中“荒政”占据《农政全书》很大篇幅,说明他关注和认识到农耕社会靠天吃饭的脆弱性,采取赈灾对策应付自然灾荒,具有关注民生、体贴民情和人文关怀的品质等。

二、利玛窦独特文化适应以器传教达成的“西学东渐”之迹

利玛窦在中国传教的近30 年生涯中,好学多识,蓄发留须,主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由身披袈裟到改穿儒服,由屡遭挫折到结交官绅;他多才多艺,精通汉语,自学成为能够著书立作的“中国通”。在双向文化接触整合上,利玛窦能入乡随俗,以厚重礼物掠获人心,以独特的传播策略让异质文化进入、适应、归化中国习俗,这种双维度的“西学东渐”附会模式区别于过去单维主导灌输模式,拓展了中国知识阶层的科学眼界。该“和而不同”的文化适应方式,是对当时“西学东渐”更为认可且更易融合的有效尝试。《中外历史纲要(上)》讲述了明朝利玛窦与《坤舆万国全图》,《中外历史纲要(下)》介绍了描写元朝时中国富甲天下、金银遍地的《马可波罗行记》。马可波罗和利玛窦同为意大利人,在元、明两代不同时期满怀西方对东方的神往进入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中国。《中古时期西方想象中的中国形象》一文中提到,“如果说元代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是从物质生活层面描述中国,那么明代意大利人利玛窦则是从精神文化层面刻画中国风貌。”

1.扫描高考真题

例4.(2017·全国卷Ⅰ·42)(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分析思考】试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论题自拟。学生可根据材料和选题角度拟出相应论题,如明代中国和西方的侵略与反侵略较量、明代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的“得”与“失”、明代中国与西方对外关系的“和”与“战”等。

2.清华诊断真题

例6.(2021·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两汉时期,丝绸贸易是主要形式,通道主要分为陆路和海路,并同西亚建立了正式官方交往。魏晋时期,中国局势不稳,罗马帝国分裂,波斯人垄断了丝绸贸易,再加之养蚕技术和丝绸生产在欧洲的发展,中西之间丝绸贸易也告一段落。此时,西方工艺也传到了中国,比如玻璃制造。公元7—8 世纪,拜占庭帝国先后遣使至唐7 次。贞观九年,聂斯托利教派的阿罗本来到长安,受到唐太宗的礼遇。元代中西文化交往随着蒙古大军在欧亚大陆的征服活动而全面展开。

材料二1534 年天主教会改革拉开序幕。1542 年耶稣会派遣沙勿略前往东方传教,拉开了耶稣会士进入中国的序幕。据法国学者统计,“从1552 年到1583 年,共有32 名耶稣会士都试图在中国定居。”利玛窦是中国天主教的奠基人,他在传教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传教策略和将天主教中国化的有效路径,被后人誉为“利玛窦规矩”。他力求援儒入耶,淡化由于中西文化的异质性所带给士人的隔膜心理。他还将钟表等器物和地图一起献给肇庆知府王泮,得到王泮的赞赏。

【分析思考】(1)碰撞融合,形态万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末以前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依交流内容和方式看两汉“丝绸贸易”、魏晋时期“养蚕技术和丝绸生产”在欧洲的发展,以及“西方工艺”传入中国,再到唐朝时期“基督教”的传入,再到“元代中西文化交往全面展开”,可知交流内容由单一技艺到愈加全面,交流方式呈现互通有无、交相辉映的态势;依交流范围看自“西亚”“欧洲”“西方”“拜占庭”再到“欧亚大陆”,交流范围由局部区域逐渐扩大到欧亚大陆;依交流形式看,有“正式官方交往”“丝绸贸易”“遣使至唐”“教派派人来到长安”等,可知中西方文化交流形式多样化;依社会环境看,“魏晋时期,中国局势不稳,罗马帝国分裂,波斯人垄断了丝绸贸易”,可知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程度深受东西方政局的影响;依军事方面看,“随着蒙古大军在欧亚大陆的征服活动”可知中西军事战争对文化交往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利玛窦规矩”产生的历史背景及表现。历史背景:据材料“1534 年天主教”与所学德国1517 年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可知,此时兴起的宗教改革对天主教造成了一定冲击;据材料“天主教会改革拉开序幕”“耶稣会派遣沙勿略前往东方传教,拉开了耶稣会士进入中国的序幕”可知,成立后的耶稣会开始派遣传教士到东亚文明的中心明帝国传教;据所学15—16 世纪全球航路的开辟可知,这一时期新航路的开辟使得全球联系初步建立,促进了人类迁移与物种交流、商品流通与文化交流、早期殖民扩张;据材料“从1552 年到1583 年,共有32 名耶稣会士都试图在中国定居”可知,宗教自身的特性与早期来华传教士的尝试,奠定了传教归化的基础。

时代背景:日薄西山的大明王朝海防出现新问题,16 世纪中期葡萄牙人用晾晒货物的阴谋强占澳门,之后明朝人对隆鼻白肤的异国人怀有强烈的戒备心。据材料“他力求援儒入耶,淡化由于中西文化的异质性所带给士人的隔膜心理”可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彼此间的文化交流;据材料“利玛窦的传教过程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可知,利玛窦本人积极探索“精神狩猎”中国的方式,思考在跨文化交流中如何运用灵活的策略和技巧,以达“拨云雾见青天”,使西学融入中国文化,实现文化适应以减少中国民众对其的心理排斥。

第二小问“利玛窦规矩”的表现:据材料“他力求援儒入耶”可知,他专研儒家经典,了解中国文化,“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据材料“逐渐寻求到将天主教中国化的有效路径”可知,他想方设法迎合中国人的习惯,加强中国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教义文化的会通,调和推动教义中国化;据材料“将之和地图一起献给肇庆知府王泮,得到王泮的赞赏”可知,借用西方自然科学发现或发明成果敲开中国上层社会的大门,积极争取社会上层人士支持;据材料“他还将钟表等器物和地图一起献给肇庆知府王泮”可知,利玛窦借助传播科技器物以物会友化解中国人的敌视,达到允许和平合规传教的目的。

(3)探竿影草,引而不发。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张宗鑫明后期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以利玛窦为中心的考察》,根据两段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得到哪些启示?如何在既好奇又惧怕的大明帝国面前,平衡中西文化二者之间的教化关系,考量着利玛窦传教的智慧与策略,从某种意义上讲“利玛窦规矩”既有传教沟通的文化适应的策略成分,也有理智妥协的耐人寻味的立足依据。材料开门见山讲述中西方自古以来就有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且较详细地描述了不同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不同内容,说明随着时间的发展,中西交流的内容、形式和范围都在不断扩大,从而促进了中国科技文化的丰富与发展。据此可知,每一种文明都是人类的精神财富,互鉴对话、包容互通、加强交流是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的重要方式;据材料二“利玛窦规矩”的形成可知,将天主教中国化是利玛窦找到的一条适合“归化中国”的有效路径,说明异域文化交流在于“和而不同”,在于和平而又有选择、制约的交流与对话,彼此尊重对方文明,做到既能立足、坚守本土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兼容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为我所用。简言之,人类文明发展史理应是一部共生并进、碰撞融合、和谐相处的“美美与共”的多元文明史。

齐健、赵亚夫在《历史教育价值论》中提出,要改变历史课程机械训练的现状,就要培养学生学术诊断能力和“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基于THUSSAT 命题视域下的历史人物诊断题,就是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贵在紧扣《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依据新颖史料的研学和追问,从史料逻辑性的分析、史料条理清晰的概括、史料证据关联性的探究、史料要点间前因后果的明确等维度,努力构建问题诱惑、独立思考、实证推理、环环紧扣、激励共勉的历史思维学习范式。这种思维学习范式对学生的机缘发问、时空想象、史事阅读、史料实证、悬念探究、逻辑思维、历史解释等素养的成长大有裨益,也有助于高水平高校通过THUSSAT 来选拔、识别学生。

猜你喜欢
利玛窦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的利玛窦研究(1978—2018)*
新材料作文如何巧妙引述材料
利玛窦伦理哲学作品中的西方古典引证
利玛窦、德里格与钱德明 紫禁城里的西洋音乐家
《1600年利玛窦神父进京报告》
——利玛窦一篇轶文之考证与研究
Matteo Ricci: 利玛窦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可爱的小乌龟
最美材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