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 张铮溪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在此背景下,相关的艺术教育也应作出改革,以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要求。对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来说,应该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促使在课程教育中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复兴,旨在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也提高学生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7-0169-03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
公共艺术教育和我们常说的教育是有区分的,全國范围内,首个提出艺术教育的人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在早年间就提出了乐教,也就是公共艺术教育最早的雏形。之后就有很多的学者在孔子的这一乐教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和解读,比如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沈烈毅在《公共性与艺术性》中对公共艺术教育做了概念界定,他认为公共艺术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其中广义的定义指的是在公众范围内,由专业的人通过美术、音乐、戏曲等等艺术表演形式向大众提供艺术教育,广义上的公共艺术教育属于审美教育形式,具有知识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升大众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以此来净化人们的心灵。沈烈毅在文中强调,“公共艺术教育并不是局限于个人,而是面向全社会的大众,也就意味着所有人都能参与到艺术教育之中,并能有效表达自身意愿的程度”。而本文所要研究的公共艺术教育也与该学者提出的观点如出一辙,都认定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广泛性的教育形式,任何人都有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认知情况在不同的区域存在不一样的看法,尤其是在经济水平不高,且信息相对闭塞的区域,因为民众获得的讯息比较落后,所以在艺术教育的理解上存在片面性,而这种现状也与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中国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历史的进程出现了诸多转折,存在很多的更迭,这也使得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忽高忽低,直到现在也有不少人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产生异议。回顾我国的历史,不难看出,在早期的时候,艺术教育就不是教育的重点,所以不少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学科上,也就忽视了艺术方面的学习,在背负沉重学习压力的情况下,他们也很难对艺术产生极高的兴趣。校外培训机构的出现,促使公共艺术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前情况下,有不少孩子报班艺术学科,但并不是基于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反而是为了获取更好的考试成绩,因此功利性的学习艺术助长了培训机构的发展,而培训机构也抓住这些学生的心理,急功近利,导致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被扼杀。所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并不被所有人认可,反而越发忽视艺术教育,使其地位逐渐下降。除此之外,高校会为学生开设艺术课程,初衷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但是不少学生却是以获得学分而选择艺术课程,带着这种心理学习艺术,不难出现上课不专心、学习不深入等等问题,所以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艺术熏陶。针对这样的现状,要想改变全社会对艺术教育的错误认知,同时完善艺术基础教育,每一个艺术工作者都应该清晰自己的职责,并主动自发的去承担公共艺术教育的职责,开展多样化、趣味性的艺术教育活动。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出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有了良好的传播媒介,且在网络媒体的宣传推动之下,更多的人对艺术教育产生了不一样的看法,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到艺术学习中。对于大众来说,他们接受艺术教育,不再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以及时间去培训机构学习,反而通过一部智能手机,或是网络直播就能快速掌握一些基础的艺术能力,各种网络时代下的产物,诸如艺术App、网络云课堂等等艺术教育载体愈发多样,使得人们在艺术上的学习需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一)以美育人是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直以来,我国的高校教育就非常重视美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推行后,美育作为德智体美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得到了许多高等院校的关注。如今,美育也直接上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之中。在2020年的10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简而言之就是当前的教育中,要将美育作为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美育的主要途径就是艺术教育,所以通过艺术教育完成美育建设,对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达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重要途径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又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所以通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实现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比如戏剧就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我国的国粹,伴随人们审美方式的变化,以及多元思想的影响,戏剧文化的落寞速度肉眼可见,已有濒危之感,但是在公共艺术教育之下,这项艺术可以通过教育的形式实现传承,能有效培养出戏剧储备力量。除了戏剧之外,很多民间舞蹈艺术、音乐艺术等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都面临着不同的发展困境,所以做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对传承发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极大的助力作用,且能营造出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风气。
(三)加强公共艺术教育是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关键之匙
相对于课堂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来说,艺术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因此,生动趣味的艺术教育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可见、可闻、可感的艺术表达,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以艺术的方式开展,让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更容易为青年学生所欣赏、所理解、所接受,对于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好的效果。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育
近年来社会对美育工作的重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作为一名文艺教育工作者,要传承与创新式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美育工作二者相结合的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目前,我国已在高校中开设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但通过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手段对这门课程补充文化营养还未达到较明显的成果。虽已经开设此课程,但对此课程的关注度、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例如课程环节仅限于理论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没有更新创新、教学内容不贴合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兴趣度不高等等。上述情况都需要我们重新改良教学环节,我们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渗入到公共艺术教育之中去,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原则,以创新艺术手段为方法,以此来不断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稳步发展。且在不断提高学生探索性学习精神的同时,也将会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迈出发展性、里程碑式的一步。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特色精华,所以不论是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亦或是从多维度区域性的空间来研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丰富性无一不代表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和独特审美的意蕴内涵。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会带来其综合素质、审美修养的全面提高,还会真正树立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理念;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将会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且二者课堂的紧密联系,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会一定程度上挖掘非遗的潜在艺术价值;对于教育体系乃至整个社会来说,此举会形成较完善的教育体系,同时会对建立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甚至整个国家的文化建设作出重大的贡献。而公共艺术教育,即美育,同樣侧重于传播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二者的融会贯通是必然的。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渗透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育的教育功能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公共艺术教育中,不但可以拓宽学生文化视野,还能对区域性地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方向的学习有一定的涉及,所以非遗的保护传承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融合将会碰撞出新的艺术语音,为我们带来新的表现形式。
其一,运用自媒体、互联网平台,构建资源共享、方便高效的学习形式。通过新时代科技的手段,可以在各大信息平台上获得实时更新且不受限的学习研究资源,这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有着极大的积极影响,不同区域下,不同历史发展状态演变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会通过“互联网记忆”存储下来,以便后期更为深入地学习探讨、弘扬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内涵,也更能发现其历史演变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独特魅力所在。
其二,结合本校、本地实际情况,开发区域性非遗公共教育课程。“华夏文明看山西”,山西作为中华文明历史最长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其历史文化脉络清晰,其文物古迹对后世留下重大的意义。那么在对教学内容讲授时,要坚持地域性、文化性、创新性的要素,例如可以开展可实际学习的左权民歌、太原莲花落;可观看的绛州鼓乐、忻州挠羊赛等特色,努力调动教学积极性,极大的凸显出中北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其文化的“杂交优势”使得高校学生学习时,更能体验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起学生们浓厚的求知欲与文化归属感。
其三,“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树立传承创新理念——在校内积极开展讲座、学术交流活动,以此来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通过学术性耳濡目染的特点,唤起高校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文化态度,使其深刻的提高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在讲座理论水平的支撑引导下,还需开展客观实际活动,即课外活动,例如运用小组形式等组织实地调研,就近参观博物馆、活动基地等,假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左权县、河曲县、太谷县的民歌小花戏和二人台活动基地,通过更加直观的视觉冲击,更能树立起正确的传承保护理念。
其四,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教师人才。专业教师人才即为专业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教师,通过教师接受专业性、系统性地学习,以及定期的外出学习交流,可以做到实时更新自己的文化储备能力,从而更加准确、科学地传授相关知识,使得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各大高校在努力贯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加入非遗等项目元素的政策时,因受众群体是高校学生,所以会使其非遗传承工作有了可持续性。教师在公共艺术教育课堂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引导渗透就显得格外重要,既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牢笼,还要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树立学生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这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要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课堂中,就必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在韵味,深刻体会到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育的联系密不可分,非物质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美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纽带,其二者的内涵特征都作为精神营养,不断为我国传统文化输送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育的融合,不断为我们呈现出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在感叹“美”致敬古代匠人们的智慧沉淀的同时,我们也学会了欣赏“美”,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高校教育中渗透非物质文化教育这一理念,对于不断挖掘优秀教育教育资料,更深层次诠释中华文化的精髓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要想提升我国文化自信,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朱宇翔,郭遥.试析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西部皮革,2020(16):117-118.
[2]秦杨.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艺术探索,2012(04):81-82.
[3]田中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14(04):94-98.
[4]王宏.关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研究[J].设计,2015(04):147-148.
[5]肖慧芬.关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研究[J].艺术评鉴,2018(14):176-177.
作者简介:陈娟(1982.10—),女,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古筝表演专业。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项目名称:山西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项目编号:2020A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