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医防结合防控前置应对策略研究

2022-05-09 14:13赵琳许斯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8期
关键词:预案公共卫生公立医院

赵琳?许斯

摘要:公共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出,尤其是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球,对我国乃至全世界公众的生命、健康以及财产安全都带来了严重威胁,同时对各个国家、各级政府和医疗机构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考验。2019年12月起暴发的新冠肺炎一直断断续续延续至今,全国各地政府和人民全员抗击疫情反应快速,坚决阻断传染源的扩散。公立医院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场所,是承担救治患者的主体,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仍面临较大的挑战,如何更加有效、科学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经成为当下亟需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医防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8--02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智库调研课题专项课题(HNKJZK-2021-09B)

公立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老百姓的健康,同时也维系着社会的稳定。一旦在爆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是否能够控制事件发展趋势,将事件损失降至最低,关键在公立医院应急管理。本文通过立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借鉴国外一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优势和经验,深入研究医防结合的防控前置应对策略,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公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提升理论体系。通过将应急管理作为医院运行过程中常态化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监测、预警、判断、应对、恢复、总结、提高的良性循环。

一、深化公立医院应急管理的制度建设

1.制定医院疫情监测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尤其是医生加强自身学习,掌握各类传染病的诊断标准、传播途径等相关内容,在接诊时应保持敏感性并做好门急诊日志的登记工作,以便日后核查患者信息,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全面跟踪,快速识别其中存在风险,再对这些风险进行综合评估。

2.完善医院疫情报告制度。医院要制定疫情报告制度、登记制度、奖惩制度,首诊医生负责制等相关制度及流程。医生要了解掌握报告时限及报告要求,一旦爆发传染性疾病的公共卫生事件应该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疫情报告管理部门及专员每日核查就诊患者检验结果和报告病例,及时与接诊医生沟通,避免由于医生工作繁忙而造成漏报。

3.强化医院公共卫生法规和预案建设。医院制定应急预案要依据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全面优化突发公共衛生事件管理流程;统筹分析医院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运行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卫生应急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全面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各种形式组织与应急预案实施密切相关的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定期更新修订应急预案,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结束之后对应急处理过程中的反应、协调、完成等情况进行评估,针对评估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同时还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更新来及时更新修订预案内容,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4.建立医院应急评估机制。医院要建立应急评估机制,应急评估有助于医院在事后重新审视、分析、评估应急管理过程,总结不足,吸取经验,议案促改,不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二、完善公立医院应急管理的体系建设

1.健全医院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完善医院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成立日常应急管理机构,包括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专家团队、临床救治团队、感染防控团队、后勤保障团队等。建立高效精确的沟通协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置流程,这样才能够在爆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快速做出反应,有序进行各项工作部署和应急处置。

2.完善医院早期监测和预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前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非常有效的就是健康战略,因此,提升医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监测预警,实现早发现是当务之急,也是成功防范的关键。这就需要医院不断建立起完善的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对发生的异常健康事件及时进行改进,全面监测发生的不明原因的疾病,有效增强监测敏感性的评估水平。通过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体系,逐步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舆情监测和医疗卫生人员报告等多种途径信息,构建良好的监测预警体系。

3.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公立医院应积极与政府部门开展协同联动工作。尤其是当前交通和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突发危机事件的扩散速度更快更广。因此,如果单纯依靠医院的力量是难以更好的防控的,还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协助,从而快速有效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先,通过建立起完善的协作机制,逐步形成跨部门协同应对制度。通常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将会涉及到卫生、消防、公安、交通、工程、宣传和教育等多个部门,所以便需要在这些部门之间构建起完善的协作机制。其中,需要医院等各个医疗卫生部门应该与消防、公安等部门之间建立起多层次和全方位的联防联控制度,让政府的各个部门能够积极进行协同应对,统筹整合防控措施。其中,建立的联防联控机制应该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公共卫生现代化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让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能够更好的实现共享。尤其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共享互通,全面做好卫生事件的防控准备工作。其次,制定完善的部门例会制度。通过组织各个部门的成员每间隔一段时间便进行危机进展和防控工作通报,让各个部门对发生的问题进行统筹协调分析,以此保证各项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再次,建立起完善的应急联合防控机制。通过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合运作,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最后,通过成立突发疾病防控工作小组,将各项应急政策全面落到实处,优化应急保障资源调配,以更好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51C5A4F-3B0E-4163-9782-6385CCD2205E

第二,通过动员广大社会成员参与到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中。通过积极组织社会组织与个人建立起专业的应急服务队,充分凸显出应急服务市场的引导作用,统筹整合社会组织的力量,并逐步形成规范,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建立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组织,更好的进行应急志愿队伍培训、招募,充分调动起志愿者参与应急工作的措施,让当前社会组织的正能量得到更好的宣扬。

第三,政府可通过采取国际合作的形式积极引入先进技术。通过进行现代科学技术创新交流与分享,真正实现国际间的技术资源更好的互补共享,让各个国家的应急处置优势得到更好的整合,从而有效改善应急效率,让应急资本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

4.构建精简效能的感染防控运行机制。重视感染防控工作,完善建筑布局、流程及各类硬件设施,以符合感染防控要求;严格落实床位和感染防控专职人员比例;加强感染防控工作信息化建设,开展基于数据规范化采集、管理信息共享的感染防控信息化监测体系;更新优化感控工作理念,科学构建分级诊疗制度框架下的感染防控策略,统合医疗、护理、疾病控制等各个重要的力量,形成多部门、多学科合力,并将各个医疗机构所承担的感染防控管理责任的关系全面理顺,逐步加大广大医务人员对感染防控管理责任的认知,从而更好的将责任落实到位。

5.提升医院舆情应对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舆情处理上,须按照快速、准确、透明的原则,医院占据主导地位,引导利用媒体在应急响应领域中的导向作用,并对事件舆情进行监测与快速反馈,避免舆情过度发酵,提升舆情应对能力,让现代社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有全面的了解,避免猜疑和随意进行传播。

6.建立心理干预机制。一是制定心理危机预案,重点建立针对医院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心理干预流程;二是组建心理危机干预团队,配备心理医师进行心理干预工作。心理干预不但要注重干预的时效性而且要注意心理干预的方式。如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传染病的爆发时,心理干预的方式就尽力避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医院应该利用非接触式的方式,如网络论坛、咨询热线等方式为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既能防治直接接触造成的感染风险,也可以在情感上对患者心理进行支持。国内外较多实践表明,心理干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有效缓解突发事件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专业卫生应急队伍建设

通过建立合理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通过从多个途径中引入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卫生应急学、医学信息学等公共卫生应急人才。同时,采取多个学科融合的措施来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逐步打造高水平的卫生应急人才队伍,强化人才培养和交流,充分发挥其管理、预警、监测等能力;应急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公共卫生职能的重要性,切实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有效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家也多次下文明确要加强感染防控部门建设,加强感染防控專业人员队伍配备,确保各项感染防控要求落实到位,建议教育、人社、科技、卫生等部门构建起完善的感染防控人才培养体系,并在一些高等医学院校内设计感染防控专业,合理的将相关的课程内容纳入到医学生的必修课程中,开展相关专业研究生教育,加快高水平感染防控专业人才和科研人才培养。对感染防控专职人员的薪酬待遇、职称晋升、专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前景,打造高素质、稳定的医院感染管理专业队伍。

四、强化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

1.强化“人人都是感染防控实践者”意识。在省级层面下拨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知识与技能培训专项经费,保障全省三级医院书记、院长及感染防控科、疾病控制科、医政科、护理部负责人等人人经过省级感染防控、传染病防控、疫情防控专业岗位培训,有效提升“人人都是感染防控的实践者”的意识,从而在临床诊疗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全面贯穿感染防控要求。

2.建立全员培训与考评工作长效机制。通过在公立医院的运行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公共卫生事件预案体系,根据所在地公共卫生事件要求和医院功能定位,完善行之有效的全员培训与考核评价体系,逐步构建起完善的培训长效体制,并由多个部门进行联合协作,

制定传染病防控、疫情防控知识与技能全院培训方案,通过定期培训与演练,以提高应急处置和职业防护能力,确保培训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全方面分析各个科室不同岗位的特点,并合理的设计培训内容,

如针对新冠肺炎的新冠病毒感染防控、职业安全防护和职业暴露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与方法。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一是通过各种形式组织与应急预案实施密切相关的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可以通过编制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发放培训材料、组织集体培训研讨等方式让相关人员掌握预案的内容,明确自己的职责,熟练预案实施的流程,以便用更短的时间投入到应急工作中。二是重视应急演练方案可实践性。通常应急演练方案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应急演练的效果,一旦发现部分医院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存在的漏洞时,便需要全面增强各个部门间的协调能力,强化各个环节的协作,以此保证应急预案的功效。

五、加强公立医院应急管理后勤保障体系建设

充足的应急保障物资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可或缺的,健全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医院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应急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应急物资管理规定、物资储备管理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对物资的采购、存储、发放等做出规范要求。一是医院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于应急物资储备在常规医疗物资储备中的比例,结合物资使用率、采购时间、资金周转等实际情况调整各种物资储备数量。二是要对仓库进行合理规划,扩大储存能力,加强仓库日常管理,特别是一次性物品、清洁物品、消毒物品及无菌物品存放管理,并确保物资安全。三是要专人管控,严防无关人员进入仓库,确保应急处置及临时救治的正常供给。四是医院要建立信息化备用保障系统,能够及时启用备用系统以应对突发事件,在常用信息系统崩溃时可保证日常工作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岚,魏雄杰,文尚春,方菊芬.对构建我国医防结合的公共卫生体系的探讨[J].公共卫生管理.2021,41(4):292-295.

[2]魏丽荣,黄鹏,吴国安.北京地坛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分析与探讨:以新冠肺炎救治为例[J].中国医院.2021,25(5):82-84.

[3]张晓旺,廖忠鹭,黄宏,刘晓冬.公立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3):2363-2364.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智库调研课题专项课题(HNKJZK-2021-09B)251C5A4F-3B0E-4163-9782-6385CCD2205E

猜你喜欢
预案公共卫生公立医院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紧急预案
推动应急预案科学好用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应急预案的编制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