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超群
北大三院北河沿校区校门全景
北大三院,原是明清时为掌管宫廷膳食的光禄寺,清末洋务运动时为培养翻译人才在此设立京师同文馆,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改为编译科;1903年京师大学堂在此新建校舍,将译学馆设在此处,并将原有编译科归并,专门培养翻译人才。1913年译学馆停办后,这里改为北大预科,不久预科停办,法科迁入,原有建筑得到扩建,五四运动策源地的法科礼堂建于这一时期。这里成为北大法学院。1918年8月,北大一院的红楼建成后,文、法两科上课地点主要集中在红楼,这里改称为北大第三院。1930年代,为缓解学生住宿紧张的局面,北大三院内的部分教学楼被改为学生宿舍楼,三院又被称为“第三院宿舍”。后来,三院主要作为男生宿舍的状态一直持续到1952年。这一年,北京大学迁往京西燕园后,这里成为中央财经学院的校舍。
关于北大三院校门,北京大学教授、学者张中行在文章中这样描述:出(北大)红楼东行,到汉花园东口改为南行,过骑河楼东口外,过孟公府东口外,路西墙角立个高一米上下的石碑,上刻译学馆三个大字,是第三院的东北角,前行不远就是坐西向东的拱形院门。拱形大门上有房屋,不多,可是开了个银行,名为北京大学学生储蓄银行,因为行长是马寅初,据说还颇有名气。
这说明中央财经学院北河沿校区的校门是拱形校门,两层,坐西向东,二层有为数不多的房屋,上面有一家由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支持、徐宝璜教授提议于1917年3月6日成立的中国最早的大学生银行。校门前是一条南北向的御河(玉河)的河沟,岸边种有稀疏的杨柳。下面这张老照片清晰地再现了国立北京大学三院大门的整体面貌。
内蒙古大学教授周清澍回忆了他考入北大历史系,于1950年9月到北大三院报到时的情形,从中可管窥这个校门的情况:一个三轮车夫,把我载到三院门口。这个门开在一个门楼的底层,虽设而常关,只在两扇门中的一扇挖了一个窟窿,又在上面装了一个仅容一人出入的小门……门内是这座门楼的小过厅,右旁有一间传达室。三院原址是京师大学堂的译学馆,是文、法学院学生的宿舍。
文史大家钱听涛在文章中写道:(上世纪40年代末)院内有不少树木,大礼堂还在,另有一座尖形塔状的钟楼,有工字楼、一字楼等,全都改成学生宿舍,几个人一间,中间还用布帘隔开。当时地下党及其外围组织常在三院活动,同住一个寝室的很少来往,只有一起上课或在一个社团的才有交往。
北京大学档案馆李向群在文章中写道:三院内相对讲比较开阔,树木较多,院内整齐地排列着几栋西式二层洋楼,如尖形塔状的钟楼、工字楼、一字楼等校舍建筑。院中央有大操场、篮球场、排球场和网球场等,三院还有一个当年北大最大的礼堂,故全校大会、重要活动以及著名学者演讲等多在此。“五四运动”时期,学生都在这个大礼堂集会。以后这个大礼堂又准备改为体育室。
右面这张老照片反映了1952年9-10月间,中央财经学院学生开展全校卫生大扫除活动,迎接新生的到来。照片中横幅内容是“人人动手改善环境卫生,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学习环境”。
关于院内的建筑格局,内蒙古大学教授周清澍于1950年9月到北大三院报到时有所回忆:进校门后靠着左手一座两层楼(工字楼)前往里走,到楼西侧再往南拐,见楼侧对面是一个山坡,沿着两者中间的路走不远,就见山坡上有一条假山石夹峙的坡道,由此踏阶而上向西走,从一个礼堂旁走过,就来到一个小院门前。院内有一栋小平房,仅有四间……萧斋是一座仅够容一家人居住的朝东平房,但房子四周有小小的庭院,院外环以围墙,是一个完整的独门独院。东墙靠南开一小门,门侧钉着一个长约二十公分,宽不过八九公分没油漆的木牌,楷书竖写“萧斋”二字……除萧斋外,还有几栋可住人较多的楼房,如面对大门的一字楼,进大门左手的工字楼,工字楼以西山坡上的丁字楼。还有萧斋前面的大礼堂,虽不起眼,但后来知道,从五四运动开始,这礼堂曾是全校甚至全市学生集会的地方,是多次酝酿影响全国的爱国运动的发祥地……记得工字楼东面空地上还竖立着一座“三·一八”死难学生的纪念碑,也向我们这些后来者昭示着过去的光荣历史。
在北京大学教授张中行的著作中,也约略相见院内的建筑格局:进大门,左方是一座两层的口字形楼,其时用为学生宿舍;右方是操场,记得有平整的网球场,至少是二个;操场尽头,即西端,有坐西向东的两层楼,是教室。教室南侧,地势高起,上立个柱形的大理石碑,是“三·一八”纪念碑。其南还有一座两层的楼房,推想也是教室。这两座楼后面还有空地,只记得靠南部有一个坐北向南的宽大建筑,是体育馆,五四运动时,曾囚禁被捕学生1000多人,长达3日。
中央财经学院学生在院内大扫除
综上,北大三院的主要建筑有北大最大的大礼堂(体育馆)、萧斋、尖形塔状的钟楼、两层的工字楼、丁字楼、一字楼和“三·一八”纪念碑。此外,还有大操场、篮球场、排球场和网球场等。至于两层楼,一般作为教室,也有学生宿舍。中央财经学院的学生在这里学习和住宿,有时去北大一院(本部)食堂用餐。
一年后的1953年,在暑假之前,中央财经学院从北大三院校区搬迁至西郊四道口校部。
众所周知,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由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的学生游行事件。北大三院(北大法科)成为了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爱国学生的聚集地。
据记载,1919年5月3日晚7时,北京大学及十几所学校的1000余名学生代表,在北京大学北河沿法科礼堂(现位于国家民政部机关2号楼的位置)集会,决定于5月4日在天安门举行学界大示威。由此,开启了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当时,现场人声鼎沸,有的起草宣言,有的赶写标语,还有的学生咬破手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字。
下面这张照片是5月4日(周日)当天,准备参加游行的部分学生聚集在北大三院操场的情景,这些学生成为了五四运动的急先锋。
从老照片可见,自右向左的建筑,分别是两层的一字楼、丁字楼、尖形塔状的钟楼,以及右侧(北侧)的部分围墙。放大照片可见,在人群中,既有穿白大褂的学生,又有穿中山装的学生,还有穿类似军警制服、手臂戴“卫”字袖章的警察,松树附近的地上还摆着已经支好三脚架的专业相机。
5月4日下午1时许,北京13所学校的3000余名学生,举着大小旗子,高喊“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宁为玉碎,勿为瓦全”等口号,汇集到天安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活动,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随后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
5月4日准备参加游行的部分学生在北大三院操场集合
北京大学法科大门及在门前守卫的军警
五四时期的北大三院礼堂内部
随后,北洋政府开始对学校的各种活动横加干涉,到处布满眼线。19日后,各校代表在北大三院开会,被军警重重包围。学生代表跳墙逃出,出京串联,扩大声势。6月1日,学生开始走上街头露天演讲。2日,2000余名学生走出校园,在各路口向群众演讲。下午3时许,警察厅抓了47名学生。3日,北京学生大规模上街,北京城布满了讲演团的学生,军警包围了北大三院,大肆逮捕爱国学生,北大三院成为临时监狱,当晚关押了800余名学生。4日,胡适借了一张有京师警察厅的执照,走进学生第一监狱(即北大三院法科),探望被捕的学生。5日,2000余名学生奔向北大三院临时监狱,要求集体坐牢,继续施压。5日晚,北洋政府迫于压力向学生屈服,撤销了北大法科的守卫。
上面两张老照片出自美国社会经济学家、人道主义者、摄影家西德尼·戴维·甘博之手,展现的是1913年北大法科迁入三院之后的校门。如果放大PDF版电子照片,可见大门上方的半圆形拱门上,自右向左刻着“北京大学法科”六个大字。校门紧闭,门前有两列戴军帽、穿制服、左臂佩“衛”字袖章的军警,手握步枪,严密守卫。
内蒙古大学教授周清澍在书中写道:我还记得,三院东墙北头的胡同叫骑河楼,东墙和北墙的拐角处,墙脚竖着砌入一块朝东的石碑,上刻“译学馆”三字。进胡同往西走,胡同很快就折向南拐,沿着三院西墙走一段再向西可穿出胡同。落叶馆和馆前路旁的树后就是院墙,也就是整个三院与西边胡同隔开的西墙。从西边北池子大街的胡同走进来,到三院西墙拐弯时,正可看到落叶馆的窗户。从三院出门,对面是河沟,故路名北河沿。往南不远是东华门大街,由此往东,就是东安市场,离三院不过数百米,晚饭后学生常来此溜达……70至80年代初,三院已改为有军人警卫的最高法院或民政部,不得其门而入。
除了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及“六三”事件与北大三院有关,1926年发生的“三·一八”惨案也与北大三院有关,在惨案中牺牲的三位北大学生的纪念碑就竖立在北大三院的校园里。关于“三·一八”惨案,它是指1926年发生在北京的群众和学生反帝爱国游行示威运动。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3月18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和北京总工会200多个社团5000余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大会,抗议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会后到执政府门前示威请愿,遭到段祺瑞执政府的残酷镇压,17人遇难、200人受伤。其中,遇难的学生有北京大学学生张仲超、李家珍、黄克仁,清华大学学生韦杰三,燕京大学学生魏士毅,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范士融等。
北京大学师生为纪念三位烈士,于1929年5月在北大三院立“三·一八”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为大理石质,由三部分构成:碑座、碑腰、碑身,呈方锥形。其中,碑座高三尺,碑腰高一尺,碑身(方锥形)高八尺,暗喻“三·一八”惨案。碑座刻立碑原委。碑身四周分别用篆书镌刻“三一八遇难烈士黄君克仁纪念碑”“三一八遇难烈士李君家珍纪念碑”“三一八遇难烈士张君仲超纪念碑”“中华民国十有八年五月卅日立石”。碑腰四周对应镌刻三位烈士的略历和铭文。铭文曰“死者烈士之身,不死者烈士之神。愤八国之通牒兮,竟杀身以成仁。唯烈士之碧血兮,共北大而長新。踏着三一八血迹兮,雪国耻以敌强邻。翳后死之责任兮,誓尝胆而卧薪。北大教授黄右昌撰”。1982年3月,北京大学将这座烈士纪念碑迁到现今校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