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萍
(上海浦东图书馆,上海 201204)
地方文献是“记录有某地区知识的一切载体”[1],是一个地区社会生产、文化习性、时代变迁的综合反映,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是一个地区生产文明的重要体现。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文献收藏、利用及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保护地域特色文化、传承城市发展文明的“社会记忆装置”功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文献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2017年颁布的《“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公共图书馆积极开展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与服务,挖掘地方传统文献资源,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时代精神[2]。地方文献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浦东图书馆克服建馆时间短、文献基础薄弱、建设起点低等不利因素,秉承“把好征集方向,开拓征集思路,充分利用好征集文献”的建设方针,积极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征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工作,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将地方文献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旨在“活”化浦东历史,传承城市文明,成为展示和弘扬浦东精神的重要窗口。
地方文献的征集历来是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浦东图书馆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结合浦东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了《上海浦东图书馆关于地方文献的征集启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地方文献建设。开拓思路,积极创新,除常规的呈缴制度外,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取得一定成果。
2.1.1 拓展征集渠道
(1)固定渠道征集。浦东图书馆与地方出版社、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协会组织如浦东作家协会、浦东文史学会、浦东收藏协会、浦东新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炎黄文化等建立密切联系,能及时将其组织出版的著作、期刊等提供给图书馆保存;积极联络地区文化研究爱好者、研究学者对其著作、手稿等进行定期征集,如对《浦江文学》等具有浦东地方特色的灰色期刊的长期征集。
(2)常态化走访征集。对于社会捐赠设有专人负责,及时反馈。根据当前征集工作重点,分为七个走访征集小组:浦东史志、浦东名人、浦东开发开放、浦东医药、浦东教育、浦东方言和古籍。各征集小组根据负责内容做到“分工不分家”,制定定期走访计划,定期进行征集工作汇报,及时沟通,提高工作效率。走访花费时间、人力与精力,也获得显著成效,在走访一些老作家、非遗传承人、浦东收藏家过程中也征集到大量手稿、信札、未经公开出版的灰色文献等,丰富了地方文献的馆藏载体形式。
(3)加强征集宣传。浦东图书馆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地方文献征集的宣传工作。一方面通过浦东发布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各街镇宣传部门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邮件致函、传真电话、微信、走访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宣传我馆地方文献征集事宜;馆内利用图书馆网站、公众号、馆内宣传屏、印制宣传册等方式进行地方文献征集的宣传。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地方文献相关的新书发布会、研发具有浦东地区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开展地方文献相关展览等多种方式开展有利于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活动。
(4)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征集。当前浦东图书馆通过发动馆员、招募有志于保护传承地方文献的社会公益人士、热心读者、群众性学术团体等打造浦东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志愿者团队,参与地方文献线索的挖掘、文献的征集和开发利用工作;通过聘请专业学者、地方文化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等行业专家尝试打造浦东图书馆地方文献专家智库团队。如在一些重点资源特别是古籍、民国文献的鉴定和采选,与复旦大学中华古籍研究所等专业机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图书馆专业人员不足的缺陷,同时通过与专家顾问的合作,提高馆员的专业素养。
2.1.2 拓宽合作方式
浦东图书馆积极探索多种合作机制征集地方文献,除无偿捐赠外,探索有偿征集、委托保管、联合建设、设立专架、帮扶修复等多种方式,探索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地方文献建设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1)积极采购,通过出版社、书商提供书目进行网络订购。定期组织地方文献相关人员前往书城、新华书店等进行现场采购;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大学等机构合作,购买浦东地区相关的电子地方文献。对于没有购买条件的珍本,通过复制的方式购买。
(2)共建共享,与浦东新区档案馆、川沙文化馆等机构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如对川沙文化馆的沪剧剧本手稿、历史照片等珍贵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充分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对地方文献的利用与传播。
(3)委托保管,与赤水图书馆合作,签订帮扶修复协议,委托西部修复公司、复旦中华古籍研究院修复古籍文献,其中144册珍贵古籍入藏浦东图书馆。
“十四五”时期,主题图书馆将成为新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创新示范,引领公共图书馆向高质量发展[3]。浦东图书馆为更好的构建多层次文献资源,提升馆内地方文献资源积累的深度和广度,经向多方专家咨询考证,2019年初正式启动地方文献中心建设工作,以当前地方文献“6+1”专题:金融、教育、科技、艺术时尚、法律、地方文献及参考为基础,重点打造浦东名人、浦东文史志、浦东开发开放、浦东医药、浦东教育、浦东方言六个馆内主题馆以及古籍文献建设,其中浦东名人、浦东开发开放、浦东文史志三个主题馆预计年底面向读者开放。
2.2.1 主题馆建设
浦东图书馆建设地方文献馆中馆,以正在筹备建设的浦东开发开放主题馆为例:通过改造阅读空间,让更多读者直观感受“应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敢为人先的浦东精神。主题馆建设以“足迹·奋进·印象”为主题,以“浦东速度”为主线,集中梳理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巨变与成果。主题馆以时代性、科学性、群众性为目标,以展示、教育、宣传的方式向读者展示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浦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开发开放主题馆围绕浦东科创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贸易中心五个中心建设,将“敢闯敢试,勇立潮头”的浦东精神融入其中,努力将浦东开发开放主题馆和整个浦东地方文献主题馆打造成具有区域影响的文化高地。
2.2.2 古籍文献建设
浦东图书馆历来重视古籍文献建设,设有专门的珍善本库存放珍贵古籍,2021年将古籍建设纳入重点建设项目。通过帮扶修复、寄存、拍卖、有偿捐赠等多种渠道、方式搜求古籍与民国文献,逐步完善浦东图书馆古籍和民国文献收藏体系。如浦东图书馆“浦东历史票证”项目,浦东著名收藏家包明伟先生将收藏30余年的1400余件珍贵浦东历史票证捐赠给我馆,为无处安放的“乡愁”找个“家”[4]。所捐赠票证种类多、时间跨度大涉及自明朝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票证、盐业票证、工商金融业票证等多种,极大丰富了我馆的票证馆藏。与赤水图书馆通过合作帮扶修复的方式,委托西部修复、复旦大学中华古籍研究所进行古籍修复,修复后将一部分珍贵古籍入藏浦东图书馆。通过参与拍卖购买古籍、与古籍出版社合作等多种方式充实古籍文献馆藏。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5]。加强数字化建设,特别是地方文献数字资源的建设,能够更好地保存传承地方记忆,一方面可以有效弱化地方文献,特别是古籍、民国文献的损毁带来了不利影响,有利于珍贵文献的保存;另一方面数字化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加快文献流通,从而实现地方文献价值利用最大化[6]。因此,加快地方特色文献的数字化资源整合与开发,是数字化时代公共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必要途径。
2.3.1 数字化资源
浦东图书馆通过购买、复制、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加快数字化建设。对于征集到的地方文献,特别是灰色文献、民国文献、手稿、信札等按文献珍贵程度、文献质量等要素有序数字化加工,以便进行文献的二、三次开发利用。以数字化张闻天文献资料为例,文献整理小组根据征集到的文献资料将其分为:张闻天本人的研究文献、著作;他人对张闻天的研究;搜集张闻天信息过程中的资料;张闻天手稿原稿;题词;其他六大类分类整理。对于整理分类好的文献资料按照时间、题名、著者、形式等整理要素,完成档案9625个,磁带磁盘86盘。后委托北京汉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张闻天手稿等文献的数字化加工,共加工相关文本资料总存储量16.6TB。
2.3.2 数据库建设
浦东图书馆现有自建地方文献数据库6个,其中,以浦东开发开放为主题的数据库3个:浦东开发开放新闻报道数据库、浦东论文研究资料数据库、浦东书目数据库;另外3个分别为:浦东民俗文化专题片数据库、浦东政府信息公开数据库、浦东历史人物数据库。如表1所示:
表1 浦东图书馆自建地方文献数据库
(1)浦东开发开放专题数据库
浦东开发开放新闻报道数据库、浦东论文研究资料数据库、浦东书目数据库三个数据库分别收录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与浦东相关的社会变迁、经济发展的相关新闻报道、期刊论文研究资料以及记录浦东发展的书目,统一进行平台搭建、信息输入,统称为浦东开发开放专题数据库。浦东开发开放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是浦东开发开放现代化建设的缩影。2011年浦东图书馆建馆之初开始搭建平台、数据导入,在2015年4月,浦东开发开放25周年正式上线对外开放。目前已整理输入数据超过25万条。
(2)浦东政府信息公开数据库
浦东政府信息公开数据库收录自我馆2014年起承担建设的政府信息公开数据,包含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及相关委办局的政策法规、机构文件、统计信息等内容,提供查询平台方便公众使用,当前已整理输入12780条。
(3)浦东传统民俗文化专题片数据库
浦东传统民俗文化专题片数据库是上海浦东图书馆2016年申报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方资源建设项目。以浦东地方特色民俗文化为素材,拍摄制作《浦东说书》《浦东派琵琶》《浦东绕龙灯》三个传统民俗文化系列专题片。通过文化专题片宣传推广浦东地区传统民俗文化,探索民俗文化可持续建设和发展的可行性。
(4)浦东历史人物数据库
浦东图书馆自2016年开始搭建浦东历史人物数据库平台,2020年11月正式上线,数据库选取不同历史时期的332位浦东杰出历史人物,将其个人简介、方志内容、个人著述、他人研究资料以及其他重要档案史料整理收集入库。数据库通过图书、报纸、期刊、图片及视频对文献进行分类。数据库支持全文检索,用户可通过首页浦东人物或人物列表音序检索历史人物,当前访问量4.17万人次。
口述历史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文献研究视角[7],对地区历史延续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浦东人杰地灵,走出了宋庆龄、傅雷,黄炎培、张闻天等历史名人,还有非遗传承人、奥运冠军、浦东籍院士等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浦东图书馆口述历史项目拍摄了系列非遗民俗文化和名人文献专题片,以口述历史张闻天项目为例,地方文献中心口述历史项目组人员前往北京、南京等地进行录制拍摄,先后采访了张闻天儿子张虹生老师、张闻天生前两任秘书何方、萧扬两位老人,结合馆藏张闻天文献资料制作完成《追寻红色记忆——张闻天坚持真理的一生》《口述张闻天——何方、张虹生、萧扬访谈录》两部访谈纪录片,口述史料总时长9小时。
2021年地方文献中心与浦东融媒体中心合作,正加快口述历史的拍摄工作,已先后采访录制“全国故事大王”夏友梅、“从农民到县委书记”92岁高龄的严祥林老人、浦东派琵琶传人潘亚伯等各行各业的“老”浦东,对于抢救保护浦东历史资料、传承延续浦东记忆和丰富地方文献资源特色馆藏体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5.1 开展“人文浦东”系列讲座
以浦东地方文化为切入点,邀请浦东新区文史学会会长唐国良、傅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树华、浦东派琵琶传承人谈敬德、吴昌硕曾孙吴越等学者专家举办浦东文史、非遗传承相关讲座,吸引了一批忠实读者,并集结出版了人文浦东系列活动成果册。根据地方文献中心建设的主题,讲座内容扩展到浦东中医药、浦东教育、浦东方言等方向,充实讲座内容的丰富性,宣传浦东地域文化,夯实文化自信,提升浦东地区文化软实力。
2.5.2 出版浦东地方文献的著作
出版《陸文裕公行逺集》《蒹葭堂集》《蟲天志》《寳奎堂文集》《養真堂文钞》浦东历史人物著作选系列丛书5册;为纪念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出版浦东“五大中心”建设资料汇编《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文献资料汇编》系列丛书5册;出版浦东地方文献相关的著述还包括人文浦东系列活动成果册《人文浦东》、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申报〉中的浦东抗战》以及《浦东开发开发研究资料索引》等,挖掘整理浦东史料,为关心热爱浦东历史文化的群体提供全面系统的浦东历史文化信息。
2.5.3 举办地方文献相关的主题展
先后举办《张闻天手稿展暨“长征中的张闻天”图文展》《苦心孤诣·爱子情深——傅雷家书手稿展》 《红色诗心,尺牍流芳——“钵水斋”书翰文献展》《敢为人先的浦东人》、包明伟浦东历史票证展,在著名书法家、金石篆刻家高式熊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举办《弘文励教 德艺双馨——上海浦东图书馆馆藏高式熊珍藏签名本展》等展览。其中《红色诗心,尺牍流芳——“钵水斋”书翰文献展》展览结束后,苏渊雷基金会将苏渊雷先生生前书房“钵水斋”物品以及一千多册藏书进行捐献,浦东图书馆将其书房1∶1复原进行收藏,丰富了地方文献馆藏载体的多样性。
浦东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理论基础薄弱,一方面由于国内地方文献建设理论体系尚不健全,对于一些行业规范缺乏统一标准,如行业内数字化成品没有统一规范标准[8]。另一方面地方文献建设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无论是拓展地方文献征集方式,还是创新地方文献成果转化,都需要因地制宜,浦东图书馆作为一家年轻的新兴图书馆,在实践中探索完善理论体系还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
浦东图书馆面临地方文献专业人员不足,这也是当前公共图书馆普遍面临的难题。地方文献的相关工作人员兼顾地方文献征集、整理、利用以及主题馆建设、口述历史项目、地方文献阅读推广活动等,有助于培养馆员的综合素质,成为复合型馆员。但是实际工作中,依然面临对于地方文献的信息捕捉能力、文献鉴别能力等专业素养不高的难题,同时地方文献专业知识的培训相对较少,对于如何鉴别、收藏、分类、加工整合以及二次开发利用征集到的地方文献,还是有一定的欠缺。
浦东图书馆地方文献中心成立以来,地方文献的建设受到了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地方文献工作小组作为资源建设的主体积极尝试探索,通过组建征集志愿者队伍,打造地方文献专家智库,与企业联合建设数字资源、开发文创产品等各种方式寻求社会力量参与地方文献建设。受管理体制等各方面的影响,社会力量参与地方文献建设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社会力量参与地方文献征集、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文献鉴定、资源活化及成果转化多处于形式单一和粗浅的基础阶段,社会化合作有待于深入开展。
制定具有前瞻性与开放性的标准化规划战略、工作流程以及支撑资源管理,不断完善地方文献建设理论体系,是确保地方文献工作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9]。首先,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理论体系建设,应借鉴国内外先进行业标准,制定地方文献建设的评价、激励、转化等管理办法,完善地方文献产、学、研一体化的管理体制[10];其次,在规范文献征集、整理、研发创新的实践过程中应立足馆藏特色和长远发展,紧扣地方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做好长远性科学规划,为更好地开展地方文献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公共图书馆要做好地方文献工作,人才是“第一要素”。地方文献工作是一项需要默默无闻、长期耕耘的艰苦工作,地方文献工作人员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感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耐得住“冷板凳”。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地方文献建设,地方文献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文献鉴别、良好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拓展征集渠道,同时还需要敏锐的信息意识、综合分析能力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能。公共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专业人员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方式加强地方文献人员的培训教育,鼓励馆员参加国内外行业学术交流活动、培训课程,学习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广泛吸纳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专业学者进行社会化合作,弥补专业人员不足无法深度利用的短板,还可以在社会化合作中提高馆员的专业素养。
整合各方优势资源,通过创新和激励手段,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地方文献建设,深化社会化合作,能够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实现图书馆与社会力量的互利共赢。随着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需求愈发强烈[11]。公共图书馆应加大社会化合作力度,不仅是地方文献的征集、购买、整理过程中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在资源的利用、活化、研究等方面也需要地方的专家、学者、相关企业进行更加深入的协作共建共享、多方协作。如5G技术、大数据飞速发展背景下,国家图书馆积极开展与数据库服务商、平台集成商等多方战略合作,加快推进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以及移动资源、活态记忆资源等数字化建设,通过新兴技术体现“资源即服务”[12]。另外,通过与当地区域内档案馆、学校图书馆、文化馆、高校研究机构等相关单位的深化合作,共建共享,使地方文献的利用、传承和保护更加系统、全面,充分发挥地方文献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的社会价值。
当前浦东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不仅积极开拓创新征集模式,也努力打破当前图书馆地方文献普遍存在的“重藏轻用”的不利现状,通过建设数字资源库、口述片记录历史、讲座展览著述等多种方式真正让文献“活”起来。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未来在积极构建完善地方文献建设理论体系基础之上,仍需加强地方文献中心专业人员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地方文献建设。充分发挥地方文献资政、存史、育人的作用,传承弘扬浦东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