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网络交往已经成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存在虚实混乱、价值迷失、国家意识淡化、道德失范、心理困扰。做好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从思想教育引导、方法创新、环境优化、实践养成等方面入手,进行大学生网络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引领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成长成才。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交往;价值观引导
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自媒体应运而生,网络媒体的盛行逐渐使得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出现了颠覆性的改变。中国目前大约有5亿多网络用户,大学生是这其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接纳新鲜事物的人群。大学生通过网络新媒体进行沟通已经非常普遍,网络新媒体的普及,一方面让大学生改变了原有的人际交往方式,拓宽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宽度;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的介入也使得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迈进了“被疏离”的漩涡。
一、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主要问题
自媒体时代,网络交往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常态。大学生的思想活动也最集中体现在网络交往中,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思想困惑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网络交往中的价值迷失。当前,一些大学生对网络交往缺乏正确的认知,把网络交往当成是消磨时间的工具,而不是充实和发展自我的手段。他们沉溺于网络交友、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购物等网络交往活动中不能自拔,出现网络成瘾。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滋长了享乐主义人生观,把人生追求仅仅看成是满足感官的快乐和享受,他们的人生理想和斗志丧失在网络交往的娱乐享受中,迷失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消解了理想的崇高性,更加丧失了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贡献力量的正确人生价值追求。
2.网络交往中的道德失范。道德是依靠主体内心自觉遵循的软约束,不具有强制性。在网络交往隐匿的环境下,遵循网络道德更需要主体的自律性。网络交往主体由于不需要完全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一些大学生会淡化、逃避道德规范的约束,为了自身利益明知故犯,做出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情。比如,作为黑客破坏他人的计算机系统、对他人进行“人肉搜索”、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盗用他人的信息数据等等。一些大学生还会被反动分子诱骗和利用,从网络道德失范到网络犯罪,走上叛国投敌的道路。《环球时报》曾报道过境外间谍通过网络交往以金钱诱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甚至中学生参与情报搜集、分析和传递。
3.网络交往中的心理困扰。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心理困扰主要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沉溺于网络交往,造成认知过程障碍、情感过程障碍、意志行为障碍、人格障碍等,在生理上表现为厌食、失眠、健忘、情感冷漠、孤僻、思维迟钝等,情况严重的还有可能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此外,一些大学生由于网络交往削弱甚至忽视了现实交往,越来越丧失现实交往的感悟力和沟通力。网络交往的浅层性和碎片化不能真正给予大学生情感慰藉,而大学生在现实交往中的朋友愈来愈少,难免会出现精神空虚和心理焦虑。
4.网络交往中的国家意识淡化。大学生普遍爱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满自信。但在网络交往中,大学生又很容易淡化自己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西方国家通过网络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输出,对我国民众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进行和平演变,在网络中散布“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想,在我国的重大问题和敏感问题上恶意造谣、攻击和污蔑。在网络强权面前,一些大学生对我国的国家制度和民族文化产生了怀疑,甚至是否定的态度,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受到严重削弱,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政治情感起伏不定。
二、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交往问题的具体成因
1.符号式交往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责任感弱化。作为网络使用的主体,大学生网络交往主要通过微信、QQ、直播平台等方式进行。相较于现实交往中的個体,网络交往主体仅仅表现为电脑屏幕、手机微信等媒体上的不同“符号”。基于这一特征,大学生在微平台中可以超越现实生活空间,他们通过设定的以各种符号为表征的用户名登录,就可以进行人际交往和互动。然而,由于主体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能根据其交往的需要自由地设置多个代号,转变为多个角色,并以匿名的方式进行交往活动,交往主体之间不仅无法获悉对方的年龄、性别、职业和相貌等真实信息,而且也无法获悉对方的真实个性特征和社会属性,从而使得人际交往具有虚拟性。因此,交往的这种符号化和虚拟性特征使大学生在网络交往过程中缺乏诚信,并不断规避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甚至当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实施诈骗、说谎等触犯法律背离道德规范的行为时,这种“匿名的虚拟性、符号化交往方式还为其逃避道德责任创造了可能” [1]。有些大学生甚至以展示其高超的网络技术、实施充分规避道德责任的行为而备感光荣。
2.现代性自我导致大学生价值选择功利化。微平台是一种集语言、图片、符号等多种媒介为一体的意义体系,具有解构、重构的文化功能。在物化、世俗化的现代性境遇下,人们的思想、行为受到利己主义价值观的严重影响,行为的价值选择虚无泛化。作为一种行为取向,价值虚无主义思潮以批判、解构和消解传统权威为理论旨趣,而作为文化核心要素的价值观则是其解构和重塑的主要对象。在自媒体时代,在现代性自我过度膨胀的背景下,大学生“对真理、良善、正义的追求不断被语言所消解,生命的价值和世界的意义消泯于话语的操作之中”[2]。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随着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大学生个体意识不断增强。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个体不再是依附于集体的充满自由意识的独立原子。唯有自我和个人利益才是真实的、可把握的,而他人、社会和国家只不过是某种虚妄的、不可把捉的事物。可见,在新网络空间中,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已然成为部分大学生行为、思维乃至于价值观的主宰。
3.网络交往泛化导致情感淡漠化。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微信成为了一种极其重要的交往媒介,这是网络交往史上的里程碑式革命。微信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而且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把大学生主体置于一种“即时性的新型互动空间”。“微信对空间和对时间的无节制消费,是以往任何社交媒介难以企及的。”[3]微信朋友圈为大学生拓展了现实社交的范围,拉近了大学生朋友时空上的距离,克服了传统交往方式的局限,实现了私人交往方式和公共交往方式的完美统一。微信不仅具有即时性,而且还具有充分的开放性。任何大学生微信用户都可以通过饭局、朋友帮忙拉进、摇一摇添加附件人等多种方式建立微信朋友关系。微信的这种开放性不仅导致了大学生朋友类型的多样性,而且导致了大学生交往价值的情感意义的变化。从词语的内涵来看,朋友就意味着互相帮助、共同分享、彼此尊重,但难以弥补因身体缺场所导致的情感缺失的局限性。
三、自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网络交往进行价值引导的路径探索
1.教育引导:培育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交往意识和能力。培育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交往意识和能力,应把高校教职员工、社会网络媒体和公众人物、家庭成员、大学生自身都带动起来,实现全员育人。平等对话和共建共享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正确的网络交往意识。首先,每个网络交往主体都有发表自身看法的权利,要创造宽松自由的网络交往环境,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交往氛围。其次,网络交往主体应该不唯书不唯上,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再次,网络交往主体应尊重他人的特点和优势,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为他人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最后,网络交往主体应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将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汇聚成集体决策,达成共识。这样,网络交往主体就能够在网络交往中共同建设和享有集体智慧,通过相互学习和结伴成长,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每一个人的发展。在凝聚共识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在碎片中学会整合,增强战略定力;在多样中突出主导,加强思想引领;在多变中把握方向,坚定理想信念”[4]。当前大学生需要培养的网络交往能力主要包括:网络交往的信息识辨能力、网络交往的理性参与能力、网络交往的安全保护能力、网络交往的心理调节能力、网络交往的道德自律能力。
2.方法创新:运用网络思维和新技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运用网络非线性思维变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非线性思维反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发散性地考察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时空以及教育对象思想变化各部分之间的非对称关系,运用系统方法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这种关系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网络交往使世界成为地球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全球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引导大学生不仅要有民族关怀、国家关怀,也要有世界关怀、人类关怀。其次,善用网络资源和网络语言弘扬主旋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不能为了盲目取悦大学生而丧失其理性、客观和深刻的特点,也不能采取一贯的严肃刻板形式造成大学生难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挖掘网络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我所用,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输出方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再次,借助大数据读懂大学生。大学生已经深度融入了大数据时代,就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特征的分析,有利于把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因人而异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3.环境优化: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交往环境。网络环境的信息洪流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波动,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起到渗透性和自发性的催化或抑制作用。首先,优化社会网络交往环境。高校要营造秩序安定有序、风气健康和谐、道德文明良好的社会网络环境,坚决抵制低俗消极的价值观和反动言论在网络中的泛滥,反对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主义”和“思想殖民主义”。通过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网络文明语言建设等措施优化社会网络环境。其次,优化高校网络交往环境。高校网络交往环境是与大学生直接联系的环境,其相对的独立性和可控性比较强。高校要努力增强环境软实力来优化校园网络交往环境。再次,优化大学生网络交往群体环境。大學生网络交往群体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络虚拟社群”,是在网络交往中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微观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网络交往群体实施针对性的引导策略。通过增强话题凝聚性来进行大学生网络交往群体的话题设置,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话题讨论氛围,进而在话题讨论中实现对大学的网络价值引导目标。
4.实践养成:让大学生在网络交往的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大学生网络交往素养的提升需要在实践中养成。高校应努力让大学生在网络交往的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首先,选拔和培养部分大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交往平台的建设主体。大学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交往平台的建设主体,既能够准确地把握大学生自身的真实需求,又能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和能力的增长。其次,鼓励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交往平台上交流互动。大学生浏览和阅读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交往平台的内容,这属于自我学习;大学生参与平台上的活动,写下留言和评论说明了大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经过了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和自我总结。大学生在留言区和讨论区对其他同学的评论进行点赞或者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是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互帮互教的群体自我教育过程。也就是说,大学生利用微博、微信、易班等这些自己喜闻乐见的网络交往平台,用自己的话语体系,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在做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谭咏梅,王山.多学科视角下的价值观概念和内涵[J].辽宁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
[2]费孝通.社会学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54.
[3]周云清等.新编社会学大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87.
[4]罗群英.论大学生的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互动——网络时代大学 生社会化问题的思考[J].兰州学刊,2006(2).
基金项目:2018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消解与重建: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 MKS17201)
作者简介:邬家峰(1986-)江西赣州人,赣南医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