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民办高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2022-05-07 17:02程瑞朱桂霖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8期
关键词:创新型民办高校校企

程瑞 朱桂霖

摘要:本文闡述了新工科民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资源等几个方面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实践; 创新能力

高等教育如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使命。建立高等教育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的有效机制,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新工科民办高校应用创新型教育改革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在新世纪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国家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民办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如何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本科层次的创新型人才,近几年来,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教师能力、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可喜成果和经验。但还没有形成公认的适合民办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

1.现在的高校执行的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大多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培养方案都按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与要求,以及教育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机械学科专业教学规范》要求制定,不打破此框框,很难实现培养多层次应用人才。

2.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特色没有合理准确定位,很多普通高校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却把学校定位在集教学科研与一体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没有系统地设计适应社会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目前高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脱离工程实际。

3.随着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国内各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对教学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环节进行部分改革,再增加课内外科技创新等环节,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仍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根据社会需求及企业实际对实践教学和培养规格进行总体设计,没有解决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脱节的矛盾。

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教学改革中,侧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侧重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建立了适合民办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1.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联合制定“3+1”人才培养方案。前3年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最后1年将面向智能制造企业产业链,完成适应企业需求的工程化课程,包括企业岗位实践、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设计等,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增设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创新创业选修课程,提升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可拓展性。

2.校企协同程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

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让课程设置更适合产业链中智能制造企业岗位需求,在机制专业中增加智能制造相关课程,校企合作开发1-2门课程。联合开发工程项目案例8个,项目化课程6门。邀请企业人员进课堂讲授企业前沿技术课程,把企业应用的前沿知识引入课堂。

3校企协同实践课程改革创新

设置多层次、多阶段实践环节,运用案例化、项目化、做中学、师徒制等工程实践模式。学生在企业进入工程团队,进入项目组,带着工程项目学习,实行项目化实践。学生在企业实践,其中模具设计岗位采用案例化、项目化教学;数控机床加工编程与操作岗位采用做中学、师徒制教学。所有实践项目实行企业+学院联合指导方式。

4校企协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和提供技术服务,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每年定期派教师参与企业挂职锻炼。要求去企业教师在实践中将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设备、生产视频等实践要素以微课、慕课等形式生动、真实的呈现在课堂;学校为企业工程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工程师的教学能力。推动企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学校教师双向流动。每年定期派出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为企业技术服务人员由原来2人增加5人;学校对企业实践课程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提高教学能力。校内组建科研团队的同时与企业组建科研团队,校企科技项目联合申报,为企业提供科技攻关、技术咨询服务、科技服务,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旅顺区域经济的发展。

5校企共建实践教学资源

对已经建立的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进行升级,为学生“零距离”上岗奠定基础。进一步建设好依托大连科技学院机械类大学生智能制造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发挥基地的作用。校企共建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包括机器人编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数控编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实施企业工程型教师主导课程教材建设,双方教师共同合作编写实训指导书等特色教材。邀请合作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修订实践课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指导书》,并对《精密与特种加工》等课程的提出一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意见,协助修订课程教学大纲。邀请合作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实训类课程的兼职指导教师,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训实践课程。将按照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结合企业的需求,增设企业需要的前沿技术课程;计划联合开发工程项目案例15个,应用于教学中;计划开发项目化课程5门,如机械加工工艺、模具设计、夹具设计、机器人编程、数控机床编程、应用于实践课程中,共同开发智能制造相关教材1-2门。通过校企共建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毕业后的学生深受企业的认可。

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建立合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新工科的背景下,通过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课题项目: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立项课题,项目名称:民办高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研究,课题编号:LMJX2021133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项目名称:新工科机制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G20DB081

2021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名称:校企合作背景下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项目编号:202102038006

猜你喜欢
创新型民办高校校企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天津推出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