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丽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语文;教学策略
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应该得到更加完整的体现。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时,应该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总目标,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发展,而不只是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基于此,本文就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语文的教学及改革策略进行探究。
1.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立足点
1.1注重凸显大学语文的思政教育功能
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具有更加鲜明的人文性以及工具性,这意味着在教师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发掘语文教学的包容性。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重视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使学生在进行大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接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在教師开展大学语文教学时,应该注意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在积累语文理论知识、养成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获得思想政治方面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爱国信念,使学生更有社会责任感,变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将大学语文教育对接到现实背景中
教师在开展大学语文教学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对社会产生责任感。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应该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并将大学语文教育与现实背景进行对接。使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将自己融入社会发展的大潮中。教师应该通过教学,使学生的使命意识得到提升,意识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奋斗精神,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既有高质量的知识储备,又能对当今的社会状况产生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理解。教师应该找到现实与语文教学相契合的切入点,使学生能够学会灵活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面对各种情况下,都能够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教师在进行大学语文的教学和改革时,应找好改革的切入点,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2.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立足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教师应思索具体的改革思路,更好的进行语文教学及改革。首先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进行独立思考和讨论的空间,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与学生进行更多的有效交流和互动。在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师应适时给予学生引导,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内容中应具有思政元素,同时也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给予学生更多成长的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3.1课程思政与大学语文的协同创新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在教育中,教师也应该及时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应该不断的进步。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式应进行创新,要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融合,积极创建具有思政元素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在进行语文课程设计时,应该潜移默化的将民族情怀与家国大义根植于教学活动中。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时候,使学生能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并以其为行为准则,在生活中切实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引导学生赏析《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岳飞的家国情怀,使学生以史为鉴,体会国家大义。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使学生不断的提升思想道德境界有所提升。
3.2红色文化教育在大学语文课堂的渗透
在当今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意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在开展语文学习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到学生的语文学习中,使学生通过对红色文化的赏析,加深学生对当时时代背景的了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使学生更好的体会革命先辈是为了什么在奋斗,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让学生深入思考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先辈是因何做出伟大的抉择的,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精神,鞭策学生拥有社会责任感,居安思危,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3.3设计理论结合实践的立体化育人新模式
教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还要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设计理论结合实践的立体化的育人模式,也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并且学会在现实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结束语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应该切实推进大学语文教学和改革,通过语文学习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 施静. 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的策略[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2):132-133.
[2] 陈海红. “三教”改革背景下校本教材开发的策略与实践——以高职艺术院校《大学语文》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1(12):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