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蕾,陈 丽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屈原创作的抒情长诗《离骚》是《楚辞》中的名篇,《离骚》中对香草、恶花的描写可谓不绝如缕。其中,“茝”“芷”作为香草代表在《离骚》中共出现六次,被用来比喻作者屈原清白高洁的人生志向。由于二字读音和意义相近,历来对“茝”“芷”的解释和区分含糊不清,甚至各大字书、辞书的注音和释义还存在相互矛盾的地方。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名物词的关注多集中于本草、中医药、古代字书、词书等文献,较少将目光投射于现代综合大型词典和字典。通过查阅《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发现两部辞书对“茝”的注音和释义存在分歧,还将其与“芷”字混淆。
目前学界对“茝”“芷”二字的考证研究成果,如:鹿政在《网络媒介下<离骚>“茞”“茝”问题探究》一文中,认为“茞”为“茝”的异体字,并梳理学术界关于“茝”字的现有研究成果[1],但还未对“茝”“芷”二字关系进行深入探究;此外,何珮珩、胡树毅在《本草名物词“芷”“茝”“虈”“蓠”“药”“芍”“苓”“蘦”等考证》一文中,结合古代字书、词书与本草类文献进行医文互证,认为“茝”“芷”声同在一部,疑为古音同声通用,论证“茝”为“芷”的正字[2],但未能看到“茝”“芷”二字在早期文献中的相互独立性;与此同时,王国珍在《“茝”的读音》一文中,发现“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之“茝”的读音在王力《古代汉语》、朱东润《古代文学作品选》以及《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教材和辞书中存在分歧,因此对“茝”之读音进行辨证,认为“芷”是在东汉或东汉以后由“茝”的草书发展而来,东汉前应作“茝”,今存东汉以前的文献中“芷”字为后人所改[3]。这一观点较为牵强,“芷”的字形早在先秦时期文献中就已出现,并且在使用上独立于“茝”字。
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认为“茝”“芷”为一字,其中“茝”字为正字;或认为“芷”字后起于“茝”字,“芷”字来源于“茝”字的草书书写字形。然而,“茝”“芷”若在屈原书写《离骚》时便为一字,作者应该不会以两个不同字形书写。此外,在先秦时期诸多文献中,“芷”字相较于“茝”字出现的频率更高。所以,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字书、辞书,对“茝”“芷”在《离骚》中的读音、释义进行探究,同时厘清二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义关系。
由于“茝”“芷”二字在字形、字音、字义上相近相似,常常被混淆。仔细查阅《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两部工具书,发现它们对“茝”字注音下的示例出现了相互矛盾的情况。现将“茝”字释义、注音摘录如下:
《汉语大词典》:茝 chǎi《廣韻》昌紿切,上海,昌。香草名。《玉篇·艸部》:“茝,香草也。”[4]411茝 zhǐ 《廣韻》諸市切,上止,章。香草名。即白芷。《礼记·内则》:“婦或賜之飲食、衣服、布帛、佩帨、茝蘭,則受而獻諸舅姑。”《楚辞·离骚》:“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 王逸注:“蕙、茝皆香草。”《汉书·礼乐志》:“俠嘉夜,茝蘭芳,澹容與,獻嘉觴。” 颜师古注:“茝,即今白芷。茝音昌改反。”明汤显祖《紫箫记·审音》:“團花細茝,檀板急相催,春晝瑣窗誰在?”[4]411
《汉语大字典》:茝chǎi,《廣韻》昌紿切,上海昌。又諸市切。之部。香草名。《玉篇·艸部》:“茝,香草也。”《楚辞·离骚》:“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王逸注:“蕙、茝皆香草也。”[5]3426茝zhǐ,《廣韻》諸市切,上止章。之部。白芷。古称香草。又名“虈”。多年生草本。根为芳香通窍药。《说文解字注·艸部》:“楚谓之蓠。晋谓之虈。齐谓之茝。段玉裁注:‘此一物而方俗而异名也。茝,《本草经》谓之白芷。茝、芷同字,臣声、止声同在一部也。’”《楚辞·九歌·湘夫人》:“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5]3426
不难发现:在《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两部辞书的注音中,“茝”字均有“zhǐ”和“chǎi”两个注音。但在两个注音下的示例中,对出自《楚辞·离骚》的“杂申椒与菌桂兮,豈维纫夫蕙茝”中的“茝”字,两部辞书在释义和注音上出现了矛盾。《汉语大词典》对其中的“茝”字,注音为“zhǐ”,释义为“白芷,古称香草”。而《汉语大字典》对其中的“茝”字,注音为“chǎi”,释为“香草名”。关于“茝”字的“zhǐ”和“chǎi”两个读音,《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均继承了《广韵》对“茝”字的注音。《广韵》注“茝”字,在“止”韵下,“诸市切”[6]71。另一个读音在“海”部,上声,“昌绐切”[6]78。关于释义,《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都在“zhǐ”音下,将“茝”释为“白芷”,似乎在“zhǐ”音下,“茝”同“芷”;在“chǎi”音下,均释为“香草”。两部辞书的注音和释义存在混淆与矛盾的情况。因此,有必要通过对“茝”“芷”二字读音、意义的探究,以解决《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茝”“芷”二字注音、释义不确的现象。
“茝”“芷”二字在《楚辞·离骚》中一共出现六次。由于“茝”“芷”二字字形、字义、读音基本相近,因此在后世诸多辞书、字书、文献的注释中,大多以“茝”“芷”二字互注,诸多学者由此认为“芷”是“茝”的异体字,或认为“芷”字来源于“茝”字。“芷”字在《离骚》中出现三次,分别在“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7]4“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7]14以及“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7]52三句中。在王逸注中,辟芷、芳芷、兰芷均指香草,幽而清香,以喻屈原品德之高洁;宋代朱熹《楚辞集注》释“芷”为“香草,生于幽僻之处”[8]7;清代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释“芷”为:“白芷,一名茝,一名药,一名虈。”[9]3而“茝”字也在《离骚》中出现三次,分别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1]“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1]15以及“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1]三句中。在王逸注里,“茝”也指“香草”的一类;洪兴祖释“茝”为“白芷”;朱熹《楚辞集注》云:“茝,一作芷。”[8]12在《楚辞》最早的注释中,王逸并未言明“茝”为“芷”,只说二者均为香草。然而在洪兴祖、朱熹、王夫之等人作注时均释“茝”为“芷”,反映了“茝”“芷”二字的音义关系变迁。但在后世的注释中,并不都是认为“茝”“芷”是一物,如宋代吴仁杰曾论证《楚辞》中的“茝”与“芷”非一物,“茝”当音“昌亥切”,亦名“虈”或“药”,亦即莞蒲[10]22。因此,通过分时段系统梳理文献材料,可发现“茝”“芷”二字在不同历史时段的音义关系。
在先秦时期文献记载中,“茝”“芷”二字独立使用。此外,“茝”“芷”虽同属草本植物,但其在药用功效、生长时期等诸多方面上存在差别。对于“茝”字,先秦时期文献《尔雅》以“麋蕪”释“蕲茝”。《尔雅义疏》中释“茝”:“芎藭苗也。”[11]981据《尔雅》观点,“茝”同“蘪蕪”“芎藭苗”。与此同时,《管子》中说:“五臭生之薜荔白芷、麋蕪椒连,五臭所校。”[12]1101此外,王念孙引《管子·地员篇》云:“五沃之土、五臭畴生,莲與蘪蕪、藁本白芷。”[13]325按照《管子》观点,薜荔、白芷、蘪蕪、椒、莲为五臭,五种香草。“白芷”与“蘪蕪”不同,而《广雅》中“蘪蕪”与“茝”同物,相应地“茝”与“芷”应不同物。此外,《说文》在《尔雅》的基础上,释“茝”为“虈”。《说文解字注》中释“虈”曰:“楚谓之蓠。晋谓之虈。齐谓之茝。此一物而方俗而异名也。”[14]25《说文解字注》释“蘺”:“蘺,从草離声,江蘺,麋蕪。而说者云:江蘺、麋蕪,皆芎?苗也。”[14]25由此可知,《尔雅》《说文》在“茝”字释义上一脉相承,认为“茝”与“蘪蕪”为一物,并将“江蓠”“蘪蕪”“茝”“虈”“芎藭”视为一物,根据许氏观点:江蘺、虈、茝因方俗而异名。
如上所云,《说文解字》释“茝”为“虈”,而“虈”与“药”声同在一部,古为同字,因此“茝”“药”同指一物,均可入药。《淮南鸿烈集解》云:“身若秋药被风。”[15]659由此可知:时至秋季,“药”仍然盛放在风中,而白芷却“入伏结子,秋后苗枯”,侧面证明了“药”“茝”与“芷”在生长时期上不同。所以,《九怀》“芷闾兮药房”,还有《九歌》“辛夷楣兮药房,芷葺兮荷屋”,以“芷”“药”对举,因“药”“茝”与“芷”不同之故。另外,从文献记载来看,“茝”“芷”两种香草的功效、外在特征也有所不同。《荀子》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16]6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白芷,味辛温,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一名芳香。”[17]41还有清代王念孙《广雅疏证》引苏颂《本草图经》云:“白芷,根长尺余,白芷粗细不等,枝干去地五寸已上,春生叶,相对婆娑,紫色,涧三指许。”[13]331王念孙进一步论证“芷”以根白得名,紫色是其叶子的颜色,其根叶殊色。而与“茝”相同的“麋蕪”,《神农本草经》释为:“味辛温,主咳逆,定惊气,辟邪恶,除蛊毒鬼疰,去三虫。久服通神。”[13]28关于“茝”的外形特征:“茝,香草,方赤茎,叶如马兰头草,紫苞开小白花,通体俱香,荆豫曰解汗草,鄂黄名醒头草,北方曰茝康草。”[18]13首先,从外在特征来看,“芷”根叶殊色,且以根白得名;而“茝”为“赤茎”,紫苞开小白花。其次,关于“茝”“芷”的药用功效,“芷”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而“茝”为“辟邪恶,除蛊毒鬼疰,去三虫”。可见:与“茝”相同的“麋蕪”与“白芷”不为一物,“芷”与“茝”也不同。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从文献材料证明来看:“茝”“芷”两种香草在生长时期、药用功效上不同。因此,“芷”与“茝”二字虽字形、字义相近,但在先秦时期文献中也有所差别。而正是二字在先秦时期存在细微差别,“茝”“芷”才在《楚辞·离骚》中同时存在,书写为不同的两个字。此外,“芷”字还单独存在早期的诸多文献中。如《计然万物録》中列举“白芷”这一植物时说:“白芷出齐郡,以春取黄泽者,善也。”《文子》云:“兰芷不为,莫服而不芳。”还有《荀子》《管子》等都有“芷”这一香草,因此“芷”字并不是后起于“茝”字,“茝”“芷”二字在早期文献中相互独立,同属不同种类的香草植物。
从先秦时期的文献记载来看,“茝”“芷”二字不仅同时存在于《楚辞·离骚》,并且“芷”字还单独存在于《荀子》《文子》《管子》等文献中。因此,在先秦时期“茝”“芷”二字并未混用,它们相互独立。在西汉时期的文献中,“茝”“芷”二字依然单独存在,二字在使用上却出现了相互混用的情况。如: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昭襄王享国五十六年。葬茝阳。”[19]289其下引《地志》注“茝阳”为:“秦庄襄王陵在雍州新丰县西南三十五里,俗亦谓为子楚。始皇陵在北,故亦谓为见子陵。”[19]289索隐注:“十九年而立,葬芷陵也。”“茝阳”与“芷陵”都是庄襄王陵所在地,为同一地点,此处将“茝”“芷”混同。同时,在卷五《史记·秦本纪》中有“悼太子死魏,归葬芷阳”[19]213和“十月,宣太后死,葬芷阳骊山”[19]213,其下注:“芷阳在雍州,为今霸陵县。”[19]217此外,在《汉书》第四十一卷有“因奉车从攻定南阳,战于蓝田、芷阳”[20]2077,颜师古在其下注:“芷阳,后为霸陵县。”因此,从“茝阳”“芷阳”两地点的注释来看,“茝阳”“芷阳”均为雍州,因此汉代开始“茝”“芷”二字开始混用。从西汉时期的文献用例来看,“茝”“芷”二字呈现出混用趋势。而在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中未收录“芷”字。此外,成书稍前的《尔雅》也没有收录“芷”字,但是“芷”字在先秦与汉代文献中的应用都十分广泛。说明先秦时期“茝”“芷”二字并存,在第一部分已经证明二字存在差别。在汉代,由于二字字音、字形、字义相似,所以逐渐混用和互释。而在《尔雅》《说文解字》中并未收录“芷”字,说明在汉代合流的过程中,“茝”字被看作正字。然而,“芷”这一字形并未因此消失,而是继续在后世文献中与“茝”字互相释义,还单独存在于文献材料中。
然而,“茝”“芷”二字能够逐渐混用和互相释义,一定有其条件。首先,“茝”“芷”二字都作为香草名称,两种植物具有相似性。《说文解字》释“茝”为“虈”,并提及楚谓之蓠,晋谓之虈,齐谓之茝。此一物而方俗而异名也。从此处可知“茝”能在齐地生长。而《计然万物録》中道“芷”:“白芷出齐郡,以春取黄泽者,善也。”[21]6由此“茝”“芷”都能出于齐郡,在生长地上有相似之处。同时《中华大字典》中释“芷”: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果实长椭圆形,根粗大,圆锥形,有香气,可作药材。[22]315而《屈骚指掌》在描述“茝”的形状时写道:“茝,香草,紫苞开小白花,通体俱香。”[18]13从《中华大字典》以及《屈骚指掌》对“茝”“芷”的记载来看,二者都是“开小白花,有香气,可入药。”因此,作为香草来说,“茝”“芷”二字差别不大。
其次,从“茝”“芷”二字的释义来看。《说文解字注》云:“茝,虈也。从艸。昌改切。”[14]25如上所说:《说文解字》释“茝”“虈”“药”“蘪蕪”“芎藭”“蓠”为一物。因此,“茝”即“虈”,而“虈”为何?《尔雅义疏》中释“莞”为“苻蓠”,注为“蒲”,并说:“一名苻蓠,一名蒲鬲。”[3]987而“虈”与“苻蓠”“莞”为一物。又《山海经详注》:“药即虈,草多药、虈。”[23]310郭璞注:药即虈。因此《说文》中“茝”与“虈”一物。而“虈”与“药”同一声部,释义相同,应为同物,所以“茝”“药”亦同指。在“芷”的释义上,王念孙《广雅疏证》云:“白芷,其叶謂之药。”[13]331白芷虽根叶分举,并且根叶颜色分殊,但其终究为一草。而“茝”与“虈”同声部的“药”又同指,“茝”“芷”由于字音、字形、字义相似等原因,就在汉代之后的文献材料中不断混淆。毋庸置疑,随着时代的进步,从先秦到西汉,人们的认知范围越来越大,会简化对同一事物的认识。“茝”“芷”虽在早期为两种草本植物,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命名在不断简化。所以,在西汉后的字书中,“茝”“芷”“药”互释,代指同一香草。此外,从后世字典辞书的释义来看,“茝”“芷”释义互注或释义相近。“茝”“芷”除了字典辞书互相释义外,在文献注释中也互相释义,如列表所示(见表1)。
表1 “茝”“芷”意义相近与互释
最后,如下列表所示的读音上看(见表2)。在字典辞书记载中,“茝”有“zhǐ”音,有诸市切、掣睨切、渚市切;还有“chǎi”音,有昌改切、昌亥切、昌绐切。而“芷”字注音相对单调,只有一音“zhǐ”:渚市切、诸市切、支视切。在周祖谟、罗常培《汉魏晋南北韵部演变研究》中,咍、海、代三韵的部分字在上古归之部,即凡与“台”“止”“己”“已”等谐声的字都可以归入“之”部。而“茝”字的“chǎi”音有“昌改切、昌亥切、昌绐切”三条切语,“改、亥、绐”韵是“咍、海、代”三韵字,而这三韵上古部分归“之”部,由于“茝”从得声,因此上古应读为“zhǐ”。而由于语音分化,“茝”逐渐分化到两韵止韵与海韵。但《离骚》中的“茝”应是分化之前的读音,因此从读音上说,“茝”“芷”二字在先秦和汉代都读为“zhǐ”。
表2 “茝”“芷”注音
从上文论证可知,“茝”在先秦和汉代时期读为zhǐ,《说文》注音“昌改切”,是在上古归“之”部。因此,在许慎作《说文解字》的时代,由于“茝”“芷”音相同,意义基本相近,所以此时把“茝”看作正字,把“芷”看作俗体,因此许慎《说文解字》并未收录此字,但“芷”字并未因此而消失。从汉代开始,后世的辞书、字典、文献中“茝”“芷”逐渐混用、互释。同时,“茝”在发展的过程中,分化出“zhǐ”和“chǎi”两个读音。因此《楚辞》中的“茝”都应读为“zhǐ”,证实了《汉语大字典》在“chǎi”音下例举“杂申椒与菌桂兮,豈维纫夫蕙茝”是为不当。“茝”“芷”二字同为香草代表,在先秦时期“芷”为兰槐之根,“茝”为芎藭之苗,二者有着细微差别。由于名物词不断增多,“茝”“芷”二字因读音、意义相近,在后世的文献、字书和韵书中互相释义和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