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05-06 08:53张家进
蚌埠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大学

张家进

(山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课程思政受到高度重视,围绕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在全国各高校陆续展开。截止目前,大学英语课堂已经在全面实践课程思政理念,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是摆在每个大学英语教师面前的新任务、新课题。发表在各类刊物上的相关文章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积极指导和探索路径。蔡基刚教授聚焦课程思政和“立德树人”关系,指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通过选材、隐性开展“立德树人”的教育[1];文秋芳教授以自己从教四十年经验,细致解读了课程思政的内涵[2];徐锦芬教授探讨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素材的思政内容建设[3]。与此同时,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线上线下活动蓬勃开展,这些活动积极推进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

然而,一线教师却在大学英语课堂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大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对其内涵认识不足、教师课程思政素养欠缺、课程思政和英语教学融入途径存在障碍等问题。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充分,论文《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中的问题分析与改进对策》从教师和教学实践角度对大学外语课程建设进行了一定的探索[4],对一线教师课程思政有启发作用。其他文章基本是宏观层面多、实践层面少,从教师维度探索课程思政具体实践的论文更少,困扰一线大学英语教师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第一册教材为例,探讨课程思政教学教材挖掘、课堂任务设计、教师素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详尽地为上述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并对大学英语课堂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有益探索。

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课程思政理念提出六年来,各高校都在积极实践这一理念,寻找课程思政的主要抓手和落脚点。大学英语教师更是利用大学英语教学周期长、课时多的特点在课堂积极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和改革。大学英语教师只有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选准课堂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对如何把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有清晰认知和了解,才能在课堂上实现课程思政的高效渗透。现实情况中不少大学英语教师仍然对大学英语课堂课程思政有效开展存在困惑,这些困惑集中在三大方面:

1.1 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认知模糊

只有对课程思政的内涵有清晰的认识,才能使“立德树人”的目标落地生根。所以厘清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至关重要。首先,课程思政不能混淆为“课程加思政”。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是把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帮助学生构建健全人格。具体来说,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实现德育、知识和能力三位一体育人。其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属于两个不同概念。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的简称;课程思政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其他课程中的教育活动。二者的核心内涵都是育人,但侧重点不同。大学英语教师只有准确把握二者关系,才能高效利用课堂正确育人,才能凝聚二者合力协同育人。

课程思政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积极适应这种要求,做到语言教学与育人的有机融合。课堂不仅要讲授语言知识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还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有效引导。教师要围绕“立德树人”宗旨,整合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课堂活动[5],把课堂从单纯教语言知识转向教书加育人。

1.2 教师课程思政素养亟待提高

课程思政的高效实施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对教师提出五个方面素养要求:“育人素养、学科素养、教学素养、信息素养、科研素养。”[6]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育人素养高才能胜任新时代的要求,才能找准思政元素的“触点”和“融点”,使得思政目标与语言目标有机融合,进而吸引学生,让学生信服。但当前教师课程思政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无法回避。

课程思政教学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大学英语教师以中青年女教师居多,沉重的教学任务、科研考核和职称提升让许多教师压力重重。如果再加上课程思政要求,需要调整教材内容,需要重新设计课堂活动,需要改写教案,工作负荷的增加让一些教师力不从心,心里难免有抵触情绪,这样就影响到课程思政的有效展开。

有些教师“立德树人”责任意识淡薄,缺乏主动育人意识。课堂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育人的职责;重视四、六级考试成绩,培养学生综合素养、问题解决意识不够。教师主动性不强除了自身原因外,与学校考核过于重视论文、项目、获奖和专利数量有很大关系。

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不足。多数大学英语教师从外语学院毕业,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欠缺,找不到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和抓手。尽管在课堂上积极实践课程思政,但是由于自身课程思政能力不足导致教学效果欠佳,渐渐消磨了探索热情。比如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实践中课堂活动形式单一,不是口头问答就是让学生翻译,不清楚如何从课程内容中挖掘出单元主题的育人元素,不清楚如何以多样化的形式灵活使用这些育人元素。

1.3 课程思政和教学内容融入存在障碍

在大学英语课堂内容渗透课程思政方面尚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自然融入不当。有的教师为了完成学校要求,把大学英语课堂中课程思政内容简单处理,直接嫁接到英语课堂活动中,无法以潜隐方式将其渗透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意识到应该在知识点讲解环节加入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但不清楚加什么,如何加,只会生搬硬套。比如解释英语词汇时,全是思想政治讲话内容。笔者发现在一些新出版的大学英语思政版教辅材料中,这个问题十分突出。如果不加甄别,不能够合理取舍,有的教师会把英语课硬生生上成政治英语课,不但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立德树人”的目标更是无法达成。

其次,挖掘思政元素不够。有的教师担心课时紧张,完不成教学任务,依然采用“满堂灌”模式,没有花时间和精力细细琢磨课程思政内容。有的教师不知道如何找到合理切入点和课堂内容的深度挖掘点,以致课堂知识零星散乱,主次不分,重点不明,课程思政无法与英语教学实现有机融合。

再次,课堂活动单一无趣。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不是从单元主题和学生需要出发,而是采取自己习惯的方法。比如课堂讨论环节,讨论前教师没有设计出很好的引导语,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讨论积极性,学生讨论内容的深度、广度、参与度不够;讨论后的总结不够,讨论趋于机械化和形式化。

2 大学英语课堂课程思政建设改进思路和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改进,这样大学英语课堂课程思政才会有效实施。

2.1 明确目标,课程“优”起来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王卓教授提到:课程思政“对于外语课程建设具有目标导向性和内容导向性”[7]。大学英语教师要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将中国情怀、国际视野、文明素养、责任担当、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思政因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主动优化自己的课程,从单纯的“教书”转向“教书加育人”,凸显课程的精神向度、文化向度和方法向度[8]。

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课程目标时,要有教学目标又要有育人目标,思考每节课上的授课内容是否渗透课程思政理念,能否提炼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是否设计了学生可以实践语言的机会,是否搭建了学生的思维支架。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例,Book One:Unit One主题为“Fresh Start”(全新开始)Section A课文Toward a Brighter Future for All(奔向更加光明的未来)是大学校长在新生入学典礼上的演讲。该课文课程思政融合点在大学教育的价值和青年人职责上。

在讲解课文前的Warm up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大学生活中该做什么、不做什么,对自己大学生活有什么合理规划并说出理由;在分析课文Toward a Brighter Future for All时 ,可以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和大学生价值观有关的句子和词汇。比如第一部分的hard work,第二部分的enthusiasm,opportunity,passsion和responsibility等等。在练习阶段,可以引导学生对课后Critical Thinking练习中“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university in order to sample widely and challenge yourself?”(你在大学如何挑战自己、尽可能多选课程呢?) 题目进行讨论。课下给学生布置作文“How to Be a Qualified College Student?”(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呢?)。这样的大学英语课堂目标明确,意义探究充分,可以在不经意间起到价值引领作用。

2.2 提升素质,教师强起来

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高效实施。要培养出有学识、有担当、有情怀的高素质人才,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进取,锐意创新,在课程思政的高标准要求下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育人素养。不仅要广泛涉猎专业领域书籍,还要研读课程思政书籍和文章。楚国清、孙学堂主编的《课堂思政“三金”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就是一本很好的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的书籍。教师要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模式,让自己的课堂有温度、有深度;教师要勇于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杜绝“水课堂”;教师要有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不只是提供简单答案,而是要分析过程、逻辑推理[9]。

教师素质提升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培养。高校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可以学习上海等高校的方法,由单一评价变为综合评价,可以适度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教师教改积极性。教师不减负,有价值的教育就难以实现[10]。

学校要定期邀请英语专家做讲座,让教师接受课程思政培训[11]。笔者所在的学校在2021年11月份和12月份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的程晓堂、苗兴两位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的徐锦芬教授就课程思政内容作了线上讲座,受到学校一线教师的热烈欢迎。同时,学校可以搭建一些供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如教师工作坊,为教师们交流课程思政教学经验创造条件。笔者的学校就是通过集体备课、改写教材来共同探讨课程思政最佳育人途径的。学校组织的教学技能竞赛和课程思政竞赛活动也会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作用,帮助教师提升育人素质。

2.3 改革方法,课堂活起来

首先,挖掘教材、教书育人。

教师可以围绕教育部提出的课程思政七个核心内容: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修养、法制意识、道德修养、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12],利用现有教材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比如笔者的学校现在使用的教材是由郑树棠教授主编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该教材以单元主题体例编写,里面可以挖掘出许多很好的课程思政元素。下面表1第三行是笔者从目前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第一册Section A篇课文中挖掘出的课程思政元素(见表1)。

表1 单元主题中的课程思政元素

其次,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挖掘出课文的课程思政元素只是第一步,教师要打造“金课堂”还需在课堂设计上下功夫。学生的思维以及学养与课堂精巧设计有很大关系。思维来自于问题,这里的“问题”不是指教师对教材知识的罗列与表述,而是指教师具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13]。创设真实情境有助于激活思维。《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Book One:Unit Four主题是“Heroes of Our Time”(我们时代的英雄)。按照教学计划,Section A课文Heroes Among Us(我们身边的英雄)分三次学习完成。文章导读阶段,笔者以Pre-reading(课前听力)中主人公 Wesley Austrey 在火车即将来临的纽约地铁站台救人的英雄事例引出话题“What qualities do heroes have in common?”(英雄具有哪些品质?)让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对本单元主题探讨热情。第一次学习课后布置任务:电影《长津湖》播映,激发了大家对抗美援朝那段岁月的思索和对志愿军的崇敬。结合电影,查阅并讲述抗美援朝中感动你的英雄故事。第二节课上学生踊跃发言,讲述自己准备的抗美援朝英雄故事,有长津湖战役中驻守1071.1高地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特级英雄杨根思、有上甘岭战役中舍身堵枪眼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有烈火中永生的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等。在抗美援朝英雄故事的感召下,学生学习课文Heroes Among Us(我们身边的英雄)时格外投入。通过朗读和语篇学习,学生知道了课文中英雄既有为了国家利益、民族大义英勇献身的人(First responders 应急救援人员),也有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的人(Civilian heroes平民英雄)。学习完这篇文章后,笔者针对课文内容引出下节课的讨论话题(因为笔者的一半学生基础不是太好,很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更是欠缺,所以无法当堂完成任务)“Who is the hero in your mind?”(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第三节课时,学生发言更加踊跃,有的说她心目中的英雄是“她的妈妈”,有的学生说他心目中的英雄是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国士担当“钟南山”、时代楷模“张桂梅”,还有的学生说她心目中的英雄是航天英雄“王亚平”等等。通过寻找英雄,学生心中升腾起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提出“要在学习中克服困难,勇敢接受生活中的挑战,争当平民英雄”。

最后,以人为本、以德育人。

以人为本、以德育人,可以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和进步。教师要关注学生所思、所想、所求,解决学生所难、所惑、所疑。设计课堂活动时要选取学生感兴趣、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兼顾学生的学习差异和水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要关注学生对课堂的反应,及时改进和调整方法和内容;要注重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元素,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培养。《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Book One:Unit Seven主题是“Hoping for the Better”(奔向更加光明的未来),Secton A课文When Honesty Disappears(当诚信消失时) 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Is anybody truly honest?”(“还有真正诚实的人吗?”)。文中列举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欺骗现象,说明诚实逐渐成为越来越稀缺的价值。文中重点讨论了学生中的两种不诚实现象:作弊和抄袭。这篇课文本身就很贴近学生的生活,老师可以紧扣“诚信为人之本”这个德育目标,布置课后讨论任务或者布置作文:“My View on Cheating in Examinations”(考试欺骗之我见),让学生意识到考试中的欺骗不仅诱发不公平竞争,还会损害自己的名誉和自信心。学生应该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在考试中证明自己的实力,做到学业诚信,杜绝作弊和抄袭等背离学术诚信的行为。生活中要诚实待人,与人为善,以诚信为担保,积极偿还学校贷款。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将思政教育元素自然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起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3 结论

课程思政建设艰巨而复杂,一线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会面临各种难题和考验,实现课程思政完美融入课堂的目标任重道远。在本文中,结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第一册教学实践,从课程思政内涵、教师课程思政素养、课程思政和英语教学融入途径等问题入手展开论述。探讨了大学英语基于课程思政教学的教材挖掘和课堂任务设计的方法,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文章主要是从教师维度探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对于学生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涉及不多,这些还有待后续的研究和探讨。要达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这个一流课程建设要求,教师要不断探索新方法,学习新经验,用爱心、智慧把学生培养成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为课程思政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大学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留白”是个大学问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