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超 庄 杰 张 帆
(辽宁省铁岭市中医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管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口眼歪斜是主要临床症状,绝大多数为一侧,双侧者甚少。按照病情程度,临床上将周围性面瘫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周围性面瘫一旦确诊,应当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以便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而急性期的治疗原则是减轻面神经炎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与防治并发症[1]。中医学认为是由于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侵袭面部阳明经筋、少阳络脉,导致经络痹阻,气血凝滞,使面部肌肉失于濡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引起面瘫[2]。针刺是中医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采取适当的补泻手法则能补虚泻实,扶正祛邪,早日达到治疗目的[3]。浅针来源于古代“九针”中的“鍉针”,经长期的临床实践,其适应证不断扩大,主要用于治疗周围性面瘫、失眠、头痛等疾病[4]。本研究将探讨常规针刺配合浅针法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疼痛、面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面部肌电图(EMG)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血(第8版)》,急性期(发病1~7 d);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学(第9版)》,中医辨证分型为风寒证。纳入标准:患者年龄≥18岁;单侧性面瘫;未进行过相关治疗。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感染、恶性肿瘤者;近6个月接受过针灸治疗者;继发性、中枢性面瘫者;伴有面部感染或其他面部疾病者;诊疗依从性较差者;孕妇及哺乳期女性。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30~70岁,平均(48.50±6.22)岁;病程1~7 d,平均(5.37±1.30)d。观察组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32~70岁,平均(46.97±5.48)岁;病程1~7 d,平均(5.10±1.26)d。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审查,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进行治疗[5]。取患侧面部的阳白穴、太阳穴、颧髎穴、下关穴、地仓穴、颊车穴;合谷穴(交叉取穴,即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双侧足三里穴。面部穴位与合谷/足三里选择的一次性针灸针(泰兴市天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规格分别为0.3 mm×25 mm,0.3 mm×40 mm。操作方法:第1周轻刺激,不予补泻手法;第2周开始加强刺激量,平补平泻,得气为度,每个穴位行针间隔10 min,留针30 min,每天治疗1次,1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 d,共治疗4周。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浅针法。常规针刺法同对照组;常规针刺前行浅针法,取患侧面部的睛明穴、山根穴、丝竹空穴、迎香穴、水沟穴、牵正穴、燕口穴、夹承浆穴,每个穴位给予1个刺激量。操作方法:使用棉花对针尖进行包绕,将针尖抵住穴位,在皮肤浅表膜上极浅刺入轻轻上挑,以拇指指腹对针尾进行轻抵,再用中指指甲有节律、连续地在针柄上做上刮下推动作,经针尖传到针感至穴位,上刮下推81次为1个刺激量。每天治疗1次,1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 d,共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周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侧面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VS)和阻力指数(RI)];观察两组治疗前后EMG指标;记录不良反应情况。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0~10分,评分越高表示越疼痛;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时,采用多普勒超声系统(迈瑞医疗,型号:Resona 7)检测患侧面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PVS和RI;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时,采用全功能肌电图/诱发电位仪(丹麦丹迪,型号:KEYPOINT)检测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鼻肌的EMG指标:潜伏期、患健侧波幅比值。
1.5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6],以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痊愈:面神经功能分级为Ⅰ级,面部肌肉及感觉恢复至正常,无后遗症。显效:面神经功能分级为Ⅱ级,面部肌肉及感觉得到明显改善。有效:面神经功能分级改善1级或以上,面部肌肉及感觉有一定的改善。存在面部不对称。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比较 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6.37±1.55)分、(6.26±1.48)分。治疗2周、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3.10±0.82)、(1.36±0.17)分和(4.94±1.01)、(3.12±0.75)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2周、4周后,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患侧面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见表2。结果治疗2、4周时两组的患侧面动脉PVS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RI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2、4周时观察组的患侧面动脉PV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患侧面动脉PVS、RI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患侧面动脉PVS、RI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观察组(n=60)对照组(n=60)时间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PVS(cm/s)37.25±4.31 53.49±8.54*△82.35±13.40*△36.80±4.95 45.62±6.13*71.90±10.25*RI 0.89±0.24 0.73±0.16*△0.62±0.11*△0.90±0.26 0.81±0.20*0.74±0.16*
2.4 两组治疗前后面部EMG指标比较 见表3,表4。结果治疗2、4周时两组的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及鼻肌EMG潜伏期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EMG患健侧波幅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2周时两组间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及鼻肌EMG潜伏期、患健侧波幅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观察组的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及鼻肌EMG潜伏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MG患健侧波幅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及鼻肌EMG潜伏期比较(ms,±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及鼻肌EMG潜伏期比较(ms,±s)
组别观察组(n=60)对照组(n=60)时间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眼轮匝肌4.47±1.05 3.56±0.75*2.85±0.54*△4.50±1.10 3.80±0.84*3.31±0.72*口轮匝肌3.83±0.85 3.24±0.89*2.82±0.66*△3.88±0.91 3.36±0.87*3.15±0.74*鼻肌3.51±0.79 3.10±0.56*2.69±0.47*△3.58±0.81 3.19±0.63*3.08±0.52*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及鼻肌EMG患健侧波幅比值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及鼻肌EMG患健侧波幅比值比较(±s)
组别观察组(n=60)对照组(n=60)时间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眼轮匝肌0.31±0.04 0.60±0.15*0.75±0.18*△0.30±0.06 0.49±0.00*0.63±0.12*口轮匝肌0.33±0.07 0.54±0.07*0.68±0.15*△0.34±0.05 0.48±0.05*0.56±0.10*鼻肌0.40±1.05 0.51±0.08*0.64±0.13*△0.41±1.10 0.49±0.06*0.52±0.11*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出现3例头晕,3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出现4例头晕,3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理论认为,周围性面瘫的发病根于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外邪入侵于面部经络,气血阻滞,经脉失养,以致肌肉弛缓不收。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7]。阳经易受外邪侵袭,风属阳邪,具有向上、向外散发的作用,多以风邪伤人易侵犯人体高位。风寒证周围性面瘫多见于发病初期(急性期),有面部受凉史,舌淡,苔白、脉象浮紧,需祛风散寒,通络和营[8]。
以往研究[9]显示,针刺疗法在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中取得很好的效果,通过对穴位进行刺激,运动神经元发生兴奋,促进面神经水肿的吸收及面部功能障碍的早期恢复。张姗姗等[10]通过系统评价发现,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优于西医常规。王静华等[11]采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侧面部局部穴位(地仓、颊车、颧髎、下关、阳白、太阳等)及“反映点”进行针刺治疗,痊愈率为66.7%,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李英南等[12]研究发现,与常规浅刺比较,对地仓穴(约4~6 cm)及颊车穴(约3.3 cm)进行深刺,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更显著,疗效更佳。浅针法是将针尖按在经脉络脉的表层,并通过指甲搔爬针柄和按推的指势,发生颤动以致气。陈凤业[13]采用常规针刺配合浅针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常规针刺法的85%,且面部肌肉运动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肖芳[14]采用浅针配合艾灸对小儿周围性面瘫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艾灸单组治疗的83.8%。
本研究中,常规针刺配合浅针法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针刺法,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针刺法,患侧面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面部EMG指标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面部血供来源于面动脉,面神经神经主干及和分支大部分处于面动脉供血范围内,自主神经不稳定导致神经血管收缩缺血而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组织水肿[15]。伍晓鸣[16]的研究通过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面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进行评价,发现治疗28 d后患侧面动脉流动力学参数基本恢复正常,与健侧相比无明显差异。EMG通过面神经传导速度及面积,判断是否有面神经损伤及损伤程度。宁亚南[17]的研究发现,EMG能够对周围性面神经炎采用针刺法康复的选穴进行指导,应用价值高。
睛明穴具有明目、通络的作用;山根穴具有窍醒神、明目通窍的作用;丝竹空穴具有清头明目、散热镇惊的作用;迎香穴具有疏散风热、通利鼻窍的作用;水沟穴具有醒神开窍、调和阴阳、镇静安神、解痉通脉的作用;牵正穴具有祛风清热、通经活络的作用;燕口穴具有宁心安神、息风活络的作用;夹承浆穴具有祛风通络、清热解毒的作用。阳白穴具有疏风清热、清头明目的作用;太阳穴具有止痛醒脑的作用;颧髎穴具有清热消肿、祛风镇痉的作用;下关穴具有清热止痛、疏风通络的作用;地仓穴具有祛风止痛、安神利窍、舒筋活络、止痛祛风的作用;颊车穴具有祛风清热、开关通络的作用;合谷穴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开窍、通经活络、镇静止痛的作用;足三里穴具有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等。现代医学表明,茎乳突孔内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水肿是导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生的主要原因。面神经主干从面神经管穿出茎乳突后,分为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等,共同组成面神经颅外段,主司同侧面部表情肌。本法所选穴位皆分布于神经分支的投影表面。本研究中,通过浅针法对穴位的浅刺激,到常规针刺法对穴位的深刺激,起到疏风解表、清热开窍、通经活络、镇静止痛的作用,使患侧面动脉的血液通过吻合支聚集在穴位周围的血管床内,增加血流量,升高面肌活动性,增强面神经周围肌纤维收缩,改善面部新陈代谢,减轻面神经水肿及炎症反应,疼痛减轻,以促进面神经及面肌的快速修复[18]。
综上所述,常规针刺配合浅针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面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面神经及面肌损伤。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今后我们将扩大样本量,选择炎症细胞因子等客观性指标对远期效果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