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疫情期间涉医报道的感知差异

2022-05-06 05:32吴佩林刘群英张雁群王丽丹
关键词:医护医学生医护人员

吴佩林,刘群英,张雁群,王丽丹,3

1.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2.医学人文研究中心,3.卫生政策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032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形势趋缓但复杂程度不减[1],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暴力伤医事件时有发生[2]。《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2018版)显示,超六成的医师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医疗纠纷或暴力伤医事件,45%的医师不想子女从医[3],医患关系不和谐对医务人员的执业环境体验和职业信心带来负面影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4]。

尊医重卫的社会氛围内涵是指所有社会成员形成对医护人员的职业认可与尊重。针对如何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学者提出政府部门、医患双方和新闻媒体都需要发挥应有的作用[5]。根据议程设置理论,在舆论引导过程中新闻媒体通过不同的议程框架可以引导受众接受媒体所释放的信息[6-7],因此,新闻媒体将在尊医重卫的舆论导向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此前诸多媒体对医护人员的新闻报道(下文简称“涉医报道”)偏负面化,不仅恶化了医患关系,更影响了医学生的职业认知,并造成其从业意愿的降低[8-9]。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群体对尊医重卫舆论引导的认知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未来尊医重卫良好风气形成的效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针对医护人员的报道激增,大学生群体对这些报道的感知及其对尊医重卫社会风气养成所带来的影响值得研究。

一、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选取安徽省两所医学类与一所非医学类综合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20年7月1—12日通过“问卷星”网络调研服务平台开展线上调查。调查问卷的整体Cronbach’sα系数为0.72,从业意愿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问卷信度较好。

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对象基本信息(性别、学历、年级和是否有亲友从事医学相关行业);第二部分为研究对象对疫情期间新闻媒体涉医报道的感知评价(对涉医报道的整体评价、对舆论引导的态度和宣传效果等);第三部分为研究对象在疫情发生前后对医护职业的认知(对医护职业的了解程度、医护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获得的社会尊重)和未来从事医学相关行业的意愿(支持亲友以及自身从事医学相关行业)。问卷中对于疫情发生前后的划分以世界卫生组织认定2020年3月11日为新冠肺炎大流行为准,医学生与非医学生使用同一套问卷。

(二)资料处理

利用Excel2016 和Stata16.0 进行调查数据的录入与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相关分析使用肯德尔等级相关Kendall’s tau-b检验,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一)基本信息

共回收问卷1 256 份,剔除漏选、逻辑错误及答案全部相同的问卷后,有效问卷1 221 份,问卷回收有效率97.21%。样本人群中,医学生593人(48.57%),非医学生628 人(51.43%);男性占36.69%(医学生242 人,非医学生206 人),女性占63.31%(医学生351 人,非医学生422 人);硕士/博士学生占63.63%(医学生342 人,非医学生435 人),有亲人或朋友从事医务相关工作的占63.55%(医学生417 人,非医学生359人)。

(二)对疫情期间媒体涉医报道的评价

如表1所示,整体而言,医学生对疫情期间新闻媒体涉医报道的正面评价(43.68%)与负面评价(43.17%)基本相当,非医学生中正面评价(73.73%)占据主导,正面评价以报道迅速及时为主,负面评价以报道片面取材为主。对舆论引导的态度、疫情期间媒体报道的信任度、涉医报道对医护人员的正面宣传作用和健康卫生类科普知识的宣传效果,无论是医学生还是非医学都以积极肯定为主。相较而言,非医学生对疫情期间媒体报道的信任度更高(χ2=7.814,P=0.005),认为疫情期间涉医报道对医护人员的正面宣传作用(χ2=10.541,P=0.005)和对健康卫生类科普知识的宣传效果更好(χ2=6.118,P=0.013)。此外,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认为新闻报道较新闻评论更能引导舆论。

表1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疫情期间涉医报道的感知评价

(三)对医护的职业了解与认同

表2结果显示,相较于医学生,非医学生在疫情发生后对医护职业了解程度更深(χ2=170.436,P<0.001);对于医护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获得的社会尊重,疫情发生后医学生与非医学生更多持积极改变态度,即认为疫情发生后医护人员的社会地位更高、更受社会尊重,非医学生较医学生改观更为明显;对于是否支持亲友从事医学相关行业以及自身是否考虑从事医学相关行业,疫情发生后医学生和非医学生中持积极改变态度的比例均不高;就医学生而言,疫情发生后考虑从事医学相关行业的比例仅为56.50%,并不理想。

表2 疫情发生后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医护职业了解与认同的变化

(四)涉医报道评价与职业了解及认可的相关性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在疫情发生后对医护职业的了解程度、医护人员的社会地位、支持亲友从事医学相关行业和自身从事医学相关行业的态度转变,均与其对涉医报道的感知评价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即在对涉医报道持正面评价的情况下,大学生对医护职业了解可能更深、认为疫情发生后医护人员的社会地位更高、更愿意支持亲友从事医学相关行业、自身也更愿意从事医学相关行业。疫情发生后对医护人员的社会尊重态度改变与医学生对涉医报道的感知评价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而这种相关性在非医学生中无统计学意义(表3)。

表3 疫情期间涉医报道评价与职业了解、认同态度改变的相关分析

三、讨 论

(一)非医学生对疫情期间涉医报道感知良好

对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涉医报道,医学生正负面评价基本相当,非医学生则以正面评价为主(73.1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广大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逆行而上,成为我国疫情防控与患者救治的中坚力量[10]。主流媒体大量的宣传报道,大学生群体对此感知强烈,超80%的大学生认为这些报道能够对医护人员起到正面宣传作用。但是,相比医学生,非医学生群体对疫情期间的媒体舆论引导态度、对涉医报道的信任度以及在评价涉医报道对医护人员的正面宣传作用方面更多持积极肯定态度,可能此前较多的负面涉医报道对医学生的心理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11],导致他们在看待这些问题时更多带入了新闻媒体涉医报道偏负面化的刻板印象。因此,新闻媒体应积极主动作为,通过客观公正的报道增强医患双方的交流互信,在新时代背景下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对于自媒体平台而言,应加强对涉医报道作品的审核管理,及时清除虚假信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亦可通过自媒体平台向社会大众普及宣传卫生常识,记录分享工作生活,拉近与大众(患者)距离的同时还原医务人员“本色”形象[12]。

(二)涉医报道正向评价促进医学生从业意愿

调查结果显示,相较疫情前,疫情发生后医学生与非医学生中支持亲友及自身愿意从事医学相关行业的比例都有所提升,尤其是积极评价疫情期间涉医报道的学生中持积极改变态度的更多。此外,研究结果亦显示对涉医报道持正向感知评价对支持亲友和自身从事医学相关行业的态度转变会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是否支持身边的亲友从事医学相关行业,医学生较非医学生似乎更消极。究其原因,可能是医学生深知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培养成本更高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风险[13-14],所以他们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更多持保守意见。

对于自身未来是否会从事医学相关行业,医学生的意愿不是很强烈,这与梅思佳[15]的研究结果相同。虽然疫情发生后医学生志愿从事医学相关行业的比例有所上升,但整体不容乐观,仍有近一半的学生从业意愿不坚定。研究结果提示,医学教育的过程中除了注重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外,就业指导教育也不可或缺,主要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信念,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此外,需要加强对非医学类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和卫生常识普及,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健康素养,更是为了今后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大学生群体能更好地做好个人防护。

(三)疫情期间涉医报道对尊医重卫价值引领作用明显

相关研究结果发现,疫情期间积极肯定的正向涉医报道,一方面能够给予奋战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支持与鼓励,缓解其工作和心理压力[16];另一方面也能加深社会大众对医疗行业的认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疫情期间涉医报道持正向积极感知评价能够加深大学生群体对医护职业的了解,提升他们对医护人员社会地位和社会尊重的认可。但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形成的良好医患关系缺乏长期稳定存在的基础[17],且既有研究结果显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媒体更多宣传医务人员的正面形象,而之后又逐步转变为负面形象[18],所以尊医重卫不应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之举,而应是长期坚持的改革举措。因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在医师节、国际护士节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特殊时期,充分利用官方媒体平台宣扬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积极引导大众关心爱护医护人员,提升大众对医护人员的职业认可[19];在非特殊时期应引导新闻媒体客观、公正进行涉医报道,加深大众对医护职业的了解。此外,新闻评论作为舆论引导的主要方式[7],大学生群体对此感知不强,在信息化时代新媒体已然成为公众了解资讯信息的首要渠道,碎片化的阅读习惯让更多人仅停留在新闻报道的表面,这进一步提示,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于新闻媒体涉医报道的引导、监督和管理。

综上所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为尊医重卫良好社会风气的养成提供了良好契机,大量积极正面的涉医报道在加深大学生群体对医护职业了解的同时,更提升了他们对医护人员社会地位、社会尊重的认可,也对医学生的从业意愿产生了积极影响。借此契机,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媒体涉医报道的监管和引导,把握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向,才有可能营造良好的尊医重卫社会风气。

受疫情影响,本研究采取的是线上调查,较面对面调查可能会对问卷填写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但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具有较高学历水平的在校大学生,且在后续数据处理过程中设置了较为严格的纳排标准,这些都对数据质量的保证起到关键作用。此外,由于研究对象的选取仅限于安徽省,这对于部分研究结果的外推具有一定的局限。因此,期待更多地区的学者关注新时代尊医重卫社会风气的价值引领这一主题的研究,有效促进大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

猜你喜欢
医护医学生医护人员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抗疫医护共赴樱花之约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