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明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普修课和专业课主要注重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思政教育与各类课程相互不通。特别是很多高校足球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不感兴趣,缺乏认知和理解,没有兴趣在本课程体系的课程思政教育方面进行深入和延展。课程思政实则是育人观的具体实现,不是简单地在某一门课程里增加思政教育环节,而是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课程体系内容,在专业课程教育过程中加强德育教育。课程思政教育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第一,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和弘扬民族自信;第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基本的道德规范;第三,行为习惯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符合社会文明发展需要。
从我国足球发展的历史来看,近20年内足球行业经历过2次反腐风波,我国部分高水平足球裁判员也身陷其中。截至目前,每当提到足球裁判员大多数球迷的第一反应还是“黑哨”,球场上的“黑衣法官”失去了最基本的公信力。但是,足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裁判员的服务工作,培养具有合格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的足球裁判员非常值得重视和研究。
“足球裁判理论与实践”课程是体育院校足球专业的必修内容。 把足球裁判员应该具备的法治、尊重、平等、公正、合作、诚信等精神在相关课程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符合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宗旨。因此,研究“足球裁判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思政功能,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政素养和促进足球运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足球裁判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中多以基础知识教学和实践能力提高为主,教学过程中重技术教学、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教育不够,导致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政素养脱节,因此,对高校足球裁判课程的思政教学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的足球裁判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对大学生基础规则知识和裁判实践能力的教育,主要目的是让大学生掌握作为足球裁判员的理论知识、应用规则的能力和执法比赛的程序方法,从而可以胜任足球裁判员相关工作。由于其更多地侧重对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大学生爱岗敬业、公平公正、诚实诚信、廉洁自律等思想政治方面的道德教育,也无课程思政方面的考核。发生在足球裁判员身上的“假球”“黑哨”“赌球”等违法案例,给行业和国家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因此,对于从事专业后备人才培养的高校来说,要从根源抓起,在每一节课中融入道德教育,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德才双优的栋梁之材。
《中国足球协会一级裁判员培训大纲(试行)》《中国足球协会二级裁判员培训大纲(试行)》《中国足球协会三级裁判员培训大纲(试行)》中有关裁判思政教育的课程任务和内容设置汇总如表1所示。在《中国足球协会三级裁判员培训大纲(试行)》中,虽培训任务中有所提及思政,但教学内容、纲要、学时和考核中均无任何安排;在《中国足球协会一级裁判员培训大纲(试行)》《中国足球协会二级裁判员培训大纲(试行)》中,培训任务、教学内容、纲要、学时均有相应安排,但无相关考核安排。纵观三级至一级的足球裁判员培训大纲,对于足球裁判员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共安排4学时。因此,在“足球裁判理论与实践”课程中,教师常将授课重点放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很少去研究如何在专业知识中提炼思想政治因素、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过程。部分专业足球教师认为思政教育不是他们的教学职责内容,在理念上没有引起重视。
表1 中国足协等级裁判员培训大纲思政内容汇总
在思政教育方法方面,目前大多数教师仍然运用PPT的大量文字性描述的教育方式,缺乏大学生的参与性,很难使大学生产生共情。因此,教师在教育方法上可以突破原有模式,如采用模拟比赛场景教学法,通过大量重复的模拟训练规范程序,使大学生养成好习惯;分组角色扮演讨论法,让大学生通过分配角色解决实际案例,加强团队合作意识;采用反面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不同的教学内容涉及的反面案例,对大学生起到警示作用。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目的是触动大学生的内心,使大学生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理念和观念。
在“足球裁判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过程中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内容结合,体现思政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及思政内容,从而保证教学质量。通过立项专家论证或微课堂、课程思政教学赛等途径不断优化课程建设,让大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不仅能收获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还能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培养出热爱职业、公平公正、诚实廉洁的专业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科研团队的打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不断的探讨、培训和实践中提升整体能力。高校应加强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可以邀请思政教育专家给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会议中学习课程思政相关文件,对思政教育与相关教学内容结合进行专题探讨,通过课程实践总结经验。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对课程思政内容的学习和探讨不仅能巩固教师的专业素质,还能建设一支思想政治过硬的教学科研团队,为保证优质的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分析足球行业和专业的典型案例、社会热点事件,从中找出与本专业相关的思想政治主题内容;梳理包括树立法律意识、建立职业道德、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勇于承担责任、锻炼沟通交流和管理组织能力等思政主题内容;统一设计课程教学计划,对高校足球裁判课程的所有内容进行详细研究,明确每一个教学内容与思政内容的结合(表2),使课堂内容更有价值、课堂气氛更活跃、课程思政更深刻。
表2 教学内容与思政内容的结合设计
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创新教学方法并丰富教学手段,使大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无论是反面案例分析还是模拟比赛场景训练都需要大学生充分参与,引发其思考,从而达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道德观念的目的。
4.4.1经典案例分析分析经典案例时,将其与思想政治内容结合,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在思政视域下审视社会热点问题、职业道德问题以及与其相关的业务问题。警示大学生作为足球裁判员应该具有社会公信力,如果违反法律法规、违背职业道德或者在生活工作中有任何污点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4.4.2模拟比赛场景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模拟比赛场景,使大学生在短时间内反复训练形成动力定性和行为习惯。让大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程序,培养良好的执法习惯,从而达到避免和预防发生潜在道德问题的风险。
4.4.3分组角色扮演教学法足球裁判员有不同的角色分工,在课堂练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大学生多尝试不同的角色,并启发大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大学生通过体会不同的角色执法经历,学会换位思考、培养沟通交流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思政内容,通过修改教学大纲使课程体系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足球裁判员思想政治案例库,在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进度以及考核等教学文件中融入思想政治内容。设计课程思政相关内容的考核方案,考核内容应包括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思想政治和出勤等。思想政治考核形式应该融入理论与实践考核的过程,包括随堂讨论、调查报告、分组案例分析汇报、单元模拟测评、视频测试以及比赛实践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教育工作应该围绕国家制定的教育政策方针进行具体实施和开展。因此,从课程思政视域研究“足球裁判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政素养和促进校园足球运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足球裁判理论与实践”课程通过主动、恰当的教学方式设计,将职业道德教育、正向价值观、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等思想政治内容融入足球规则和裁判能力教学,使高校大学生在正式进入社会工作前初步完成系统的、专业的和全面的职业思政教育,以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对专业后备人才的思想政治培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优质资源,为大学生进一步提高足球业务能力打下扎实的思想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