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类体育游戏对高年级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研究

2022-05-06 07:37李海燕张文丽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4期
关键词:教学实验均值显著性

李海燕,卢 根,张文丽

(1.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2. 人大附中北大附小联合实验学校,北京 100194;3.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科学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400)

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要使学生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充满自信、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因此,学校教育对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良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其中,小学阶段是亲社会行为养成的关键阶段,而集体类体育游戏活动能加速实现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养成进程。本文对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亲社会行为现状进行研究描述,围绕集体类体育游戏中存在的亲社会行为开展教学实验并进行深入分析,对集体类体育游戏能否促使小学生产生亲社会行为进行检验,旨在通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集体性游戏,探究集体类体育游戏对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集体类体育游戏对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阅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随机选取北京某小学六年级6个自然班的2个班级小学生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共46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4人;对照组共49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5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入移情训练、团队训练、规则教育、责任心培养和价值观培养的体育游戏,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这些体育游戏以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进行。游戏设计内容有:盲人搬物、单脚跳、营救伤员、两人三足、集体定向越野、手拉手穿越、开火车、蜈蚣爬行等。

(1)调查工具:“亲社会行为学生/教师评定量表”,主要包括分享、帮助、安慰、合作4个维度,并按照李克特(Likert scale)等级,按照“很少、偶尔、有时、经常、总是”分别给予1~5分的评定;每个小学生4个维度获得的评价总分就是该生亲社会行为的总得分,这一总分可说明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整体表现水平。评价方法是每一名小学生或教师对班内所有其他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4个维度逐一进行评价。向实验组和对照组发放95份调查问卷,回收9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运用统计软件SPSS 22.0对所得各项测试指标数据进行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用独立样本检验比较不同组间、性别间指标数据的差异;用配对样本检验比较组内实验前、后指标的差异,显著性标准为<0.05;用Pearson线性相关检验数据间的相关性。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亲社会行为的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分类,本文研究将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界定为4个维度,即合作维度、安慰维度、分享维度、帮助维度。“合作”即不少于2个个体为实现同一目标而一起进行的行动,是一种较高水平的个体间协调活动;“安慰”是安顿抚慰,用欢娱、希望、保证以及同情心减轻、安抚或鼓励,同义词有抚慰、宽慰 、安抚等,安慰也属行为学名词、动词,安慰可以使人从心理上得到满足,进行安慰行为的2个关键因素为意识到他人情绪消极以及能够通过个人行为或言语使对方情绪好转;“分享”的范围较大,这一行为的对象可以是关于物品、游戏、情绪等多种不同的方面,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通过不少于2人对资源者持有的资源进行共享,以此使每个人都获得一定的益处,物品分享是指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把属于自己的物品与别人共享,游戏分享一般发生在平行游戏中,被动参与的游戏比较难于分享,情绪分享一般是将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思想和情感分享给别人;“帮助”是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替人出力、出主意或给予物质上、精神上的支援。

对小学生而言,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够与他人快乐、积极地合作、分享,并对他人进行帮助、安慰的行为,对个体的成长以及实现社会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同情与尊重意识,使班级内部的友谊进一步深化。一方面,亲社会行为中的品质体现了小学生在道德层面的需求,有助于建设较为高尚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培养小学生具有上述品格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并使其更好地实现社会化发展。

2.1 实验前小学生亲社会行为评定结果

采用量表调查的方式,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检验,以确定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科学性。为了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在亲社会行为的4个维度:合作维度(A)、安慰维度(B)、分享维度(C)、帮助维度(D),进行独立样本检验,结果>0.05,4个维度均无显著性差异,符合同质研究的条件。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小学生在亲社会行为的4个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分组合理。(表1)

表1 实验前小学生亲社会行为评定结果

2.2 实验后集体类体育游戏对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经过1学期集体类体育游戏的教学实验,经独立样本检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小学生相比,实验组小学生在亲社会行为的总样本、合作维度(A)、帮助维度(D)上,<0.05,有显著性差异;在安慰维度(B)、分享维度(C)上,>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小学生亲社会行为实验前后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差异不显著。(表2)

表2 集体类体育游戏对小学生亲社会行为影响的结果统计

研究分析可知,影响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因素较多,仅利用学校1学期的体育课来实现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改善难度很大。与实验前相比,实验后实验班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分数增长幅度比对照班大,在合作、安慰、分享、帮助4个维度上提高幅度都较大,其中合作维度提高幅度最大。经实验前后配对样本检验,<0.01,有显著性差异,提高幅度较大。男生在分享维度上的提高幅度优于女生,而女生在帮助维度上的提高幅度则优于男生。

经过1学期的教学实验,集体类体育游戏对小学生合作维度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女生均在合作维度上提高幅度较大。实验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合作”维度的人群分布得知,实验前,获得均值3分(不含)以下的小学生有17人,获得均值4分及以上的小学生有3人。通过集体类体育游戏的教学实验后,获得均值3分(不含)以下的小学生有17人,低分人群总体不变;获得均值4分及以上的小学生达11人,高分人群明显比实验前提升。

经过1学期的教学实验,亲社会行为安慰维度,实验班比对照班小学生提升幅度大。实验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安慰”维度的人群分布得知,实验前,获得均值3分(不含)以下的小学生有12人次;实验后,获得均值3分(不含)以下的小学生有3人,低分人群大幅度减少。实验前,获得均值4分及以上的小学生6人;实验后,获得均值4分及以上的小学生达32人,高分人群明显比实验前提升,提高幅度较大。

经过1学期的教学实验,亲社会行为分享维度,实验班比对照班小学生提升幅度大。实验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分享维度的人群分布得知,实验前,获得均值3分(不含)以下的小学生有16人次;实验后,获得均值3分(不含)以下的小学生有12人,低分人群总体减少。实验前,获得均值4分及以上的小学生有6人;实验后,获得均值4分及以上的小学生达13人,高分人群明显比实验前提升。

经过1学期的教学实验,亲社会行为的帮助维度,实验班比对照班提升幅度大。实验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帮助维度的人群分布得知,实验前,获得均值3分(不含)以下的小学生有11人次;实验后,获得均值3分(不含)以下的小学生有2人,低分人群大幅度减少。实验前,获得均值4分及以上的小学生有11人;实验后,获得均值4分及以上的小学生达30人,高分人群明显比实验前提升。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经过1学期集体类体育游戏的教学实验,实验组小学生在亲社会行为的合作维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提高幅度较大;在安慰、分享维度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实小学生验前后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差异不显著。

从整体上来看,女生的亲社会行为表现优于男生,女生比男生表现得更好。

实验证明,渗透了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友谊等要素的集体类体育游戏对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建 议

由于小学生个体间的技能掌握存在一定的差异,建议教师在集体类体育游戏教学时通过案例指导小学生掌握合作、帮助、安慰、分享的技能。

由于小学生之间的接纳能力不同,教师应鼓励小学生在掌握这些技能后有效地运用于学习中。

猜你喜欢
教学实验均值显著性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
均值不等式的小应用
高校体育教学应用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具身教学应用于小学绘本故事课堂的研究
能否用斐林试剂鉴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