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希望,播种明天

2022-05-06 19:37张葆珺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4期
关键词:支教家长学校

不知不觉,我在孝昌县澴西学校支教已经四年了。支教,是一种磨炼,一种奉献,也是一份收获。有人说:“使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回想在澴西学校的日子里,我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受到了同事的好评,得到了学校的肯定,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安慰。支教以来,尽管有种种困难,但我依然坚定,用行动战胜自我,从容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有了辛苦的付出,就会有幸福的收获,这四年的经历,必将在我的人生中写下不平凡的一页。

反思课堂,在实践中提升教学水平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它离不开教师的敬业奉献,也离不开学生的刻苦钻研,更离不开教研的指导引领。教研工作无论在个人的教学中,还是在整个学校的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支持和帮助教师搞好教研工作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

为此,我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人人公开课”大比武活动。只要是青年教师的公开课,我都尽量争取全部听完,32位老师32节课,每堂课我都给出评价和意见,让年轻教师真正了解自己,提升教学水平,尝试教科研之路,确定自己的教学特色。同时,我把每位老师都当作自己的先生,每次听课与其说是作为老教师指导同事,不如说是对我的考验和再学习。

在学习中,老师们对教材和对每一节课的精彩分析,犹如一缕缕灿烂的阳光,让人温暖,使人感动,催人奋进。优秀教师的精彩课例让我茅塞顿开,帮我解决了在教学上的问题和困惑。通过与学校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我感到收获很大,同时有了观念的更新,了解到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了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显著。一次次的评课促使我更加努力,主动学习,研究教材。在评课过程中,我和其他教师学会了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认识到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地安排每节课的教学框架、环节和步骤,既要做到科学、紧凑、实用,又要做到富有新意、变化和节奏感。

在教授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时,我常常在思考,能否把孩子们带到现实生活中去体悟。有一次,讲《我们的校园》这一课时,我就带孩子们走出教室,游览校园,亲自感受校园的文化和环境。

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出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心旷神怡,从而萌生环境保护意识。除此之外,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更是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精神底蕴。

生活即教育。如果我们悉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结合起来,那思想教育何愁不见成效?当学习内容、活动方式与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相似”的时候,他们便会表现出高度的兴奋,其思维的灵动、个性的张扬、潜能的开发都会成为可能,学习方式的转变才能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因此,我们要走出狭窄的教室,给学生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让学生自由地在生活这个鲜活的大课堂中不断探索。

澴西学校是一所乡镇学校。这里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他们渴望看到外面的世界,渴望了解更多的知识,渴望得到思想的升华,然而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却很有限。基于此,我想通过编写《美德课堂》校本教材,让孩子的心灵从萌芽期开始,就朝着光明走去。

为了这本教材,我尽心竭力。好不容易把目录整理出来了,要写具体文章了,我的脑子却一片空白,实在不知道该写点什么;好不容易知道写点什么了,又发现自己只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来写,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好不容易觉得孩子们应该明白清楚了,又发现写出来的文字枯燥无味,毫无生气。我感到无比焦虑,感觉有一只无形的手正在把我拽向深渊。尽管如此,我仍然没有放弃,改了好多次后,终于完成了初稿。我把书稿交到出版社后,又忙着请人为书写“序”,与出版社谈出书价格,反复商议书稿的排版与插图……终于,我们拿到了《美德课堂》这本校本教材。很多参与编书的教师看到后,都有些小激动,因为这对于一所乡镇学校来说,太不容易了。这也是我支教以来感到最得意的一件事。

《美德课堂》校本教材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能使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人与事,让良好的涵养、雅正的品行成为一种习惯,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让他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建立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家校携手,共铺学生成才之路

教育,从来就不应该是一件孤军奋战的事情。孩子的成长需要两只“翅膀”,一只是老师,一只是家长。在教育路上,老师和家长最应该成为最好的搭档。

教育是一次共同的成长,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阳光雨露,家庭教育是孩子茁壮成长的沃土。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着孩子。

在校级家长会上,我首先告诉家长,孩子的身上有家庭的影子,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孩子的成长也很有必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应该携手并进。接着,我诚恳地对家长谈了三个方面的教育问题:一是关注孩子的心理特点。我对各年级、各年龄段孩子的身心特点进行了总结,分别是三个“不”(问题认识不深刻、动作不到位、行为不规范)和三个“好”(好奇、好动、好模仿)。二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意义。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但育人也需要父母的参与。父母作为孩子的引领者和陪伴者,不能把育人的责任完全推给教师,因为再优秀的教师也弥补不了家庭教育,孩子要从家长身上学会做人做事。三是“双减”之后,家长应更加明确如何配合学校工作以及如何做好家庭教育。现如今,许多家长忙着工作,把孩子扔到学校,交给老师后就什么都不管了,孩子的好与坏都是老师的问题。但事实上,无论多好的学校和老师,在孩子心中,永远代替不了父母的位置。老师只是“传道受业解惑”,家长才是影響孩子一生的人。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因此,要想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是关键。“双减”不是减包袱,不是把所有教育孩子的任务都甩给学校。

我反复强调,“双减”之后,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其实“双减”政策对教师教学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既要给学生减负又不能让教学质量滑坡,教师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家长来说,无论是盲目“放养”“躺平”,还是闭门“增负”“加压”,都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反作用。在新形势下,家长应紧跟时代步伐,认真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双减”之后,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劳动实践、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让家里有更多的亲子时光、阅读时光,用心去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一个好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

点亮心灯,成为学生的知心人

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拥有精彩的人生。精神上要有家园,心灵上才有自信。

我在孝昌的这几年,接触了许多学生和家长。我发现,很多学生失去了精神底色,因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撒谎、迷恋手机、讨厌上学、不愿意做作业、失去学习兴趣、与同学搞不好关系、自我认知偏差等。这就需要引导他们思考生命的意义。我一直以“呵护心灵,拥抱成长”为原则,一方面以正确对待生命与健康为切入点,给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另一方面针对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致力于呵护学生心灵,让他们都能拥有一颗积极阳光的心,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每一次,我和孩子们的交谈都很顺利。我想,在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的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理解、帮助和爱心。教师或家长发现孩子有叛逆心理时,首先,要顺应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逐步改变教育方法;其次,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利,与孩子谈话时应平等对待,如果孩子脾气倔强,也要耐心教育,不要用命令、训斥的口吻,粗暴和强制的方法更是错误的;最后,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要以热情关切的态度、亲切温和的语气,营造尊重理解的氛围,这样,孩子便能感受到教师或父母是自己的知心朋友,是可以信赖的人,孩子也更容易接受教育和指引。

平时,孩子们喜欢我像朋友一样去了解他们,和他们沟通。例如,他们很喜欢电子产品,我就适当地做出积极地引导而不是一味地“围追堵截”。我建议家长分别从“设立规矩”“明确目标”“发展兴趣”这三个方面,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学会使用电子产品。

要想成为孩子的知心人,我们还必须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这样才能让我们在教育时得心应手。我的年龄让我不可避免地与孩子们有较深的代沟,孩子们看到我时总让我感觉到敬畏多于亲近,这也导致我很难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于是,我经常暗地里观察孩子们的活动,走近他们,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在他们的位置上,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多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同时见机行事,因势利导,比如一次坦诚亲切的交谈,一个亲昵的动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孩子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的事业,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我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用自己的热情去融化孩子心中的坚冰。

在支教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快乐其实很简单,简单到只需要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只要你摸摸他的头、拉拉他的小手、抱抱他,他就会感到很满足、很欣慰。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敞开心扉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理解他们。

支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磨炼。近四年的支教工作是短暂的,也是忙碌的,更是充实的。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架起一座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交流沟通的桥梁,为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责任编辑/曹小飞

编者按:耕耘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贫困山区里来了充满学识和教育热情的“银龄教授”,为农村教育注入了生机与活力。2019年,中共党员、武汉市委党校退休教授张葆珺加入教育部首届“银龄讲学计划”,支教于孝感市孝昌县澴西学校。2020年,张葆珺被评为“湖北省荆楚好老师”;2021年,被評为孝感市“优秀五老志愿者”;2022年,被评为“孝昌澴西最美教师”。本文为张葆珺对支教经历的自述。

猜你喜欢
支教家长学校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