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曹刿挺身而出,担负起了拯救国家的责任,因而有了“曹刿论战”的美谈;太平盛世,范仲淹居安思危,牢记士大夫兴国安邦的责任,因而有了“处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的警句……人,有了责任心,社会才更温馨、更和谐;人,有了责任心,世界才更精彩、更迷人!
阅读训练一
经典阅读是一种责任
在当今网络阅读的时代,纸质经典阅读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奢侈的人生经验。现代人已经习惯了轻阅读、快阅读、消费式阅读、网络阅读,等等。纸质经典阅读似乎已经过时,我们从网络上随时可以猎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墨子等人物的言行事迹。但返回到纸质经典阅读,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更是他对自己的责任。
从网络的角度理解,纸质经典确实过于沉重、晦涩、凝固了,过于安静了。纸质经典乃是用纸质把人類流传千年的文明精神“封印”了。这些先人的精神文化血脉,仅仅靠网络阅读是不足以消化为阅读者自身的食粮的。现代人要打开人类的文明精神、听取先贤们的深刻思想,仅仅靠网络的音频视频介质去阅读听取是不够的。在打开“封印”的文明之旅中,尤其是在跟先人对话并滋养自身的修行中,专注、精纯的纸质经典阅读几乎是不二之路。一份调查显示,在美国著名大学的阅读榜上,占前一二十名的仍是古往今来的人类经典。
跟一般阅读有所不同,经典阅读是一种对自己的打开,是把自己从外在的世界中找回来。这一特征可以判定一个人是否读进了经典、读出了自己。有人拿着书“一目十行”,有人拿着书“心不在焉”,这些阅读都不是对经典的正当态度。经典并非“咳风唾地”的时语或“明日黄花”,而是文明演进的界石、台阶。在知识爆炸的网络时代,这些界石、台阶需要我们去一一领略。在日常生活中阅读经典是如同信徒做礼拜一样听闻福音的方式,更是我们成全自己、安顿自己的方式。遗憾的是,现代人容易忽略经典,容易倾向于在网上冲浪去获取知识。用网友们的总结,知识易得,智慧难求。
传统社会的读书,首先是调心。没有对自己的心的把握,机械地认字识文,是难以读好书的,难以打开自己和经典的“封印”状态,更难以获得智慧。如同中西贯通的大儒马一浮先生所说:“故欲读书,先须调心。心气安定,自易领会。若以散心读书,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必不能入。以定心读书,事半功倍。随事察识,语语销归自性。然后读得一书,自有一书之用。不是泛泛读过。须知读书,即是穷理博文之一事。然必资于主敬,必赖于笃行。不然,则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马一浮先生还说:“读书如人行远,必假舟车。舟车之行,须由轨道,待人驾驶。驾驶之人,既须识途,亦要娴熟。不致迷路,不致颠覆,方可到达。故读书之法,须有训练,存乎其人。书虽多,若不善读,徒耗日力。不得要领,陵杂无序。能入理,有何裨益?”
关于国民阅读的倡导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的热点话题,其中既有国民对经典文化的疏离问题,也有国民人均阅读较为低下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如何让大家从纷繁复杂的世界和生活中有所解脱,使浮躁的心得以安顿,“应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显然,阅读经典仍是方便,“安禅制毒龙”,借用孟子的话,经典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作者余世存,选自《甘肃日报》2020年10月29日,有删改)
思考
1.通读全文,作者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三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任选一种分析作用。
3.结合文中马一浮先生的话,请谈谈当今我们应该如何阅读经典。
阅读训练二
玉米人
晚夏时节,玉米成熟了。街头做烤玉米生意的乡下人多了起来。
有一天,在离我家很近的中山路上,我遇见了一个卖玉米的人。他占据着很好的地段,背靠着沃尔玛超市和工人文化宫,在过街天桥下,用一个铁皮箍起的炉子烤着玉米。玉米被竹签穿着,一穗穗地横在炭火上。他似乎害了伤风,不时地抽着鼻子。他的生意真不错,烤好的玉米很快被路人买了去,他便剥了新的玉米,接着烤。在他旁边,摊开着一个大网袋,那里面装着至少上百穗玉米。
我不爱吃烤玉米,想买他几穗生的,回家煮。我指着他烤着的玉米问:“多少钱一穗?”
“一块五。”他转动着竹签,头也不抬地说。
“我想买四穗。”我说。
他抬起头,问了一句:“你能吃四穗?”
“我要买生的,回家去煮。”我说。
他抽着鼻子,很干脆地说:“不卖!”
我以为他怕我跟他讲价,于是安慰他说:“我买生的,也按一块五一穗的钱给你。”
“那也不卖!”他坚决地说。
这让我大惑不解。我开导他:“你卖熟的才一块五,而我买生的是一样的价,省了你的炭火,还省了你的力气,你怎么算不过来账?”一听我嘲笑他不会算账,他沉下脸,指着我庄严地说:“卖给你生的,那些要吃烤玉米的人,要是不够吃了怎么办?”
天哪,竟然是这理由!我心底里骂着他“蠢货”,掉头而去。到了中山路革街相交的路口,我碰到了另一个卖烤玉米的人。这次,我以熟玉米的价钱顺利地买了几穗生玉米。摊主显然明白这买卖划得来,很高兴,他笑着对我说:“好吃了再来啊。”
我提着生玉米往回走的时候,又遇到了那个不卖给我玉米的人。我站定了,示威性地晃悠着手中的玉米。他在招揽生意的时候,看到了我,也看到了那兜玉米,他张大了嘴,很惊恐的样子,好像我提着的,是一颗颗手雷。他别过身去,连打了几个喷嚏,然后回过头来,接着烤他的玉米,那么地安闲,那么地从容。
夏季过去了,街上烤玉米的人都不见了。有一天路过天桥,在苍茫的蓝色中,我忽然想起了那个烤玉米的人,想起了他清瘦而黧黑的脸,以及他灵活地转动炭火上的玉米时知足的神态。
我忽然觉得他是一个身上洋溢着神灵之光的人。他为了一个信念,或者说一种责任,拒绝唾手可得的利益,他这种固执,难道不可贵吗?
我想,好的写作者就应该像那个玉米人那样,可以笨一点,可以放弃一点现实的利益,可以甘心承受坚持自己的信仰而带来的生意上可能的冷清。我愿意做这样一个玉米人,守着自己的炉子,守着炉子里心灵的炭火,为那些爱我作品的读者(哪怕是少数),精心焙制食粮。
(选自《迟子建散文》)
思考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句中加点字好在哪里?
一听我嘲笑他不会算账,他沉下脸,指着我庄严地说:“卖给你生的,那些要吃烤玉米的人,要是不够吃了怎么办?”
(2)理解句子的含义。
我愿意做这样一个玉米人,守着自己的炉子,守着炉子里心灵的炭火,为那些爱我作品的读者(哪怕是少数),精心焙制食粮。
3.请根据画线部分展开合理想象,写出那个烤玉米的人此时的心理活动。(不超过100字)
4.文章倒数第二段说,“我忽然觉得他是一个身上洋溢着神灵之光的人。”怎样理解“神灵之光”这个词?你觉得他身上哪些地方具有“神灵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