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学视角的解读
——美国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绘画造型基础课程目标的探讨(1878-1922)

2022-05-05 02:31
关键词:课程目标基础领域

尚 爽

美国著名课程研究专家拉夫·泰勒(Ralph W.Tyler)主张:“如果我们要有组织地、理智地研究教育计划的话,我们首先就必须明确教育目标。”[1](P11)绘画造型基础课程目标(Curriculum objective)是教学总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化,具有严谨、清晰的程式化特征。课程目标明示又制约着课程设计的方向,对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实施过程中方法的选择、课程评价准则的编制等,都具有重要的统摄和指导意义。

1805年,美国第一所高等美术学院和博物馆——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Pennsylvania Academy of the Fine Arts,下文简称PAFA)成立,它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不仅是美国历史最悠久地致力于培养世界各地美术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而且是美国最古老的美术博物馆。(图1、2)正如1908年由校董事会发布的《学院公告》中所称,“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国艺术史本身”[2](P1)。学院的成立为美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根基。1878-1922年,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的教学在其发展历程中处于鼎盛阶段,被誉为“学院历史上最壮观,最富创意的时期之一”[3](P68)。这一历史阶段的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是该校教育史研究的重点阶段,它作为美国艺术界培养人才的一支重要力量,蕴含着美术教育纲领与实施之间矛盾与统一的解决思路,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源。

图1 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

一、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课程目标的考辨

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课程目标的确立主要以学生造型能力的提升为指向,其中包括理论知识的完善、观察能力的培养、审美能力的生成、创造能力的提高四个方面。

学院认为若课程目标不注重理论的提高,缺乏对艺术基本规律的认识,将使创作实践没有根基,势必导致学生在创作时缺少理性思考的逻辑起点,往往使自己仅能成为艺匠。丰富理论知识却又不被理论所障,把握规律、融会贯通是塑造学生造型能力的关键,唯有如此,学生才能获得更为充足的知识储备和审美素养,从而具备更自由能动的造型能力。

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形象塑造的前提。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Edgar Degas)曾说:“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4]在学院看来,视觉是一种积极的探索,自然物象以丰富的形态占据着我们的视觉感官,而观察力就是对世间万物的观照,它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观察力就无法具备有效地解释经验图式的能力,因此,学院把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目标。

审美能力的生成,可谓美术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古人言“夫画者,从于心者也”[5](P253),即画家在作画时应遵从于个人的真情实感。艺术作品美的体现,是艺术创作者个人主观意识与客观感受的有机结合,是作者个人审美能力、艺术激情的自然体现,是从有法到无法境界的实现。因此,绘画造型基础能力的培养应是在具备审美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审美观,使学生在绘画创作中融入思想情感是学院课程目标的思想基础之一。

创造能力的提高是对学生的重要要求。所谓创造,是指以独树一帜的形式揭示客观事物的实质及内在关联,并引领人们去探求对问题的全新阐释,从而迸发出空前未有的思维结晶。绘画的造型应要求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可使学生避免笔滞于物,帮助学生从被动地复制自然发展为能动地体现视觉图式,从而使艺术创作提升至物我交融的境界。

二、分类学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视角

分类学(taxonomy)就其广义而言,乃指区分事物类别的科学;而其狭义则指研究生命分类的学问。分类学是一门从系统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学科,毫无疑问,对任何事物的探究,倘若缺乏分类的意识,没有建立系统的认知,则不能从更深层次研究事物间的联系与变化,从而难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就教育领域而论,分类学理论的导入可为思考课程目标的设定提供新的视角。拉夫 ·泰勒曾指出,“课程的目标可以在人们的行为变革中加以认识”[6](P52)。这里所指的“行为”,就广义来看,除了外在行为之外,还包括认识、思考、理解、技能、鉴赏、兴趣、态度等方面的内容。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Benjamin S.Bloom)继承并发展了泰勒的行为目标理论,并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学”一说,他认为教育中应当达到的全部目标,可分为三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并且揭示了在各自的领域达到最终目标的过程中,应当依次达到的目标系列。以当代的视域对PAFA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造型基础课程目标进行层级化分类,同时将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课程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可以更清晰且系统化地明确其课程目标的旨归。

就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绘画造型基础课程的课程目标而言,它不是单一的,包含培养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等,而这些课程目标又具体呈现在不同的课程中。上述课程目标的主旨是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从而提升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实现学院于1908年提出的主要办学目标,即“使学生能够从事他们有意从事的任何特殊的艺术工作”[2](P3)。鉴于该校造型基础课程目标具有综合的价值取向,因此,若以泰勒的行为目标理论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为依据对PAFA的课程目标进行维度的层级归类,可更科学合理地表述其课程目标的系统性和结构关系。

三、对PAFA造型基础课程目标的分类探析

根据以上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从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技能领域探讨PAFA造型基础课程的课程目标,将更清晰地洞察其课程目标的思想基础,以及其课程体系的建立。

(一)认知领域——根深本固,触类而通

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im)在《视觉思维》一书中指出:“所谓认知,无非是指积极地探索、选择,对本质的把握等,而这一切又都涉及对外物之形态的简化和组织。”[7](P196)认知领域系指学生在如教室、实验室、教科书等熟悉的情境中,对知识的记忆、领悟、选择与应用的能力,寓意着知识掌握的内化过程。任何学习的过程,均应遵循“从无法到有法,再从有法到无法”的知识提升规律,而造型基础能力的获得,不仅要掌握与造型有关的形体、透视、解剖、明暗等理论知识,更要通过观察等方法对所描绘的对象有所认知,进而宏观探道,把握物象的本质构成和普遍的造型规律中的不易、变易、简易的各个要素,以便为后续的创造性活动打下稳固的根基。

从认知领域来考察PAFA造型基础课程的课程目标。据1908年至1920年间《学院公告》显示,学院强调素描(Drawing)是一切图形艺术的基础,因此学院的课程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明晰应该如何正确地素描,包括了解素描的含义、范围、类型和在造型艺术中的重要性,知晓素描与点、线、面的关系以及素描绘画材料与工具的应用方法等内容。(图3)学院还特别讲求在造型基础课程中色彩(Color)研究的重要性,即认为设置造型基础课的整体课程目标是教导学生有关色彩的和谐及对比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理解冷暖色调与色彩情感表达的美的规律,从而使他们具备形成正确的色彩感知的能力。此外,学院把掌握创作(Composition)等有关造型基础的知识作为学生能够全面研究美术的必要条件,因此除素描和色彩外,其课程目标也涵盖让学生领会包括创作等多方面的基本法则、艺术特点和表现特性等知识。

图3 学院课程场景

至1921年,学院又将造型基础的课程目标更加详细化,除要求学生理解如“正确素描”(Correct Drawing)、色彩明度(Color Value)、构成(Composition)、建模(Modelling)、结构解剖学(Constructive Anatomy)和透视学(Perspective)等造型手法外,还将造型基础课程中的总目标分解为更具体的小目标,并落实到教学过程和作业要求之中。

例如,PAFA注重训练学生对自然的认知能力。于1917年起,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切斯特泉地区分设露天户外暑期学校,学院开设暑期学校的主要目的不仅是为了丰富PAFA的教学形式,而且意图借助大自然的美丽风景和户外教学的方式来填补室内授课的单一性,以便让人们感受自然界的变化无常,并向学校教师和除假期外没有空闲时间的人们提供学习艺术的机会。该暑期学校整体的造型基础课程目标指出,通过教导学生充分且准确地观察外界事物,提高学生对客观事物不同特征和变化(如形状、体积、比例、方向、位置、色彩、量感、质感等)的认知,使学生具备能够真实且艺术化地描绘目之所及事物的能力。

学生的造型能力建立在对解剖学、透视学及运动的相关规律的认识基础之上。解剖学、透视学知识的科学严谨性将直接关系到所描绘事物的造型准确性,而造型基础的严谨又与造型意识的培养相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学校解剖学课(Anatomy)和透视学课(Perspective)的课程目标,是通过向学生传授解剖学和透视学的知识,使学生具备表现物象任何一种姿势或运动状态的能力,同时明确应如何表现运动人体的势态及其肌肉和骨骼的结构。(图4)

图4 学院解剖学课和透视课程

(二)情意领域——以形载情,神领意造

“充分地掌握了认知目标的学生,将会发展起对于学科的兴趣与积极态度。”[8](P134)这是布卢姆的观点。所谓“对于学科的兴趣与积极态度”,正是涉及课程目标中的情意领域。情意领域的课程目标不是以讲授、分析和训练内容为主,而是指对学生的思想、情感等产生影响效果,具体包括对诱发动机、陶冶情操、发展兴趣、树立审美、提高鉴赏力、端正态度等方面形成影响,它对促进学生在认知领域达标具有很好的动力功能和调节作用,意味着认知的内化过程。

众所周知,造型基础领域中的一切内容都与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形象的塑造受制于创作者的心理情感,脱离情感因素的作品充其量只达到技术性的低级层面,而无法进入高级层面的艺术精神表达。情感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灵魂,即使是写生造型训练也不可能与情感无涉,譬如学生在对人体写生时不能只注重人体模特儿的比例结构,还要体验一个人为生存而赤裸时那不可忽视的尊严。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提高情意能力?这其中就需要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但观察并非仅指目所能及的一切图像,它还包括用灵魂才能看到的内在影像,特别是对于人物画而言,学院倡导观察不应仅限于对于事物外部细节及整体的捕捉,更强调需通过分析人物的神态姿势以探求其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该校的人体和肖像课(Life and Head Course)的课程目标正是应验了这一教育主张,它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基本的人物造型知识,同时还指出学生应对人物的形体、姿态、表情的刻画,以及对夸张、变形等艺术处理手法与塑造人物性格、情感和精神之间关系等内容有所明了,即强调作品应在对事物有所认知的基础上,赋予艺术家个人情感的艺术创造。

情意能力的提升还离不开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关照。应该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9](P52),绘画作品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创作者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感的贫弱必然导致艺术灵感的枯竭。因此,造型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审美观的树立,这就要求造型基础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学院开设的艺术史讲座课程(Art History Lecture)的目标即是顺应着这一要求,它旨在使学生掌握艺术通史的嬗变,特别是绘画史、雕塑史和建筑史的知识,鼓励学生以宏观的态度从美术史中获取并积累美学经验,从而促使学生提高鉴赏力,在创作时能够做出美感的反应与判断。同时,学院也常年开设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讲座,其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及审美、鉴赏能力。

同时,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Friedrich Adolph Wilhelm Diesterweg)所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10](P81)学问必须要有他人的启发式引导且需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艺术创作也只有具备个性化语言才有价值和意义。PAFA的课程目标就践行着这一宗旨:1911年,学院将创作课的课程目标定为“鼓励学生大胆而有力地表达自己的印象和想法”[11](P14)。此外,通过对比较解剖学、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学院的解剖学讲座课程除了要求学生能够辨别正常人体的形态和结构,为今后勾勒正确的人体造型奠定坚实的基础外,更指出学生应树立对人体艺术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态度以及审慎的造型思维。

上述课程的目标都充分体现了学院对情意领域的重视程度,认为造型基础课程的目标应遵循诱发和启动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则,因为学生一旦有了良好的动机,点燃了兴趣之火,就会把原始的诱因转化为一种内在需要,这便更利于学生掌握造型基础的要义,从而在今后更深广的绘画实践中生动地表达对自然、对现实生活、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情感和想象。

(三)技能领域——深谙法度,变化自然

PAFA的教学主张认为,“造就真正艺术家的因素是拥有敏锐洞察力的双眸和坚定而大胆的手”[12](P22),因此绘画造型基础课程的课程目标在于,不仅要让学生对造型基础的内涵有一定认知和学习的兴趣,更应具备通过技术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这就说明了课程目标中技能领域的必要性。技能领域的内容包含培养学生模仿、协调、熟练、想象、创造、创新能力等,具体可由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方面所组成。

从操作技能角度来看,据1908年至1920年间《学院公告》显示,学院旨在通过给予学生全面的造型基础方法指导,使学生掌握构图、造型(形体、比例、结构、体量感等,人像画的动态、神情等)、绘画要素(线、形状、色彩、肌理等)以及整体效果等方面的能力。以速写课为例,它作为严格科学的基本功技能训练,被视作掌握造型能力的必由之路,是“从规距到方圆”的基本轨道。具体就学院的钢笔与铅笔速写课(Pen and Pencil Sketch Class)而言,它的课程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造型熟练程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此课程的具体目标为经过不断的速写练习,促使学生能够增强自己的概括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并不断充实个人思维中的造型规律。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且熟练的写实技术基础,才能达到“闭目如在目前,放笔如在笔底”(元 ·王绎《写像秘诀》)的造诣,为自由的思维表达提供更多元化的可能性。此外,学院还常组织学生与工作坊或技术学校的大师一起工作,要求学生学习大师们的艺术思维与操作技能,此举也是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

再以学院的人体素描和油画课(Drawing and Painting from the Figure)为例,侧重于培养学生智力技能中的创造能力。学院的课程目标是不仅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绘画的工具和材料,也提出学生应学会从人体的各种不同的角度、姿势甚至是行动中的视角来发现不一样的画面,从而进一步掌握透视、比例和结构等基本的造型要领,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画出个人风格,发挥个性,大胆创造,拥有自如作画的能力。

此外,学院开设的创作课则旨在提高智力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与创新能力。具体而言,创作课的老师鼓励每个学生专攻自己所擅长的方向,至于艺术作品是由什么构成或创造的,没有任何理论或准则的约束。创作课的课程目标表明,学生在创作时应达到“型收语放”的要求:“型收”指严格遵循写生对象的造型特征,严谨深入体会传统造型规律;所谓“语放”即学生同样应以夸张凝练的手法表达个人的灵感体验和自由探求。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所言“心境愈是自由,愈能得到美的享受”[13](P220),这就要求学生在艺术创作时拥有自由的心灵。然而,“语放”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主观臆造,“型收”与“语放”应控制在主观与客观统一的范畴内,即学生对对象进行创作时,应在自由想象的同时不背弃对其本质的描摹。总的来看,强调学生想象力的驰骋,促使学生越出古人藩篱又不落老师窠臼,继而达到“迁想妙得”的境界,是学院的创作课的课程目标的中心。因此只有在对自然物象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个性化语言的探索,并提倡以自由的心灵逐步建立学生个人的视觉图式法则,才能让学生的思想物化为视觉的真实,“物象”与“心象”[14](P2)方可融通。

可见,学院在技能领域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将有关造型基础的知识、技巧和处理方法较为熟练地运用于自己的美术创作之中,同时还要求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较为完善的思辨能力,以增添自己的美术作品的生动性和表现性。

四、结语

学院绘画造型基础课程的课程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技能领域,这三大领域是造型基础的综合体现,它们之间以相辅相成的形式共同提升着学生的造型能力:在课程目标确定的过程中,可以从认知领域引伸出情意领域,而情意领域中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的特点,又推动着对知识的掌握和对技能的应用。通过这三大领域,PAFA的课程目标概括而言是使学生熟悉素描、色彩、解剖、透视等多方面的造型知识,掌握艺术规律并提升对美的感知能力,达到不仅能客观地描绘对象,也可以能动地、创造性地表现对象的艺术水平。这三大领域是一个由感性走向理性的过程,旨在实现从技术到艺术、从表象到表现的实质性飞跃,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为学生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并给其选择后续的专业方向提供科学的参照。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基础领域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