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宜聪
彝山书院的院名取自魏国国相信陵君魏无忌在夷门礼贤下士的典故。彝山在战国时期是巩卫魏国都城大梁的重要屏障,也是战国时期魏国国相信陵君的府邸。彝山书院办学者取开封城西建造书院,便有宣扬信陵君魏无忌礼贤下士之意,同时寄托了主办人希望童生能够成为天下英才的愿望。彝山书院自兴建起就受到河南学政使、布政使的关注,开封府知府栗毓美、邹鸣鹤都曾捐出大量俸银用于修葺书院。因开封长期受黄河水患威胁,彝山书院经历了荒废到重建再到复兴的发展历程。道光二十一年黄河决口后,彝山书院作为开封城内仅存下的文脉,成为清末开封府宣传儒家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场所。
彝山书院建筑的探究,已有学者对建筑样式、环境布局、历史沿革方面开展讨论,如开封市第五中学校长李振华的《〈彝山书院志〉所见书院史迹考》从书院志中探讨彝山书院兴办的历程,深入挖掘《彝山书院志》所载富有特色的建筑样式。[1]河南大学武明军的《明清开封城市研究》通过城市功能中教育设施的布局,探讨彝山书院在黄河水患后,仍能成为省城重要教育教学场所的价值。[2](P63)河南大学吕昊青的《明清河南书院研究》探讨彝山书院的教学活动中书院建筑对于祭祀、教学的长期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意义。[3](P47)
书院兴盛于宋明,继承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建筑艺术风格,同时也吸收佛教、道教等宗教祭祀的礼仪秩序。自明清以后,由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官办书院逐渐增多,府衙式或宗庙式书院逐步成为书院建筑的内涵,各地书院与本地文化相结合增加了传统地域特色。彝山书院作为开封府修建的官办书院,其目的是为皇帝选拔官员,宣传教化思想,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产物。
自道光八年,开封知府栗毓美因“大梁书院兼收生员、童生,弊病甚多。而培养国之英才始于儿童,故在原开封府西义学重开彝山书院招收专课童生,革除考试作弊的陋习,从而拔擢人才。”[4](P678)。道光二十一年夏,彝山书院遭遇黄河水患,院内建筑荒废,知府邹鹤鸣捐出俸银重建彝山书院,山长宛平史致昌主讲彝山书院七年,制定章程、刊刻课艺,编撰书院志。清咸丰三年,彝山书院因经费紧张,被各地方官府挪用火耗,房屋荒废。同治十一年,河南巡抚李鹤年捐银五千两作为学生火膏费,又捐一千两白银整修书院建筑。光绪十六年,祥符县知县黄璟再次重修彝山书院,至1904年清政府实施新政改彝山书院为开封府中学堂,彝山书院的历史使命得以终结。
道光二十二年,“开封府知府无锡人邹鸣鹤主持增修彝山书院并立碑纪念,翌年书院又收购书院东院改建奎星楼,自此位于开封城西南的彝山书院初具规模。”[5](P66,83)自道光二十二年重修至1904年开封府中学堂改制,彝山书院经历了六十年的发展,清光绪三十年三月,在彝山书院的基础上,改建开封府中学堂,校长仍由开封府知府孙继英兼任,“开封府中学堂属于中等教育阶段,是当时开封府唯一的官立中学堂。”[6](P239)《彝山书院志》记述书院经历了由府办书院再到府县合办两个阶段,有祥符县知县史秉直于道光二十五年五月信札中记述的道光八年彝山书院的规模。自道光七年,开封府知府栗毓美拨款修建彝山书院始,至道光二十二年黄河张湾决口,次年黄河复道重修彝山书院止。从修建到重修以两次书院建筑规模变化为主进行记述。
山长史致昌撰述的《彝山书院志·序》载:“昔限于地,无多屋宇,今邹钟泉太守,大出俸钱,拓地基,增学舍,为诸童萃处。计讲肆,有堂扃,试有所。长庭曲谢,可以游息。而歌咏杜陵广厦之愿。”[7](P37)开封城因1842年黄河水患后,彝山书院重新修葺,从《序》看出开封府知府邹鸣鹤出俸银来拓展书院原地基,新建教学房屋和斋舍为应试童生提供住处,有讲授课业的讲室、复习与温习功课的堂扄,还有用于考试的考场,供游憩休息的长廊和水榭,以及可用歌咏来表达心愿的小篷池等场所。史致昌在序言中表达出对新修葺书院后书院建筑功能完善的理想,在《彝山书院志》第一部分就设有三幅图片描绘了彝山书院建筑风貌,并由祥符县路青云以说明文的形式阐释彝山书院的建筑布局。
兴建彝山书院是一项耗费人力和物力的工程,建造书院的房屋、院舍、景观以及门帘不但要合乎礼制,还有彰显教化。从开封府兴建彝山书院的物力和人力投入上看,主要由工程主持者与工匠、劳工所需的费用,常用工时来表现。用以配合彝山书院建筑的日常使用,突出其开展讲学、讲会、会讲等教学、学术文化活动所需要的附属设施,来供给服务于院长、堂长、教师、童生和书院辅助人员所需要的经费。彝山书院开展教育教学事务所用的建筑设施得到开封府提供的经费不断支持,同时资产的核定与拨付银两的租息是维护书院实物、房产、本金的重要来源。
彝山书院建成以后,按照建筑规划使用角度划分为基建建设和日常建筑维护工作两大部分。基建费用即建造、重修院舍的费用,用以满足对于书院投入建设可长期受益的目标要求,如购置土地,建造房屋院舍,另有附属配合书院功能的基本生活用品,备办祭祀的器皿,购置图书典籍等。基建投入是由开封府主持的,投资兴建的效果预期是在保证书院能够顺利完成的前提下,做到书院的书生有屋可住,再进一步做到有书可读,有讲堂开展辩论。彝山书院的建筑用以维持书院的正常运转,院舍的使用来保障书院建造完成后能够开展各类教学活动。按照建筑功能的划分,彝山书院的功能可以划分为养士、教学、祭祀、管理等几大类,功能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呈现出朴实、典雅的地方风貌,这一特点使彝山书院成为清末开封城内特殊的文化建筑景观。
彝山书院在栗毓美主政开封府时始建,从府院义学逐步转变为收取童生和应试子弟为主的官办书院,自修建始,书院受到地理区位和环境因素的限制,建筑规模并非巍峨宏大。彝山书院在平面布局上一般遵循沿中轴线分布,建筑设施依次排列,并在中轴线上布置主体功能建筑。彝山书院强调主次分明,平衡对称,充分体现封建礼制和皇权神授思想在其建筑构思中的影响。
在道光二十五年,祥符县知县史秉直撰写的公文上,详细记述了黄河水复后,彝山书院重修时购置宅地、修葺房舍、增建亭廊水榭的情况。“现经卑县于道光二十五年三月十八日捐。廉员得何陆白地一叚,南北长五丈三尺,东西宽四丈二尺,往北有路一道,价钱二十五千整;又买李杨氏破草房二间,南北长六丈,东西宽二丈一尺,整价钱二十五千;又买杨珍白地一叚,南北长六丈,东西宽二丈一尺,价钱十五千整;又买舒魁殿白地一叚,南北长十一丈五尺,南东西宽五丈,北东西宽四丈二尺,价钱八十千整,共用价钱一百四十五千整,买地四叚以为彝山书院基址。”[7](P44)
祥符知县史秉直记载因彝山书院基址狭小,河复后,祥符知县在全县募捐银两,购置书院附近四处“叚地”作为扩大书院新基址。合并造册把四份地契文书装订存案,方便以后公务使用。“开封府知府邹鸣鹤深知彝山书院在栗毓美创办初期发展的不易,也因黄河水患后,省府开封文教资源大量被毁,急需拔擢真才。”[2](P63)在开封府知府邹鸣鹤所撰的《增修彝山书院碑记》记载“越明年,河复故道。余时奉皇恩命守开封,乃首出俸金二百,为倡复谋于合郡绅耆。拨善后局捐项银两千四百两。因旧址新之,复于院之东购地二亩许,立讲堂、奎星阁并建考棚二十余间,设课时可以扃试,除枪代抄袭之弊,以拔擢真才,于是书院之规模粗备。”[7](P29)自道光二十二年,黄河河复以后开封府知府邹鸣鹤以局捐专项银两二千四百两在彝山书院旧址重新建院,又购置东院二亩地,设立官厅、奎星阁还有考棚。
关于购置重修彝山书院和东院二亩田地,同在道光二十二年彝山书院监院祥符儒学王怀玉在《增修彝山书院记》中载“辛丑河决,书院房屋半数坍塌。壬寅夏,钟泉邹太守捐俸重修,扩其基址,增设讲堂、斋房、号舍数十楹并建。建奎星阁一座以昭文明之像,迄于秋杪而功竣,凡一切规模较前倍觉宏敞。”河决修复后彝山书院房屋大半坍塌,次年开封府太守邹鸣鹤捐出俸银重新修复,扩建新的彝山书院东院,另修一座奎星阁用以昭显文明教化之像。
彝山书院院长史致昌所作《彝山书院志 ·序》中专门列多种体例阐释书院建筑布局,此志的成书时间为道光二十三年。“《彝山书院志》的前几页为描绘书院庭院的图版,共画有图版三幅,分别为彝山书院东、中、西三座院落。”[3](P47)三幅图中所示书院建筑当为1842年黄河祥符县张湾决口后,新任山长史致昌重新修建彝山书院的图示。
《彝山书院志》中详细记述了彝山书院重修后的规模,用图版鸟瞰的形式描绘书院三座院落的状况。“书院坐城西南”,在彝山书院原址复建,原是开封府义学位于府衙西边,最早在涵学楼来开展教学。“前后屋宇计九十一间,最前大门三间,颜曰彝山书院。”[7](P17)彝山书院建筑规格总体有房屋九十一间,前门脸共有三间题写有“彝山书院”四字。“东建奎星阁,颜曰中天文曜。”[7](P57)《彝山书院志》保留有奎星阁落成记事两则诗文,分别为裴季方、周文铭撰写和宛平史致昌的《改建奎星楼记》小文。奎星阁是彝山书院重修后祥符知县添置书院东院所建,在原基址上重新修建,用以祭祀孔子和奎星。
三幅图片分别为彝山书院正院图、西院图、东院图。(图1-3)河复第二年夏重修,在道光八年开封府知府栗毓美创建彝山书院五十六间房屋的基础上新修。庚子年祥符黄河张湾决口,洪水由开封城南门入侵城西南,彝山书院被大水冲,大半房屋被掩埋。后由无锡邹鸣鹤捐俸禄银重建,仅用百日就宣告建成。“正院为二间院,分隔为艮岳遗石,其上为讲堂,东西各两个厢房。东为斋监院,西为收卷所。西厢房三间名为‘慎行斋’,后设有考棚七间,上面写‘精理为文’。”[2](P63)在考棚东边,由史致昌取艮岳遗石叠摞为山,并依据宋代万岁山旧名题名为“留云峰”。又依此小山下修一小池,名曰“小蓬池”,池上构一亭曰“东亭”。正院后有卷石山房共有十三间,分为五所排列,分别名曰“仁静、知乐、延爽、迎旭”又名曰“广益、资深、藏密”。
图2 彝山书院西院图
壬寅夏,重修的彝山书院西院位其原址,自正院讲堂西边进入,有房七间,共分为三所。自南向北,中间为正业堂三间,东西厢房各有三间,设有书房两间,名为“小琅嬛精舍”,是彝山书院主要藏书的场所。西院最北边为后房间十六,为院长内宅。最南边是邹鸣鹤所新购四处宅地之一,长十丈,宽三丈许,后成为书院童生开垦之地。
第三幅图为彝山书院东院,也是知府捐银,祥符县令购置新址之一。东院最南建有奎楼即奎星阁,楼左右两边分别为字炉、阶级。东院正中为官厅三间房,后有小山一座,山后为新购宅地,因资金不够,暂开垦为菜地,名曰“藏园”。新购东院同彝山书院正院相通,有一小门楼,新修围墙长三十八丈,连通东院最南的奎星楼。官厅是在原址上新修的房屋,共分三间,皆为收卷所。东院不同于西院和正院,收购后多为彝山书院附属所用,因在旧址基础上重修建造周期较长所致。新添房屋和景致较多地展现书院基础性功能,如祭祀、藏书、学田等,使彝山书院自身功能更加完善。
古代书院常有礼殿、讲堂、斋舍、藏书堂、学宅、饭堂等建筑,这些建筑多则百八十间,少则八、九间。宋代书院发展到鼎盛时期,书院建筑设施有大门、讲堂、礼殿、先贤祠、大观楼、风云亭等。明清时期文人雅士集聚书院讲学的现象逐渐消退,以科举应试为根本目的应试功能逐步增加,在建筑设施上则增设如焚字炉、奎星阁、考棚等。
晚清文人注重功名,以帮助贡生参加科举为教学目标的彝山书院,教学上以课业考试和会讲为主要形式。在书院的贡生常以居学为重,自学为主,以期实现恩科考试中第的愿望。东、中、西三院的彝山书院,建造有多个斋房,每斋又分数舍供给在院贡生,多以单层廊房建筑构造,并在相应位置配置厨厕等辅助设施。历任彝山书院院长居西院北部,设其专门居处,另成小院,用以方便院长的日常办公和家属的安置,利于形成彝山书院内部师生朝夕相处,切磋学术的氛围。院长言传身教,师生关系融洽。
因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彝山书院讲求景观庭院建筑,利用艮岳遗石这种特殊的开封历史见证物,结合书院主建筑用以教学与养士的目的,在主轴线上以艮岳遗石为依托构建亭池园林景物,为书院师生与文人嬉戏游览的场所。史致昌于艮岳遗石上刻“留云峰”,旨在见此石者,讨论北宋末年艮岳的七十三峰,显露出一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意蕴。“闲暇时师生共游观赏,随感而发,交流观石感慨,讨论学术思想,自成第二课堂,更显示出不同于其他书院的传统特色,这也是城内其他书院所不及的。”[8](P33)
“彝山书院的基本功能包含中国古代书院建筑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基本类型。”[9]在讲学方面,彝山书院有讲堂、卷石山房、斋房等建筑物。祭祀方面,道光二十年,新购置东院宅地修建的奎星楼,用以祭祀孔子和奎星,专门由院长每年拨付银两维修粉饰奎星楼。藏书方面,对比古代其他大型书院,彝山书院藏书主要集中在位于书院讲堂西侧小琅嬛精舍的两间房屋。院中藏书多数为院长史致昌所收集,有《全唐诗》《宋诗抄》《四书体注》《诗韵含英》《康熙字典》《五经体注》以及河南省各府县地方志书,另有书院山长在精舍中存全付书版五种,用以出版书籍编订教材。
彝山书院建筑文化是朴学兴盛下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同时宣扬君权礼教制度,注重文明教化思想。“书院在建筑、园林、景致布局等,实体层面的展现,均是书院文化的物质载体,书院以建筑布局为中心,是以承担文化交流、学术讲座、教授文教、训导开戒的重要场所。”[4](P3)为区别于同期其他的书院所具有的祭祀、藏书、讲学以外的功能,彝山书院还具有行政办公所用的官厅,用以存放试卷的收卷房,焚字炉等附属设施。彝山书院虽采取封闭性模式,但庭院内部修建有留云峰、小蓬池等园林景致,而环境景观的开拓则又与建筑相互融合,使广大儒生学士和童生能把身心寄托在宁静闲适的自然园林环境之中,从而使自然山水与学涯生活共生。彝山书院在建筑设计之时,把礼乐相成的儒家传统文教思想同书院人文景致和自然景致相互融合的独特地域文化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