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素养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2022-05-05 22:18张景德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3期
关键词:计算机中职素养

张景德

[摘           要]  从现代社会对人的信息素养提出更高要求的层面出发,分析了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息素养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建议。

[关    键   词]  信息素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3-0088-03

信息素养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他认为信息素养即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信息素养一词不断被时代赋予新的内涵。当前信息素养通常被定义为个人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传播等方面的能力[1],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及信息道德四个方面[2]。《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在“2020年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中将“学生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考核通过率和学生满意度”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职业技能情况”两个维度作为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水平的衡量维度[3]。学生的信息技能职业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职业技能情况是学生信息素养的体现。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全面提升師生信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使之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成为必备的基本素质[4]。

现代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信息资源不断更新,信息量不断增多、日益泛滥,人们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收集、甄别自己想要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加工处理,这需要良好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社会不断进步,人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学习资源的获取、学习工具的使用,甚至学习途径、学习过程都需要用到电脑、移动设备、网络,也需要良好的信息素养做支撑。

中职学生作为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才能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日益增强的工作岗位,才能利用不断更新换代的学习工具持续高效地学习,才能具备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指出,要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基础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实践,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和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5]。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标课标,通过信息技术设备与系统操作、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逐步提升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中职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影响,作为信息社会“原著民”的这一代中职学生,他们从小就接触信息技术产品,习惯了信息社会的生活,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具备简单的信息获取能力,但对信息知识的加工和处理能力不足,信息道德有待进一步加强。

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整体水平究竟如何呢?三年后,走上工作岗位,他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能否达到一个现代人的基本要求呢?为了准确、定量地分析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笔者对怀化市中职学校学生进行了实地考察与调研并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430份,回收有效问卷2376份,有效率为97.8%。此次调研是在前期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特点而进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学生的个体背景信息、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主要了解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状况,了解信息素养与性别、家庭所在地、专业、每天上网时长的相关性,并能分析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给出解决策略。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怀化市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大致如下。

(一)中职学生具有较好的信息意识,但仍需提高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中职学生能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碰到难题,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寻求解决的办法,需要经常使用信息技术与软件,认为中职学生很有必要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因为良好的信息素养是进行终身学习的基础,更是提升中职学生竞争力的基础。同时也希望教师在教学中能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对于学习中难以理解的知识,希望能有视频或虚拟仿真类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

(二)中职学生的信息知识薄弱、信息能力欠缺

中职学生的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基础薄弱,他们对于信息的概念、信息素养的含义认识并不清楚。大部分学生能熟练地利用网络和搜索引擎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对社交、休闲、娱乐类软件操作熟练,如能熟练地运用QQ、微信进行通信交流,能熟练地使用软件美化图片,学习比较随性,主动性不强。没有使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课程学习的习惯,对于网络学习平台复杂的操作没有耐性。信息检索能力弱,对于一些复杂的信息无法从网络获得,不能精准搜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不擅长应对关于信息技术能力的考核,更不善于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三)中职学生的信息道德亟待提高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中职学生的信息道德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71.3%的中职学生能主动抵制网络的黄、赌、毒、反动等不良信息,大部分不会故意删除、修改他人保存在计算机上的文件,不会随意删除系统软件、篡改计算机的设置。但对于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不够,对于信息的真假难以判断,对于负面新闻缺乏明辨意识,对于热点新闻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信息安全意识、信息伦理意识、知识产权与版权意识淡漠。但是,还有28.7%的中职学生的信息道德水平普遍较低,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擅自改变计算机设置,蓄意制造计算机病毒、信息垃圾、网络陷阱,热衷于做黑客等,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实验和网络管理工作。因此,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水平已刻不容缓。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学生的必修课,在第1~2学期开设。笔者通过电话访问与实地调研,了解到怀化市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教与学脱节

教师的教是围绕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进行的,课程的教学模式为应试教学。教学内容围绕考点知识展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学习兴趣不浓,学生学习方法机械,以识记内容、训练刷题等为主。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不感兴趣,学生想学的教师无暇顾及,学生的操作技能没有得到有效培养,缺乏综合能力方面的训练,学生不会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亟待提高

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不足,在教学中没有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没有很好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学生的信息素养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信息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知识薄弱,信息能力不强,信息道德亟待提高。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在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较大

以女生人数占多数的旅游、会计、商贸、幼师等文科类专业,和以男生人数占多数的应用电子、计算机等理工科类专业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时候存在明显差异。男生类班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信息技术更快,但学生的执行力不强,不愿花时间进行训练。女生类班级学生接受能力慢一些,但对老师布置的任务执行得更好一些。

三、基于信息素养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学校信息资源库建设,改善信息化教学条件

随着教育信息术不断推广,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已是大势所趋。现在的教学只用投影仪播放幻灯片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要与教学进行深度融合,要融入教学的全过程。首先,学校需要高度重视并配备现代化高标准的教育技术教育装备,如智慧教室,购买课程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建设课程教学平台。学校要充分利用网上的免费教育教学资源,或购买优质资源,弥补学校建设的不足。其次,要以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研组为单位建立本学科的信息资源库。比如,教研组可将集体备课后的电子教案、课件、作业等分类整理,上传到校园网校服务器;也可以与兄弟学校分工合作进行本学科的资源库建设,让师生进行云端共享。

(二)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决定着课程教学的好坏。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需要良好的信息素养作支撑。要转变教师观念,让教师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合理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提升、评价机制,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与学习,使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实现常态化。要鼓励帮助教师积极参加学习培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努力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能力,能运用信息技术熟练地获取、加工教学素材,能熟练地运用网络平台开展课程教学,能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建立网络教学模式。要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积极采取信息化教学手段,把信息化用好用活,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对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进行研讨,逐步提升教师运用信息化的能力。

(三)调整教学内容,明确信息素养培养目标

重新调整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内容,注意内容选取的原则,既要有学科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内容也要贴近生活,关乎未来社会的需求。同时,课程内容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特点相适应。利用课程学习过程融合素养提升训练,原本课程学习过程就是最好的信息素养训练。因此,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课程考证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精心设计教学案例,让高效完成课堂作业、提高过级考证通过率与信息素养能力提升并重。

明确信息素养培养目标,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纳入课程目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对人的最基本素养要求,中职学生现有的信息素养水平普遍不高,这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素质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使学生能运用信息手段进行信息检索、加工、传递,能运用信息手段进行学习、生活,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遵守信息法律,不侵犯他人隐私,尊重知识版权,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注重信息安全,主动防范病毒。

(四)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针对不同类别的专业学生接受能力、学习任务执行能力的差别,实施差异化教学。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通过差异化地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案例、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来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比如,文科类班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慢一些、邏辑性较弱,但学生记忆力较好、任务的执行力较强,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教师要选取识记类、视觉表现类的内容作为教学案例和教学任务,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知识获取、加工能力。而对于理工科类班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好、逻辑推理能力强,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选取知识相互关联度大、需要一定逻辑推理的教学案例和教学任务,重点培养学生对信息知识的加工处理与逻辑推理能力。

(五)依据生源地域性差异,实施小组帮扶学习

中职学生的城乡差异非常明显,来自农村中学的生源,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低甚至是零基础。来自城镇的生源,部分学生已经在中小学阶段学习过“信息技术”课,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的思维,对新知识接受速度非常快。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分小组的方法组织教学,每个小组中都有来自农村中学的学生和来自城镇中学的学生,鼓励信息基础好的学生主动帮扶信息基础弱的学生,帮助他们在计算机应用课程学习初期尽快适应课程教学,尽快培养信息技术思维,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进而培养信息处理、加工的能力。

四、结语

为适应信息时代的人才需求,我们应充分认识到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载体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素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提高毕业生竞争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陈维维,李艺.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7-9.

[2]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Z].2012-3-13.

[4]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Z].2018-04-18.

[5]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S].[EB/0L].2020-08-21.

[6]周俊.信息时代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13(6):51-52.

[7]朱永红.中职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初探[J].科技资讯,2014,12(29):167.

[8]刘惠敏.从信息素养提升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J].福建电脑,2014,30(10):167-168.

[9]肖泽勇.浅谈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J].通讯世界,2016(3):232.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中职素养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