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盛
[摘 要] 伴随着素质化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中职院校教学的发展。化学作为中职院校部分专业的必学科目,对于如何在职业院校化学课程中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现如今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要想实现中职院校化学课程的高效教学,必须要使用更新颖、学生接受程度更高的教学方法。结合中职院校的教学现状,针对如何构建中职院校标准化化学模式的建设进行探讨,以求提升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化学教学水平。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化学;标准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3-0085-0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院校化学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但在质量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校的化学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方式陈旧不新颖、学生接受程度不高等。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提高课程内容的理论水平,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尤其现在很多产业都需要用到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等。而中职院校现有的化学教学模式需要改进与完善,需要与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接轨,因此化学教学的标准化模式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中职院校化学教学现状
如今的中职院校化学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在学习中由于兴趣没有被调动起来,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再加上化学基础比较薄弱,听不懂老师提出的问题,每次的课堂内容将“听不懂”演变成厌学,回过头又无从下手去学。所以在化学课堂中就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教师在课堂上激情地讲课,下面的学生无精打采,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如此反复,学生和教师的“教与学”配合不佳,这种教学现状在中职院校中比较普遍。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有一定联系,而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近几年,中职院校不断扩招,导致生源出现良莠不齐的问题,生源素质难以把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所以,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不能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侧重形象思维,而化学又是一门抽象思维较强的学科,这就对学生学习化学造成了一定的学习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制订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教学中要注重如何将抽象死板的理论知识用灵活的方式敘述出来,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能够实现教学模式的正反馈。简单来说,就是老师越讲越起劲,学生越听越想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性,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化学教学的进步[1]。
二、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一)社会价值性原则
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经济的大力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于中职院校来说,在教学中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所以需要在标准化的化学教学模式上体现出“化学与社会”的内容,彰显化学在社会中的价值。
(二)基础性原则
化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理论基础,所以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上要更加注重化学基本知识的普及和构建化学知识体系,进而渗透有关化学与社会的内容。
(三)实践性原则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化学中的很多知识点需要依靠实验来让学生获得更加形象性的认知,所以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注重实验的环节。让学生既能掌握化学实验技术,又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习上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效地运用知识。
(四)发展性原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知识、新技术和环境等方面有更多的新知识不断涌现,所以教学模式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发展,要将有较高价值的新研究成果体现在化学教学中。在构建化学教学模式的时候,要体现现代课程意识,不断进行学习研究,不断改革教学模式。
三、创新型化学标准化教学模式的建设
(一)实验探究型教学模式
实验探究是化学的基本特征,化学作为一门抽象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多用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知识点。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探索—发现”,探究的内容有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结构以及物质的实用性等。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可以把演示实验改为一边实验一边讲解,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沉浸式学习,对知识点的理解会更深、记忆会更强。
比如在学习“溶液的配制和稀释”的时候,一定质量的溶液的配制原理是将一定质量的溶质和溶剂混合均匀即可,一定体积的溶液的配制原理是将一定量的溶质与适量的溶剂混合,使溶质完全溶解,然后再加溶剂到所需体积,最后用玻璃棒溶解。在实验中要思考为何要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为何要轻轻振荡容量瓶使容量瓶中的溶液充分混合。让学生思考之后在实验中得出思路,更好地认识到溶液的配制和稀释这一实验的学习。
在化学学习中多用实验探究可以帮助学生打开学习的思路,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化学的抽象性思维变得具体形象,更加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并且这一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探索化学知识的价值[2]。
(二)调查研究型教学模式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调动学生的兴趣是比较容易的事。在教学中,可采用不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对于与社会联系紧密的、具有开放性探究的问题可以采用调查研究型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双糖”中的蔗糖、麦芽糖、乳糖,还有“多糖”中的淀粉、糖原、纤维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依据糖在生活中的应用,调查研究:人体在日常生活中每天所需要摄入的糖分是多少?什么情况下人体需要补充糖分,什么情况下人体需要控糖?糖分过多或者过少会对人体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让学生可以在课下依据所学习到的知识查找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探究[3]。
对于调查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从纵向通过接触社会、接触生活的方式追寻知识的来龙去脉,从横向进行现实与理论的分析比较,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和化学知识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带给人们的帮助。
(三)用法联系型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装备也在不断更新发展,因此现代教学技术与过去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图、文、像、声并茂,着眼于知识的获得和智力的发展,既能给学生精神上的满足,又能给学生带来知识上的直观感受,进而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尤其是在教学课件中插入动画和超链接,把沉闷的理论知识用各种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表达出来,效果也会更加生动直观。
当今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如环境污染和治理、食品安全问题、化学材料的制造和应用等,充分体现了化学在解决实际社会生活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是很紧密的,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体现出化学,对于学生来说不只是需要学习和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和运用知识。
比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時候,氧化还原反应作为化学反应中的三大基本反应之一,自然界中的燃烧、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电池、金属冶炼、火箭发射等都与该反应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呼吸作用为例,让学生观察和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并且认识到呼吸作用就是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人和动物的呼吸把葡萄糖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把贮藏在食物分子内的能量转变为存在于三磷酸腺苷的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这种化学能再供给人和动物进行机械运动、维持体温、合成代谢、细胞的主动运输等所需要的能量[4]。对于用法联系型教学模式在化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运用,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社会责任感。
(四)情境渗透型模式
除了在课堂中用实验的方式提升教学效率以外,还可以将教学知识结合情境模拟的方式来进行生动表达。情境渗透模式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亲和力,把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方式具化,促进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触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学习掌握酸碱性定义和实质及pH值的计算时,教师可以设定农民种植的场景——不同农作物对不同酸碱度土壤的适应,棉花、小麦、烟草等植物偏好碱性土壤,在调整土壤酸碱度时pH值的应用,一般有机肥中富含丰富的有机酸和氨基酸,这些物质可以让土壤快速变成酸性。不同元素对各种植物的利好,各种化学肥料对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有巨大的意义,钾肥可提高农作物对病毒细菌的抗性,促进木质化形成等等。
(五)主题型模式
主题型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中围绕化学课程的综合主题,让老师通过不同的分主题展开教学,联系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对社会所产生的积极意义,进而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保持探究的欲望。
例如围绕“化学促进人类不断进步”这一主题,在进行盐类水解与医学作用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索。盐类水解在医学上的价值十分突出,可以利用氯化铁溶液进行止血,能够利用氯化铁溶液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血液本身是胶体带负电荷,和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铁胶体相遇后就能够达到止血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因为聚沉作用所实现的,还有利用碳酸盐来治疗胃酸,这些都是盐类水解在医学上的突出作用。重点围绕该方面展开探究后,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到化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达到化学教学的目的。
四、结语
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为其他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化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化学的研究,提高化学教学的高效性。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在不断学习与探究中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要积极分析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结合现实条件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制订有效的解决办法。当前阶段中职院校标准化化学教学模式的建设,就是要围绕学生的情况,结合化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坚持社会价值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通过实验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调查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用法联系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情境渗透型模式的构建、主题专题型模式的构建,结合课堂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化学学习。
参考文献:
[1]肖志忠.中职学校化学教师专业素质探析[J].就业与保障,2021(17):142-143.
[2]刘明霞.中职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0(51):90-91.
[3]李龙生.中职院校化学课程的教学创新探索[J].职业技术,2020,19(7):94-98.
[4]周纯宏.中职院校化学课程的教学创新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12):90-92.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