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亮相
常识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重要。它们有的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的与文化相关,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多采用对称布局;有的则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些常识的背后其实都存在某些事理,试以“常识中的‘理’”为话题,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
本题要求就“常识”作文。题目列举了三个方面——“对自然现象的总结”“与文化相关”“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写作时,选材可以着眼于这三个方面,同时也可以放眼其他,只要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常识”即可。
写作的关键点:第一,要在题目列举的写作内容或其他符合要求的内容中选定一个(一条)写作,做到具体化。如对自然现象的总结的谚语,“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立了秋,哪里下雨哪里收”等;如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的俗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等可供参考。需要注意的是,所选内容必须为“常识”,也就是大部分人听说过的。第二,要揭示出所写“常识”蕴含的“事理”。“这些常识的背后其实都包含着某些事理”,即要求作文不能只说明介绍某一“常识”的内容,还要写出你与此“常识”相关的准确而有一定独到之处的见解,即“理”。第三,必须自拟题目。不能以话题做题目。拟定题目时要注意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最好包含所说明的对象,也就是能揭示说明中心的关键词。
写作时要构思好作文的整体结构与说明顺序,尽量使用多种说明方法以增强说明效果。如作诠释,可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事物更易理解;举例子,能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列数字,能使说明准确无误;打比方,可使作文趣味横生;引用,引用名人的言论或经典资料,使被说明的事物具有理论依据,增强真实性等。这些方法可结合使用。
本单元《中国建筑的特征》《说“木叶”》两篇课文在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独有特征、说明顺序的安排、说明方法的使用以及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等方面都值得大家借鉴,应熟读体会。如《说“木叶”》,说明重点突出,即“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与“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说明“事理”明确(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引用大量诗句并作准确解读;语言凝练,富有文化内涵等。
佳作展示一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杨雅惠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智慧的劳动人民发现,天边绚烂的彩霞竟可以预测天气:若浸染初升阳光的朝霞出现,今天便很有可能下雨;若壮美灿烂的晚霞出现,往往预示着第二天的好天气。这背后又有怎样的科学道理呢?
鲜艳夺目的彩霞是不同波长的光赋予了天空“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的梦幻。散射光的强度与微粒的大小有关。当微粒的直径小于可见光波长时,波长越长,散射强度越小,这就是选择性散射。太阳光包容的白光里,藏着七种色光,红光波长最长,大部分可以大方地穿过微粒之障,抵达地面。而小心谨慎的波长较短的靛蓝、紫色等光,就很容易迷失在微粒之中了,这也是晴天的天空是蔚蓝色的原因。如果空中有雾或薄云存在,水滴的直径比可见光的波长大得多,选择性散射不复存在,所有光一视同仁地散射,那么天空就呈现出白茫茫的颜色。
早晨或傍晚,太阳光斜射,需穿过厚厚的大气层到达地面,谨慎的紫光、靛蓝色光迷失得最多,而大胆的红光迷失得最少。迷失后的色光,藏在天空和云层之上,就形成了鲜艳夺目的彩霞。
生机勃发的朝霞又怎么会是阴雨前的欢歌?当大气中有微小水滴及尘埃时,散射作用会更强。早晨,低空空气经过一晚上的降温,体积缩小,较稳定,少尘埃,如果出现朝霞,这表明东方低空含有许多水滴,定有酝酿阴雨的云层存在。随着太阳越升越高,温暖的光热散向人间,热力对流也逐渐向平地发展,近地面空气因受到光的照射,体积膨胀上升,逐渐加入低空云层,坏天气将逐渐逼近,这就是“朝霞不出门”的原因。
晚霞灿烂,向人们预报第二天的好天气。傍晚,由于一天的阳光加热,低空中的水滴一般不会很多,但太阳逐渐告别,温度降低,对流变弱,尘埃便可能大量聚集于底层。因此,如果出现曼妙的“仙女”在西边的天空起舞,这便是尘埃等颗粒对阳光散射的功劳,说明天气较为干燥,气流由西向东流动,第二天定会是晴朗的天气,这便是晚霞的奥义。
朝霞初升绚烂,就要提防远方征途上的风雨;晚霞虽会迎来黑暗,但前方必是光明。让我们探索传统智慧瑰宝,领略古代谚语中的科学魅力。
【山东省北镇中学,指导老师:王新村】
点评
作文首先说明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含意,然后充分细致地说明了其蕴含的科学原理,最后又由自然现象作了“事理”上的总结——“提防远方征途上的风雨”与“前方必是光明”。引用《登泰山记》中的语句说明朝霞的现象,准确合理。语言多用拟人,如“小心谨慎的波长较短的靛蓝、紫色等光”“大胆的红光”“生机勃发的朝霞又怎么会是阴雨前的欢歌”等,生动形象。
佳作展示二
筷子成双尝百味
◎牛怡静
筷子,古称箸、梜,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筷子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也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人类使用筷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以前,《礼记》就有“饭黍母以箸”和“羹之有菜者用梜”的記载。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一定会有筷子。筷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物品,它相当于西方的刀叉。
我们大部分人都可以轻松使用筷子,但你是否想过使用筷子还包含着诸多物理知识?人们操纵两根细长的棍子,就能夹起很多东西,这是运用了杠杆原理;筷子夹菜而菜掉不下来是静摩擦力的作用。另外还有曲线运动、传输系统等,这些都可以在使用筷子的过程中得到印证。
筷子不仅包含着诸多物理知识,还蕴藏着很多人生道理。
标准的筷子长七寸六。“七”代表着喜、怒、哀、思、悲、恐、忧;“六”代表着眼、耳、鼻、身、舌、意。
用手拿住筷子,学会使用筷子,也就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显于色,方成大事。
筷子一头圆一头方,代表天圆地方。手握在筷子中间则代表着天地人三和。还有就是在使用筷子时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力气大了筷子打不开,力气小了夹不住菜,这表示在天地之间,人要懂得分寸,知礼节,更应该知道天高地厚。
筷子上“方”,讲究的是人得生活在条条框框里,要遵守法律法规。超越法度,触犯规则,就要受到惩罚,甚至失去自由。筷子下“圆”,就是提醒我们为人处事要圆润一点,这样才能走得顺利,走得长远,走得潇洒。但这里的圆润不是让你耍滑头,耍心眼儿,无原则地附和别人,而是规范自己的行为,收敛自己的锋芒,收藏自己的私欲。
筷子成双成对代表的是阴阳相对,用筷子的五根手指代表着金木水火土。独木难成林,筷子需成双。一根筷子孤立无援,孤掌难鸣,成双成对使用筷子才能夹住食物,这启示我们在生活及学习中只有学会合作,懂得团结,才能实现目标。
真是“筷子成双尝百味”。
【山东省北镇中学,指导老师:王新村】
点评
本文先向大家介绍了“筷子”的基本概念,引用《礼记》的话交代筷子使用的历史,再说明使用筷子所蕴含的物理学知识,然后由筷子的长度、形状、成双使用等,重点说明其蕴含的人生道理。能够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筷子”作为中国饮食文化载体的特点及意义。说明顺序及思路安排清晰合理,说明语言通俗易懂,标题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