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各个环节,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2022-05-05 02:17刘雯雯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低段教学小学语文

刘雯雯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始对课堂的各项教学环节投入了更多“分而优之”的重视,并采取了系统性的策略加以贯彻。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将从低年级学段切入,结合个人经验和有关研究成果,围绕“关注教学各个环节,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一题撰文,并试从分层教学理念的落实、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素质的培养等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一些策略性建议,希望能够对各位同仁的工作提升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环节优化  低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3-0142-03

和同学段的其他课程相比,小学语文明显具有知识容量更大、知识点联系方式更多样以及实践应用要求更高的特征,同时对学生个人的内在素养和教师的各项工作环节质量也具有更多元的要求。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讲解常常过于机械地围绕具体的课本内容来开展,强调对知识和技能的“记忆”与“复刻”,课程环节缺乏有效的独立优化措施,这不但限制了學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可开发空间,而且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容易造成挫伤,十分不利于教学效果的良好取得。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树立并践行环节优化理念,对过去的教学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真正立足于学生情况和教学要求设计课堂、完善课堂,以期取得更有质量的工作成果。

一、在课程准备阶段突出对分层教学理念的落实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阶段,其各方面的条件每一天都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加上不同学生所具有的不同的先天条件和后天成长环境,每个学生在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思维模式和兴趣等方面均有着巨大的个体差异。小学语文教师要切实尊重这一客观事实,在教学准备阶段中避免“一刀切”的现象,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出多元化的教学方案,从而将“因材施教”的科学理论落实到实处,为后续教学的有效进行提供充足的保障。

1.丰富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路径和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学情”的理解要冲破传统思维的限制,不单单将目光局限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底子”上,还要对学生的性格、兴趣和人际交往能力、偏好等投以足够的关注和了解。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就要丰富自己了解学生学情的路径和方法,一方面通过课堂观察、试卷分析等传统手段了解学生的课程知识、技能学习和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则可借助日常交流来掌握学生课程之外的综合个人信息,以此来构建起一份完整的学生档案。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扩大提问的对象范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回答问题的机会,通过观察不同学生作答时的状态并分析其给出的回答,推断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思维和表达能力以及对本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课下,教师要多和学生接触,聊一些生活中比较轻松的话题,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他们的日常爱好、性格和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2.制定不同的学习档位划分和课程教学体系标准

完成上述工作之后,小学语文教师就要结合手头详实的学情档案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档位,同时针对不同档位的学生制定在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有所区别的多套课程教学方案。具体来说,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要以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夯实为主,教学多以概念理解和基础例题训练为形式;基础不错但综合运用欠佳的,要将知识点融合教学和阅读、写作练习作为主要手段;而对整体成绩良好的学生,则应更多地开展发散性教学,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例如对于写话训练方面的教学,对在这一方面表现长期欠佳的学生,教师可以先不提出字数和题材方面的要求,鼓励学生尝试“微写作”,以一段乃至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经历,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或描写手法;对于具有一定基础但缺乏写作“亮点”的学生,教师则可将引导重点放在多种表达技法的讲解和应用分析上,对学生习作中的技法使用种类提出一定的要求;而对于在这方面颇有成绩的学生,教师则可鼓励他们尝试一下短篇小作文等更具难度的写作,并提供一些相应的指导。

3.对学情信息进行动态完善和优化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状态中的,学生的各方面学习条件自然也不会例外。基于这一基本认知,小学语文教师在完成学情档案的起始建立后万不可抱有“万事大吉”的态度,而应当在后续的教学和师生交流过程中继续搜集更新、更全、更深入的学情信息,并及时对既有的学情档案内容作出补充和调整,从而为教学策略的优化提供动态参考,以保证教学模式和学生实际情况保持长效适配性。比如,教师可以在每次考试之后抽出一些学生代表做试卷分析,根据这些学生在不同题型、难度和考查方向题目中的作答表现与失分情况来判断其近一段时间在不同语文学习方面的成绩变化情况与趋势;还可在半个学期后对学生在这一阶段内的考试综合成绩作出统计,按照“20名一档”的标准依照其年级语文排名来做出学习档位的调整;等等。

二、在课程教学阶段突出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调动

只有拥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无穷的动力,这是亘古不变的客观真理,对于教育教学的发展而言尤其适用。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核心素养优质教育的过程中,务必对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投以十二万分的重视和研究,结合小学生群体所普遍具有的一系列特性,从他们的趣味取向、思维模式和行为诉求等层面入手进行教学措施和思路的动态调整,坚持“寓教于乐”的正确教学观念,从而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双重提升。

1.注重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场景化教学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还不甚成熟,对于抽象性较强的知识缺乏学习能力和兴趣,反倒更热衷于接触一些感性色彩较浓的外界信息。基于这一客观事实,小学语文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技术在信息呈现方面的形象化、多元化等优势条件,通过图片、音频、视频乃至伪实景等更具感官作用力的方式来营造教学场景,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更生动、直观的认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优化其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有关农村环境描写的课文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诵读完课文后,利用电子白板等设备播放一段视频给学生看:一片青草绿树之中坐落着一个农家小院,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树,随着风儿的吹拂,淡黄的花朵从树梢摇落,一朵、两朵、十朵……不一会儿竟形成了漫天的“花雨”,“簌簌”的落花声中还夹杂着一阵银铃般的笑声,犹如一首天籁从画面中传来……通过这样的一段视频,学生可以很自然地感受文中的场景。

2.重视对生活化元素的多元注入

小学生虽然还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但是对于存在于自己身边的生活事物却非常熟悉,也有着很强的了解和探究的兴趣,这是可供教师利用的一项有利教学条件。根据学生的这一普遍心理,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积极融入一些符合学生日常经历和认识能力的生活元素,使学生获得更真实的课堂学习体验,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借助既有生活经验降低学习难度,另一方面还可进一步认识到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在进行表现父母之爱的课文的讲解时,教师可以结合文中的一些相应片段,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和父母之间有没有经历过一些让自己体会到浓浓暖意的瞬间,如在自己学骑自行车就要摔倒时猛然扶住自己的那双大手,冬天放学回家时突然披在自己身上的那件大羽绒服,自己过生日时那个被装在粗糙礼盒中却令自己向往已久的礼物,等等。借助这些片段,学生对“无言父爱”和“深沉母爱”的理解将更加深刻,也能对这篇课文引起更强烈的共鸣。

3.进一步挖掘、引入课外教学资源

强烈的好奇心是每个小学生都具有的,他们对新鲜事物总有旺盛的求取欲,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是无法完全满足他们的。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这一方面的主观需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继续深入挖掘、整合课内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入更多的课外教学资料进行拓展性和补充性教学,一方面从更多角度提供给学生理解知识、锻炼技能的素材;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从而起到良好的核心素养培养效果。例如在讲解完《草》这一首古诗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纸质材料带领学生读一读诸如《池上》《浪淘沙》《大林寺桃花》《暮江吟》等其他出自白居易之手的经典古诗词,既满足了学生对白居易更多作品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更多的材料来深入了解白居易的写作风格以及蕴含在其诸多作品中的共有情怀。

三、在课程巩固阶段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素质的多维培养

教师始终是引导者和协助者,学生才是学习行为的主体,课程教学能否取得良好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拥有完备的自主学习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主体任务完成后的巩固工作当中务必要对学生的能动意识和自主能力进行深入培养,帮助学生掌握开展自主思考、探究和深化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可以凭借既有学习成果去灵活地应用技能、解决问题、求取新知,让教育真正成为一项“授人以渔”的事业。

1.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课程知识的讲解要坚持“七分讲,三分想”的原则,不要将所有知识都“掰开了、揉碎了”再“塞”给学生,而应当留出一些问题供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决。在完成这一步工作后,小学语文教师要按照“强弱结合”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引导学生围绕知识课题开展自主讨论、学习,共同推导出知识结论,以此来让学生真正达成“自主学习”的效果。在这期间,教师也要以协助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提醒和帮助,同时搜集更多的关于学生课时学习情况的有用信息。比如在完成了《山行》这首诗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将“停车坐爱枫林晚”这一句中的“坐”字单独提炼出来,询问学生:“在这句诗里,‘坐’这个字是什么意思?”而后组织学生以同桌二人或四人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并可在学生陷入思维瓶颈时,以“字意减法”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这句话中其他字的含义“减”去,则剩下的就是“坐”的意思——“因为”。

2.组织开展富有趣味的学习游戏

和规规矩矩坐在教室里听讲相比,活泼、好动的小学生们自然更热衷于参加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参与感的游戏活动,并且经常可以在参加这些游戏时表现出更为丰沛的精力和更加强大的悟性。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妨有效利用这一特点,在知识点的初步讲解完成后,结合学生的兴趣、能力以及课程内容和要求,设立、组织一些有意思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可以“边玩边学”,既可让学生感受游戏的轻松和刺激,又能使学生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完成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同时还可借助学生好胜心和表现欲的“加持”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扩大。例如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描写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一场“你说我猜”的游戏: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依次派出两名代表参赛;一名代表背对黑板,一名代表面朝黑板,二人站定后由教师在黑板上写上一种事物、活动或者一句古诗词名句;面朝黑板者要在不做动作也不提及黑板上已有字眼(包括谐音字)的情况下,单靠语言描述的方式引导搭档正确猜出黑板上的内容;用时最短且结果正确的代表可为本组积1分,最后积分最高的一组为优胜者。

“实践出真知”,一切知识都是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的,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样也要依靠实践活动来得到有效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后续的巩固教学阶段,还要有意识地结合课程的内容、要求以及学生的能力、兴趣,积极带领学生进行具有教学引导效力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主动应用既有学习成果去指导实践、处理问题、完成任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层级将达到最高,同时可以具体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技能的运用路径,从而为核心素养的完善提供进一步保障。

四、结束语

语文是一方乐土,是能够带给学生知识、智慧、灵感和快乐的殿堂。小学语文教师要真正认识并努力践行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对各项环节的精雕细琢,通过分层教学理念的落实、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素质的培养等策略从不同角度完善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意识和兴趣,引导他们掌握正确而丰富的语文提升方法,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爱上语文,从而为他们日后的语文核心素养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妍.关注教学各个环节,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以小学语文低段课程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5):100.

[2]伙·孟姚.关注教学各个环节,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以小学语文低段课程为例[J].好日子,2021(9):1.

[3]孟祥启.优选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以小学语文课程为例[J].环球慈善,2020(8):1.

[4]张悦.关注细节 提升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质量[J].辽宁教育,2018(3):2.

[5]沈友金.践行趣味识字教学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低年级識字教学例谈[J].教育教学论坛,2016(25):2.

猜你喜欢
低段教学小学语文
几何直观在小学低段(一二年级)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图文式板书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谈体态语言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