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鹏
【摘要】初中物理课程与其他科目存在一定的不同,它不仅仅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还要求学生对物理实验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而物理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利用,同时也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本篇文章主要以物理实验教学为出发点,重点分析了怎样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供教师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3-0094-03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占有非常大的比重,通过实验操作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提升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因此,物理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在掌握基本原理和实验仪器使用规则的基础上,多给予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加强学生的练习。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
动手操作能力就是指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完成能力,它是基于物理知识,将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的过程。初中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进行动手操作的优点具体表现在这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在独立完成实验的验证以及实验的探索过程中,可以提升研究意识。第二,动手实验操作可以边思考边进行,有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这也是对素质教育内涵最后的践行方法之一。首先,学生动手操作实质就是生产者良好素质的体现,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能力才能产出真正的技术,这是劳动者创造社会财富的第一步。而如果学生只懂理论知识而不能动手操作,那么则不能称之为技术劳动的生产者。其次,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过程,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肢体的协调能力,同时还能提升对科学知识的严谨程度。最后,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对于物理课本知识的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现状
(一)实验操作的步骤不规范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学生对于物理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步骤不熟悉,存在很多操作不规范的地方。比如,在对实验仪器使用时,天平或是弹簧秤等,没有意识到要归零使用,甚至有的学生不会归零[1]。然后,对于物理实验的器材并没有充足的认识,很多学生并不知道仪器所要测量的范围,或者在实验中不知道使用哪个仪器进行测量,像电流表、变阻器等仪器。另外,还出现了有的學生在面对实验仪器时不知道怎样使用的窘境,比如,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重时,并不知道左右托盘应该放什么,对于游码要归零的操作也不太清楚。最后,在做完实验后,对于数据方面的提取也不准确,对温度计、安倍表等测量出的数据并不知道如何读取。
(二)实验过程中的步骤比较混乱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也有需要学生亲自操作的实验,而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对于实验中的操作步骤还没有做到完全掌握,可能是不明白实验器材的使用,所以,在进行实验时,便会出现不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或是不了解实验桌上的器材的用途等现象[2]。例如:在“灯泡功率的测定”这一实验中,有的学生没有按照电路图对导线进行连接,有的学生没有按照要求摆放实验的仪器,使得实验桌杂乱无章,最终核查时也出现了困难,也有的学生在对电路进行连接后,并没有对线路做好检查,直接闭合电路。
(三)教师不重视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物理考试与其他科目一样,也是以卷面的考试为主,同时初中生还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因此,很多物理教师将课程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知识教学方面,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讲授任务,对于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所需要的实验,很少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因为一节实验课操作下来,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大部分时候都是教师自己动手,学生则是在一旁观看,整个实验过程是教师在操控,而学生只需要记住最终的实验结果即可。物理实验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运用,促进思维的发展和对知识的理解,而这样的方式学生只用观看,而不用动手,对于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不仅仅需要教师的知识讲授,还要加上学生动手操作才能真正实现物理课程的有效开展[3]。
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实验操作,提升动手能力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适当增加基本实验操作的练习[3]。而此部分的重点便是让学生对实验中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做出充分的理解,因此,物理教师可以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的练习或是相关知识的补充,确保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以及有关仪器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并针对基本的操作实验进行相关的练习。例如:在基础实验操作练习之前,物理教师首先需要对实验中所需的仪器设备操作方法进行普及,比如对天平的使用、安倍表以及福特表等的使用,对于这些仪器使用的教学,最好是融入到实验中去讲解,比单纯的讲授法效果要好。在教师边讲解边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实验,将刚才所讲到的仪器,亲自动手尝试着运用或是观察一下,为学生对基本的仪器设备的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学生经过自己亲自动手尝试可以对仪器的使用方法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只有掌握了仪器的使用规则,在做其他实验中才能得心应手。
(二)经历实验演示,提高操作精准性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操作示范,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同时经过学生认真观看实验操作不仅能将所需要讲解的知识进行很好的吸收,同时对于实验中的操作步骤以及仪器用法都能牢记于心。因此,在示范实验的过程中,物理教师要注重实验的演示过程,引导学生对重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以及对实验中的仪器的使用做重点解释,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集中注意力,重点观察教师实验的步骤,以及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实验方法等[4]。此外,物理教师应该加大物理实验的演示程序,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教师要对实验仪器的使用进行监督和指导,让学生在操作中得到正确练习和有效培养,对于操作的成功率和效果也大大提升。例如:在物理实验“托盘天平的使用”中,物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实验中所需的器材进行初步了解,然后再进行实验步骤的演示。或者物理教师也可以在实验课程开始之前,将所学的知识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验室中,我们常用的称重仪器是什么?”“该仪器中的主要零件是什么?”“如果用天平来称量固体或是液体的质量是怎样做的?”通过对学生一系列的提问,让学生对天平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引申出了进一步的思考。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自己回答或是找到的答案会格外注意,同时也有兴趣去亲自实验一下教师所提及的问题的真伪,这样的操作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有更好的参与,从而提升动手操作能力。9CE876C7-D4D2-497B-9011-85AD974E8DCD
(三)利用身边的物体,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对一些抽象的物理现象或是物理规律进行研究时,时常会因为各种客观原因使得实验无法顺利进行,从而不能将所要揭示的物理现象或是规律呈现,因此,在遇到这种情况时,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身边的物体运用到实验中,做一个简易的实验,如果实验中的条件以及方法得当,同样也能呈现出所要的效果[5]。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在物理实验中,并非只有实验室的器材才能完成实验,通过留心观察和正确操作,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是可以当作实验的器材,随时随地都可以动手操作。例如:在热能方面的实验中,如果想要知道水和沙谁吸热比较快,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实验。例如: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比较典型的“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没有所需要的平面镜等仪器,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透明玻璃或是蜡烛来进行相关的实验。利用生活中的工具,完成了实验,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神奇之处,同时也能让学生在物理课程之外,利用生活中的物体,开展实验,提升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能进一步推动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四)利用课外活动,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在课外活动中,可以很好地对学生的所学进行巩固,同时对于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有效培养。因此,物理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提升动手操作能力。日常教学中可以发现,物理实验室只有在上课或是需要实验的时候才会打开,为了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将物理实验室对外开放,学生在实验室里进行自己感兴趣的实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自由发挥,在自行实验的过程中提升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6]。另外,物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组装实验工具,比如自己制作测力计、天平、变阻器等等,在学生自己组装实验设备的过程中,将自己所学到的物理知识进行了二次还原,达到了复习巩固吸收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是一个极好的锻炼。最后,物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多参与课外实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提出,要让学生的物理知識在生活中得到开展。在物理实验中,所做的实验基本上都是对生活的还原,因此,物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验,对于实验器材的制作,实验材料的寻找等都是对思维发展和动手操作能力的一种有效锻炼。
(五)鼓励学生动手,延伸学生的热情
初中的学习相对来说是比较紧张的,面对中考的压力,科目的增多,初中生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而对于物理实验,在考试结束后,学生和物理教师基本上都将精力放到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上,而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并没有再做出过多的强调和巩固。因此,当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时,可能会有很多不规范或是不科学之处,物理教师此时更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并对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的行为予以鼓励,让学生体会到在物理实验中,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有教师的鼓励依旧可以做好。对于在物理实验操作中学生实验操作非常成功时,物理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给予学生足够的表扬。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可以看出,学生的动手参与是多么重要。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保持动手操作的这份热情,养成习惯动手、乐于动手、敢于动手的好习惯。学生成功实验的前提是物理教师在初次演示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认真观察,不仅仅是物理现象,同时还有物理操作的步骤以及操作规范,一边示范一边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去了解实验的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物理教师在实验演示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看到跃跃欲试的学生,可以邀请他们一起动手,在进行马德保半球的演示实验时,物理教师便可以让两位体格比较强壮的学生来帮忙,指导他们将马德保半球掰开,但是两位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旧没有打开,然后物理教师打开活塞让马德保半球充满空气时,物理教师可以邀请两位力量较小的学生上来掰,而此时两位力气较小的学生,毫不费力地便将球掰开了。
四、结束语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需要实验的课程,因此,物理教师要让学生多动手,多进行基本实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操作原理以及实验器材的使用,在实验操作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多参与课外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热情,培养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的反思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李瑞珠.培养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探究[J].新课程·中旬,2019(9):199.
[2]杨长林.培养学生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探究[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20(8):53-54.
[3]江河标.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J].文存阅刊,2020(41):121,120.
[4]李时标.论农村初中学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2018(30):69.
[5]施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途径[J].情感读本,2019(14):120.
[6]徐乐汾.突破“内外”因素,提升农村初中学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J].中外交流,2020,27(2):276-277.9CE876C7-D4D2-497B-9011-85AD974E8D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