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飞 徐丹红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2~73页。
课前思考:
四年级的“小数加减法”历来都被视为简单易学的内容,因为在该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算理基础和迁移能力。事实也的确如此,通过前测(教材第72~73页“做一做”各选4题),发现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例1)正确率高达95%,而数位不同(例2)的正确率也有85%。那么面对这么高的正确率,如何让学生心目中的简单题目变得有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呢?如何让大部分学生的“已会”内容变得有挑战、学有增量呢?基于以上学情和思考,本节课我们重组教材、沟通算理、变化形式,试图让看似简单的学习材料焕发生机,让学生学得更厚实,进而发展学生的运算思维。
1.重组内容,融合口算和简算。依据学情,我们发现将例1作为教学的起点太低,而横向比较教材也证明了这一点。苏教版、冀教版、西南师大版和沪教版4个版本教材均直接从例2开始教学。因此,我们整合教材中的例1和例2,并以例2为主,同时渗透本单元后续例4的简便计算,再引入口算,让教学更加丰厚多元。
2.强化算理,沟通小数和整数。本课直入主题,从整数加减法切入,在正确和错误例子对比中,辨析、理解算理。同时沟通联系整数,寻找关联:无论是整数还是小数都是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从而进一步强化算理。
3.变化形式,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计算课要避免枯燥乏味,除了要深度理解算理,也要在练习形式上下功夫。本节课的练习设置了“创编习题,互做推荐”“挑战性练习,促进深度学习”“口算简算,灵活选择”3大类型习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运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直入主题,注重联系
师:今天我们学习加减法,你们脑海中想到了怎样的算式?
生:1+1=2,1+2=3,100+100=200……
师:有同学说到了整数加法,老师写一道(板书:854+63)。
(学生说笔算过程,教师板书竖式,教师添加小数点:8.54+6.3,揭示课题:小数加减法)
【思考】学生对小数加减法有很好的学情基础。教师没有过多铺垫,直接揭题,以学定教,同时蕴含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对比。
二、探究新知,沟通联系
1.竖式计算:8.54+6.3
学生独立竖式计算,教师寻找典型并板书在黑板上(如图1)。
2.对比正误,解释说理
(1)巧借估算,判断得数的合理性
师:哪个得数肯定不对?
生:方法①不对,因为8点几加6点几,不可能只有9点几,最少也有14。
师:是的,小数部分不看,8+6=14,实际比14还要大。看来估算可以帮助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思考】因为有了大量的整数加减法经验,学生做题正确率很高,只存在个别学生有方法①和方法②的错误。借助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体现了估算在笔算中的作用和价值,估算不是硬性要求才运用,而是源于题目的内在需求。
(2)追问缘由,深化算理理解
师:那6.3中的3要像整数那样与8.54中的4末尾对齐,还是与5对齐?
(大部分学生都支持3与5对齐)
师:为什么与5对齐?
生:因为计算时,十分位要和十分位对齐,百分位和百分位对齐。
师:你们的意思是相同数位要对齐。可为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了,就可以直接相加减了,背后的道理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因为6.3中的3表示3个0.1,8.54中的5表示5个0.1,5个0.1加3个0.1就是8个0.1。
师: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那方法②错在哪里?
生:它是4个0.01加了3个0.1,不是7个0.1。
师(小结):原来相同数位对齐了,也就是计数单位相同了,才能直接相加减。
【思考】学生能想到相同数位要对齐,但这还不是真正的算理,因此在这里教师进一步深挖背后道理,及时追问。因为都表示几个0.1,计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相加。
3.沟通联系,打通算法
师:观察对比这两道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题,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计算时都是相同数位对齐。整数部分是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而小数部分是十分位对十分位,百分位对百分位。
师:是的。不管是整数部分,还是小数部分,都是相同数位对齐。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虽然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但整数是末尾对齐,而小数是小数点对齐。
(学生再说一说,教师圈画:整数竖式的个位,小数竖式的小数点)
师(小结):在计算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时,都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只是整数加法是通过末尾对齐实现的,而小数加法是通过小数点对齐实现的。
【思考】小数加减法的教学,不应只局限于小数,而应该跳出小数,从整个加减法运算的维度看整数和小数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两者的算法算理是一样的,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減,只是在竖式对齐方式上略有区别。
4.竖式计算:8.54-6.3
师:小数加法会计算了,小数减法会计算吗?
(教师出示:8.54-6.3,学生独立计算,上台说计算过程)
师(小结):在计算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时,都是相同数位对齐,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而今天的笔算小数加减法是通过小数点对齐实现的。
三、变化形式,学有增量
1.创编习题,互做推荐
师:刚才都是老师出题,你们做题。现在改变形式,你们来出题。请看要求。
(1)每人创编1道小数加法题、1道小数减法题。题目可以制造点“小麻烦”,但小数位数不超过两位。
(2)同桌交换题目,互相做一做,并互相批改评价。
(3)四人小组讨论8道题,推荐最有价值的1道题,并上台说明理由。学生推荐如图2所示。
生:推荐1的理由:小数部分是连续的退位减法,我觉得很容易算错。
生:推荐2的理由:这道题也是连续退位的减法,但是整数减小数,我觉得整数后面添加两个0,计算起来更方便。
生:推荐3的理由:这道题是连续进位的加法,并且是向整数进1,得数2.00末尾的两个0去掉不影响大小。
(多个小组学生上台展示,说明推荐理由)
师:分享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题目,现在你们能说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要点吗?
生:计算时一定要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的计算方法做题。
生:计算时要注意满十进1,如果不够减的话,要向前一位借1。
生:小数位数不同时可以末尾添0,变成小数位数相同,计算起来更方便。
【思考】学生创编习题,并且还要给同桌制造点“小麻烦”。出题的学生会认真思考,怎样的题目同桌可能会做错,而同桌在做题时会更加谨慎和认真,整个过程体现了数学思维的碰撞。最后学生上台推荐,有人说到进退位,有人说到小数的性质添0、去掉0,等等,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分享。变传统的“通过练习展示学生错误”为“学生创编习题自发关注易错点”,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让注意要点的总结水到渠成了。
2.挑战练习,深度学习
课件出示:小马虎在计算“□+6.7”时,漏看了6.7的小数点,得到的和是70.35,正确的和是多少?
师:先想一想解题思路,再列式解答。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师:不说算式,只说思考过程,谁来说?
生:因为漏看了小数点,所以现在的算式是“□+67=70.35”,先求出“□”里的数,求出来后,再加6.7就是正确的和了。
生:就是要先算出“□”里的数,然后再求出正确的和。
师:计算过程你们听懂了吗?现在谁来汇报算式?
生:70.35-67=3.35,3.35+6.7=10.05。
师(小结):这一问题需要有序思考,还原求出方框里的数,然后算出正确的得数。
【思考】教学中,教师设计有挑战性的题目,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教师有意要求:先不说算式,只说思考过程。考查学生能否清晰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过程,让更多的学生听明白。这样的练习,不仅提升了学生运算思维能力,更培养了学生有序思考、清晰表达的综合能力。
3.口算简算,融合延伸
师:现在到了整节课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刻。口算小达人,每题限定时间。
课件出示:3.08+1.2 6.8+2 7.45-0.5
6.3-3 1.76+4.8+0.24
(1)逐题闪现,写出得数。
(2)校对答案,评选优胜者。
师:哪些题目需要分享讲解?
(学生一致认为最后一题,题目很复杂)
师:1.76+4.8+0.24,计算起来真的很复杂吗?
生:哦!原来0.24与4.8交换位置,先算1.76+0.24=2,再算2+4.8=6.8。
(学生恍然大悟)
教师出示问题:小芳去文具店购买了下面四样文具,共花了多少元?
圆珠笔:2.36元/支 笔袋:12.8元/个
橡皮:1.2元/块 尺子:1.64元/把
学生独立尝试,大部分学生能根据数据特点进行简便计算。
师(小结):在计算前,要先观察数据的特点,能简便的可以像整数那样简便计算。
【思考】教学中,教师利用限时计算、评比口算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口算的速度。遇到最后一道题时,很多学生会发出感叹:太复杂了吧!但也有學生能迅速观察到数据特点,灵活计算。最后顺势出示解决问题的方法,简便方法的运用也就水到渠成了。融合口算简算,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感受到计算不需要拘泥于特定的形式,而是要关注数据,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能口算就口算,口算难就笔算,有特殊数据可以简算。
【教学反思】
面对高起点的计算新授课,如何做到学有增量呢?
1.学生立场下的单元整体教学。高起点“高”在哪里?又该如何定位?我们不妨做前测:前测内容可以选取教材例题以及“做一做”的习题,也可以是自编的同类型的题目,真正把握学生的“高”与“低”。我们不妨做教材研究:可以横向对比不同教材,但更重要的是研究本教材的单元内容编排,了解单元的整体教学,把握单元的学习重、难点以及本内容在单元中的教学地位,有效整合,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学有所获。
2.核心算理下的运算思维的提升。学生会计算,不代表完全理解算理,也不代表在复杂背景下能灵活基于算理进行合理运算。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算理探究环节,追问到算理最深处,切勿走过场。同时,围绕提升“运算能力”这一核心目标,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深化算理的同时学习算法。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宁市南苑小学 浙江省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
投稿邮箱:40595670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