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江苏省徐州市普通高中广泛开展的“三新四行动”,是落实江苏新高考改革政策、持续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其本质是一种教学行动研究。开展“三新四行动”需要明确高考综合改革的基本问题和核心价值基础,厘清对高中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基本理解。“读课标”要重视研究课标的专业方法,“说教材”要以新版教材的基础研究为前提,“做课例”活动要明确做好课堂教学案例的标准,“研习题”活动要关注习题研究与高考评价体系的关联。
【关键词】三新四行动;江苏新高考;高中教研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26-0045-04
【作者简介】王澍,江苏省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徐州,221009)教研员,正高级教师,首届“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国家课程方案和高考综合改革政策的颁布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普通高中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研究?江苏省徐州市组织全市普通高中开展“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读课标”“说教材”“做课例”和“研习题”四项教学研究行动(简称“三新四行动”),促进学校和教师积极应对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助力教育改革政策落地。本文从教育评价的角度呈现“三新四行动”高中教研行动逻辑与实践。
一、社源性逻辑:对高中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基本理解
1.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关系。
要说清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关系,可以从社会学视角对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进行分析。社会对教育需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个体对教育的需要,包括个体的职业需要、成就需要、求真和求善的需要;二是国家、地区对教育的需要,包括政治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的需要、文化发展的需要等。个体对教育的需要是社会需要中的重要部分,与国家和地区的教育需要密切联系。国家社会的教育需要往往通过个体功能的达成来实现,分析个体需要的变动是国家完善教育改革政策的重要手段。立德树人是國家和社会对教育的根本需要,其中蕴含着对个体培养目标的内容。因此,教育测量与评价也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评价规律,推进教育评价体制不断完善。
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的价值就是社会需要教育所做的事情,教育评价则是衡量社会需要和教育价值之间的对接程度。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测量学专家就建构了一个精炼的表达式,即评价=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质的记述)+价值判断,很好地呈现出评价与测量、价值判断与测量、量化与质性评价的关系。
2.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和类型。
教育领域常将目标导向评价、形成性评价、决策导向评价等具有代表性的评价观放在一起对比,并对其价值取向进行划分,即目标取向和过程取向。实际上,两者都认为评价是一种通过“技术理性”提高效率的过程,需要根据预定的过程或结果对课程的质量进行客观的、系统的数据收集,也都着眼于判断与决策。这些都是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的评价理论,对于教育评价具有指导作用。当然,还需要重视主体取向的评价——应答模式。这种模式视课程评价为一个演化的过程,一种合作的、意义生成的过程,聚焦于联系的定位导向和知识建构。21世纪以来,教育质量观转型下的教育评价理论发展形成了共同的趋势,即从目标取向向过程取向转变;从重结果评价向重过程评价转变;从注重课程单一维度的评价向注重课程的整体全貌性评价转变;从关注课程评价向关注学生评价,日益重视学生全球素养、国际意识的评价转变;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关系从主客体的对立转为主体间的协商和沟通;评价方法与手段从单一量化方法向多种方法结合转化。
学生评价是将学习者作为评价对象的评价类别,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终结性)评价。很多教育评价者会探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哪个更重要。实际上,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功能。如总结性评价是社会对学校进行督导和控制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和效能的重要途径。在高中阶段的教育评价过程中,更为关注的问题是如何从经验考试转向科学设计的学生评价,需要明确并按照“设计—实施—分析”的基本步骤来进行学生评价。一是评价方案的设计,即确定教育方案的目标,并预测各种可能出现的非预期的副效应;教学目标设计通常形成双向细目二维矩阵——目标维度和内容维度,并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目标,预测各种副效应可能的行为表现。二是评价的实施,如测试试卷的印制、考场安排、考试组织等。三是结果分析,即对评价本身质量的分析,如信度、效度、区分度,以及所得到的信息对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二、现时与历史:高考综合改革的基本问题和核心价值基础
回顾我国高考改革政策的要素和动因,我们会发现这些政策的迭代进展,主要归于适应高考招生制度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需求,以及科学选拔人才和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始终围绕着一些基本问题和核心价值进行。
1.高考综合改革的基本问题。
一是高考究竟考什么?高考考试内容是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表现在考查科目的由少到多、从分散到聚合。如外语考试科目的调整、综合素质评价内涵的丰富、文理分科界限的融合、选考科目的调整等。高考考查科目的逐步扩展,内容综合性的逐渐提升,也倒逼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做出相应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教、学、评”之间的关系。二是应该让谁参加高考?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城乡二元格局逐步消解,高中学生跨地“借读”的情况显著增加,需要按照户籍所在地“就近参考”。如北京、上海地区要符合“一定条件”才能报考等。三是高考应该怎么考?迄今为止的高考,纸笔测试仍是主流的测量评价方式。试卷的题型、题量、结构,命题的统一和分散,高校自主招生、联考,均是高考政策制定和研究者长期关注的问题。四是高考应该如何录取?高考录取涉及阅卷、加分政策等问题,目前网上阅卷和录取已经普及。实际上,该不该实行加分政策、给谁加分、谁来加分、加多少分等,解决这些问题并非易事。
2.高考改革的价值观念基础。
高考改革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要有相应的教育改革理念支配,有其试图达成的社会和教育目标,这就涉及高考改革的价值观念问题。对于高考改革来说,维护社会公平、提升学生个人能力是其核心价值。高考公平之所以被人如此看重,是因其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使不同群体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没有了这个底线,就无法满足个体进取的梦想,并保持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高考需要对考试个体的文化资本而非其经济资本、社会资本进行客观考量,通过一定的考量手段使文化资本得以被客观测量和评价。实际上,个体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必然会影响文化资本,这给高考测量评价的设计提出了挑战,也是高考综合改革的关键点。当然,高考公平的内涵也在不断演变,逐步转向对学生个体发展内涵的追求,即为不同兴趣才能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高考评价体系全面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意图建立新的单科评价体系,依据不同的学科特色来建立符合自身学科素养培育的评价体系,这实际上体现出高考改革“提升能力”的价值导向。有研究者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高考改革理念划分为“重点关注公平”和“在确保公平的前提下尽可能体现能力(素养)”两个阶段,这种划分有一定的道理,但“维护公平”和“提升能力”始终是高考综合改革的价值观念基础。
三、常态化落实:“三新四行动”的实践反思
1.研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专业方法。
“读课标”行动就是以深入研读各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学科教学实际,解读教学中如何体现课程改革理念、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达成课程学业目标、开展学业质量评价等关键问题,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鲜明导向。落实基于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要认识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作为指导学科课程实施的政策文本,具有专家学术话语体系的特征。除了各学科专业知识外,其中具有很多课程论和心理学的术语,因此需要重视其专业性并施以相应的科学研读方法。一是文献法。如查阅、研读学科课程标准编写组专家的相关著作和学术文章。二是历史研究法。通过对不同版本的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等课程改革政策文本的比较研究,领会课程改革的政策逻辑和价值取向。三是整体结构研读法。通过对课程体系、内容、质量标准、课程实施和开发建议进行研究,理解课程实施的要求。四是词频研究法。可以使用共同高频词、特有高频词的研究方法等开展对课程标准的文本研究。五是教学案例研究法。这一有效且常用的方法,需要以前面四种专业研读方法为基础,以保障教学案例研究的专业性。
2.高中新版教材的基础研究。
“说教材”行动要以高中新教材的基础研究为起点。教师应了解新教材的特点和内容结构的调整,以及调整的目的与意图,了解“教材编写背后的故事”,如此方能更好地领会教材编写者的设计意图。如苏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有四个特点:源于生活实际,指导实践应用;强化实验探究,培养创新意识;重视方法提炼,注重学以致用;借助化学史实,彰显科学精神。新教材使用初期,教师需要重视并加强对教科书的“可学性”研究和“学习分化”研究。教师开展对教科书“可学性”的研究,分析教科书的难度、知识结构的复杂性、核心概念的抽象性以及学生活动的适切性,以便更好地将教材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开展对教科书“学习分化”的研究,教师要真正摸清“学习分化”在学习进程中何時发生,以及教学内容在哪类主题上分化等。
3.课堂教学案例的标准。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课堂教学划分为常态课与非常态课。实际上两者之间没有明晰的边界,而“做课例”活动则是两者之间的一种耦合方式。常态课更注重实效,注重教学对质量提升的效果;非常态课更注重教学理念主张、教学改进策略等方面的呈现和讨论。如果没有扎扎实实的常态课研究,非常态课也不会上好;反之,没有非常态课的体验,也无法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在哪里,执教常态课的成效也不会太好。“做课例”活动是形成“好课”的历程,虽然不同学科核心素养存在差异,但必然有其作为学科核心素养培育通识性的操作要领,我们尝试做以下概括。首先,“好课”通常有一条清晰的情境主线。清晰的情境主线帮助学生有机会体验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其次,“好课”有科学方法论的支撑。虽然文理科之间有差异,但是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者如何融合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问题上,思考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这一技术理性层面的问题至关重要。最后,高质量的学习问题驱动深度学习。高质量的学习问题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它能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在课堂中多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组合的教学策略,是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方法。
4.试题研究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国家课程标准的体现。2021年的江苏高考在命题依据上对标课标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且坚持了江苏风格,保持了江苏质量,反映了江苏水平。在考试内容上,按课标中学业质量水平的相应要求命制考题;在考试目标上,从知识、能力目标继续向“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综合考查转变;在试题风格上,关注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也已成为命题趋向。“研习题”活动需要对标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把握“一核四层四翼”在高考命题、日常教学评价上的发展动向,研究高考试题在命题立意、题型变化上的发展趋势,探索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评方式,开发基于新课程学业质量水平的评价资源,研制开发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典型习题。此外,习题中真实情境创设等导致的信息呈现方式、文字(阅读)量的变化,也应该引起关注。对这些方面的关注、思考及实践,是现阶段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着力点之一。<E:\刊\江苏教育202208\KT1.TIF>
【参考文献】
[1]张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张红霞,吕林海,孙志凤.大学课程与教学: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苏教名家”专项课题“高质量发展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员专业素养提升的区域推进”(SJMJ/2021/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