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艺术家
“这里的土地如此荒芜,而通往它的门径如此之高,以至于只有最亲密的朋友和最深刻的敌人才会前来探望我们。”
有一个地方,比西藏更西藏,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的西藏”。它就是阿里地区。
阿里,一直被当作极其遥远荒野之地,自然环境的恶劣阻隔人类进入,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阿里究竟在哪儿。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自驾路线的完善,阿里的美终于藏不住了。
西藏以西,天上阿里
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西部,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是西藏高原的高地,被称为“天上阿里”。
在当地,流行一句话:“这里的土地如此荒芜,而通往它的门径如此之高,以至于只有最亲密的朋友和最深刻的敌人才会前来探望我们。”确实,阿里的气候环境“很不宜居”,被众人称作“生命的禁区”。
阿里西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与尼泊尔、印度相隔,北部是无边无际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冈底斯山脉横穿全境。
这里寒冷干燥、气候多变,含氧量仅达40%,不足平原地区一半。同时地广人稀、生态脆弱、寸草不生,森林覆盖率也极低, 仅在札达、普兰和日土县等低海拔谷地有很少量疏林,景象高、险、峻、奇。每一次抵达阿里,都是一场神圣的洗礼与灵魂的升华。
经过历代冒险家的探索,已开发出阿里北大环线、阿里中线、阿里南线等自驾路线。其中,“阿里南线”最受宠爱。南线以拉萨为起点,全程1500多公里,途经羊湖、卡诺拉冰川、日喀则、珠峰,再经萨嘎、仲巴县,随后直达阿里核心地区。
徒步其中,能将阿里最负盛名的景区冈仁波齐、玛旁雍措、扎达土林、仲巴五彩沙漠等一一游览。
冈仁波齐峰号称“神灵之山”,是朝拜者的圣地,朝拜者相信围着神山转圈可以洗清自己的罪孽。这里海拔6638米,是中国冈底斯山脉主峰,有“阿里之巅”的誉称,同时绵延于中、印、尼三国边境,山体层层叠叠,连绵不绝。
每年,信徒都会带上糌粑、干肉,三步一磕、三五成队,到这里“转山”。尤其是在佛祖出生的马年,转一圈相当于平日转十三圈。
“圣湖”玛旁雍措也是转山的圣地。当地人相信,这是最圣潔的湖,饮用它的圣水可以清洗心灵中的烦恼和孽障。从科学角度而言,玛旁雍措还真是“最圣洁”的,因为据测算,它是中国目前透明度最大的湖。
转完湖泊,便到札达土林观赏自然的鬼斧神工。札达土林位于蜿蜒近百公里的大峡谷里,似城堡与碉楼的土林巍峨挺拔,风景壮观,毕竟它是世界上最典型、分布面积最大的第三系地层风化形成的土林。
追根溯源,它曾是一个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经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湖盆升高,湖床又长期经风雨侵蚀,才最终演化为土林。
仲巴五彩沙的景色则明亮一些,“五彩”是指在这片沙地上,天空、雪山、湖泊、水草和沙丘融为一体,让人觉得丰富多彩。这种沙丘景观仅在雅鲁藏布源头有。
阿里的星空,斗转星移。你不仅可以观赏璀璨的银河,清晰地看到猎户座、天蝎座等,还能很容易地捕捉到划过天际的流星,体验“星垂平野阔”的意境。在这里的国内第一家暗夜星空主题公园,透过800毫米天文望远镜观星,感觉很专业。
理解西藏文明的入口
恶劣与荒芜的生态,孕育出独特的阿里文明。这个神秘文明的故事,要从象雄古国讲起。
象雄古国,建立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元年的铁器时代,古国以象泉河谷为中心,开创了西藏早期文明,曾是“古代文明交往与贸易的十字驿站”。“阿里”这个名字,来源于古象雄时代,在古象雄语里意为“属地”“领地”“领土”。
象雄古国之后,德祖衮开创了阿里地区又一辉煌的政权——古格王朝,其父改象雄为阿里,“阿里”这个名字正式面世。古格王朝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敌,创造了阿里地区辉煌的历史,也缔造了西藏佛教“后弘期”的灿烂文化。它不仅是吐蕃王朝命脉的延续,还被认为是远古时代象雄古国的遗脉。
拥有成熟、灿烂文化的古格王朝似乎一夜间突然消失,没有留下任何历史记载,只有一座高300余米的古格王国遗址,证明它曾存在过。
遗址由600余座房屋、佛塔和洞窟组成,里面的寺庙还残留有泥塑佛像和壁画,以及历代吐蕃赞普和王子的画像。遗址周围散布铁盔甲、马甲、盾牌、箭镞等遗物,展现了这个古国曾经雄厚的实力。
所谓无阿里不西藏,理解西藏,要从理解阿里开始。
回溯阿里历史,我们便会发现,藏民的歌舞基因早在古格王朝时期就埋下了。在王朝遗址红庙大殿壁画中,就生动形象地记载了先人跳“宣”舞的场面。
“宣”舞流传至今被称为“古格宣舞”,是一种融合了藏戏、舞蹈、说唱等形式的民间艺术,有“十三宣舞”之说,包括前宣、后宣、抢宣、嘎玛宣等多种跳法。独特而精美的服饰、优美而动听的歌曲、典雅而欢快的舞步,让它顺利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藏的美味也得看阿里。因为身处寒冷的西藏之巅,阿里人对高卡路里的食物简直是爱不释手,左手酥油茶、右手青稞酒还不够,厚实的糌粑、高蛋白的高原牛羊肉也顿顿少不了。
阿里人吃饭是分餐式宴席。宴席上,无饭菜与小吃之分,一般来说,首道食品为足玛米饭,次道为肉脯,再次为猪膘,第四道为奶酪,第五道为血肠等,最末一道为酸奶。
阿里的生活细节中,仍能窥见历史碾压过的车轮。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