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2022-05-05 02:39唐燕燕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3期
关键词:活动设计阅读思维能力

唐燕燕

【摘要】英语阅读课堂应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思维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的思维课堂,通过读前激发思维、读中发展思维、读后发散思维三个维度,训练学生分析文本以及语言思维技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阅读;活动设计;思维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本身具有“学”和“思”的双重作用。“学”是指学习其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思”则指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然而,我国的英语教学更加重视对语言知识的训练, 过分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了语言的思维功能,忽略了学习思维的培养⑷。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虽然许多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掌握了一些阅读技巧,但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不能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更不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在英语教学中更多的局限于“识记-理解-应用”的低阶思维,而对“分析-评价-创造”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不重视。也就是说,在阅读课中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学”的能力,忽视了学生“思”的能力。

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深度分析文本是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也是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换句话说,教师必须设计多样以及递进的教学活动,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创新能力。

一、课例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以人教版《英语》选修7unit2 Satisfaction guarantee为例。本部分是对机器人的初步认识。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思与写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全班学生有小组活动的经验,但是英语水平差距大。将学生分为六人一组,在课堂上老师组织小组内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群体互动中主动完成阅读和交流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在文本阅读中熟练认读和理解本课的单词和词组

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文章结构并运用所学词汇及句型做更多关于机器人未来的预测。

情感态度目标:学生能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學习,开启思维去畅想未来。

(四)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从文章中获取有关机器人未来的信息,并用“Will+V原 ”结构作更多关于未来机器人的预测;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在读前、读中及读后做及时的预测和大胆的想象等。

二、课例呈现与评析

(一)读前情景导课,开启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1984)《给教师的建议》一文里说过,如果教师在上课前不能是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和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则这样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会带来疲惫。读前活动的设计一般从北京知识及一些目标词汇出发,通过设计问题及预测全文等方式来开启学生的思维。

1.设计提问活动,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

在阅读教学前教师鼓励学生对目标语知识进行思考和想象,这可以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为读中环节做好铺垫。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把思维训练融入到所说的活动中,这就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个活动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展开,各个小组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不急于让他们回答,而是让他们到文章中寻找答案,使学生读阅读充满了期待。

2.设计预测活动,激发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

王蔷(2009)《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一文曾指出预测是一项重要的阅读技能,无论预测的是否准确,这种带着预测阅读能使阅读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有利于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本。

在此预测环节,学生可能会预测一些与文章不符的内容,在后期的阅读中,通过教师的及时点拨及学生的自我纠正,这样纠错的过程会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

(二)读中分析文本,发展思维

读中活动的精髓在于让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时,结合实际语境学习新的知识,为学生构建阅读策略,培养建立他们分析概况推论抽象和综合等思维能力。

1.快速阅读,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通常的阅读模式是先概括后细节,先抽象后具体,所以总结文章主旨和段落大意是阅读的关键。在本节课中,教师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并对2b的四个段落大意连线,并询问学生“Can you find any clue to help you?”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开展此活动时关注关键词和关键句,逐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会寻找文本的关键信息和分析文本结构。

2.仔细阅读,发展学生的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又要重视思维能力的提高,所以在仔细阅读文本时,教师要设计一些思索性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要把握文章的主线及要素。在本节课中,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 What are robots like in movies? What’s the shape of robots in the future?

以上问题的答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好的总结文章结构,也为以后环节学生的读写活动奠定基础。

(三)读后搭建支架,发散思维

在进行了足够的语言输入后,读后活动以语言输出为主。学生的读后输出能检查阅读理解程度,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语言的运用能力以及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⑴。根据不同题材的文本和不同的文本内容,教师需要设计不同的读后活动。

这些活动既要基于文本内容,又要给学生留出发挥的余地,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读写活动的结合有利于读后扩展和将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程瑜.2008.初中英语阅读语言输出活动有效性探究[J]. 英语教师,(9):8-11.

[2]苏霍姆林斯基.1984.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王蔷.2009.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英语教师,(8):18-20.

[4]文秋芳,周燕.2006.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5):76-80.

猜你喜欢
活动设计阅读思维能力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