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文可宝 道在瓦甓

2022-05-03 11:42:11柳洋
中国书画 2022年2期
关键词:别字书者雅言

 作为一种流传下来的史料,砖瓦铭文具有其考古学的价值,符合中国人的“好古”之风,而这种价值更是在传统中国金石学研究中体现为对文字的关注。《中国砖铭全集》的出版,对于研究字体发展、书法风格演变皆提供了较为直观的一手资料。

一、可补文字发展史。中国文字历史悠久,因时代、地域、载体等原因,发展而来产生了很多俗字写法。张涌泉先生曾指出:“凡是区别于正字的异体字,都可以认为是俗字。(中略)正俗的界限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张先生提出:“因形近或音近而误读误书的别字,是读者或书者无意致误,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而我们前面所说的等同于俗字的‘别字’,则是书者有意识造成的,或者习惯使然,是约定俗成的产物,两者有着明确的区别。”然许多俗字的起源是源于类化性质的讹写,后积非成是,以至约定俗成。颜元孙言俗字为“非涉雅言”,《中国砖铭全集》前言中将砖铭内容分為八类—记名、标识、纪年、记事、颂祷语、墓志、地券、随笔等,内容多“非涉雅言”,则其文字当多见俗字。其中部分俗字的写法,为我们探究俗字的起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

二、可补书法流变史。中国的书法史究其发展就是汉字的书写发展史。由于时代、载体的不同,我们见证了从甲骨文到篆隶楷行草五体的书写转化。例如,观《中国砖铭全集》卷十二所载浙江出土“开皇十二年僧璨墓记”之风韵可比褚河南,可知晋人风韵当于江浙一带多有传承,亦可知褚河南书写风格之源。

总体来说,《中国砖铭全集》的出版,除了如上文所言,对于研究文字、书法多有裨益以外,亦当对于研究历史、民俗、设计审美而言,都可提供大量的资料。

(柳洋:广州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别字书者雅言
筑书巢
中外文摘(2020年2期)2020-11-12 12:02:19
诸子百家周游列国得会多少方言
中外文摘(2019年8期)2019-04-30 06:47:36
“点”被绑架了
《兰亭集序》中的“错别字”
华声文萃(2018年3期)2018-08-04 06:39:22
《兰亭集序》里别字多
书者自乐
中国篆刻(2017年3期)2017-05-17 06:20:50
丁若镛《雅言觉非》考
蔡襄笔论句
大美书法自在人间
醒狮国学(2012年3期)2012-06-24 12:17:17
中国古代的普通话
知识窗(2007年3期)2007-05-14 09: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