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硕 张敏
[摘要] 目的探析急診分工合作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急诊科2018年 1月至2021年 1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的急诊急救模式,研究组采用急诊分工合作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抢救过程中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效率、抢救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3.32%,高于参照组的62.21%(P <0.05);研究组的抢救启动、开放静脉通路、气道清理、呼吸支持、标本送检所需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抢救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 6.66%,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分工合作模式用于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效率,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抢救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诊;分工合作;严重多发伤;抢救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2)06-0097-04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emergency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peration mode in the rescu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multiple injuries
FENG Shuo ZHANG Mi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Hubei 672 Orthopedics Hospital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ubei, Wuhan 43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emergency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peration mode in the rescu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multiple injuries.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severe multiple injuries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of Hubei 672 Orthopedics Hospital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 adopted the conventional emergency first aid mode, while the study group adopted the emergency division of work and cooperation mode. The rescue success rate, rescue efficiency, satisfaction score of rescue work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cue success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93.32%)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62.21%)(P <0.05). The time to rescue start-up, opening venous access, airway cleaning, respiratory support and sample submissio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 The satisfaction score of rescue work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study group (6.66%)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22.22%),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 Conclusion The emergency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peration mode used in the rescu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multiple injuri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scue efficiency, enhance the rescue success rate of patients,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increase rescue satisfaction. It has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rescu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multiple injuries.
[Key word] Emergency;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peration; Severe multiple injuries; Rescue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子因素下,导致患者两处及两处以上脏器损伤,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1]。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伤情大多十分危急,病情发展迅猛且复杂多变,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为伤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2]。急诊科室是医院接受重症疾病最多的科室,也是基础性最强、抢救操作最为频繁的科室,需要护理人员短时间内进行高效的抢救措施。但在以往的抢救工作中,时常有准备不充分、工作重复、抢救无序等不良情况发生,使后续的治疗不能及时进行[3-4]。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护理人员的抢救效率,及时开展全面有效的抢救,提高抢救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本研究对急诊分工合作的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选取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我院)2018年 1月至2021年 1月收治的9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急诊科2018年 1月至2021年 1月收治的9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参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46.59±13.43)岁,受伤原因:刀伤10例,交通意外20例,高处跌落10例,其他5 例;研究组中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龄(45.92±13.21)岁,受伤原因:刀伤9 例,交通意外22例,高处跌落7 例,其他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5]:① ISS 评分≥16分;②机体有两处或以上的创伤;③年龄≥18岁;④家属积极配合抢救。排除标准:①受伤时间≥24 h 者;②患有精神类疾病者;③患有合并性肿瘤者;④其他非医疗原因导致抢救中断者。
1.2 方法
1.2.1 参照组采取常规的急救护理模式。①当患者被120送达医院后,护士及时将患者送至抢救室,并在进行抢救前,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明确病因,告知医生。②相关的护士及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无异物堵塞,给予充足的氧气,快速开通静脉通路,止血后方可安排手术。③积极配合抢救,护理人员谨遵医嘱,时刻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若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及治疗工作,等待手术。
1.2.2 研究组采用急诊分工合作模式。分工合作小组的组建在护士长及各科室主任的共同商讨下,创建一支专业性强、责任感高的创伤护理队伍。要求该队伍的护理具备专业的急救知识、丰富的急救经验。根据工作的不同分为创伤护士、循环护士、记录护士、分诊护士等。其中创伤护士是团队的核心主力,主要负责对其他护士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考核,并及时协调和指挥,分配工作。具体实施步骤为:①分诊,主要由分诊护士完成。当患者被120送至医院时,分诊护士立即对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初步评估,如患者符合严重多发伤的标准则马上联系急诊科医生并立即启动分工合作模式急救;不符合者则按医院的相关要求进行急救。②初步处理,对于伤情严重的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创伤、循环和呼吸护士即刻就位,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同一时间应当立即通知上级医师进行会诊,开展抢救工作。③伤情评估,主要由创伤护士、循环护士、呼吸护士完成。在抢救过程中,创伤护士对患者的神志、肢体活动、瞳孔、出血量等基本情况进行评估,为医生的治疗提供基础条件。呼吸科护士对伤者的气道进行检查,评估呼吸状况,当所有评估完成后立即向医生汇报,制订有效的抢救方案,并对病情进行动态评估。④采集病史,主要由创伤护士与循环护士完成。在开始手术前,创伤护士和循环护士共同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对患者的姓名、年龄、职业、受伤原因、受伤时间、疾病史等信息进行全面地采集,便于抢救的顺利进行。⑤分工合作急救,急救过程中,创伤护士的主要任务是观察伤者的出血情况进行有针对的处理。对于伤口面积较大的患者或失血过多患者应当进行及时加压包扎、止血等救助,并立即通知血库进行血型配对,避免因失血过多而危急患者的生命;马上由静脉护士为伤者开通静脉通道,以保证伤者有足够的血液循环量;呼吸护士主要负责伤者的呼吸系统,及给予吸氧保障机体所需的氧气得到满足,及时清理伤者鼻腔、口腔中的异物,避免因堵塞而造成伤者的呼吸困难。对于呼吸困难的伤者可以进行气管插管处理。伤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后,告知医生抢救的情况及伤者目前具体状况,等待手术。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抢救成功率[6]。抢救成功率= 存活例数/ 总例数×100%。②抢救效率[7]。主要包括抢救启动、开放静脉通路、气道清理、呼吸支持、標本送检时间。③抢救护理满意度评分[8]。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让患者(家属)与急救医师对各项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分,满意度评分范围为0 ~10分,取二者之和作为参考标准。其中,调查问卷包括急诊护理配合主动性、病情观察准确性、护理抢救配合组织有序性、辅助检查标本采集送检及时性4 个评分项目。④不良事件发生率[9]。不良事件包含管道堵塞、器械和药物准备不全、执行医嘱错误。不良事件总发生率= 发生不良事件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 ±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n (%)]表示,采用χ2 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3.32%(42/45),参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62.21%(33/45),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7, P=0.000)。
2.2 两组患者抢救效率比较
研究组的抢救启动、开放静脉通路、气道清理、呼吸支持、标本送检所需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抢救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对抢救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2。
2.4 两组患者抢救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6.66%,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3 讨论
严重多发伤在临床上是指 ISS 评分≥16分的多发伤患者,主要是由一个致伤因素导致机体出现两个或以上部位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死率[10]。多发伤并不是简单的受伤部位的叠加,而是不同的受伤部位直接会相互影响、相互掩盖,极大地增加治疗难度。严重多发伤严重破坏了伤者机体的正常结构,对患者的多个器官或系统造成严重损害。若患者出现了多种受损的情况,会导致患者血容量出现大幅的降低,机体组织出现紊乱,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危重且复杂多变,抢救难度极大,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出现死亡[11]。有报道指出[12],严重多发伤患者在1 h 能得到有效的处置,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伤者的病死率。临床上亦将之成为“黄金1 h”,其主要是强调伤者被送到医院后能得到及时、高效、有效的治疗。如何提高患者的急救效率是广大急诊科工作者一直探讨的课题。
急诊分工合作模式从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特点出发,对团队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合理分工、落实责任,再结合评估标准对患者伤情进行评估,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则快速启动相应的抢救措施,抢救过程中每个护士都清楚、熟悉自己的任务,分工合作,积极应对[13]。合理的分工可以将每个人的优点都发挥出来。在接到急救任务后可以快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进行相应的工作,使急救工作紧张而不慌乱,有条不紊地进行。此外,分工合作模式的开展是多学科相互协作的结果,需要医护、护士与护士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包容,共同协作为患者提供高效的急救服务[1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3.32%,参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 62.21%,充分显示了分工合作模式可以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吴红兰等[15] 针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在抢救中的应用进行比较研究,选取11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观察组患者采用分工合作模式进行抢救,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2.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8.50%,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符。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率,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团队启动、开放静脉通路、气道清理、呼吸支持、标本送检所需时间均短于参照组( P <0.05),说明急诊分工合作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团队启动时间、开放静脉通路、气道清理、呼吸支持、标本送检所需的时间,抢救效率更高,让患者更快地进行下一步的治疗。此外,及时开通绿色通道对缩短患者等待抢救时间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组的抢救主动性、准确性、有序性、及时性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急诊分工合作的开展及应用,能够高效地组织医护人员开展抢救措施,更妥善地管理抢救现场,安抚患者家属紧张的情绪,构建了良好的医护、医患关系。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6.66%,低于参照组的22.22%( P <0.05)。提示急诊分工合作模式有利于增强相互之间的合作与配合,按照专业的不同合理分配工作,使其具有责任感及成就感,有效避免了相互之间出现工作上的冲突,为患者的抢救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总之,分工合作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效率,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抢救满意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护、医患关系,值得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永娟,王维杰. 一站式急救护理模式对多发性创伤患者抢救时效性和有效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8(15):23-24.
[2] 漆靖,孙传政,刘怀政,等. 肾灌注压估算值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8):968-972.
[3] 吴苏宁. 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20,26(18):138-140.
[4] 张鹏,杜哲,刘中砥,等. 我国医生对严重创伤评估能力的多中心调查[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5):533-536.
[5] 刘颖,王燕,刘畅. 优化创伤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16(5):237-239.
[6] 兰英,陈侣林,唐进,等 .规范院内严重多发伤救治体系的临床效果评价[J].现代临床医学,2019,45(5):321-323.
[7] 钱锦涛,冯子民,孔质彬. 急救方案在交通事故致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创伤外科杂志,2018,20(12):906-908.
[8] 张崇新,段宝民,李兵. 急救模式下创伤控制手术对严重多发伤的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2):95-96.
[9] 诸薇薇,何月利,蔡晓霞. 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在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2):67-68.
[10] 劉皖娟,潘群婕,兰频,等. 结构化创伤团队在老年严重创伤救治中的探讨[J].浙江创伤外科,2020,25(6):1223-1224.
[11] 郭朝阳. 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价值评价[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2):209-210.
[12] 冯珂,陈中伟,杜武军,等 .初始凝血指标在多发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价中的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2019,21(12):948-951.
[13] 彭艳,邹鑫森. 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严重多发伤合并急性肾损伤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6):3268-3273.
[14] 李志芹,毕淑娟,吴颖.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配合创伤救治原则在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120-122.
[15] 吴红兰,湛薇,张永忠. 层级分工联合标配定位法在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日间抢救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2):28-30.
(收稿日期: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