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媒介的发展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思想状态,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作为高校育人主体的思政教师队伍该如何提升网络媒介素养,更好地开展网络思政、完成教育引导的使命已经成为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课题组从网络媒介知识、应用、意识与育人等四个方面设置问题,对北京建筑大学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思政教师队伍存在网络媒介知识有所欠缺,网络信息分析、创造与传播能力不强,将网络媒介融入育人方面仍有不足等几个问题,并对如何提高网络媒介素养进行了探索。建议一是调动思政教师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增强运用网络媒介的意识并积极实践;二是发挥学校教育培训的重要作用,制定专门的制度,提供培训资源,为教师素质提升做好服务保障。
关键词:思政教师队伍;网络媒介素养;调查;网络育人;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4-0121-03
一、研究背景
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总体规模达10.32亿[1],比2020年12月上升了约4%。互联网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到现在覆盖各行各业,网络媒介逐渐渗透进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主流传播媒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空间营造与内容建设,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要求。高校学生既是网络新媒体的受众,也是改善网络生态的重要力量。在大学生几乎“无人不网”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这个任务是当前高校思政队伍必须共同思考的问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网络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牢牢抓住网络这个重要宣传教育阵地,掌握网络话语权,才能增强网络思政工作的实效性[2]。
建设网络强国,就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学网、懂网、用网,主动应对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作为高等教育的施教主体和大学生成长路上的园丁,高校教师肩负重任,尤其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高校思政教师队伍中有负责大学生管理与教育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以及讲授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同时,团委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宣传部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也应包含在内,他们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养成科学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的骨干力量。高校思政教师必须自身具有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将网络媒介为己所用,才能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的巨大优势,运用适合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教育方式,提升人文德育的实效性。调查教师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可以促进深入研究,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解读信息和思辨问题的能力[3],从而真正推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健康发展,提高高校育人质量。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基于之前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概念与内涵研究得出,教师网络媒介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以教育信息化发展为引领,通过有效利用网络媒介获取资源、鉴别评判信息意义、开展育人实践等实现师生主体间交流互动所需要的一种素养,网络媒介素养是教师素养结构的重要组成[4]。
本次调研以北京建筑大学教师为测评对象,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与部分深入访谈。共发布问卷145份,全部回收且经查验测评数据均有效。通过“問卷星”服务网站展开问卷设计,以电子形式发放,节约资源的同时保证了有效回收率。为确保尽可能做到调查的全面性,课题组对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其他专任教师及机关教师均发放了问卷。
问卷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采集,共4题,结果如下表所示(见下页)。第二部分从网络媒介知识、网络媒介应用能力、网络媒介意识和网络媒介育人四个方面开展网络媒介素养调查,共29题。其中,网络媒介知识指的是教师对网络媒介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对网络媒介传播理论、传播规律、传播方法的了解、认识和把握;网络媒介应用能力指的是教师对教育教学中所使用的各种网络资源进行合理选择,对网络媒介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和正确解读相关信息的能力;网络媒介意识指的是教师在网络媒介信息甄别、使用、创作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网络媒介育人指的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够运用网络媒介制作丰富多彩的网络教学课件,创设吸引力强、新颖的网络教育教学情境,开展网课分享、答疑解惑、互动交流,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
三、调查数据分析
(一)网络媒介知识
通过调查可知,网络媒介已成为教师查找信息、解决困难的首选项,且对教育教学的帮助最大。但近八成的教师对相关知识并不了解,其中思政教师队伍情况好些,但仍有一半以上选择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
(二)网络媒介应用能力
问卷设置了5个问题分别考察思政教师网络信息搜集、抗干扰、分析、传播与分享的能力。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教师能够有效利用和理性鉴别搜集的信息,但抗干扰能力不强,发表评论、分享成果的比例较低。近八成的教师很少或从不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发表评论或分享成果。思政教师队伍的表现稍强于平均水平,但相差不大,说明网络媒介信息的创造力与传播力欠佳。
(三)网络媒介意识
调查显示,教师有主动运用网络工具解决问题的意识,多数能对网络中的信息与观点进行思考和理性分析。有47.5%的思政教师对网络媒体上的教育类热点话题比较了解,42.4%一般了解,还有10.1%不了解,说明对网络媒介信息不够敏感,对教育类话题不够关注,也间接说明他们不擅长利用网络媒介信息进行分析与研究,提炼观点融入教育教学。同时,在参与讨论社会公共事件方面,思政教师的参与频率不高,这表明他们的媒介参与意识不强,对互联网的使用还停留在工具阶段,没有上升到互动传播与公共表达的层次。
(四)网络媒介育人
针对育人能力调查设计了不同的李克特五级量表,对专任教师关注在教学中开展育人的能力,对辅导员关注利用网络媒介信息批判性分析和表达进行育人的能力。结果显示思政教师在育人能力方面得分较高(3.97),辅导员得分稍低(3.66)。
四、结论
(一)思政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处于中上水平,且有意愿提升
从调查的结果并结合访谈来看,教师在工作与教学中会频繁接触计算机和网络,85.5%的思政教师经常借助互联网查询资料,七成以上思政教师认为网络媒介对工作很有帮助。这说明思政教师已经适应了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的情况,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分析、使用和辨识能力素养,且认为网络媒介素养有相当的重要性。选择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思政教师占89.8%,可看出他们对接受教育的态度是积极的。
(二)思政教师对网络媒介知识了解仍有欠缺,信息传播、分享、评判和创作能力仍需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网络媒介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对网络媒介素养内涵的理解是掌握多媒体设备和利用网络媒介辅助教学,较少关注教育内容的创作、传播和指导学生等方面。在网络上发表意见和分享成果的教师只占两成,约三分之一的辅导员会经常和学生分享讨论网络信息内容,约三分之一的教师比较关注网络上教育类热点问题,这些数据说明部分教师的网络媒介参与意识不强,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网络媒介素养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批判,这需要网络媒介消费者在意识层面积极配合,能够主动分析和思考[5]。没有思考就没有批判,导致教师只能在网络媒介中简单地获取信息,在利用信息方面缺乏理解,生搬硬套,这种行为很危险,会使教育出现偏差。
(三)思政教师应提升对网络育人职责的重视程度,开展相应培训
思政教师的网络媒介育人能力,不仅指运用网络媒介提高教学效果的能力,还包括分享自身搜集相关教育教学资料的方法与态度,来帮助学生进行选择判断和分析解读。对量表问题逐项分析后可知,教师在使用网络媒介进行教学方面表现优异,但在提升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方面表现相对较差。部分思政课教师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准确,对网络育人的职责不够重视,从而无法将相关内容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6]。辅导员们表示利用网络开展工作是必要的,但在问及具体工作方式和技巧时,大多辅导员表示忙于事务性工作而无暇顾及研究此项内容,这说明虽然教师们具备一定的识别和理解能力,但育人工作仍旧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
五、提升策略
教师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政府、高校、教师、社会团体、大众媒体、社区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合力作用才能有效推动和取得成效。文章主要從个人和学校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提高思政教师队伍的网络媒介素养。
(一)调动思政教师个人主观能动性
1.增强网络媒介意识。先有意识才能产生行为,意识的淡薄会导致行为的滞后。思政教师是育人队伍中最核心的成员,是对大学生言传身教的一线工作者,应该明确网络媒介的重要性,对相关信息有一定的敏感度。调查发现,部分教师不太了解什么是网络媒介素养,也不太关注教育热点话题,尤其是年纪较大的思政课教师。这种态度会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师可以关注新媒体、宣传教育类信息平台或参与形势与政策、网络舆情等相关讲座,从而增强自身网络媒介意识。
2.实现学习实践——能力提升正向循环。内驱力是促使思政教师不断学习、自觉主动提升网络媒介素养的内在因素。访谈中部分教师表示,自己的网络媒介素养就是从教中学,从做中学的。高校对大学生课程建设与思政教育越来越重视,思政教师要利用学校里开展的课程思政建设、混合式课程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宣传员队伍建设等契机,积极参与,不断磨炼新媒体教学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技巧,完成从“日常管理”到“价值引导”的思路转变。因此,思政教师应先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度着眼,再从自身工作内容、专业和个人发展角度着手,认识到提升网络媒介素养的重要性,综合利用各种平台和渠道进行学习与实践。
(二)发挥高校的教育培训阵地作用
除此之外,学校也应该为思政教师队伍网络媒介素养提升提供相应的条件和支持。
1.制定专门的制度。学校要将提高思政教师队伍网络媒介素养列入长期工作要点,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与评价体系,建设一套科学合理、务实有效的完备制度体系,促进教师网络媒介素养不断提高,进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持续改进。
2.打造培训与研究平台。调查显示,90%以上教师并未参加过媒介素养类培训,且84.7%的教师表示愿意接受有关网络媒介素养方面的学习,希望提升网络媒介应用能力。高校可以建立教师必备素养学习平台,将网络媒介相关书籍、视频等方面内容纳入其中,也应组织专业人员对思政教师队伍开展网络媒介素养的相关培训。例如,针对创作传播能力,可以请内容创作高手开展讲座或系列培训;针对网络教学能力,可以组织听课、支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等实践活动;针对育人能力,可以开展榜样分享活动等。
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利用学校的多项资源开展教学,才能从更高层次看清学生存在的问题的本质,才能有效指导学生正确获取、使用、分析和传播网络媒介信息,从而提高其网络媒介素养水平。在课堂上,思政课教师利用网络媒介更新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在课堂之外,辅导员与班主任利用网络媒介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控制和约束自身网络行为,正确思辨网络信息。
3.做好后勤保障。在时间上,合理规划思政教师队伍接受培训的课时;在经费上,划出一部分专项经费,专门支持网络媒介素养学习研究;在人员上,确保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配备充足,各司其职。
六、结语
在这个人人都要面对网络的时代,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理应变成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研究和实践领域,高校与思政教师队伍也应承担起这个重任。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辅导员是接触学生最频繁,且对学生了解最深入的年轻群体,思政课教师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言传身教给学生的稍年长群体,其网络媒介素养会产生示范作用,极大地影响学生。高校和教师个人都应该重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网络媒介素养意识和水平,将其融入日常管理与课程教育中,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
参考文献:
[1] 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2-02-25.
[2] 马薇.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应对措施[J].决策探索,2018(11):22-23.
[3] 李馨.高校教师媒介素养现状及应对探析[J].新闻天地,2010(5):14-15.
[4] 刘鹂,陈璐.教师媒介素养:内涵、价值与培育[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5):83-87.
[5] 袁娜.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状况的调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6] 方海涛,周钰.论高校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1):46-48.
作者简介?刘星,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