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一个周末,我和几位老乡,带着各自的小孩去郊区山里徒步。一天下来,我与念五年级的毛毛聊了足足5个小时。
毛毛的成绩在班上长期位列前三,性格开朗,落落大方,对很多问题的见解与认识远超同龄人。我猜想她应该有很多好朋友,不料被她否定了,原话是“四年级以来,我就没什么朋友,同学和从前的好朋友全都忙于各种补习、各种考证,不分平日与周末”。
我们的聊天自然涉及最热话题“双减”。毛毛告诉我,“卷”的家长与同学照样“卷”,甚至变本加厉地“卷”;不“卷”或反“卷”的家长与同学照样不“卷”。只不过,“卷族”的各种补习从光明正大走向偷偷摸摸。
問题来了,毛毛是怎么做到不用补习就成为学霸呢?她这样答复我:其一,她有一位酷爱阅读的妈妈,妈妈从她一岁开始就带她去绘本馆,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她逐渐喜欢上了阅读,每晚预留10分钟与妈妈交流当天的阅读心得与体会。其二,她课堂效率很高,能够吸收与领悟老师讲授的所有知识点,甚至经常对老师讲授的解题思路给出不同意见。其三,她每半个月至少抽一天时间泡图书馆、博物馆或展览馆,每周与爸妈一起看一部迪士尼电影,表面上在“玩”,其实在“玩中学”。其四,作息规律,每晚9点上床睡觉,每天早上6点起床。高质量的睡眠,保证白天精力充沛。
毛毛的经历告诉我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能比填鸭式补习更重要,健康成长与优秀的成绩并非不可兼得。
(摘自《中国青年报》姚华松/文)E1E90740-0DC0-4343-A25B-1540B459E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