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兵
从学习科学的视角看,人的学习大致有三种模式:
其一是获取模式(Acquisition framework):其假设是“人的心智是知识的容器”。因此,人的学习过程就是由自己或者别人往这个容器里装进更多的知识。课堂教学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就是等着“获取”知识,对于教师而言就是“传递”知识。有效学习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地传授知识以及学生是否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其二是参与模式(Participation framework):其假设是知识并非存在于某个“容器”里,而是在人的社会文化活动情境中,伴随着人的多重互动产生。因此,有效学习发生在群体活动中,教学的关键在于给学生营造一个集体活动的情境,在真實情境里学生承担集体认知责任。
其三是创造模式(Creation framework):其假设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会进行创造性活动,进而产生知识。人对已有知识的学习,属于创造性活动的副产品。因此,有效学习发生在学生的创造性活动中,教学的关键在于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合探究的环境。
第一种模式是当前被批判最多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并且会导致教育走向极端的“填鸭式教学”。而我们的追问是:难道人没有获取模式的学习?或者说,当下我们已经完全不需要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第二种模式的批判较少,主要原因是符合人类社会“协作”的需求,但被诟病的是可能会形成形式化的小组合作、表演化的头脑风暴。那么,我们的问题是:难道群体性认知是低效率的代名词?在今天谈协作学习是夸夸其谈?第三种模式似乎批评声最小,因为符合信息时代以来不断创新的社会潮流,但被质疑的是不获取基础知识就去谈创造是苍白的。我们的问题是:强调创造就必然导致基础崩塌?教师的教学是帮助学生获取间接知识,有必要花大量时间去重复前人的创造过程?
三种模式各有优点与不足。那么,能否整合这三种模式呢?国际学习科学的前沿发展回答了这个问题,融合的最好的理论是知识建构(Knowledge building)。
其一,知识建构主张回归课程标准,给学生营造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其核心是围绕问题提出多元化的想法或观点,并持续改进观点,逐步建构与生成理论。
其二,知识建构是围绕班级社区,给学生营造平等、安全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承担“集体性认知责任”。其核心是避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每个人的分享与奉献同时也是得到与获取,个人与社区在共同成长中,建立共同的理论体系。
其三,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传统学习是副产品。学生获取知识的动机来源于探究性活动的需要,因为要解决问题,所以要阅读(学习、获取)相关资料;因为要与同伴协同,因此要吸收他人的知识与观点。由此,学习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获取。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邗江实验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