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重要产业链备份基地

2022-04-30 19:00李志国蔡华
重庆行政 2022年2期
关键词:备份产业链供应链

李志国 蔡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一文中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全局高度,提出了“形成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重大战略部署,以此保障国家产业安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双城经济圈形成特色鲜明、相对完整、安全可靠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李克强总理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重庆市和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均强调深化川渝产业链、供应链配套协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多措并举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国家重要产业链备份基地,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举措,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作用。

一、产业链备份基地的内涵

建立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受地缘政治因素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部分供应链出现了“断供”情况,对我国经济安全产生重大威胁。当前提出的解决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一是从企业微观层面强调发挥企业在产业链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主要代表性观点有通过培育产业链龙头企业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合作意识等。二是从产业中观层面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创新升级。主要代表性观点有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锻长补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促进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等。三是从政府宏观层面主张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主要代表性观点有实施产业创新发展战略、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和市场营商环境、创新供应链治理体系等。从区域视角出发,贯穿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基于区域自然禀赋以及产业梯度的差异性,本文认为可以探索以建设产业链备份基地的方式来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产业基地是产业备份系统的基础,通常指由政府、民间组织或者机构自发或者规划筹办的且具有产业集群效应的经济体。

在基础上,以发挥备份功能为导向,本文认为产业链备份基地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具有多种重要产业链上游产品和服务供应能力、能够在供应链发生断供情况下快速动员进行备份生产和供应,并具有快捷物流网络等交付手段的产业集群区。

二、打造重要产业链备份基地的基础条件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具备打造产业链备份基地的基础条件。

(一)拥有较强的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一是天然气等多种能源丰富。两地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容量居全国第一,是全国重要的水电基地。截至2020年底,川渝水电装机容量达9222万千瓦,约占当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的四分之一。两地还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共同构建了四川盆地天然气产能基地,承担着全国约三分之一的天然气产量。在长宁—威远、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的引领作用下,未来川渝地区天然气产能将达到千亿立方米。

二是粮食、油料等农产品供应充足。两地耕地面积1.09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5.7%,是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最优、集中连片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2021年两地粮食总产量近千亿斤,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左右,油料产量达400万吨以上,约占全国的12.4%。《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规划》提出了打造全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间保证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只增不减,“米袋子”“菜篮子”有效供给还有潜力可挖。

(二)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条件和物流发展水平

一是“三线建设”极大地完善了工业体系并提升了交通运输水平。成渝地区是历史上“三线建设”重点布局的区域,初步形成了交通、电力、化工、建材、钢铁等生产部门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为形成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构建了成昆、川黔、襄渝等对外陆运交通大动脉雏形,扩建了重庆港并新建了嘉陵江沿线多个码头,极大地改善了水陆交通运输基础条件。

二是新时期两地的产业基础条件和物流水平稳步提升。成渝地区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聚集区,在川渝自贸试验区、中新合作示范区等高标准国际贸易平台的推动下,现代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有利于加速形成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两地正加快建设国家“水陆空铁”立体交通枢纽,不断完善口岸物流体系统筹联网运行,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逐步形成。

(三)拥有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智能制造水平

一是拥有较多国家级高端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两地拥有1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19个“双一流”建设专业,为培养一流人才和服务国家创新战略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具有两江新区、天府新区2个国家级新区以及12个国家高新区等发展平台,正在以“一城多園”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随着大科学装置、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以国家科技资源战略大后方为鲜明特色的综合性科学中心已初具雏形。

二是拥有较多智能制造市场主体和数字化平台。重庆市已累计建设智能工厂105个、数字化车间574个,2021年灯塔工厂揭榜企业5家,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制造模式不断涌现。四川省已认定12家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培育近40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不断赋能垂直领域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成渝规划设立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和重庆数据中心集群,将极大地促进东西部算力供需失衡问题解决。

(四)拥有较完备的战略性和制度性动力

一是强制性制度推动力较强。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布局赋能下,成渝地区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促进了许多领域强制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通过政府利用法律法规保证制度的顺利实施,防止市场失灵发生,并直接进行资源配置,使得双城经济圈战略地位凸显、战略空间拓展、战略潜能释放。

二是诱致性制度推动力较强。围绕市场准入、产业创新、减税降费、融资便利、公共服务等领域,两地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组合拳”,“川渝通办”事项清单不断增加。诱致性制度变迁带来诸多政策利好、投资利好、项目利好,极大地提振了市场预期、社会预期,切实增强了市场主体获得感。

三、打造重要产业链备份基地的方法路径

(一)完善配套政策,争取重大项目支持

制度性动力以加强制度设计为抓手,能够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引导产业链备份基地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新制度经济学从交易费用理论出发,认为交易活动也是稀缺的,从而将如何配置交易的制度分析作为内生变量纳入了经济学分析框架。强制性制度变迁针对公地悲剧、不正当竞争、产能过剩、分配差距、两极分化等现象,主张政府通过立法、税收等方式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加强宏观经济调控。诱致性制度变迁认为稀缺资源的价格变化、技术进步和收入增长对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导致产业链演进过程中出现非均衡力量,然后沿着这个非均衡的发展路径给予一个制度变迁的外部推动力,能够推动备份产业加速发展。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争取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产业链备份基地制度创新,加大产业链备份基地的制度供给和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加强政策对接,推动国家级交通、能源、科技等重大项目布局向产业链备份基地倾斜。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畅通市场供需循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资源,促进市场资源要素自由流动,联合推进成渝地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三是加强国内区域合作,健全协调发展新机制。把握要素流动和产业分工规律,高水平利用对口支援政策,引导产业链备份基地立足自身产业梯度、发挥比较优势高标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快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推动政策体系协同,打破行政壁垒,创新跨行政区财政协同投入机制和税收分享机制。

(二)深化产业协作,加快产业补链成群

产业链备份基地要具备较多的产业门类和制造业大类,具备初级产品、研发设计、重要中间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产业集群理论主要用外部经济性来解释相同或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集聚的现象,无论是促进集群形成的要素共享、创新合作还是知识溢出等机制,其外部经济性的作用发挥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存量,否则集聚难以产生。产业集聚带来的产业规模经济效应有利于降低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等生产和配套成本,促进分工协作,为基础工艺、基础技术提供应用场景。产业的类别丰富,特别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大类丰富,能够为支柱产业提供更高的本地配套率,更好地发挥备份功能。

一是加快构建产业一体化发展。大力开展产业链联合招商,共同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一批补链、延链、强链项目,联手打造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产业带。壮大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强全产业链优势。二是夯实初级产品供给保障。严守耕地红线,规范占补平衡,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实重要农产品供给,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加大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建设多渠道能源网,共建清洁低碳、经济高效、安全可靠的能源体系,增强多元化能源供给能力。三是协作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构建贯通创新链、融入产业链、对接资本链的高技术服务体系,提高产业链完整度、增强供应链韧性和抗冲击能力。

(三)畅通内外物流,构建对外大通道

工业区位理论认为运输成本是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物流业本身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物流是包含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在内的多环节、多流程过程,一方面物流业的需求来源于备份基地的产业,另一方面物流业每一个环节都是产业链备份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保障。区域便捷运输通道能够增强备份基地内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紧密关系,仓储等基础设施决定了重要原材料和战略性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对外运输通道为备份基地对外提供产品、发挥备份功能提供保障,生产制造和物流一体化运作水平决定了整体物流效率和成本。

一是完善出海出境大通道体系。合力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亚欧通道和东向开放通道建设,优化通道布局,推动通道建设提速提质、降本增效。共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推进中欧班列扩容提质,加快推动重庆第二机场建设打造双城经济圈枢纽机场群。二是加快形成内外联通物流网络。整合重点港口、陆港、空港的物流资源,提高各种运输设施的衔接协同水平,全面提升多式联运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国际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和物流服务网络。三是打造多元化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提高供应链智慧化水平,促进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提升各类市场物流配套设施数字化水平,加快向智慧物流、绿色物流等高标准物流方式转型升级。

(四)加大科技创新,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产业链备份基地要具有快速的生产动员能力,既要保证未发生产业链断供时备份产能的经济安全,也要保证发生产业链断供情况下备份产能的快速响应。以熊彼特和罗默为代表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将创新、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纳入生产函数,具有收益递增的属性为企业带来内部经济性,并且具有公共品的属性伴随其转移、扩散和增值为产业集群带来外部经济性。智能制造是基于工业互联网、工业机器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而形成的柔性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制造新模式。智能制造既能提升“小批次、大批量”生产的产能限制,又能改善“多批次、小批量”生产的成本边际条件,极大地提升生产供应的韧性,从而增强后续产业链或产业链后续环节的供应柔性,达到产业链备份的目的。

一是合力加快西部科学城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引导力度,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引进和培育一流创新主体和科创平台,打造创新策源地。营造创新生态,鼓励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共享科技成果,加快建立更加行之有效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二是深化大数据智能化引领的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数字化转型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共建共享,“住业游乐购”全场景互联互通,从而提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水平。三是加快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引导企业加大机器人等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建设一批数字化示范工厂,鼓励企业开展研发设计、物流售后等核心业务环节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以数字供应链打造生态圈,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体系,夯实“小批次大批量”和“多批次小批量”兼备的生产柔性。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分工视角下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新动力及引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BGL25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献:

[1]习近平.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J].求是2020(21).

[2]盛朝迅.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的思路与策略[J].改革,2021(02):1-13.

[3]黄群慧.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战略内涵与政策体系——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J].经济研究,2021,56(04):4-23.

[4]汤铎铎,刘学良,倪红福,杨耀武,黄群慧,张晓晶.全球经济大变局、中国潜在增长率与后疫情时期高质量发展[J].经济研究,2020,55(08):4-23.

[5]张树山,胡化广,孙磊,夏铭璐.供应链数字化与供应链安全稳定——一项准自然实验[J].中国软科学,2021(12):21-30+40.

[6]王一鸣.百年大变局、高质量发展与构建新发展格局[J].管理世界,2020,36(12):1-13.

[7]裴长洪,刘洪愧.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基于习近平百年大变局重要论断的思考[J].经济研究,2020,55(05):4-20.

[8]张其仔.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新进展、新挑战、新路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131-140.

作  者:李志国,重庆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蔡 华,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马 健

猜你喜欢
备份产业链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创建vSphere 备份任务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产业链春之奏鸣
旧瓶装新酒天宫二号从备份变实验室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