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一、主题语境:人与社会
二、语篇类型:说明文
三、授课时长:45分钟
四、文本分析
文章标题A changing world具有深层含义,文章探讨了胡同在意义、功能、状况及重要性方面的改变。文章每个段落分别描写了胡同一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段:胡同的定义;第二段:胡同的起源;第三段:胡同的功能;第四段:胡同状况的下降及其维护工作;第五段:今天的北京胡同。所以文章又可选用Beijings Hutongs作为副标题。文章体裁为说明文,在描写中国古建筑时我们可以借鉴这篇文章的写作结构和语言。
五、课程设计思路
首先带领学生复习本课词汇,借助展示的图片完成句子填空练习,为课文的理解做好词汇方面的铺垫。然后通过阅读和学习本篇文章,加深对北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了解,如胡同是指什么?胡同是什么时候、为什么建造的?胡同是怎么连接人们的生活的?胡同的状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北京胡同在当今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同时通过下面题目的设置:1.给文章拟一个副标题;2.总结文章每段落的大意;3.文章涉及胡同哪些方面的改变,训练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总结和概括能力。另外还要探究文章的体裁,作为一篇说明文,文中语言极为生动丰富,值得学生学习和欣赏。因此设置文章挖空练习,把文中好词空出来 让学生填写。并在课堂输出环节安排了课文重点部分的朗诵展示,如同优秀导游带领大家游览北京胡同一般。最后,本篇文章还能给学生带来写作方面的启示,文中对古代建筑不同方面的介绍及语言的使用都可成为很好的写作模板,供学生参考使用。
总之,本堂课设计的主体思想就是要把这篇优秀的文章做多角度、深层次的挖掘,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大化。
六、学情分析
上课所用班级为高二年级28班,本班学生英语学习热情高,有着良好的英语口语及英语学科素养,学习氛围浓。
七、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英语》选修八Unit 24 Lesson 3 A Changing World
八、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好词及表达方式;
2.阅读文章并实践“总结”的学习策略;
3.了解北京胡同的变化;
4.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并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九、教学重点
1.了解北京胡同的基本信息和胡同文化;
2.欣赏文章中生动的语言描写,并掌握重点词及词块;
3.透过文章标题A Changing World探索胡同在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
4.总结文章每个段落分别描写了胡同哪方面的内容,进而给文章拟个副标题。
十、教学难点
1.透过文章标题A Changing World探索胡同在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
2.总结文章每个段落分别描写了胡同哪方面的内容,进而给文章拟个副标题。
3.学生回答以下两个问题时需要特别注意,回答问题二时要注意胡同“以前”和“现在”情况的对比才能体现出“变化”。
How did hutongs connect peoples lives?
How did the conditions in Beijings hutongs change?
十一、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
十二、教学资源
新型智慧黑板、歌曲《北京胡同》、胡同英语短视频、胡同及四合院图片、本课生词相关图片、学案。
十三、教学过程
Step 1 Song appreciation
欣赏歌曲《北京胡同》,利用歌曲初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歌曲中的北京胡同。
Step 2 Words review
借助老师展示的生动图片,完成句子填空练习。复习并激活词汇,扫除阅读障碍,促进语言能力的形成。
Step 3 Lead in
展示图片、视频引领学生进入胡同的世界。创设更为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感受中国传统特色建筑的魅力,唤起民族自豪感。
Step 4 Fast reading
完成3个阅读后任务:拟出文章副标题;总结各段落大意;根据“变化”这一核心词,说说胡同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训练学生的总结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Step 5 Careful reading
回答5个有关文章细节信息的问题。通过查读获取胡同的详细信息,训练学生准确迅速定位信息并全面回答问题的思维能力。
Step 6 Further exploration
判断文章的体裁并体会语言风格,挖掘文章语言本身的妙用,欣赏语言的美。
Step 7 Time to practice
根据汉语提示填空。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有用的词汇,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提升其语言能力。
Step 8 Presentation of Beijings hutongs
5名口语优秀的学生扮演导游为全班学生介绍北京胡同。好的文章值得背诵、斟酌其语言的妙用和生动。通过欣赏5名优秀学生的展示,切身感知语言之美、胡同之美、中国之美。
Step 9 Homework
写一篇100词左右的文章,介绍家乡的古建筑,需涉及历史、功能、状况、重要意义、旅行建议等方面的内容。学生依照课文为模板来仿写,做到学以致用。学之有用,学后即用,达到了知识的内化;同时,也唤起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十四、教学反思
1.本堂课顺利地完成了所有教学任务,达成了课前设定的教学目标,对语言材料进行了透彻的处理和充分利用,学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学生在沉浸式的课堂中,如同真正地游览了胡同一番。
2. Careful reading部分的思考题3、4有一定难度,所以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完成此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