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军
不知道大家身边是不是也有这种人,看电影听歌,只要能不花钱就坚决不花钱。去年《你好,李焕英》很火,我想带我妈去看电影,好说歹说她才答应。结果到了电影院,我还没入戏,老人家哭得比谁都欢。但是上个寒假回家后,发现我妈竟然自己购买了优酷会员看《知否》里面的小公爷和明兰眉目传情……这也说明,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知识付费了。听个周杰伦的歌曲,要QQ音乐会员;追个《甄嬛传》剧集,要优酷会员;看个《蜘蛛侠》影片,电影院走起。我们爷爷奶奶甚至父母一辈的人可能都理解不了花那个钱干嘛,但是对于我们青年一代来说,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版权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版权?版权又叫著作权,只有学术研究的时候才会做区分,你可以理解为两者是一回事儿。那版权与青年有什么关系?其实,我们每一个青年每天都在受版权保护的影响,更值得注意的是,青年还是潜在的版权侵权者。那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三个问题,第一,哪些作品有版权;第二,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版权;第三,《著作权法》留给我们的两个小福利。搞清楚这三个问题,我们就不再是《著作权法》的法盲了。
大家知道我们平时听的歌、看的电影有版权,那百度图片里的照片有没有版权?你发的朋友圈有没有版权?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法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你可以理解为只要作品是跟审美相关的,是独立完成并且有创造性的,就可能有版权。你微博的小作文、随手画的涂鸦、写的诗歌都可能拥有版权。那什么东西没有版权?四样东西:第一,事实。比如你发现红楼梦的真实作家其实不是曹雪芹,这个事实你不能主张版权。第二,思想没有版权。《著作权法》只保护作品的表达不保护思想。比如金庸小说中,有很多描述主角打怪升级变成英雄的故事,这种打怪升级的故事框架是思想,所以没有版权,不然今天的你就看不到《秦时明月》跟《斗罗大陆》了。第三,功能性的东西没有版权。比如你的某项发明,虽然也属于智力成果,但是这个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没有版权。第四,法律法规这些官方发布的文件等,没有版权。
那么为什么要保护版权?我们很多人以为《著作权法》是为了保护作者,其实不仅如此,《著作权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文化繁荣与创新,保护作者只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创作者拥有版权后可以获得一定的物质保障,这能激励他们创作,否则以后原创者可能会越来越少了。因此,版权其实可以看作是一种利益平衡的产物。
所以,为了平衡各方利益,《著作权法》给我们留下了两个小福利:第一,对版权的合理使用不侵权。什么叫合理使用?比如为了个人欣赏、课堂教学或者免费表演等,《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一共规定了12种情形,都是合理使用,都不侵权。但需要注意在用的时候需载明作者和作品的名字。第二,一部作品只要版权保护期满,就进入了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这些作品,当然前提是不能侵犯作者的人身权。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我经常逛的一个网站叫“网易公版影像典藏计划”,这个网站就专门收录了已过版权保护期的电影,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回到我们的生活。青年人是使用互联网的主力群体,这个过程中出现版权侵权的状况很常见。跟室友分享的盗版电影网盘链接、下载的盗版音乐文件、买的盗版书等都是侵权产品。可能有的人会在心里窃喜,觉得反正不是自己被侵权,这个事情跟自己没关系。但是广大青年群体也可能是潜在的被侵权人。如果你是计算机专业的,你写的代码就有版权;如果你是文字工作者,你写的文章就有版权;如果你爱发朋友圈,你拍的照片就有版权;如果这都和你无关,那你毕业时候绕不开的“噩梦”,毕业论文,也有版权,如果别人私自拿去用了,就是侵犯了你的版权。伤害与被伤害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伤害他人有时候也意味着在毁灭自己。今天你是搭便车的侵权人,明天你就可能成为抄袭行为的受害者。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