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须由思到悟

2022-04-29 00:44:03李哲宇
书法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曲直方块字暖阳

李哲宇

书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艺术瑰宝,笔墨纸砚承载着中华灿烂文明。中华民族历经了无数历史变迁,不断地用文字书写着精神追求与审美内涵。

记忆里,我最初接触毛笔,是小时候看爷爷戴着老花镜每天写毛笔字的情景。

我的爷爷是中原地区一个普普通通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初中毕业,尽管接受过文化教育,但在早起晚归的日子里为了糊口而疏于练字。爷爷再次拿起笔是缘于他60岁那年的一场病。医生 说:“去练一练书法吧,不光锻炼身体,还能静下心来,有利于病情。”从那年起爷爷又重新拾起了笔杆。

那时,刚4岁的我就这样坐在爷爷身边,看着他在暖阳下铺开不大的毛毡,展开柔软的宣纸,倒出淡香的墨汁,拿起细长的毛笔,慢慢地写下一个个方块字。从拿不稳笔到作品入展,爷爷笔耕不辍。随着书法水平的提高,爷爷的身体竟也慢慢地好转起来。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下,我对书法产生了兴趣。

“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中国软笔书法之美在于点画形态。刚开始练习时,我对字的结构与形态总是把握不住。《临池心解》中写道:“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可以看出一个方块字中的每一笔一画都极为重要。笔法者,即提按顿挫,轻重缓急,曲直起伏。形态者,即结构安排,笔画粗细,疏 密长短。

“写字”,顾名思义是一个动作,是动作就有一定的节奏。节奏不对,书写的气息就会杂乱无章。写字时每个笔画都要“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曲直藏露、方圆急涩要互相搭配、相互和谐,具有中和之美。

我不禁思考:书法家们是如何用一只竹管控制那柔软的笔毛,写出铁画银钩的呢?我从中医书上看到了中医有“阴阳的互根互用”之说,《素灵微蕴》中说“阴阳互根……阴以吸阳……阳以煦阴……阳盛之处而一阴已生,阴盛之处而一阳已化”。由此我联想到:心静手稳,行笔緩慢为阴;气行墨动,变幻苍雄为阳。静则阴足精盛,化为气,气变力,故有力出中枢。所以每每笔管带动笔锋运动时,表面上好似温润如水,但在这温润之下,一股如龙之不可勒令之雄风,正随着水与墨流出于笔尖。

随着书法学习的深入,老师会给我讲到书法的“意境”“气韵”。我时时困惑,“意境”到底是如何写出来的呢?它仿佛是一个无形的境界,却需要我们用有形的笔画表现出来,直到一天我终于从一句诗词中得到了答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书法的意境,可能就在一杯浓茶伴着一抹暖阳的笔墨流淌中。

当我们回归质朴、追寻本真,就会发现那一方小小的砚台、一杆细软的笔,蕴含着无尽的形态变化,潜藏着无穷的美的风姿。我终于明白这意境不是刻意雕琢的,不是矫揉造作的,而是自夏商周到元明清的一脉相承,是从“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民族大义,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乐观豁达,是历经苦练后的恍然一悟。

猜你喜欢
曲直方块字暖阳
预备,出发!
曲直交汇
无处不在的爱
My Thank You Year
Here Are Some Popular Parenting Styles
冬日的暖阳
巧教巧学中国“方块字”
如何教育引导小学生写好方块字
书写方块字民族之魂不能丢
求知导刊(2015年4期)2015-05-30 18:23:16
冬日的暖阳——记“走近公众”22院街雕塑邀请展
雕塑(2014年2期)2014-03-11 15:39:55